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也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者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根据培训者自身的特点和中小学校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着力探索了专题培训模式,其中采用“菜单式”的专题培训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菜单式”培训形式的形成
“菜单”本义为在餐馆或食堂中供顾客选择菜肴的单子,也叫“菜谱”,又称“选择单”、“项目单”。我校将培训专题集合起来,制作成“菜单”,旨在供基层学校点击。教师“点菜”,学校“点菜”,名师“下厨”,培训者“上灶”,教师们“享用”。
“菜单式”的专题培训是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的需要及适应新一轮继续教育工作新形势提出来的。
1.区域内教师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是进行“菜单式”培训的内在要求
我区农村教师占全区教师总数的30%左右,继续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村小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明显不高,完全采用城内外“一刀切”式的培训,解决不了村小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
城内的学校校际间发展也不均衡。有的较大的学校一学期仅“走出去”培训活动就到了华东五市学习,教师专业素质大幅度提升,他们每年用于师资的费用达万元以上。而一些办学条件差的小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外出学习的机会非常有限。“一刀切”式的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城内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菜单式”的培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菜单式”培训模式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区属各中学为了迎接中考,先后请语文学科教研员下基层培训。教研员不是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而是需要讲什么才讲什么。我区从“语文学科专题培训”转向对全员教师的“继续教育专题培训”,这种尝试断断续续经历了十几年。2004年,“菜单式”的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培训形式开始正式使用,专题不断增加,并且实现了由学科培训到全员培训。
2.“菜单式”培训形式是在新一轮继续教育形势下形成的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是以“师德”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的,因此“菜单式”培训活动应紧紧围绕重点工作进行,新理念、新课程培训也是如此。我区是2003年秋季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为了使中小学尽快适应新课改的新形势,我们对新理念培训的菜单进行了调整,开展了菜单式培训,教师的新理念得到了提升。
二、“菜单式”培训形式的优势
1.选择性
我们所设计的菜单上的内容既有通识的,也有学科的,并由一般课程理论转向学科教育理论,更多的是以解决教师们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目的的研究专题。基层学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机选择,可以单项选择,也可以多项选择,可以分块打包,也可以化整为零。
2.计划性
“菜单”内容的确定是为基层学校教师充分酝酿之后提出的需要培训的专题和具有倾向性的问题。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综合,把能够培训的和需要培训的专题有计划地制作成“菜单”,再发动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它的可行性,然后确定培训者人选,从而实现计划培训和需要培训相结合。
3.整合性
有些专题个人研究能够完成,而有些专题需要多方整合,并且根据需要进行系列活动。如:我们在听课时发现现代诗歌教学只是以读为主,教师们也提出了现代诗歌的教法,我们还组织专职培训者进行专题研究,并且渗透了新课程的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些教师提出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名师给“打个样”。于是,我们策划了这样的培训:教研员导课(体现和落实新的教材观)→名师上课《黄河颂》(课内教材)→教材迁移,由教《黄河颂》迁移到《长江之歌》和《长城谣》(课外材料),总结出现代诗的朗读方法和阅读规律→上课者说课→培训者专题培训“现代诗歌怎么教”→骨干教师评课→书面考试。试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写出一节现代诗歌教学设计(教案)”。这样把新的教材观用生动的课堂教学去展现,培训活动由名师、教研员、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共同完成,效果比较理想。
三、菜单式培训的操作程序
1.“菜单”的确定
为了在培训内容上给教师和骨干教师选择的主动权,我们采取了如下步骤准备“菜单”。
(1)调查研究。我们培训部对骨干教师的管理方式之一是跟踪听课,发现他们课堂教学中欠缺什么就补什么。
(2)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校长和辅导员对菜单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3)书面调查。每年在骨干教师培训之后和校长会后都填写一个调研表,设有“你需要培训部门进行哪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一栏,定期了解他们的需要,为菜单的制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2.精心选择和编辑“菜单”
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整理编辑出“菜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题准备讲稿,讲稿的角度要新一点,问题探讨得要深入一点,选择范围要窄一点,内容要具体一点,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要紧密一点,培训效果要明显一点。然后写出讲稿,做出课件。如近两年我们提供的新课程和新理念培训的“菜单”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上课、说课和评课”、“推进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误区研究”等。
3.“菜单”的使用
我们目前的培训是探索性的,起初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菜单,基层中小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培训专题,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如2006年联中在集体备课前请专业人员培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二中在开放日前,点击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介绍”;三中在教研活动之后,请专业人员讲“更新观念,改变策略,推进新课程改革”;新普光学校请专业人员培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上课和评课”。这样的培训省时间、针对性强、时效性强,实现了校本培训个性化。
4.菜单的管理
我们每个专职培训者至少要准备两个专题,一个是通识的,另一个是学科的,根据实际需要培训专题也应作阶段性的替换和补充。
四、阶段性成效及引起的思考
1.“菜单式”培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
(1)教师继续教育的性质由“补偿教育”向“提高参与型教育”转变。
(2)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关系,由原来的“我要给你讲什么你就听什么”转变为现在的“我要给你讲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你需要培训什么,我就给你讲什么”,增强了培训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参加培训者的主体地位提高了,由“被动进修型”向“主动学习型”转变,由“你讲什么我听什么”转变为“我们一起研究什么”,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教师们自我培训意识增强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无可限量了。
(4)由“一人讲,众人听”变为“专题讲座与分享成果的交流互动式”,使参培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及时把有益的思想内化,使两者建立起合作关系。我们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所采取的就是“研培结合”式的方式。
2.有利于合作研究机制的形成
有些专题比较大,需要合作研究。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需要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个人和群体优势,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智慧与智慧碰撞,从而使“这道大菜”色味俱佳。
3.“菜单式”培训必须关注的要点
“菜单”中的选题是重点,培训的内容是关键,提升专职培训者自身的水平是根本。
如果说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一片蓝天,那么“菜单式”培训就是一处芳草;如果说区域性的集中培训是大海,那么“菜单式”培训就是江河;如果说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材的全员培训是整体推进,那么“菜单式”专题培训就是部分教师的提升。我们的探索还很不成熟,研究还在继续,因此我们要共同思考与实践,总结出卓有成效的培训模式,以推进我省新一轮继续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菜单式”培训形式的形成
“菜单”本义为在餐馆或食堂中供顾客选择菜肴的单子,也叫“菜谱”,又称“选择单”、“项目单”。我校将培训专题集合起来,制作成“菜单”,旨在供基层学校点击。教师“点菜”,学校“点菜”,名师“下厨”,培训者“上灶”,教师们“享用”。
“菜单式”的专题培训是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的需要及适应新一轮继续教育工作新形势提出来的。
1.区域内教师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是进行“菜单式”培训的内在要求
我区农村教师占全区教师总数的30%左右,继续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村小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明显不高,完全采用城内外“一刀切”式的培训,解决不了村小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
城内的学校校际间发展也不均衡。有的较大的学校一学期仅“走出去”培训活动就到了华东五市学习,教师专业素质大幅度提升,他们每年用于师资的费用达万元以上。而一些办学条件差的小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外出学习的机会非常有限。“一刀切”式的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城内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菜单式”的培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菜单式”培训模式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区属各中学为了迎接中考,先后请语文学科教研员下基层培训。教研员不是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而是需要讲什么才讲什么。我区从“语文学科专题培训”转向对全员教师的“继续教育专题培训”,这种尝试断断续续经历了十几年。2004年,“菜单式”的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培训形式开始正式使用,专题不断增加,并且实现了由学科培训到全员培训。
2.“菜单式”培训形式是在新一轮继续教育形势下形成的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是以“师德”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的,因此“菜单式”培训活动应紧紧围绕重点工作进行,新理念、新课程培训也是如此。我区是2003年秋季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为了使中小学尽快适应新课改的新形势,我们对新理念培训的菜单进行了调整,开展了菜单式培训,教师的新理念得到了提升。
二、“菜单式”培训形式的优势
1.选择性
我们所设计的菜单上的内容既有通识的,也有学科的,并由一般课程理论转向学科教育理论,更多的是以解决教师们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目的的研究专题。基层学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机选择,可以单项选择,也可以多项选择,可以分块打包,也可以化整为零。
2.计划性
“菜单”内容的确定是为基层学校教师充分酝酿之后提出的需要培训的专题和具有倾向性的问题。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综合,把能够培训的和需要培训的专题有计划地制作成“菜单”,再发动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它的可行性,然后确定培训者人选,从而实现计划培训和需要培训相结合。
3.整合性
有些专题个人研究能够完成,而有些专题需要多方整合,并且根据需要进行系列活动。如:我们在听课时发现现代诗歌教学只是以读为主,教师们也提出了现代诗歌的教法,我们还组织专职培训者进行专题研究,并且渗透了新课程的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些教师提出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名师给“打个样”。于是,我们策划了这样的培训:教研员导课(体现和落实新的教材观)→名师上课《黄河颂》(课内教材)→教材迁移,由教《黄河颂》迁移到《长江之歌》和《长城谣》(课外材料),总结出现代诗的朗读方法和阅读规律→上课者说课→培训者专题培训“现代诗歌怎么教”→骨干教师评课→书面考试。试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写出一节现代诗歌教学设计(教案)”。这样把新的教材观用生动的课堂教学去展现,培训活动由名师、教研员、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共同完成,效果比较理想。
三、菜单式培训的操作程序
1.“菜单”的确定
为了在培训内容上给教师和骨干教师选择的主动权,我们采取了如下步骤准备“菜单”。
(1)调查研究。我们培训部对骨干教师的管理方式之一是跟踪听课,发现他们课堂教学中欠缺什么就补什么。
(2)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校长和辅导员对菜单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3)书面调查。每年在骨干教师培训之后和校长会后都填写一个调研表,设有“你需要培训部门进行哪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一栏,定期了解他们的需要,为菜单的制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2.精心选择和编辑“菜单”
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整理编辑出“菜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题准备讲稿,讲稿的角度要新一点,问题探讨得要深入一点,选择范围要窄一点,内容要具体一点,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要紧密一点,培训效果要明显一点。然后写出讲稿,做出课件。如近两年我们提供的新课程和新理念培训的“菜单”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上课、说课和评课”、“推进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误区研究”等。
3.“菜单”的使用
我们目前的培训是探索性的,起初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菜单,基层中小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培训专题,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如2006年联中在集体备课前请专业人员培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二中在开放日前,点击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介绍”;三中在教研活动之后,请专业人员讲“更新观念,改变策略,推进新课程改革”;新普光学校请专业人员培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上课和评课”。这样的培训省时间、针对性强、时效性强,实现了校本培训个性化。
4.菜单的管理
我们每个专职培训者至少要准备两个专题,一个是通识的,另一个是学科的,根据实际需要培训专题也应作阶段性的替换和补充。
四、阶段性成效及引起的思考
1.“菜单式”培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
(1)教师继续教育的性质由“补偿教育”向“提高参与型教育”转变。
(2)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关系,由原来的“我要给你讲什么你就听什么”转变为现在的“我要给你讲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你需要培训什么,我就给你讲什么”,增强了培训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参加培训者的主体地位提高了,由“被动进修型”向“主动学习型”转变,由“你讲什么我听什么”转变为“我们一起研究什么”,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教师们自我培训意识增强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无可限量了。
(4)由“一人讲,众人听”变为“专题讲座与分享成果的交流互动式”,使参培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及时把有益的思想内化,使两者建立起合作关系。我们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所采取的就是“研培结合”式的方式。
2.有利于合作研究机制的形成
有些专题比较大,需要合作研究。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需要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个人和群体优势,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智慧与智慧碰撞,从而使“这道大菜”色味俱佳。
3.“菜单式”培训必须关注的要点
“菜单”中的选题是重点,培训的内容是关键,提升专职培训者自身的水平是根本。
如果说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一片蓝天,那么“菜单式”培训就是一处芳草;如果说区域性的集中培训是大海,那么“菜单式”培训就是江河;如果说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材的全员培训是整体推进,那么“菜单式”专题培训就是部分教师的提升。我们的探索还很不成熟,研究还在继续,因此我们要共同思考与实践,总结出卓有成效的培训模式,以推进我省新一轮继续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