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语言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对美学有全面的认识、具体的了解,而如何让学生加深对美学的认识,对美术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语言表达方面的魅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语言魅力 新课导入 启发性提问
  初中美术教学课程是灵活的、发散性的、趣味性的,也是有一定美术文学表达和提升空间的。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课程逐渐摆脱了小学美术课程的幼稚和基础,在美学艺术方面提高了一个层次,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又不同于深奥的美学艺术,技巧颇多,其中内涵也难以理解。这一阶段的美术学习课程,应该是最多样化也最有意义的,同时是由简单的美术了解到高深的美学认知的跳板,跳板做好了,才能有益于学生对美学更深的探究与了解。透彻的课本内容学习固然必要,课外有需要的延伸必不可少,然而,只有教师注重讲解时内容的表达形式,注重讲解时语言魅力的表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美术这门课程的热情,进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门课程,能够从多方面为学习美术带来益处。
  一、当今美术教学中面临的因教师语言魅力缺失造成的问题
  现在的美术教学模式大都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这样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的,很难调动起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在教学方法改进的路上也有很多困难,比如:教师为了营造气氛,故意用“甜言蜜语”的方式,从一开始就用饱满的热情、语言做作,这种做法只是为了气氛的营造,实际上却忽略了学生,时间长了,反而会使学生产生腻烦、厌恶的情绪,产生相反的效果。还有教师的备案做得不够好,没有做好讲课前的准备造成语言表达不清晰、言语重复、前后顺序不搭等状况。虽然备案需要简洁,但是如果准备不充分,就可能发生很多意外。如思路不清晰导致言语混乱、讲课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浑浑噩噩,不仅不能够理解好课程内容,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在面对学生突然提出来的问题时,很可能会因为不够了解,回答得模模糊糊、不够明晰,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厌于提出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教师语言表达不清晰、不精彩,简而言之就是语言表达魅力不够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困境,所以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着手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言简意赅、准确、优美,尽量少讲废话,对学生起到启发思维、激发兴趣、陶冶情操的作用,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
  二、教师语言魅力在新课导入上注重应用带来的益处
  在开始一节新课程学习的时候,如果直接切入主题,則首先可能导致学生突然之间接受不了,与上一课连接不上。其次是没新意,难以活跃课堂气氛,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个时候,如果能注意语言,运用好适当引导,以一种活泼、积极的方式做好新课堂开端的引导工作,则既新颖,又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新课程。然而,新颖的教学方式很重要,但如果言语表达不当,则很难收到效果,这就需要语言魅力。如在教学生画雪,或者欣赏雪的作品这节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卖个关子”,先讲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夏天看不见,冬天才出现,你说是棉花,不能做棉鞋。”很快就有聪明的同学想出来,积极举起手回答问题。这种引入方式在课程的讲解中起到埋下伏笔、做好铺垫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展开联想:“想想你们和雪有什么故事呀?能不能讲出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呢?”很快,学生就会展开回忆和发挥想象,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翻滚做游戏等有趣的故事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既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又使得学生思维活跃,对雪的感觉更加亲切,想象的画面也更加丰富,画起画来会容易很多。教师也可以运用语言魅力的表达引导学生想象,如让学生闭上眼睛,组织好优美的语言让学生想象“在刚下过雪的清晨,推开家门,发现银装素裹的世界,洁白的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亮晶晶的光,地上有一些小动物跑过的脚印,像极了漂亮的小桃花、小梅花……人走过的地方会印出不同的脚印,这个鞋底图案是条纹状的,这个鞋底图案都是曲线,这个鞋底图案上印有字母……河边的树枝上有的结了层冰,反射着阳光发出亮晶晶的光芒,远远地看像是仙境一样……”教师用生动形象的叙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助于学生创作。
  三、在启发性提问方面注重语言教学魅力带来的益处
  在美术课堂中,如果只是老师一个人讲,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就会缺少课堂味道,掌握好适宜的角度和方面,运用语言魅力提出适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思考、讨论,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在初中美术的手工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彩纸、剪刀、胶棒等物品,然而在讲这节课要做的内容前,先启发学生思考:“大家思考一下,除了用多彩的画笔、漂亮的美术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呢?”学生看到这节课准备的用具,很容易想到用纸进行手工制作。继而接着提问:“你们知道怎么剪贴出漂亮的美术字吗?”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一篇卡纸上用笔描出汉字,根据边框直接剪出汉字;有的认为可以先剪出来笔画,再粘成一个汉字,有的认为可以用一张彩纸做底板,再在底板上用其他颜色纸裁剪粘贴上汉字。启发性地提问完之后,再让学生自主动手制作,这样,他们制作思路就清晰了,制作起来会容易得多。运用好语言魅力,掌握好适时的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就做到了课堂互动,建立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适当地、巧妙地在课堂上运用好语言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好地感受美术带来的乐趣,享受到语言艺术与美学艺术的双重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永利.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着重要解决的几点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2]张蔚霞.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尝试[J].中国科技信息,2011(14).
  [3]王晓燕.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09(30).
其他文献
摘 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文章提出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特色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趣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 开展方法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1]。“行起于正,达于雅”。近年来,我校以“礼仪”为基础,把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培养不断推向深入,旨在
摘 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为什么十几年后,一部分就成了“差生”,为每一个人所轻视。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又是如何造就这样一批“差生”?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差生”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每一个孩子就其本性来说,都是天资聪颖、活泼可人的。可是,同样带着清脆啼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才子”们,有的却被炼成了所谓的“差生”。真可谓烈火煅烧、千锤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渐渐偏向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而不再仅仅看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音乐作为一门基本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乐感美,感染其所散发的韵味,让学生认识生活、感知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素质培养 认知生活 全面性发展  素质,指人们先天性的自然特点,与后天参加一系列活动所培养的特点和品质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于2001年9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修改现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调整中小学课程结构,制定新的课程标准,重新编写中小学教材,启动课改实验,建立课改实验区,创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作者受“山东杜郎口中学整体教学模式”的启发,提出有效教学的整体观,并从学校文化、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及策略等四个维度探讨有效教学的实践,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 学校文化 课
摘 要: 形体语言是护理礼仪中良好姿态的表现形式,但长期以来,护理礼仪形体教学一直存在某些问题。本文阐述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针对形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芭蕾艺术从最初发展到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长河的积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芭蕾基本功训练是形体舞蹈训练的基础,目的在于塑造学习者优美的体态和高雅的气质,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通过芭蕾形体训练,学生的自然形体被刻画成富有表
1.从收集生活素材入手,体验数学乐趣  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并根据收集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课堂教学时,教师有目的地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提取与数学有关的资料,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例如,观察家里米袋或者面粉袋上面的重量标志,其中“ 2”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有家里人在炒股票或者投资基金,那么就可以观察一下当天股市的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马黛茶和桑叶拥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马黛茶中有效成分咖啡因、可可碱、熊果酸为研究对象,通过液相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三种物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的优点,可为马黛茶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及不同浓度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比较不同溶剂提取后,马黛茶中可可碱、咖啡因、熊果酸含量之间的差
摘 要: 优质课堂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密不可分。可以说,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关键。但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优质课堂的建构就是“无枝之木、无水之源”,终会流于空谈。所以,要构建优质美术课堂,必须着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生 美术兴趣 优质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克服了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教学活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