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高送转一直吸引着市场上的投资者,也是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不可否认,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回报投资者值得肯定,但一些上市公司却有配合市场炒作和信息泄漏、股价操纵及内幕交易的嫌疑。特别是那些暴跌中逆势上行的股票,炒作者似乎对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早就胸有成竹。因此,“高送转现象”值得投资者警惕。
每到年终分配时,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就一直都是中国股市里最具魅力的题材,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而今年伴随着华发股份2007年年报的公布,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大幕也因此而拉开。虽然截止2月1日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只有52家,但推出每10股送转5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就达到了9家,占比17%。
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来回报投资者这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在成熟的股市里,高派现更能体现出对投资者的回报,但在中国股市里,高送转的分配方式似乎更受投资者欢迎。
一是高送转分配有利于摊薄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这一点是非常符合国内投资者“恐高喜低”心理的。一只三十几元股价的股票,经过10送转10股之后,股价马上就变成了十几元,相比二者,一些中小投资者更愿意买进并持有10几元一股的股票。
二是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流动性。一些中小盘个股,由于流通盘太小,往往不适合大机构的进出,股票的流通性也因此而受到限制。通过实施高送转,上市公司的股本得以相应扩大,股票的流通性也会因此得以改善。
三是高送转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做大做强。做大做强是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标,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做大股本,而高送转则是上市公司股本最直接的扩张。如苏宁电器,如果不是上市以来年年的股本扩张,如果目前仍然还只是保持其2004年上市时的9316万股股本的水平,很难相信,苏宁电器能成为如今拥有14亿股本的大公司,并且还是家电连锁业中的领跑者。
此外,不合理的红利税征收政策也使得投资者远离高派现而追捧高送转。目前红利派发需要征收20%的红利税,上市公司每股分红0.1元,投资者需要交税0.02元;每股分红1元,投资者需要交税0.20元。由于股票除息是按分红额来计算的,因此,在不考虑填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每股分红越多,投资者的损失也就越大。如此一来,分红不仅不是回报,相反还变成了一种处罚。这样投资者自然就要远离高派现而追捧高送转了。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以及市场追捧高送转题材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对于一些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来说,往往都存在着一种“高送转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仅在以前的上市公司分配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今年的利润分配中也同样存在或同样有可能继续出现。
这种“高送转现象”表现为:一是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其股价是此前受到过市场暴炒的。如金风科技,这家于2007年12月26日上市的公司,上市首日的开盘价就达到138元,较发行价上涨了283%;最高股价被炒作到了160元。这家受到过市场暴炒的公司日前推出了10送转10股的高送转方案。二是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其股价在分配方案出台前大幅上扬,哪怕是在今年以来的暴跌行情中,也是逆势上扬或非常抗跌。如华发股份、东百集团、紫鑫药业等莫不如此。三是有的推出高送转方案公司,在方案出台前后或在方案实施前后,伴随有大小非解禁消息的出台。这种现象在2007年中报时曾经出现过,而年报时会否出现,目前还须拭目以待。
这种“高送转现象”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不排除某些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方案是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所能预计得到的,但如果每家上市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出台都在“先知先觉”们的掌控之中,那么投资者就不能不对此表示怀疑了。一是上市公司有配合市场炒作的嫌疑,尤其是那些此前遭到市场暴炒的股票,配合市场炒作的嫌疑就更大。二是有信息泄漏、股价操纵及内幕交易的嫌疑。特别是那些暴跌中逆势上行的股票,炒作者似乎对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早就胸有成竹。至于高送转方案出台前后或实施前后有大小非解禁的股票,则不排除有利益输送的可能性。而上述种种行为,都是现行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所以,面对2007年年报所拉开的高送转大幕,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高送转题材予以积极关注的同时,务必要对“高送转现象”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作为管理层来说,更应该要对“高送转现象”投以监管的目光。
每到年终分配时,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就一直都是中国股市里最具魅力的题材,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而今年伴随着华发股份2007年年报的公布,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大幕也因此而拉开。虽然截止2月1日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只有52家,但推出每10股送转5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就达到了9家,占比17%。
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来回报投资者这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在成熟的股市里,高派现更能体现出对投资者的回报,但在中国股市里,高送转的分配方式似乎更受投资者欢迎。
一是高送转分配有利于摊薄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这一点是非常符合国内投资者“恐高喜低”心理的。一只三十几元股价的股票,经过10送转10股之后,股价马上就变成了十几元,相比二者,一些中小投资者更愿意买进并持有10几元一股的股票。
二是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流动性。一些中小盘个股,由于流通盘太小,往往不适合大机构的进出,股票的流通性也因此而受到限制。通过实施高送转,上市公司的股本得以相应扩大,股票的流通性也会因此得以改善。
三是高送转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做大做强。做大做强是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标,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做大股本,而高送转则是上市公司股本最直接的扩张。如苏宁电器,如果不是上市以来年年的股本扩张,如果目前仍然还只是保持其2004年上市时的9316万股股本的水平,很难相信,苏宁电器能成为如今拥有14亿股本的大公司,并且还是家电连锁业中的领跑者。
此外,不合理的红利税征收政策也使得投资者远离高派现而追捧高送转。目前红利派发需要征收20%的红利税,上市公司每股分红0.1元,投资者需要交税0.02元;每股分红1元,投资者需要交税0.20元。由于股票除息是按分红额来计算的,因此,在不考虑填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每股分红越多,投资者的损失也就越大。如此一来,分红不仅不是回报,相反还变成了一种处罚。这样投资者自然就要远离高派现而追捧高送转了。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以及市场追捧高送转题材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对于一些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来说,往往都存在着一种“高送转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仅在以前的上市公司分配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今年的利润分配中也同样存在或同样有可能继续出现。
这种“高送转现象”表现为:一是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其股价是此前受到过市场暴炒的。如金风科技,这家于2007年12月26日上市的公司,上市首日的开盘价就达到138元,较发行价上涨了283%;最高股价被炒作到了160元。这家受到过市场暴炒的公司日前推出了10送转10股的高送转方案。二是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其股价在分配方案出台前大幅上扬,哪怕是在今年以来的暴跌行情中,也是逆势上扬或非常抗跌。如华发股份、东百集团、紫鑫药业等莫不如此。三是有的推出高送转方案公司,在方案出台前后或在方案实施前后,伴随有大小非解禁消息的出台。这种现象在2007年中报时曾经出现过,而年报时会否出现,目前还须拭目以待。
这种“高送转现象”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不排除某些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方案是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所能预计得到的,但如果每家上市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出台都在“先知先觉”们的掌控之中,那么投资者就不能不对此表示怀疑了。一是上市公司有配合市场炒作的嫌疑,尤其是那些此前遭到市场暴炒的股票,配合市场炒作的嫌疑就更大。二是有信息泄漏、股价操纵及内幕交易的嫌疑。特别是那些暴跌中逆势上行的股票,炒作者似乎对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早就胸有成竹。至于高送转方案出台前后或实施前后有大小非解禁的股票,则不排除有利益输送的可能性。而上述种种行为,都是现行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所以,面对2007年年报所拉开的高送转大幕,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高送转题材予以积极关注的同时,务必要对“高送转现象”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作为管理层来说,更应该要对“高送转现象”投以监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