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年,笔者因为做日本老龄化方面的研究,每年都会去日本考察访问一些养老设施,对日本的养老护理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以支持老年人自立为理念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日本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政策和措施,特别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护理保险制度,改变了过多依赖政府的传统,通过政府、社会保险和个人共同承担费用,将护理制度从社会福利制度转变为社会保险制度。
该制度规定年满40岁的公民必须加入并缴纳护理保险费,以解决年老后的看护问题。
参保对象分为第一号参保人与第二号参保人,第一号参保人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二号参保人为40~65岁者。享受护理保险服务须等到65岁以后。但对于不满65岁且加入护理保险的中老年人,如患有早期痴呆、脑血管疾患、肌肉萎缩性硬化症等15种疾病,可享受护理保险服务。
当参保人希望得到社会护理时,首先要向所在市町村提出书面申请,在主治医生意见的基础上,调查员会前往参保人家中了解健康状况,然后将调查结果提交护理认定审查委员会,30个工作日内判定意见和护理等级会以书面形式通过市町村转告申请人。在得到认定之后,会有护理援助专业人员根据老人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对不同认定级别的参保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对认定有护理必要的参保人,以护理保险给付的形式服务,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只需负担1成,而另外9成由保险负担。
几种护理服务类型
目前,日本对老年人有以下几种护理服务类型。
一是上门护理,也有人称作“访问护理”。着重针对那些医疗护理需求量相对较少、主要需要身体护理的老人。由相关福利提供机构派出家庭护理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洗浴、如厕、进食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基本护理服务。如果老人家中无洗浴设施,流动的沐浴车会上门为家中的老人提供入浴服务。其他的一些项目还包括配餐及提供饮食服务,协助更衣,帮助从事打扫居室、洗涤以及购物等家务。
二是日间照护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主要针对65岁以上行动不便、具有某种身体障碍或者精神障碍、难以进行日常生活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多建在市民生活区,配备可升降轮椅的汽车,早上将老人从家中接来,接受日常的生活服务、护理服务及护理预防服务,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傍晚再送回去。
富山县一家日间照护中心开创了一种将老年人、残障人士、自闭症儿童和残障儿童等各种需要帮助的群体在一个空间进行服务的模式。老人们白天来机构里聊天、看电视,接受洗澡、剪指甲、按摩等护理,天气好的时候,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出去散步、晒太阳。一些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农业劳作。这家日间照护中心因为有孩子的加入而避免了全都是老人的沉闷,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心情愉快,孩子也能受到老年人的关照。这种洋溢着家庭般轻松、和谐氛围的日间照护中心模式正在日本被推广。
三是短期入住型机构,以三个月为限,指老人家庭因紧急事件或出去旅游度假,而在短期内无法照顾的老人,可以暂时将老人托付给能够提供短期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同时,老人的家庭成员也能有一段休息和放松心情的时间。
四是长期入住的养老护理机构,包括特别养护老人院、老人康复医院、养护老年公寓、老年痴呆症患者共同生活护理设施等。其对象为一些因常年体弱生病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家人又不能长期进行照顾的老人。为老人提供3个月以上的日常生活起居、心理健康辅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多方面的服务。笔者参观了几家养护老年公寓,居住者都是患痴呆症的老年人。为了让老人记住自己的房间,门上画了各种颜色的花,房间的名字就是以花的名字命名的。客厅、厨房、餐厅的墙壁涂有不同的颜色,非常活泼。
在熟悉的社区里接受护理
近年来,一种将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结合在一起的社区小规模多功能养老设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即将上门护理、日间照护与短期入住设施的“短托”组合和一起,大都建在老年人日常的生活圈内,有些是由普通民宅改造而成。
日本的养老护理机构,有的是市场化运营,也有的是政府委托运营。一般来讲,企业性质的机构收费较高。目前,社会福利法人运营的养老护理机构占据相当比例。一些条件好、收费合理、服务上乘的机构也是一床难求。
目前,从事护理工作的以中年女性为主,一些养老护理机构的创立者、机构负责人都是女性。她们中大多数以前曾在医疗机构或福利机构从事过护理相关的工作,或是在家中有过护理老年人的经验。像“互助佐贺”的创始人西田京子曾从事志愿者活动20多年,参与过对智障者的支援活动,在她50岁那年,认识到现行福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于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社会福利。在“福利不仅仅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还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想法下开始创业。“大家来此集合吧”的负责人佳代子也曾有多年的福利工作经验。她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感受到民众对护理的印象大都是冷漠、阴暗、病痛、悲伤、无奈,她也时常听到一些老人感叹“希望能死在自己家的榻榻米上”。于是她立志要开办一家有笑声的、明亮的、温暖的养老护理机构。这一养老机构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她一步步的追梦之路。
在参观访问日本护理机构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深爱养老事业的经营者。他们有着明确的护理理念,并将自己的想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使机构护理越来越人性化。他们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有一家护理机构为了让机构内空气保持清新,除了开窗换气外,规定老人换下的尿不湿、排泄物要放置在朝向院子的门外的垃圾桶并及时清理走,不允许通过室内或走廊。
日本对护理服务的人才要求较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还要经过面试和口试。那些性格开朗、温和、说话和气、待人友善的人才容易被录取。目前,由于工作强度大,经常有夜班且收入又不高,护理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责编:萧茵)
以支持老年人自立为理念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日本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政策和措施,特别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护理保险制度,改变了过多依赖政府的传统,通过政府、社会保险和个人共同承担费用,将护理制度从社会福利制度转变为社会保险制度。
该制度规定年满40岁的公民必须加入并缴纳护理保险费,以解决年老后的看护问题。
参保对象分为第一号参保人与第二号参保人,第一号参保人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二号参保人为40~65岁者。享受护理保险服务须等到65岁以后。但对于不满65岁且加入护理保险的中老年人,如患有早期痴呆、脑血管疾患、肌肉萎缩性硬化症等15种疾病,可享受护理保险服务。
当参保人希望得到社会护理时,首先要向所在市町村提出书面申请,在主治医生意见的基础上,调查员会前往参保人家中了解健康状况,然后将调查结果提交护理认定审查委员会,30个工作日内判定意见和护理等级会以书面形式通过市町村转告申请人。在得到认定之后,会有护理援助专业人员根据老人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对不同认定级别的参保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对认定有护理必要的参保人,以护理保险给付的形式服务,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只需负担1成,而另外9成由保险负担。
几种护理服务类型
目前,日本对老年人有以下几种护理服务类型。
一是上门护理,也有人称作“访问护理”。着重针对那些医疗护理需求量相对较少、主要需要身体护理的老人。由相关福利提供机构派出家庭护理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洗浴、如厕、进食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基本护理服务。如果老人家中无洗浴设施,流动的沐浴车会上门为家中的老人提供入浴服务。其他的一些项目还包括配餐及提供饮食服务,协助更衣,帮助从事打扫居室、洗涤以及购物等家务。
二是日间照护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主要针对65岁以上行动不便、具有某种身体障碍或者精神障碍、难以进行日常生活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多建在市民生活区,配备可升降轮椅的汽车,早上将老人从家中接来,接受日常的生活服务、护理服务及护理预防服务,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傍晚再送回去。
富山县一家日间照护中心开创了一种将老年人、残障人士、自闭症儿童和残障儿童等各种需要帮助的群体在一个空间进行服务的模式。老人们白天来机构里聊天、看电视,接受洗澡、剪指甲、按摩等护理,天气好的时候,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出去散步、晒太阳。一些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农业劳作。这家日间照护中心因为有孩子的加入而避免了全都是老人的沉闷,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心情愉快,孩子也能受到老年人的关照。这种洋溢着家庭般轻松、和谐氛围的日间照护中心模式正在日本被推广。
三是短期入住型机构,以三个月为限,指老人家庭因紧急事件或出去旅游度假,而在短期内无法照顾的老人,可以暂时将老人托付给能够提供短期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同时,老人的家庭成员也能有一段休息和放松心情的时间。
四是长期入住的养老护理机构,包括特别养护老人院、老人康复医院、养护老年公寓、老年痴呆症患者共同生活护理设施等。其对象为一些因常年体弱生病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家人又不能长期进行照顾的老人。为老人提供3个月以上的日常生活起居、心理健康辅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多方面的服务。笔者参观了几家养护老年公寓,居住者都是患痴呆症的老年人。为了让老人记住自己的房间,门上画了各种颜色的花,房间的名字就是以花的名字命名的。客厅、厨房、餐厅的墙壁涂有不同的颜色,非常活泼。
在熟悉的社区里接受护理
近年来,一种将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结合在一起的社区小规模多功能养老设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即将上门护理、日间照护与短期入住设施的“短托”组合和一起,大都建在老年人日常的生活圈内,有些是由普通民宅改造而成。
日本的养老护理机构,有的是市场化运营,也有的是政府委托运营。一般来讲,企业性质的机构收费较高。目前,社会福利法人运营的养老护理机构占据相当比例。一些条件好、收费合理、服务上乘的机构也是一床难求。
目前,从事护理工作的以中年女性为主,一些养老护理机构的创立者、机构负责人都是女性。她们中大多数以前曾在医疗机构或福利机构从事过护理相关的工作,或是在家中有过护理老年人的经验。像“互助佐贺”的创始人西田京子曾从事志愿者活动20多年,参与过对智障者的支援活动,在她50岁那年,认识到现行福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于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社会福利。在“福利不仅仅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还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想法下开始创业。“大家来此集合吧”的负责人佳代子也曾有多年的福利工作经验。她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感受到民众对护理的印象大都是冷漠、阴暗、病痛、悲伤、无奈,她也时常听到一些老人感叹“希望能死在自己家的榻榻米上”。于是她立志要开办一家有笑声的、明亮的、温暖的养老护理机构。这一养老机构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她一步步的追梦之路。
在参观访问日本护理机构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深爱养老事业的经营者。他们有着明确的护理理念,并将自己的想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使机构护理越来越人性化。他们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有一家护理机构为了让机构内空气保持清新,除了开窗换气外,规定老人换下的尿不湿、排泄物要放置在朝向院子的门外的垃圾桶并及时清理走,不允许通过室内或走廊。
日本对护理服务的人才要求较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还要经过面试和口试。那些性格开朗、温和、说话和气、待人友善的人才容易被录取。目前,由于工作强度大,经常有夜班且收入又不高,护理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责编: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