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道剑门关隔绝了沙场上的风雨苍凉,这是蜀国的最后一道关隘,坐拥天险却又岌岌可危。满目沧桑的姜维持剑而立,眼前是寒风中凛冽的旌旗,身后是他用一生来守护的土地。
风雨欲来,天边又是一声惊雷。持剑的手轻颤,这样的凄风苦雨总让他想到五丈原的那个夜晚,将星陨落,丞相归天。当年初入汉营,拂去他一身风尘,授他一生兵法谋略的人在微弱火光中将几十年的心血和身后的汉家江山一并交付给他。
丞相,若知其不可为,可还为之?想那人若还在,定是云淡风轻地摇着羽扇,笑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久之前,他不懂这八个字中的深意,更不知他会用一生来笃行实践。那时,他仍是天水少有才名的麒麟儿。父亲在平定叛乱中战死,姜维便袭得天水郡中郎将的官位。这是为人称羡的一桩美事,清闲且握有权势,可年少的姜维并不愿就此安逸。
命运的改变在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正随天水太守在各地巡查,忽闻蜀国大军已至岐山,众人皆各自逃命,太守疑姜维有异心,趁夜而走,留下他一人。姜维无奈,只得回到天水,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诸葛亮。
羽扇轻摇,谈吐之间恰如明月清风,而诸葛亮也极为欣赏这少年的胆识和抱负,称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得到丞相引荐的姜维很快被封为奉义将军、阳亭侯,那年的姜维27岁,运筹帷幄,意气风发。
姜维在蜀国做将军的消息很快传遍四野,魏军知晓他是忠孝之人,命他母亲写下一封书信,向他求一味药材,名曰“当归”。自古忠孝难两全,长夜里姜维久久难寐,起身再抚琴弦,作《当归》一曲,战场上黄沙漫漫,故乡路归去迢迢,少年志赤血长殷……次日,下定决心的姜维回母亲书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少年意气,心事谁谙?乱世中得遇一人,共他读尽四海谋略之书,教他行尽天下仁义之事,此生所求亦不过如此。只可惜,丞相与他相知太晚,尚未倾囊所授,便已天命将至。建兴十二年,八月未央,五丈原上将星陨落,都城里白幡高悬。
穷兵黩武之际,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将夺取陇西的重任交给了姜维。来不及拭去悲痛的泪水,他再一次披上戎装,策马持枪,从此他是征西将军,是蜀国最后的将才和依仗。
唯将再承君昔日四海升平之愿,可继承故人遗愿的姜维却忘了此时的蜀国已是宦官当权,庸君治国。失去了诸葛亮的蜀国人心惶惶,可他仍记得丞相教给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丞相来不及打下的江山,他来,知其不可为,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后便是不倦不休的北伐和征战,丞相六出祁山,他便九伐中原。最成功的一次几乎要攻入长安,后主却因宦官怂恿而急令他速回成都,又一次前功尽弃。
战场上铁马冰河,无数次奏起那曲《当归》。他知道自己只能与故土渐行渐远,此身是蜀汉的将军,此生便只为丞相知遇之恩,为汉家社稷洒尽热血、万死不辞!
雨不知何时停了,远处的喊杀声愈加清晰。他的思绪又回到眼前,钟会领十万兵马当前,峥嵘而崔嵬的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姜维再次握紧手中的剑,战场上士气正高,魏军连连败退,他以为这次定能大胜。谁知都城传来急报,绵竹已失守。
又一次的坚守和对峙尽数化为乌有,匆忙撤军赶回都城救主的姜维听到的却是主公已降的消息。他突然扯了扯嘴角,不知是悲痛多一些还是苦涩多一些。原来,剑门关凄风苦雨的那夜竟是他守护这土地的最后一夜。
姜维将降书交到敌军将领钟会手里时,将士皆怒,拔刀斫石。几日前,姜维还如一座山峰矗立沙场,率领大家奋勇杀敌,如今却放下所有坚守,亲手递上降书。他们愤怒不解,却不知始终缄默的姜维在想些什么。
投降后,姜维远去魏国,临别时他又一眼回望,这岌岌可危的江山是丞相临去前托付给他的,蜀汉亡了,可他不能倒下。姜维作为降将,势力微不足道,可钟会不一样。年少轻狂的少年将军本就不甘心臣服于他人麾下,姜维看准了这一点,暗中挑拨钟会和邓艾的关系,使魏国两员大将互生嫌隙,又逐渐取得钟会的信任。那段时日,他们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钟会还将姜维和中土名士相比,感慨那些自诩风流的士人皆不及他气质风度半分。钟会欣赏他的才华,愿以真心与他相交。
若姜维就此安定,只醉心于写文作赋、抚琴弄月的文人之事,大可留下做个风流倜傥的魏晋名士,若将才之心不灭,亦可策马持枪,戎装上阵,拼却一生所学,重得魏国重用。可姜维从未想过留下。
乱世里命如浮萍,漂泊不定,却总有人对旧日江山不离不弃,丞相是这样,姜维也是这样。继山河,承遗志,撑起汉家天,他不曾忘过。终于,棋局上落下最后一子。渐生骄躁之气的钟会在政敌的步步紧逼下,毫不犹豫地采纳了姜维的谋反建议。钟会为自己,姜维为汉室,最后的尽力一搏,唯愿社稷危而复安。
可惜钟会还是学不来姜维的胆识,他的优柔寡断令谋反之事很快败露,越来越多的魏兵围住他们,钟会寡不敌众,死在乱刀之下。目睹一切的姜维已然心灰意冷,他的最后一场赌局也输了个彻底。
大雨将至,黑云压城,他再一次向西而望。生逢乱世,复国无望,丞相不负先帝白帝城托孤之举,他却负了丞相五丈原临终之嘱。拔剑自刎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尊严。
魏国真是恨极了他。他15岁食君之禄,27岁年华正好时投诚了蜀汉,国灭城破假意降了魏国,暗中策反权臣大将,搅了个天翻地覆。有人贬低他是降将,不屑他背叛自己的国家。有人却潸然泪下,道他是尽忠而死的,社稷一片心全给了扶不起的汉家江山。又有短诗赞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若他听到,定会忍不住苦笑。天下、乾坤,何时得以安稳,谋略、胆识,终究成了徒劳。
文武之德,迈世之略,他这一生谬赞和非议太多,唯一不曾磨灭、坚守如初的大概只有心头那一腔热血了吧。
风雨欲来,天边又是一声惊雷。持剑的手轻颤,这样的凄风苦雨总让他想到五丈原的那个夜晚,将星陨落,丞相归天。当年初入汉营,拂去他一身风尘,授他一生兵法谋略的人在微弱火光中将几十年的心血和身后的汉家江山一并交付给他。
丞相,若知其不可为,可还为之?想那人若还在,定是云淡风轻地摇着羽扇,笑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久之前,他不懂这八个字中的深意,更不知他会用一生来笃行实践。那时,他仍是天水少有才名的麒麟儿。父亲在平定叛乱中战死,姜维便袭得天水郡中郎将的官位。这是为人称羡的一桩美事,清闲且握有权势,可年少的姜维并不愿就此安逸。
命运的改变在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正随天水太守在各地巡查,忽闻蜀国大军已至岐山,众人皆各自逃命,太守疑姜维有异心,趁夜而走,留下他一人。姜维无奈,只得回到天水,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诸葛亮。
羽扇轻摇,谈吐之间恰如明月清风,而诸葛亮也极为欣赏这少年的胆识和抱负,称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得到丞相引荐的姜维很快被封为奉义将军、阳亭侯,那年的姜维27岁,运筹帷幄,意气风发。
姜维在蜀国做将军的消息很快传遍四野,魏军知晓他是忠孝之人,命他母亲写下一封书信,向他求一味药材,名曰“当归”。自古忠孝难两全,长夜里姜维久久难寐,起身再抚琴弦,作《当归》一曲,战场上黄沙漫漫,故乡路归去迢迢,少年志赤血长殷……次日,下定决心的姜维回母亲书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少年意气,心事谁谙?乱世中得遇一人,共他读尽四海谋略之书,教他行尽天下仁义之事,此生所求亦不过如此。只可惜,丞相与他相知太晚,尚未倾囊所授,便已天命将至。建兴十二年,八月未央,五丈原上将星陨落,都城里白幡高悬。
穷兵黩武之际,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将夺取陇西的重任交给了姜维。来不及拭去悲痛的泪水,他再一次披上戎装,策马持枪,从此他是征西将军,是蜀国最后的将才和依仗。
唯将再承君昔日四海升平之愿,可继承故人遗愿的姜维却忘了此时的蜀国已是宦官当权,庸君治国。失去了诸葛亮的蜀国人心惶惶,可他仍记得丞相教给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丞相来不及打下的江山,他来,知其不可为,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后便是不倦不休的北伐和征战,丞相六出祁山,他便九伐中原。最成功的一次几乎要攻入长安,后主却因宦官怂恿而急令他速回成都,又一次前功尽弃。
战场上铁马冰河,无数次奏起那曲《当归》。他知道自己只能与故土渐行渐远,此身是蜀汉的将军,此生便只为丞相知遇之恩,为汉家社稷洒尽热血、万死不辞!
雨不知何时停了,远处的喊杀声愈加清晰。他的思绪又回到眼前,钟会领十万兵马当前,峥嵘而崔嵬的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姜维再次握紧手中的剑,战场上士气正高,魏军连连败退,他以为这次定能大胜。谁知都城传来急报,绵竹已失守。
又一次的坚守和对峙尽数化为乌有,匆忙撤军赶回都城救主的姜维听到的却是主公已降的消息。他突然扯了扯嘴角,不知是悲痛多一些还是苦涩多一些。原来,剑门关凄风苦雨的那夜竟是他守护这土地的最后一夜。
姜维将降书交到敌军将领钟会手里时,将士皆怒,拔刀斫石。几日前,姜维还如一座山峰矗立沙场,率领大家奋勇杀敌,如今却放下所有坚守,亲手递上降书。他们愤怒不解,却不知始终缄默的姜维在想些什么。
投降后,姜维远去魏国,临别时他又一眼回望,这岌岌可危的江山是丞相临去前托付给他的,蜀汉亡了,可他不能倒下。姜维作为降将,势力微不足道,可钟会不一样。年少轻狂的少年将军本就不甘心臣服于他人麾下,姜维看准了这一点,暗中挑拨钟会和邓艾的关系,使魏国两员大将互生嫌隙,又逐渐取得钟会的信任。那段时日,他们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钟会还将姜维和中土名士相比,感慨那些自诩风流的士人皆不及他气质风度半分。钟会欣赏他的才华,愿以真心与他相交。
若姜维就此安定,只醉心于写文作赋、抚琴弄月的文人之事,大可留下做个风流倜傥的魏晋名士,若将才之心不灭,亦可策马持枪,戎装上阵,拼却一生所学,重得魏国重用。可姜维从未想过留下。
乱世里命如浮萍,漂泊不定,却总有人对旧日江山不离不弃,丞相是这样,姜维也是这样。继山河,承遗志,撑起汉家天,他不曾忘过。终于,棋局上落下最后一子。渐生骄躁之气的钟会在政敌的步步紧逼下,毫不犹豫地采纳了姜维的谋反建议。钟会为自己,姜维为汉室,最后的尽力一搏,唯愿社稷危而复安。
可惜钟会还是学不来姜维的胆识,他的优柔寡断令谋反之事很快败露,越来越多的魏兵围住他们,钟会寡不敌众,死在乱刀之下。目睹一切的姜维已然心灰意冷,他的最后一场赌局也输了个彻底。
大雨将至,黑云压城,他再一次向西而望。生逢乱世,复国无望,丞相不负先帝白帝城托孤之举,他却负了丞相五丈原临终之嘱。拔剑自刎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尊严。
魏国真是恨极了他。他15岁食君之禄,27岁年华正好时投诚了蜀汉,国灭城破假意降了魏国,暗中策反权臣大将,搅了个天翻地覆。有人贬低他是降将,不屑他背叛自己的国家。有人却潸然泪下,道他是尽忠而死的,社稷一片心全给了扶不起的汉家江山。又有短诗赞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若他听到,定会忍不住苦笑。天下、乾坤,何时得以安稳,谋略、胆识,终究成了徒劳。
文武之德,迈世之略,他这一生谬赞和非议太多,唯一不曾磨灭、坚守如初的大概只有心头那一腔热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