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个体,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和讲解,严重影响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个人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封闭了学生思维与智慧的头脑,扭曲了学生的人格。而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才能创设民主、和谐、人人参与的课堂。教师只有“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真正开启学生色彩各异的丰富世界。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过程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尤其是中段的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学会表达自己。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现状的分析
小学三、四年级,是一个由低段向中段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开始,学生阅读的量相应增大,阅读课文的篇幅相应变长,问题也相应复杂。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和教材体系的序列安排,学生在阅读方面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一是有些学生对阅读的目的性缺乏思想认识,容易对阅读教材只求“新”不求“深”,走马观花,急于求“完”,对文章不求甚解,导致学习效果甚微。二是对阅读的艰苦性缺乏积极的态度,遇到困难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容易干等教师讲解,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没有发挥。三是对现行教材的编写意图没有领会,对“学习提示”视而不见,阅读技能的形成处于“盲区”。
实践与探索
近两年来,以教材为本,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技能的指导和培养,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利用“提示”导读 省编教材在每个单元前都附一个“学习提示”,其目的是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可是学生对这一编排意图不甚了解,往往对“学习提示”视而不见,这就完全背离了教材编排的初衷。因此,教师不仅在备课中要充分地发挥“学习提示”对全篇课文提纲挈领的导向作用,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提示”引起足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学习提示”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使他们在离开教师辅导的情况下,也能从“学习提示”入手,并能根据这一“提示”去浏览全篇课文,掌握各课的内容重点。
利用“课题”引入 课题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一篇文章当作一间房子,那么,认真地理解课题,正是找到打开房子的一把钥匙。如何使学生尽快学会使用钥匙呢?作为教师可将课题分门别类,找出它们规律性的特点,让学生掌握。
利用“问题”学文 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往往给学生重要的提示或启发。因此,教师应以课后问题作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以此为学好课文的门径,对课后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师可将此内容科学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或使之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内容之一,而不应只把它简单地作为课后的作业去完成了事,否则会失去教材安排的意义。
因此,每次学新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研究课后问题,抓住关键,这篇课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搞清了这些,再去读课文、寻找答案,使课堂教学形成新的结构,即:探讨学法——循法自学——总结学法。
利用“插图”助学 小学语文课本,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的插图。这些插图以其艳丽的色彩,逼真的形象吸引着学生。这些插图体现课文的重点、难点,对理解课文起到画龙点睛、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之功效,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所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能克服课文中过于抽象概括的内容的理解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借图学知、借图悟情之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以各种方式为学生搭桥铺路,安排一条利于学生自学的道路,使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会运用教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镇中心学校)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过程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尤其是中段的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学会表达自己。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现状的分析
小学三、四年级,是一个由低段向中段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开始,学生阅读的量相应增大,阅读课文的篇幅相应变长,问题也相应复杂。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和教材体系的序列安排,学生在阅读方面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一是有些学生对阅读的目的性缺乏思想认识,容易对阅读教材只求“新”不求“深”,走马观花,急于求“完”,对文章不求甚解,导致学习效果甚微。二是对阅读的艰苦性缺乏积极的态度,遇到困难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容易干等教师讲解,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没有发挥。三是对现行教材的编写意图没有领会,对“学习提示”视而不见,阅读技能的形成处于“盲区”。
实践与探索
近两年来,以教材为本,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技能的指导和培养,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利用“提示”导读 省编教材在每个单元前都附一个“学习提示”,其目的是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可是学生对这一编排意图不甚了解,往往对“学习提示”视而不见,这就完全背离了教材编排的初衷。因此,教师不仅在备课中要充分地发挥“学习提示”对全篇课文提纲挈领的导向作用,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提示”引起足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学习提示”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使他们在离开教师辅导的情况下,也能从“学习提示”入手,并能根据这一“提示”去浏览全篇课文,掌握各课的内容重点。
利用“课题”引入 课题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一篇文章当作一间房子,那么,认真地理解课题,正是找到打开房子的一把钥匙。如何使学生尽快学会使用钥匙呢?作为教师可将课题分门别类,找出它们规律性的特点,让学生掌握。
利用“问题”学文 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往往给学生重要的提示或启发。因此,教师应以课后问题作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以此为学好课文的门径,对课后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师可将此内容科学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或使之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内容之一,而不应只把它简单地作为课后的作业去完成了事,否则会失去教材安排的意义。
因此,每次学新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研究课后问题,抓住关键,这篇课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搞清了这些,再去读课文、寻找答案,使课堂教学形成新的结构,即:探讨学法——循法自学——总结学法。
利用“插图”助学 小学语文课本,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的插图。这些插图以其艳丽的色彩,逼真的形象吸引着学生。这些插图体现课文的重点、难点,对理解课文起到画龙点睛、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之功效,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所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能克服课文中过于抽象概括的内容的理解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借图学知、借图悟情之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以各种方式为学生搭桥铺路,安排一条利于学生自学的道路,使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会运用教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