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了解到,中东一些国家是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重要市场,长期以来,我国有众多企业在该地区承包工程。随着近期动乱的发生,部分当地企业出现停工、上下游渠道中断、应付款拖欠、业主失去联系等问题,中资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风险显著提高,出口收汇风险急剧上升。
此次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使我国企业在相关国家的利益受到极大威胁,一些风险意识强的企业,事先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或海外投资保险,风险得到了充分的化解。承担国家或地区动乱风险正是中国信保区别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的重要特征。中国信保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明确涵盖“战争、暴乱、恐怖行动和与之相关的破坏活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也包括“买方所在国家和地区发生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买方或开证银行无法履行付款义务”。
向利比亚项目支付赔款
3月18日, 中国信保“利比亚工程承包项目信用保险赔款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分别获得赔款1.62亿元人民币和 4815万元人民币。中国信保副总经理聂清山、周纪安,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聂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黄安中出席赔款仪式。中国信保第三营业部总经理王华代表中国信保分别向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林晓丹和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吴苏华递交了赔款支票。
葛洲坝集团此次获得赔款的项目为利比亚住宅项目,2008年12月开工。该工程属于利比亚政府规划、国家财政出资的百万家庭安居工程,分布在两省五地,包括7300套居民住房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葛洲坝集团于2009年9月就该合同向中国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2011年2月,受当地局势影响,葛洲坝集团在利比亚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项目暂时中止。
中国建材此次获得赔款的项目是2010年执行的水泥厂项目。近年来,利比亚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泥在当地市场需求较大。中国建材于2008年成功将中国水泥技术引入利比亚,并得到了包括利比亚在内的北非市场的认可。该水泥厂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3000吨熟料,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该国国内水泥产量不足、大量依靠进口的状况。中国建材于2010年7月就该项目向中国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目前,该项目也因当地紧张局势而暂停,全部工作人员已撤回国内。
据中国信保专家介绍,葛洲坝集团和中国建材针对利比亚项目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险均覆盖因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造成的“设备、原材料、设计运费等实际投入成本损失”和“工程进度款损失”。承担国家或地区的政治风险正是中国信保区别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的重要特征。此次接到企业的报损通知后,中国信保依据两家企业的工程进展程度,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两家企业目前可核定的实际损失进行了赔付。
迅速启动理赔绿色通道
专项“理赔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是中国信保应对中东当前动荡局势,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的“简化手续、快速办理”的特殊理赔程序。中国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信保将认真履行政策性职能,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此次利比亚局势动荡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赔付,尽最大努力保持企业经营稳定。此次葛洲坝集团和中国建材均在索赔后的短短4日内就获得了中国信保的赔付。而按照信用保险行业惯例,被保险企业获得赔付的正常时间为索赔后的4个月左右。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将继续密切跟踪局势动态变化,及时向投保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切实履行政策性职责,充分发挥专业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维护度过难关。
多策并举维护企业海外利益
中国信保充分发挥专业能力,紧急启动专项“理赔绿色通道”,提高理赔响应速度,第一时间为国家分忧,为企业解难。此外还有多种措施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维护海外权益。
专业服务中国信保及时提供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建议,对企业控制风险给予最大帮助。面对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中国信保已对被保险企业开展一对一“全天候”风险实时跟踪服务,及时加大对中东国家政治和经济风险、行业波动风险、海外买家风险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为企业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建议和相关服务;提示企业暂缓对中东一些局势剧烈动荡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出运,建议企业针对已出运货物与当地买方保持密切联系,核查在相关国家的海外投资项目,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减损预案,尽早使企业走出危机的困扰。
全力减损 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在积极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减少国家损失。自中东局势发生变化以来,中国信保加强针对重点国家的风险跟踪分析,密集出台相关国别风险情况通报,强化重点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梳理中国信保已承保的业务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国别承保政策,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预案,强化市场服务,及时向企业进行风险提示,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通报相关国家风险情况,及时提供风险分析和风险规避咨询,提出专业的风险应对措施意见,充分发挥信用保险的避险功能,协助外经贸企业有效控制风险,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外经贸企业的海外利益。
做好海外风险控制
战争、暴乱等政治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发生概率难以计算等特征,此类风险一旦发生,将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希望还没有风险保障措施的外经贸企业高筑风险“防火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掉以轻心,利用具有国家信用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和降低海外风险,减少和规避损失。
有关外经贸专家对企业风险防范提出建议:对于已投保业务出现风险异动的,在撤离人员的同时,企业应保存好相关单证,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文件,以保证未来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信保也建议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改变原有的类似“现汇工程承包项目没风险”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好信用保险这一政策工具。企业在签约和执行项目中应加强合同管理,签约前将风险价格考虑充分并签入合同,执行中应保存好项目文件档案,并将文本电子化(扫描、存储)做好分类归档,做好两地备份(项目所在地、中国总部)。项目执行应严格遵照合同,对于任何变更应做好索赔准备工作。
此次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使我国企业在相关国家的利益受到极大威胁,一些风险意识强的企业,事先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或海外投资保险,风险得到了充分的化解。承担国家或地区动乱风险正是中国信保区别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的重要特征。中国信保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明确涵盖“战争、暴乱、恐怖行动和与之相关的破坏活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也包括“买方所在国家和地区发生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买方或开证银行无法履行付款义务”。
向利比亚项目支付赔款
3月18日, 中国信保“利比亚工程承包项目信用保险赔款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分别获得赔款1.62亿元人民币和 4815万元人民币。中国信保副总经理聂清山、周纪安,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聂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黄安中出席赔款仪式。中国信保第三营业部总经理王华代表中国信保分别向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林晓丹和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吴苏华递交了赔款支票。
葛洲坝集团此次获得赔款的项目为利比亚住宅项目,2008年12月开工。该工程属于利比亚政府规划、国家财政出资的百万家庭安居工程,分布在两省五地,包括7300套居民住房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葛洲坝集团于2009年9月就该合同向中国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2011年2月,受当地局势影响,葛洲坝集团在利比亚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项目暂时中止。
中国建材此次获得赔款的项目是2010年执行的水泥厂项目。近年来,利比亚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泥在当地市场需求较大。中国建材于2008年成功将中国水泥技术引入利比亚,并得到了包括利比亚在内的北非市场的认可。该水泥厂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3000吨熟料,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该国国内水泥产量不足、大量依靠进口的状况。中国建材于2010年7月就该项目向中国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目前,该项目也因当地紧张局势而暂停,全部工作人员已撤回国内。
据中国信保专家介绍,葛洲坝集团和中国建材针对利比亚项目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险均覆盖因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造成的“设备、原材料、设计运费等实际投入成本损失”和“工程进度款损失”。承担国家或地区的政治风险正是中国信保区别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的重要特征。此次接到企业的报损通知后,中国信保依据两家企业的工程进展程度,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两家企业目前可核定的实际损失进行了赔付。
迅速启动理赔绿色通道
专项“理赔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是中国信保应对中东当前动荡局势,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的“简化手续、快速办理”的特殊理赔程序。中国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信保将认真履行政策性职能,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此次利比亚局势动荡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赔付,尽最大努力保持企业经营稳定。此次葛洲坝集团和中国建材均在索赔后的短短4日内就获得了中国信保的赔付。而按照信用保险行业惯例,被保险企业获得赔付的正常时间为索赔后的4个月左右。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将继续密切跟踪局势动态变化,及时向投保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切实履行政策性职责,充分发挥专业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维护度过难关。
多策并举维护企业海外利益
中国信保充分发挥专业能力,紧急启动专项“理赔绿色通道”,提高理赔响应速度,第一时间为国家分忧,为企业解难。此外还有多种措施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维护海外权益。
专业服务中国信保及时提供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建议,对企业控制风险给予最大帮助。面对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中国信保已对被保险企业开展一对一“全天候”风险实时跟踪服务,及时加大对中东国家政治和经济风险、行业波动风险、海外买家风险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为企业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建议和相关服务;提示企业暂缓对中东一些局势剧烈动荡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出运,建议企业针对已出运货物与当地买方保持密切联系,核查在相关国家的海外投资项目,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减损预案,尽早使企业走出危机的困扰。
全力减损 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在积极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减少国家损失。自中东局势发生变化以来,中国信保加强针对重点国家的风险跟踪分析,密集出台相关国别风险情况通报,强化重点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梳理中国信保已承保的业务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国别承保政策,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预案,强化市场服务,及时向企业进行风险提示,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通报相关国家风险情况,及时提供风险分析和风险规避咨询,提出专业的风险应对措施意见,充分发挥信用保险的避险功能,协助外经贸企业有效控制风险,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外经贸企业的海外利益。
做好海外风险控制
战争、暴乱等政治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发生概率难以计算等特征,此类风险一旦发生,将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希望还没有风险保障措施的外经贸企业高筑风险“防火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掉以轻心,利用具有国家信用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和降低海外风险,减少和规避损失。
有关外经贸专家对企业风险防范提出建议:对于已投保业务出现风险异动的,在撤离人员的同时,企业应保存好相关单证,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文件,以保证未来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信保也建议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改变原有的类似“现汇工程承包项目没风险”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好信用保险这一政策工具。企业在签约和执行项目中应加强合同管理,签约前将风险价格考虑充分并签入合同,执行中应保存好项目文件档案,并将文本电子化(扫描、存储)做好分类归档,做好两地备份(项目所在地、中国总部)。项目执行应严格遵照合同,对于任何变更应做好索赔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