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加速渗透城市生活各个层面的同时,网络信息化也正向广大农村地区覆盖延伸,并已经开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就互联网信息化在农村发展中的影响作以简述。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26-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不再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方式获得信息,互联网的兴起,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另一条信息化通道,为农民获取农业生产信息增添了新的途径。互联网信息化的应用有效的指导了农民的生产,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互联网的信息化指导农民科学的现代化农业生产
1.1 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国家和省市各种惠农新政策
政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农业政策在目标选择、内容、形式与变迁方向上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又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近几年惠农政策的出台,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大力支持。但是也存在农民对很多惠农政策的不了解。互联网使农民可在网络上查到政策的详细解读。对于每年根据什么,发了多少补贴,到自己账户上多少,一查便知。使农民心里有底,踏踏实实地开展农业生产。
1.2 方便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
今年种什么能赚钱,农作物又有了什么新品种,市场需要什么,紧缺什么,富余什么,生产出的农产品哪里有市场等等。利用网上的市场信息,依托现有产品、特色产业等实体经济,开展合作,可以使农民获取最大的效益。
1.3 农民通过网络发布销售信息
农民将所产农作物的数量、品质、产地、价格等信息,以文字或者图片,甚至视频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向外发布,广泛招揽订货商。也就是目前十分流行的“农民网商”。他们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如海口市的南北水果市场很多商户,将自产的热带水果排下照片,注明果体的尺寸、重量、批发价格和存货数量。将这些信息发布到网上,招揽来了很多东三省的水果订货商。东三省的订货商省去了奔波海南岛的路费和宿费。海口的农户足不出户接收订单,完成交易。水果再也不会烂在地里。再如去年黑龙江省黄豆喜获大丰收。然而当地的豆油生产企业不能完全消化掉这些黄豆,使得黄豆价格一路下跌。正当农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些熟悉网络的农户通过网络发布了黄豆大量库存的信息。没几天,山东等地的厂商得知消息纷纷赶来进货,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自己的企业找到了优质的货源。这样的双赢之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具有积极的意义。
电子商务的兴起势必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低成本、“随时随地”的优势,通过打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通路,迎合并不断深挖农村市场需求,使农业生产大户在网络上尝到了快捷信息带来的甜头。
1.4 为农业生产提供天气情况
俗话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虽然现在科技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是从这句话还是看得出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过去,农民只能通过电视或者广播获知当天或者近一两天的天气情况,对于农业生产帮助不大。往往是费了很大的力气,刚刚人工浇完地,就下起雨来。或者晾晒的谷物,由于天气的突然变化,来不及收起。现在,利用网络可以查询最近一周详细、准确的天气情况,甚至可以提供近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概况。网络不但可以为城市白领们提供专门的“穿衣指数”,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专门的农业天气数据。为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实施农作物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1.5 互联网的信息化促进了农民的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积极性
以往农民在生产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能通过电话咨询等方式来解决,既不方便也不快捷。现在,农民通过互联网找出农业生产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来解决,方便快捷。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了解新的生产模式,新的养殖技术等,促进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 互联网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技术蓝领主动回到农村,参与农业生产,开展各种农业科技项目。如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都已通过网络得到解决。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将网络“植入”温室大棚,用电脑控制卷帘的定时自动升降,可以随意选择大棚接受日照和屏蔽日照的时间。通过网络管理,还实现了营养液的定时定量灌入,以及除草剂、杀虫剂的定时定量喷雾。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一名“科技农民”能够管理几十甚至上百个温室大棚,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正确有效的利用网络信息
农业信息互联网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网络既然只是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也是利弊共存的一柄“双刃剑”。在它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的同时,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被五花八门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只有通过有效的正确的利用网络,才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國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2008.
[2] 张明新.我国农村居民互联网采纳的探索性研究[J].科普研究,2006,2.
[3] 许建红,黄国勤.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 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J].求索,2006,06.
作者简介:徐峰(1977-),女,吉林日报社技术处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开发和网络管理。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26-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不再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方式获得信息,互联网的兴起,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另一条信息化通道,为农民获取农业生产信息增添了新的途径。互联网信息化的应用有效的指导了农民的生产,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互联网的信息化指导农民科学的现代化农业生产
1.1 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国家和省市各种惠农新政策
政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农业政策在目标选择、内容、形式与变迁方向上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又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近几年惠农政策的出台,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大力支持。但是也存在农民对很多惠农政策的不了解。互联网使农民可在网络上查到政策的详细解读。对于每年根据什么,发了多少补贴,到自己账户上多少,一查便知。使农民心里有底,踏踏实实地开展农业生产。
1.2 方便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
今年种什么能赚钱,农作物又有了什么新品种,市场需要什么,紧缺什么,富余什么,生产出的农产品哪里有市场等等。利用网上的市场信息,依托现有产品、特色产业等实体经济,开展合作,可以使农民获取最大的效益。
1.3 农民通过网络发布销售信息
农民将所产农作物的数量、品质、产地、价格等信息,以文字或者图片,甚至视频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向外发布,广泛招揽订货商。也就是目前十分流行的“农民网商”。他们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如海口市的南北水果市场很多商户,将自产的热带水果排下照片,注明果体的尺寸、重量、批发价格和存货数量。将这些信息发布到网上,招揽来了很多东三省的水果订货商。东三省的订货商省去了奔波海南岛的路费和宿费。海口的农户足不出户接收订单,完成交易。水果再也不会烂在地里。再如去年黑龙江省黄豆喜获大丰收。然而当地的豆油生产企业不能完全消化掉这些黄豆,使得黄豆价格一路下跌。正当农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些熟悉网络的农户通过网络发布了黄豆大量库存的信息。没几天,山东等地的厂商得知消息纷纷赶来进货,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自己的企业找到了优质的货源。这样的双赢之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具有积极的意义。
电子商务的兴起势必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低成本、“随时随地”的优势,通过打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通路,迎合并不断深挖农村市场需求,使农业生产大户在网络上尝到了快捷信息带来的甜头。
1.4 为农业生产提供天气情况
俗话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虽然现在科技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是从这句话还是看得出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过去,农民只能通过电视或者广播获知当天或者近一两天的天气情况,对于农业生产帮助不大。往往是费了很大的力气,刚刚人工浇完地,就下起雨来。或者晾晒的谷物,由于天气的突然变化,来不及收起。现在,利用网络可以查询最近一周详细、准确的天气情况,甚至可以提供近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概况。网络不但可以为城市白领们提供专门的“穿衣指数”,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专门的农业天气数据。为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实施农作物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1.5 互联网的信息化促进了农民的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积极性
以往农民在生产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能通过电话咨询等方式来解决,既不方便也不快捷。现在,农民通过互联网找出农业生产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来解决,方便快捷。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了解新的生产模式,新的养殖技术等,促进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 互联网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技术蓝领主动回到农村,参与农业生产,开展各种农业科技项目。如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都已通过网络得到解决。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将网络“植入”温室大棚,用电脑控制卷帘的定时自动升降,可以随意选择大棚接受日照和屏蔽日照的时间。通过网络管理,还实现了营养液的定时定量灌入,以及除草剂、杀虫剂的定时定量喷雾。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一名“科技农民”能够管理几十甚至上百个温室大棚,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正确有效的利用网络信息
农业信息互联网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网络既然只是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也是利弊共存的一柄“双刃剑”。在它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的同时,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被五花八门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只有通过有效的正确的利用网络,才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國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2008.
[2] 张明新.我国农村居民互联网采纳的探索性研究[J].科普研究,2006,2.
[3] 许建红,黄国勤.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 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J].求索,2006,06.
作者简介:徐峰(1977-),女,吉林日报社技术处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开发和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