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河北、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份的中小学纷纷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一时间教师积极参与,领导充分重视,不少学校的课改更是初见成效,在各种场合做公开课、示范课、做经验介绍。“课堂教学改革”成了各校校本研修的热门词汇。但在这热潮的背后,笔者却发现不少学校的课堂改革走入了歧途,仔细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领导的方向入歧途。
领导也有领导的局限。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者走入歧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急功近利。改革大潮袭来,作为学校领导者既要抓成绩,又要抓课改,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其心情之迫切可以理解。但是,改革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改革不是锻打一件产品,经过短时间就可“打造”出来。更有的学校上个学期刚刚制定课改方案,下个学期就已经开始展示“成果”。管理者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教师课堂改革工作的浮躁与造假。
二是忽略课改中教师的专业自主。由于学校领导所任学科有限(甚至有的主管领导根本不在一线上课),如果在制定课改方案或课堂模式时,再不征求教师意见就会犯上述错误。
课堂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更适合教师、学生的发展。显然,课堂改革中的主角是教师与学生,课堂改革的过程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整个课堂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的自主权。
课是教师上的,教师授课更是一笔良心帐,让教师拥有专业自主权是课改顺利推进的关键。课改不能掺杂任何功利性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方向入歧途。
部分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他们积极学习成功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认真之极,可谓亦步亦趋,但最后他们的课改并不成功;随即便有“专家”发出了“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警告,一时间,课堂改革显得更加神秘。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对这些被“专家”提出警告的、成功校的课堂模式?课改的方向又该如何定位?这些疑问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学禅,好多年过去了,很多禅宗经典小和尚都熟记于心,且每日研究,但总是不能开悟。有一天傍晚,他来到小河边,又去问老和尚,什么是禅学真谛,怎样才能开悟。老和尚示意他和自己一起坐在松软的沙滩上,说道:“我要教你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老和尚的手指,指向了远方的西方天边。小和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弯浅浅淡淡的、不易觉察的弦月。
“禅学就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你更顺利、更快捷的找到月亮。记住:你要找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本身。你若仅仅是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也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
诚然,这些先进经验都是成功实践高效课堂的典范,但对学习者而言,笔者认为,它们本身所代表的就是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如果课改教师只停留在模仿阶段,或只是在研究这些经验模式,那就好像小和尚在研究那根手指,当然会出现“似我者死”的结果。我们看重的应该是这些先进经验所指的方向是什么,顺着那个方向才能找到我们要找的“月亮”。
所以,作为课改教师,不能使用“照葫芦画瓢”的“拿来主义”,要在继承本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勇于创新,要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会适应自己的学校,才能在自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第三,评价的方向入歧途。
怎样评价课堂改革的成功与否?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书本上可能会有多种回答方法,涉及很多方面;但现实中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导、专家的肯定。
那领导、专家又是怎样来评价课改成功与否的呢?往往是听课。在听课中他们一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看课堂的模式;二看课堂的容量;三看教师课上演示及教学节奏的把握;四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掌握程度等等。
为了使“验收课”趋于完美,不少课堂在被评价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师让学生在他设计好的“程序”里学习,甚至课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回答的问题都提前告诉学生,这个环节你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
这样的课是“演”出来的,老师在表演,学生也在表演。评价方向走入歧途也是课改偏离正确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评判课堂改革成功与否,不能只看课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不能看当前的教学成绩,应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权重。“关注人的发展”有两次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比如,在课堂上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活动体现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生活;学生是在体验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对于知识“知其一,也知其二”,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等等。
第二层含义是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的“人的发展”不单单指学生,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
比如,在教师备课中,在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互动中,成功的课堂改革能激发教师自身的成长。某校的政治课改革后,常用“小老师”讲课、学生自编“小品剧”等形式上课。这样的课看起来教师很轻松,实则是对教师的一种激励和考验。课前,教师被激励着去吃透教材,去充分备课,去查阅大量的相关课外知识,去分析学生的特点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该课的重点、难点;才能指导“小老师”安排教学环节;才能构建“小品剧”的编演大纲,使之符合这一节的“课情”“班情”。信息时代的学生,见闻广博,课上“小老师”会自由发挥,小品剧会演得很“潮”(但学生特别喜爱)等,作为导演的教师,你是否理解学生的表达方式和那些新潮的语句?如果课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你该怎样扭转……可以说,这样的每节课下来,教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项长效工程,它的效果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课堂改革也不能以一时之“高效”为目的,不能掺杂任何功利性的东西;要放眼未来,要关注教师、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涿州市双塔中学)
第一,领导的方向入歧途。
领导也有领导的局限。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者走入歧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急功近利。改革大潮袭来,作为学校领导者既要抓成绩,又要抓课改,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其心情之迫切可以理解。但是,改革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改革不是锻打一件产品,经过短时间就可“打造”出来。更有的学校上个学期刚刚制定课改方案,下个学期就已经开始展示“成果”。管理者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教师课堂改革工作的浮躁与造假。
二是忽略课改中教师的专业自主。由于学校领导所任学科有限(甚至有的主管领导根本不在一线上课),如果在制定课改方案或课堂模式时,再不征求教师意见就会犯上述错误。
课堂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更适合教师、学生的发展。显然,课堂改革中的主角是教师与学生,课堂改革的过程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整个课堂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的自主权。
课是教师上的,教师授课更是一笔良心帐,让教师拥有专业自主权是课改顺利推进的关键。课改不能掺杂任何功利性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方向入歧途。
部分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他们积极学习成功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认真之极,可谓亦步亦趋,但最后他们的课改并不成功;随即便有“专家”发出了“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警告,一时间,课堂改革显得更加神秘。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对这些被“专家”提出警告的、成功校的课堂模式?课改的方向又该如何定位?这些疑问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学禅,好多年过去了,很多禅宗经典小和尚都熟记于心,且每日研究,但总是不能开悟。有一天傍晚,他来到小河边,又去问老和尚,什么是禅学真谛,怎样才能开悟。老和尚示意他和自己一起坐在松软的沙滩上,说道:“我要教你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老和尚的手指,指向了远方的西方天边。小和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弯浅浅淡淡的、不易觉察的弦月。
“禅学就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你更顺利、更快捷的找到月亮。记住:你要找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本身。你若仅仅是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也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
诚然,这些先进经验都是成功实践高效课堂的典范,但对学习者而言,笔者认为,它们本身所代表的就是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如果课改教师只停留在模仿阶段,或只是在研究这些经验模式,那就好像小和尚在研究那根手指,当然会出现“似我者死”的结果。我们看重的应该是这些先进经验所指的方向是什么,顺着那个方向才能找到我们要找的“月亮”。
所以,作为课改教师,不能使用“照葫芦画瓢”的“拿来主义”,要在继承本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勇于创新,要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会适应自己的学校,才能在自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第三,评价的方向入歧途。
怎样评价课堂改革的成功与否?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书本上可能会有多种回答方法,涉及很多方面;但现实中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导、专家的肯定。
那领导、专家又是怎样来评价课改成功与否的呢?往往是听课。在听课中他们一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看课堂的模式;二看课堂的容量;三看教师课上演示及教学节奏的把握;四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掌握程度等等。
为了使“验收课”趋于完美,不少课堂在被评价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师让学生在他设计好的“程序”里学习,甚至课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回答的问题都提前告诉学生,这个环节你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
这样的课是“演”出来的,老师在表演,学生也在表演。评价方向走入歧途也是课改偏离正确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评判课堂改革成功与否,不能只看课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不能看当前的教学成绩,应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权重。“关注人的发展”有两次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比如,在课堂上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活动体现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生活;学生是在体验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对于知识“知其一,也知其二”,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等等。
第二层含义是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的“人的发展”不单单指学生,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
比如,在教师备课中,在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互动中,成功的课堂改革能激发教师自身的成长。某校的政治课改革后,常用“小老师”讲课、学生自编“小品剧”等形式上课。这样的课看起来教师很轻松,实则是对教师的一种激励和考验。课前,教师被激励着去吃透教材,去充分备课,去查阅大量的相关课外知识,去分析学生的特点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该课的重点、难点;才能指导“小老师”安排教学环节;才能构建“小品剧”的编演大纲,使之符合这一节的“课情”“班情”。信息时代的学生,见闻广博,课上“小老师”会自由发挥,小品剧会演得很“潮”(但学生特别喜爱)等,作为导演的教师,你是否理解学生的表达方式和那些新潮的语句?如果课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你该怎样扭转……可以说,这样的每节课下来,教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项长效工程,它的效果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课堂改革也不能以一时之“高效”为目的,不能掺杂任何功利性的东西;要放眼未来,要关注教师、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涿州市双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