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重组pEGFPC1-uPA ATF质粒的构建及表达的研究

来源 :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含人uPA AT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对小鼠细胞株Pam 212 细胞的影响. 方法 设计引物,利用PCR从原核表达质粒中扩增人uPA ATF基因片断,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中,利用电泳和测序检测构建状况,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转染情况,通过MTT、体外迁移实验检测对小鼠Pam 212细胞株的影响.结果 电泳和测序表明构建的质粒准确,uPA ATF cDNA阅读框完整,连接部位序列正确;质粒转染Pam 212细胞株成功,并且能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uPA ATF质粒,明确了人uPA ATF基因片断能降低小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为进一步在体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这篇短文旨在解释赋予序结构的模糊集可以视作quantaloid上的强化范畴。这表明在模糊集的研究中,范畴理论是有益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目的观察青海高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IL-8、TNF)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可能免疫致病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
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的3个基本问题,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和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一直都是本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分析了隧道围岩力学特性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具有“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等显著特点,其灾变演化过程复杂、动力失稳规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提出了不同类型突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判据及安全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进行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载荷计算时,常采用全土柱或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松动压力,但当盾构隧道面临深埋条件且需计入形变压力时,该方法难以适用。鉴于此,基于Drucker-Prager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