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第一部金融大法始于何时?又是谁制定的呢?
当历史老人缓缓步入商周时期,他颇欣喜地看到——
一位贫贱而尊贵的人物正向他走来,那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金融战略家,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东海上(今安徽临泉)人。后从其封地“吕”为姓,故曰吕尚。
姜子牙饱学,深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挣扎。
他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转赴陕西,落脚渭水兹源钓鱼。
姜子牙钓鱼是假,借垂钓等待他命运中的贵人——周文王的到来是真。
不信吗?请看他那钓鱼用的钓钩,不是弯的,而是直的,且不放鱼饵。
有人问其缘故,他半天懒得答理。倘若问得急了,他淡淡地说:“愿者上钩。”
这就是妇孺皆知的姜子牙八十遇文王的故事前奏——“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文王西伯侯将外出打猎,命太史占卜出行的地点及吉凶征兆,太史经过占卜,对文王说:“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也。”
于是文王出猎,途经渭水之滨,果然遇见姜子牙在垂钓。
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周文王极为高兴地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故而姜子牙从此又号称“太公望”。
于是,俩人一同坐车回城,周文王立封姜子牙为军师。
80岁的姜子牙,终于遇见了能让他一展雄才的周文王。
周文王(约前1152~约前1056),西周奠基人。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
文王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而被囚于羑里(今河南境内),相传他在此根据伏羲氏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说苑·政理》载,姜子牙在回答文王怎样治理天下的询问时,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之国富仓府。”
姜子牙认为,只有富民,才能真正称王于天下;如果只富士人或大夫,则这个国家只能称霸一时或仅能维持现状;如果统治者只顾充实一己之府库,很快就会亡国。
縱观史上的王朝更替,这无疑是当政者应铭刻在心的至理名言,违者已屡受历史严惩。
姜子牙主张治国应富民,以达到强国目的;而富民的关键则要重视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姜子牙主张富民是其爱民思想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文王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发展生产,造福百姓;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遂自称为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往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西岸。
杜佑《通典·食货八·钱币上》载:“周制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太公又立九府圜法。周官制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也。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外圜而内孔方。轻重以铢。黄金以斤为名,钱以铢为重也。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疋。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流行如泉。布于布,布于民闲。束于帛。束,聚也。”
姜子牙在辅佐文王治国时,按照周朝制度,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在日益频繁的货物交换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上著名而流传久远的姜子牙九府圜法——
所谓“九府”,指的是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九个政府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掌握调控财币。
“圜”,均而通之意;圜法,指的就是货币制度。
查《周礼》“九府”之职能,就在于“通货币,易有无”。
姜子牙确立的“九府圜法”是一整套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方寸见方,重量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钱之轻重以“铢”来计量;布帛宽2尺2寸为幅,长4丈为匹。
在姜子牙创造的货币体系中,以黄金最为宝贵,刀币最为便利,人们使用起来就像泉水那样周流不息,像布帛那样分布在民间各地,像帛那样可以卷束起来。
姜子牙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通,聚散适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
姜子牙的财政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经济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姜子牙的生财之道、理财之策,即开源节流之制,是富民强国之道,为万世治国兴邦之正道,万事不易之治道,故为万世法。
就在大功即将垂成之际,中国历史上的名君圣人——文王不幸逝去。
孔子称周文王为“三代之英”,还感慨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文王逝,周武王继位。
周武王姬发(约前1087~约前1043),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登上王位。
武王尊姜子牙为太师尚父,以周公旦为辅,继续文王未竟的事业。
武王、姜子牙率领诸侯与商军会战于牧野,出师前,卜龟兆,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惟姜子牙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王大举进兵。
果然打了个商纣王的措手不及。约公元前1022年,周、姜所率联军大败商军于牧野。
《诗经·大雅·大明》诗赞此事云——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译为现代诗即是—— “牧野地势广阔无边垠,檀木战车光彩又鲜明,驾车驷马健壮真雄骏。还有太师尚父姜子牙,就好像是展翅飞雄鹰。他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袭击殷商讨伐那帝辛,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诗经·大雅·大明〉赏析》)
是时,商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周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之一——周朝。
“‘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孔传:‘纣所积之府仓,皆散发以赈贫民。’”(《尚书·尚武》)
“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南宫括散鹿台之钱,发桥之粟以赈贫弱也。”(《史记·周本纪》)
古典文献中对周武王克商之后的利民壮举多有记载,可见此事不虚。
“大赉于四海”之“赉”,赏赐、给予之意。大赉,即大规模赏赐物资、补恤天下也。
于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形成——x殷纣王不顾天下苍生的死活,横征暴敛,“厚赋税而盈鹿台之实”,民心丧尽,火海葬身。周武王则将纣王从老百姓手中夺来的钱粮、物资,发还给天下老百姓,以顺应天下民心。
如此一来,人心向背,生死存亡,谁胜谁败,自然就立马见分晓了。
周武王推翻商纣、定鼎天下后,对功臣谋士和宗室进行了分封赏赐。
姜子牙被作为第一号功臣,封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东北。
姜子牙封齐之后,对齐地进行了精心的治理,经过一番艰苦的创业,齐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大而富庶的东方诸侯国。
姜子牙辅佐西周文、武、成王三代成就大业,又是强齐的开国始祖,实无愧史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君”之贊誉。
历代典籍都公认姜子牙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作为军事家,他讨贼平乱,辅周灭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著书立说,实不失为中国兵家之始祖。
姜子牙作为政治家,他在治理周朝和齐国中所表现出来的顺民富民、尊贤尚功、重视法纪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谋略,多为后人所广泛效法和借鉴,既对齐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对中国影响亦巨。
姜子牙作为思想家,他的一系列思想哺育了英才,使齐国不同学说和文化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最终孕育了战国时代齐稷下学宫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开创出独特的齐文化传统,由此成为齐文化的奠基人。
姜子牙作为经济战略家,他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霸业奠定了基础。
姜子牙作为金融家,他在全球还未出现钱币时就紧抓货币制度的建设,创立了“九府圜法”一整套货币法规,让金融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堂皇气派地登上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舞台。九府圜法无愧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部金融大法;姜子牙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经济战略家和金融家。
当历史老人缓缓步入商周时期,他颇欣喜地看到——
一位贫贱而尊贵的人物正向他走来,那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金融战略家,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东海上(今安徽临泉)人。后从其封地“吕”为姓,故曰吕尚。
姜子牙饱学,深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挣扎。
他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转赴陕西,落脚渭水兹源钓鱼。
姜子牙钓鱼是假,借垂钓等待他命运中的贵人——周文王的到来是真。
不信吗?请看他那钓鱼用的钓钩,不是弯的,而是直的,且不放鱼饵。
有人问其缘故,他半天懒得答理。倘若问得急了,他淡淡地说:“愿者上钩。”
这就是妇孺皆知的姜子牙八十遇文王的故事前奏——“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文王西伯侯将外出打猎,命太史占卜出行的地点及吉凶征兆,太史经过占卜,对文王说:“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也。”
于是文王出猎,途经渭水之滨,果然遇见姜子牙在垂钓。
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周文王极为高兴地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故而姜子牙从此又号称“太公望”。
于是,俩人一同坐车回城,周文王立封姜子牙为军师。
80岁的姜子牙,终于遇见了能让他一展雄才的周文王。
周文王(约前1152~约前1056),西周奠基人。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
文王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而被囚于羑里(今河南境内),相传他在此根据伏羲氏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说苑·政理》载,姜子牙在回答文王怎样治理天下的询问时,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之国富仓府。”
姜子牙认为,只有富民,才能真正称王于天下;如果只富士人或大夫,则这个国家只能称霸一时或仅能维持现状;如果统治者只顾充实一己之府库,很快就会亡国。
縱观史上的王朝更替,这无疑是当政者应铭刻在心的至理名言,违者已屡受历史严惩。
姜子牙主张治国应富民,以达到强国目的;而富民的关键则要重视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姜子牙主张富民是其爱民思想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文王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发展生产,造福百姓;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遂自称为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往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西岸。
杜佑《通典·食货八·钱币上》载:“周制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太公又立九府圜法。周官制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也。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外圜而内孔方。轻重以铢。黄金以斤为名,钱以铢为重也。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疋。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流行如泉。布于布,布于民闲。束于帛。束,聚也。”
姜子牙在辅佐文王治国时,按照周朝制度,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在日益频繁的货物交换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上著名而流传久远的姜子牙九府圜法——
所谓“九府”,指的是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九个政府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掌握调控财币。
“圜”,均而通之意;圜法,指的就是货币制度。
查《周礼》“九府”之职能,就在于“通货币,易有无”。
姜子牙确立的“九府圜法”是一整套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方寸见方,重量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钱之轻重以“铢”来计量;布帛宽2尺2寸为幅,长4丈为匹。
在姜子牙创造的货币体系中,以黄金最为宝贵,刀币最为便利,人们使用起来就像泉水那样周流不息,像布帛那样分布在民间各地,像帛那样可以卷束起来。
姜子牙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通,聚散适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
姜子牙的财政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经济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姜子牙的生财之道、理财之策,即开源节流之制,是富民强国之道,为万世治国兴邦之正道,万事不易之治道,故为万世法。
就在大功即将垂成之际,中国历史上的名君圣人——文王不幸逝去。
孔子称周文王为“三代之英”,还感慨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文王逝,周武王继位。
周武王姬发(约前1087~约前1043),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登上王位。
武王尊姜子牙为太师尚父,以周公旦为辅,继续文王未竟的事业。
武王、姜子牙率领诸侯与商军会战于牧野,出师前,卜龟兆,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惟姜子牙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王大举进兵。
果然打了个商纣王的措手不及。约公元前1022年,周、姜所率联军大败商军于牧野。
《诗经·大雅·大明》诗赞此事云——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译为现代诗即是—— “牧野地势广阔无边垠,檀木战车光彩又鲜明,驾车驷马健壮真雄骏。还有太师尚父姜子牙,就好像是展翅飞雄鹰。他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袭击殷商讨伐那帝辛,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诗经·大雅·大明〉赏析》)
是时,商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周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之一——周朝。
“‘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孔传:‘纣所积之府仓,皆散发以赈贫民。’”(《尚书·尚武》)
“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南宫括散鹿台之钱,发桥之粟以赈贫弱也。”(《史记·周本纪》)
古典文献中对周武王克商之后的利民壮举多有记载,可见此事不虚。
“大赉于四海”之“赉”,赏赐、给予之意。大赉,即大规模赏赐物资、补恤天下也。
于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形成——x殷纣王不顾天下苍生的死活,横征暴敛,“厚赋税而盈鹿台之实”,民心丧尽,火海葬身。周武王则将纣王从老百姓手中夺来的钱粮、物资,发还给天下老百姓,以顺应天下民心。
如此一来,人心向背,生死存亡,谁胜谁败,自然就立马见分晓了。
周武王推翻商纣、定鼎天下后,对功臣谋士和宗室进行了分封赏赐。
姜子牙被作为第一号功臣,封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东北。
姜子牙封齐之后,对齐地进行了精心的治理,经过一番艰苦的创业,齐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大而富庶的东方诸侯国。
姜子牙辅佐西周文、武、成王三代成就大业,又是强齐的开国始祖,实无愧史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君”之贊誉。
历代典籍都公认姜子牙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作为军事家,他讨贼平乱,辅周灭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著书立说,实不失为中国兵家之始祖。
姜子牙作为政治家,他在治理周朝和齐国中所表现出来的顺民富民、尊贤尚功、重视法纪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谋略,多为后人所广泛效法和借鉴,既对齐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对中国影响亦巨。
姜子牙作为思想家,他的一系列思想哺育了英才,使齐国不同学说和文化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最终孕育了战国时代齐稷下学宫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开创出独特的齐文化传统,由此成为齐文化的奠基人。
姜子牙作为经济战略家,他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霸业奠定了基础。
姜子牙作为金融家,他在全球还未出现钱币时就紧抓货币制度的建设,创立了“九府圜法”一整套货币法规,让金融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堂皇气派地登上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舞台。九府圜法无愧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部金融大法;姜子牙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经济战略家和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