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历史,诗歌的教化育人功能被孔子定性为“兴观群怨”。当下的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阶段也备受青睐,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然而现代诗歌的教学遭到冷落,甚至被打入“冷宫”,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合理的归因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呼应和重视。
一、现代诗歌教学撂荒的归因分析
1.胎养不足。现代诗歌是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与古典诗歌决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以“白话文运动”标志性成果出现的,缺少了文学现象应有的文学价值渊源。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典诗歌一统天下的霸主地位逐步被市民阶层的消费文化所取代,消费文化已经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随着信息时代和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普及,流行音乐、网络媒体、影视广告等多媒体信息逐步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这种“快餐文化”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出现了大量的糟粕,严重影响了现代诗歌的文学育人作用的发挥。
2.美育弱化。分析当下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高中语文课本选编的诗歌侧重于强化诗歌的“德育”功能,偏废了“美学价值”的发掘,这样做势必造成诗歌教学成为政治的附庸。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主题为“向青春举杯”,而单元中选编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食指的《相信未来》、潘洗尘的《六月,我们看海去》以及一些散文作品。分析一下,我们认为这些作品的选编可以明确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但却忽视了文本教材艺术特征的鉴赏价值,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组合在一个单元中,多少弱化了文学鉴赏的美学价值。“诗言志”和“诗缘情”是诗歌的两翼,缺一不可。当然苏教版教材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另外编写了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选读》与必修课本互为补充,以强化现代诗歌教学的艺术鉴赏的缺憾。
3.教授失当。高中语文教师诗歌教学依然采用“五步教学法”,就是知作者、析背景、通内容、明主旨、赏特色。但是由于现代诗歌在表达凝练、解读多元、意蕴深远等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许多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意”是教师“五步教法”所不可企及的境界,因此这样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抹杀了现代诗歌在美学鉴赏方面的独有价值。
4.高考误导。由于高考试题采取标准化考试,而对于现代诗歌多重意蕴特征在命题时难以把握,因此高考试卷中对现代诗歌的考察大多是采取回避态度,在作文考查中也是采取“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来限制考生的语文表达。尽管有部分年限的考试中对现代诗歌的考试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基础知识”板块中,用客观题形式对诗歌主题和写作特色进行选项设置,或者将现代诗歌采取仿用句式进行考查,甚或将比较浅显的诗歌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尽管如此,教师和学生依然对现代诗歌学习和鉴赏持冷漠态度,这样认为造成了现代诗歌的撂荒态势。
二、现代诗歌教学撂荒的改进措施
1.找准现代诗歌教学的着力点。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是艺术特征的文学鉴赏。因此,教师在教授时,不但要抓住“诗歌”的特点,通过意象内涵、隐喻体系、“诗眼”主旨、关键词句、语法修辞等方便进行有效解读来达到目的,更要紧扣“现代”特征来巧妙构思,要立足“现代的诗形”“现代情绪”去鉴赏现代诗歌的藝术特质,引导学生在自由多变的诗形中体味作者多重的丰富变幻的情感意绪。基于此,语文教师需要引进一些西方的经典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做好现代诗的知识普及,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一些现代经典诗歌。当然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教师更需要在“有形”诗歌中捕捉“无形”的意境,在“珠玑”的字句中感悟“天机”的意蕴,要在诗境上下功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教育学生“用生命感悟生命”,进入诗歌角色感悟整体形象,形成自己的诗歌鉴赏习惯和能力。
2.提升教师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师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对诗歌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用自己的鉴赏行为引领学生不断增强阅读鉴赏的兴趣和爱好,逐步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植学生正确高尚的诗歌鉴赏情操。作为教师,既不能“蜻蜓点水”,又不能“过度开发”,要不断充电以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用丰厚的理论支撑自己的教学行为,强化对文本阅读的处理能力,积累自己对现代诗歌的感悟智慧,继而引领学生并对学生产生积极有价值的影响。
3.发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课堂是诗歌教学美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立足主阵地,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达到诗歌育人的教学目的。首先需要设置创美的导入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背景音乐、诗歌、视频入手,用优美抒情的开场语言创设一种美好的情绪环境。其次需要建构开放的寻美课堂。开放必须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前提。基于此,可以强化学生诗歌信息的搜集整理,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主题辩论,旁征博引地发表自己的个性意见,可以突破困囿质疑历史的观点,进而提升诗歌鉴赏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再次延伸悟美的训练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鉴赏范例进行评点练习、仿句练习,或者进行自主赏析、延伸阅读、个性阅读,以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赏鉴的教育功能。
总之,高中语文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更多地重视学生的精神体验和生命体验,寻求与作者作品共鸣的“现代情绪”,要在对诗歌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强化对诗歌意蕴的理性思考,进而突破时空限制,让作品和读者进行精神上的融合,以到达审美教育的预设目标。
一、现代诗歌教学撂荒的归因分析
1.胎养不足。现代诗歌是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与古典诗歌决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以“白话文运动”标志性成果出现的,缺少了文学现象应有的文学价值渊源。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典诗歌一统天下的霸主地位逐步被市民阶层的消费文化所取代,消费文化已经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随着信息时代和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普及,流行音乐、网络媒体、影视广告等多媒体信息逐步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这种“快餐文化”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出现了大量的糟粕,严重影响了现代诗歌的文学育人作用的发挥。
2.美育弱化。分析当下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高中语文课本选编的诗歌侧重于强化诗歌的“德育”功能,偏废了“美学价值”的发掘,这样做势必造成诗歌教学成为政治的附庸。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主题为“向青春举杯”,而单元中选编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食指的《相信未来》、潘洗尘的《六月,我们看海去》以及一些散文作品。分析一下,我们认为这些作品的选编可以明确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但却忽视了文本教材艺术特征的鉴赏价值,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组合在一个单元中,多少弱化了文学鉴赏的美学价值。“诗言志”和“诗缘情”是诗歌的两翼,缺一不可。当然苏教版教材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另外编写了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选读》与必修课本互为补充,以强化现代诗歌教学的艺术鉴赏的缺憾。
3.教授失当。高中语文教师诗歌教学依然采用“五步教学法”,就是知作者、析背景、通内容、明主旨、赏特色。但是由于现代诗歌在表达凝练、解读多元、意蕴深远等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许多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意”是教师“五步教法”所不可企及的境界,因此这样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抹杀了现代诗歌在美学鉴赏方面的独有价值。
4.高考误导。由于高考试题采取标准化考试,而对于现代诗歌多重意蕴特征在命题时难以把握,因此高考试卷中对现代诗歌的考察大多是采取回避态度,在作文考查中也是采取“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来限制考生的语文表达。尽管有部分年限的考试中对现代诗歌的考试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基础知识”板块中,用客观题形式对诗歌主题和写作特色进行选项设置,或者将现代诗歌采取仿用句式进行考查,甚或将比较浅显的诗歌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尽管如此,教师和学生依然对现代诗歌学习和鉴赏持冷漠态度,这样认为造成了现代诗歌的撂荒态势。
二、现代诗歌教学撂荒的改进措施
1.找准现代诗歌教学的着力点。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是艺术特征的文学鉴赏。因此,教师在教授时,不但要抓住“诗歌”的特点,通过意象内涵、隐喻体系、“诗眼”主旨、关键词句、语法修辞等方便进行有效解读来达到目的,更要紧扣“现代”特征来巧妙构思,要立足“现代的诗形”“现代情绪”去鉴赏现代诗歌的藝术特质,引导学生在自由多变的诗形中体味作者多重的丰富变幻的情感意绪。基于此,语文教师需要引进一些西方的经典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做好现代诗的知识普及,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一些现代经典诗歌。当然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教师更需要在“有形”诗歌中捕捉“无形”的意境,在“珠玑”的字句中感悟“天机”的意蕴,要在诗境上下功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教育学生“用生命感悟生命”,进入诗歌角色感悟整体形象,形成自己的诗歌鉴赏习惯和能力。
2.提升教师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师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对诗歌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用自己的鉴赏行为引领学生不断增强阅读鉴赏的兴趣和爱好,逐步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植学生正确高尚的诗歌鉴赏情操。作为教师,既不能“蜻蜓点水”,又不能“过度开发”,要不断充电以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用丰厚的理论支撑自己的教学行为,强化对文本阅读的处理能力,积累自己对现代诗歌的感悟智慧,继而引领学生并对学生产生积极有价值的影响。
3.发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课堂是诗歌教学美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立足主阵地,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达到诗歌育人的教学目的。首先需要设置创美的导入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背景音乐、诗歌、视频入手,用优美抒情的开场语言创设一种美好的情绪环境。其次需要建构开放的寻美课堂。开放必须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前提。基于此,可以强化学生诗歌信息的搜集整理,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主题辩论,旁征博引地发表自己的个性意见,可以突破困囿质疑历史的观点,进而提升诗歌鉴赏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再次延伸悟美的训练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鉴赏范例进行评点练习、仿句练习,或者进行自主赏析、延伸阅读、个性阅读,以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赏鉴的教育功能。
总之,高中语文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更多地重视学生的精神体验和生命体验,寻求与作者作品共鸣的“现代情绪”,要在对诗歌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强化对诗歌意蕴的理性思考,进而突破时空限制,让作品和读者进行精神上的融合,以到达审美教育的预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