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赏识是一枚火种,能够点燃人心中的希望之火,能够给成功插上飞翔的翅膀。学生的自信来自于教师和成人的不断培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把握住学生每一个闪光点,用赞赏、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赏识教育;创造能力;自尊自爱
身为教师,要随时随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多加鼓励和赞美。学生成绩的提高,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可取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教师激励学生的素材。
一、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学生的自信来源于不断的成功,来源于教师的每一次赞赏。人都有好胜心,都有想展示自我的想法,小学生更是如此。即使是后进生,他们在面对自己所擅长的一面时,都会有极强的表现欲望,但他们又会因自己的不自信错失机会。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用赞美、鼓励的话语或动作、眼神去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重视自己的,这件事“我行”“我能行”,久而久而久之这种感觉就能成就学生的自信。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注意鼓励学生,但有时在学生犯错时,会失去耐性,忘了鼓励反倒讥讽或大声地指责。用如“见过笨的,没见过你这么笨的”“这么简单的你都记不住,你白痴啊”等侮辱性的语言批评学生,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这样一来,教师此前的所有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教师只要时刻对学生怀有一颗要宽容、爱护、激励之心,时刻记住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希望,学生就一定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挑战,获得面对未来的勇气。当今社会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因此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定会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减少自卑心。
二、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自尊自爱
教学《尊严》这一课时,教师着重讲解了课文中镇长约翰逊大叔对他女儿说的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教师力求让学生明白一个人拥有尊严的可贵,更想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也是获得尊严最快的途径。当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他本已心灰意冷,对自己处在极度的怀疑和不肯定状态,如果此时教师对他漠不关心就会使学生对自己完全、彻底丧失信心,不再努力。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用赏识教育使此类学生重拾自信,找回自我。当然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会成为学习尖子。明智的教师始终相信他们的学生是聪明的,懂得永远鼓励学生,欣赏学生,时刻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从不挖苦嘲笑学生。他们在进行赏识教育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宽容与尊重,这样,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既能指出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又引导其自己去发现、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三、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各尽其才
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是差不多的,可为什么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呢?无论教师怎么努力都不行,是有的学生确实笨吗?学生聪明乖巧,学习成绩好,固然讨人喜欢,那些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说明学生在学习方面天赋有高低之分,并不能代表学生以后的成就。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常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发掘出学生的各种潜力,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使人尽其才,方能实现教育对人的公平性,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四、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新课程提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时刻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师运用赏识教育就能高效地达到新课程中提出的这一目标。只有赏识学生,放心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主体作用,教师才能坦然地担当引导者、点拨者,而不再是充当导演兼演员为一身的教师。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事事包办,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磨炼。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做事都要有担当,要敢于承担责任,有过错要能及时改正。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促其分析自省,不时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让他们有信心做下去,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责任编辑 沁 砚
[关键词]赏识教育;创造能力;自尊自爱
身为教师,要随时随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多加鼓励和赞美。学生成绩的提高,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可取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教师激励学生的素材。
一、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学生的自信来源于不断的成功,来源于教师的每一次赞赏。人都有好胜心,都有想展示自我的想法,小学生更是如此。即使是后进生,他们在面对自己所擅长的一面时,都会有极强的表现欲望,但他们又会因自己的不自信错失机会。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用赞美、鼓励的话语或动作、眼神去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重视自己的,这件事“我行”“我能行”,久而久而久之这种感觉就能成就学生的自信。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注意鼓励学生,但有时在学生犯错时,会失去耐性,忘了鼓励反倒讥讽或大声地指责。用如“见过笨的,没见过你这么笨的”“这么简单的你都记不住,你白痴啊”等侮辱性的语言批评学生,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这样一来,教师此前的所有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教师只要时刻对学生怀有一颗要宽容、爱护、激励之心,时刻记住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希望,学生就一定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挑战,获得面对未来的勇气。当今社会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因此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定会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减少自卑心。
二、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自尊自爱
教学《尊严》这一课时,教师着重讲解了课文中镇长约翰逊大叔对他女儿说的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教师力求让学生明白一个人拥有尊严的可贵,更想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也是获得尊严最快的途径。当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他本已心灰意冷,对自己处在极度的怀疑和不肯定状态,如果此时教师对他漠不关心就会使学生对自己完全、彻底丧失信心,不再努力。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用赏识教育使此类学生重拾自信,找回自我。当然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会成为学习尖子。明智的教师始终相信他们的学生是聪明的,懂得永远鼓励学生,欣赏学生,时刻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从不挖苦嘲笑学生。他们在进行赏识教育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宽容与尊重,这样,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既能指出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又引导其自己去发现、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三、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各尽其才
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是差不多的,可为什么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呢?无论教师怎么努力都不行,是有的学生确实笨吗?学生聪明乖巧,学习成绩好,固然讨人喜欢,那些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说明学生在学习方面天赋有高低之分,并不能代表学生以后的成就。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常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发掘出学生的各种潜力,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使人尽其才,方能实现教育对人的公平性,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四、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新课程提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时刻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师运用赏识教育就能高效地达到新课程中提出的这一目标。只有赏识学生,放心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主体作用,教师才能坦然地担当引导者、点拨者,而不再是充当导演兼演员为一身的教师。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事事包办,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磨炼。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做事都要有担当,要敢于承担责任,有过错要能及时改正。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促其分析自省,不时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让他们有信心做下去,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责任编辑 沁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