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解读七大热点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1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施子海出席发布会并就“双创”、公车改革、电力体制改革、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与解读。
  热点一:固定资产投资
  1-10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7个,总投资18995亿元。其中10月份共审批核准了19个项目,总投资864亿元。包括农业水利项目7个,总投资136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个,总投资439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4个,总投资3亿元;能源项目1个,总投资254亿元;社会事业等项目5个,总投资32亿元。总体来看,10月份审批核准的项目主要是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薄弱环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和民生领域建设,这几个项目建设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三是完善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四是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结果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制度,加大信用信息公开力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发展。
  五是继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进一步扩大示范覆盖面,加强对创建城市的指导和督促。
  六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加快组织签署法院执行、上市公司、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备忘录。
  热点三:双创
  双创工作确实是具有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前段时间,经过国务院批准,我们从今年开始设立了一个全国的双创活动周,今年10月份是19日到23日举行的活动周,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央领导同志也出席了相关的活动,并参观了主题展示。从目前统计的情况看,“活动周”期间全国共举行了专题活动1000余场,组织投资对接活动350场,签署合作协议963项,达成合作意向1890项,合计投资金额361.04亿元,同时还引进了高层次人才1399人。这是今年双创活动周的情况。推动双创确实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提出这项要求两年多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22个专门的文件,各地各部门也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政策效果持续得到释放,全社会创业的热情也是明显得到了激发。一个是双创对稳增长、促就业、调结构的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据调查,今年新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同比增长了近一倍,去年40万留学归国人员中15%选择了自主创业。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增长了15%,其中新增企业同比增长19%,大量新增主体成为了我们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今年我们虽然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就业的状况还是比较好的。第二是双创有力地推动了简政放权,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省市先行先试,以商事制度改革、打通投融资渠道、建设创业平台为突破口,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今年上半年,成都每天新登记市场的主体就有646户,中关村新注册企业户超过1.9万家,平均每天诞生130家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倍。
  第三是双创政策工具日益丰富。针对不同类型的双创活动和群体,各地围绕加大市场准入和改革,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创业创新平台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离岗创业和休学创业等新的政策工具。支持双创政策绿色通道、专业化服务通道、资本通道不断得到拓展。
  为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双创理论研究,建立完善双创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双创的政策体系,抓好政策的落地生根。二是实施一本书、一个季度报告、一个数据库、一个平台等“四个一”工程,也就是组织编写《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白皮书》,发布《创业创新形势分析报告》,构建“双创”综合数据资源库存,建设“双创”互联网平台。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普及“双创”理念,培育“双创”文化。包括将“双创”活动周打造成为制度化、长期化、国际化的“双创”成果展示平台。组织开展“双创”政策、创业导师等全国巡回讲座,举办全国创业创新冠军赛,宣传创业创新榜样人物,出版“双创”感人事迹书籍等。
  热点四:电力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今年3月份印发以后,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迅速启动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落实工作,截至目前有四个方面的进展。一是有序推进了改革试点工作。4月份,在深圳市、内蒙古西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列入改革的试点范围。最近我们又指导制定了省级综合试点和售电侧改革等专项改革的试点方案,准备在云南、贵州等省开展综合试点。   二是陆续出台了一些配套文件。5月份印发了《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组织研究起草了输配电价格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以及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六个方面的配套文件,预计近期就会出台。
  三是着手筹建交易机构。我们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正在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发电集团公司研究组建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相关事宜,同时也在研究其他区域和省级交易机构的组建方案。
  四是促进了消纳清洁能源。3月份我们出台了《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在《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中设计了优先发电制度,目前正在组织甘肃、内蒙古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的试点工作。
  热点五:公车改革
  目前,公车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各方面也十分的关注。去年7月份启动以来,总体来说进展比较顺利,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进度符合预期,二是节支效果要好于预期。首先,进度符合预期。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的140个参改部门车改已经全面完成,相关成效也是非常好的,中央垂直管理系统车改已经启动,中央企业和事业单位车改方案正在抓紧制定。地方车改相对复杂一些,各地在制定方案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车改领导小组上半年组织了专门的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各地比较理解支持。目前各省市基本上都形成了车改方案,29个省市已经正式上报,27个已经得到了批复。根据已经批复的27个省区市的统计,参与车改的公务人员涉及到772.9万人。改革前公车总数是163.3万辆,取消73.9万辆,压减比例达到45.22%,同时需要安置司勤人员56.9万人,应该说我们能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时间完成车改任务。
  第二,节支效果比预期好。经过预算,中央国家机关车改节支率达到10.5%,地方已经批复的27个省区市平均节支率在7.78%,其中省本级平均达到11.28%,都高于7%的预期目标。这只是根据直接节约支出测算的节支率,如果考虑到司勤人员的相关支出、车位的建设以及其他的潜在费用,可能我们节支率比实际目前的10.5%或者7.7%都还会有所提高。
  热点六: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2001年开始实施的,2001年以来,发改委共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人,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时期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是231亿元,支持了搬迁贫困群众394万人。其中,2015年共安排55亿元,支持搬迁贫困群众91.65万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脱贫致富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迁出地区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应该说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初步考虑,“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一千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目前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编制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发改委是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政策协调指导,因地制宜地探索搬迁安置的方式,抓好后续产业培育与就业培训,促进迁出区生态恢复,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群众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好贫困群众的生计问题。
  热点七: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这项工作是1984年开始的。1984年以来,国家设立了以工代赈的专项资金,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给予发放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样一方面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以工代赈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贫困地区的基本农田、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等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截至到今年,国家已经投入以工代赈建设基金1373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发改委累计安排了以工代赈中央资金是283.6亿元,发放劳务报酬33亿元。今年我们安排了以工代赈中央资金57.2亿元,发放劳务报酬6.78亿元。通过实施以工代赈,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直接增加了贫困地区的群众收入,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应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编制以工代赈“十三五”规划,初步考虑将突出三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我们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二是进一步明确建设重点,在继续加大对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跨省或跨市乡村断头路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比较强的综合性项目,并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精准扶贫。三是进一步督促地方提高劳务报酬的比例,指导地方动员贫困地区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更多参与以工代赈项目,严格按照标准发放劳动报酬,增加贫困地区群众的收入。
其他文献
摘 要: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探索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算理算法、进行分层次针对性练习、建立良好的评比机制让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提高策略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之一.从近年来各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成果出发,分析发现进一步拓展教学思维,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等学校所追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难点、重点等一些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采用设置疑问的方法提出一些难度比较适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出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使孩子们用刨根问底的心态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教师设疑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展开合作探究,实现能力、情感和认知的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设疑教学 合作探究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主体,如何保障学生权利是“依法治国”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体现.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才能,让其参与到学校管理事务中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良好的
谈跨界,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精神范畴的“文化跨界”.事实上,文化跨界并不是当下唯一的跨界生力军.跨界不仅仅体现在文化“越位”带来的思维碰撞,它更多体现在时尚与创意的
期刊
期刊
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调动、激励,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出现在课堂中。可是对于才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一些现状与分析  1.四人小组成员间不会交流。很多孩子坐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不愿
期刊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其建设力度的加大,合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造价十分重要.只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才能更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为国家节省投资.因此,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