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壤和肥料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
[关键词]:土壤;肥料; 有机
[引言]:建国以来,我国土壤肥料工作召开了三次全国性工作会议,确定了土壤肥料工作的方针、任务。取得了很大成就。土壤普查、培肥改土、有机肥与化肥,合理施肥等方面的科研、推广工作都有很大的进展。土壤普查技术、南方低产红壤、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地等低产土壤的综合治理,细绿萍的养殖利用、冬绿肥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科学施肥技术、诊断配方施肥、氮素调控、碳酸氢铵全层基施、根外追肥、微量元素肥料研究推广等成果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成效。
1、創新投入机制
土肥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培肥土壤是一项强农富民工程,政府、集体、个人都应积极投入。通过增加农技、土肥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投入,使农技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有实力从事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通过增加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经费,以推动技术推广工作蓬勃开展;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广辟投资渠道,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企业等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金融部门支持为依托,以社会资金及外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增强土肥事业发展后劲。
2、研制新型化肥,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
常规化肥利用率低带来高环境风险一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当前以缓/控释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1】。缓/控释肥料主要优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一次性施肥能够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对环境友好。众多专家预言,缓/控释肥料将是2l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3S(GIS,GPS,RS)技术对农田养分精准管理和精准施肥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快,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上的具体条件,可以相应地调整投入物资的施入量,达到减少浪费、增加收入、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科技部2004年开始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因土因作物合理施肥,既可培肥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有机肥料使用安全性
通常认为有机肥料是安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实践中,提倡使用有机肥料而拒绝化学肥料。国内在制定绿色食品的肥料标准中也规定只允许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然而,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一样,使用不当和过量施用,同样会带来硝酸盐淋失、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风险【2】。因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控制和指导农田有机肥料的使用。我国是传统有机肥料使用大国,传统观点还是有机肥料多多益善,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料,但却没有通过立法来控制和指导有机肥料的使用。近年来,我国有机肥料在城郊和保护地农业中出现无节制施用的现象,并且我国规模化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抗生素等含量增加,有机肥料质量的安全性也存在隐患,因此,加强有机肥料安全性研究和管理已迫在眉睫。
4、土壤生物肥力培育
土壤生物肥力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机体促进和满足植物生长、繁殖和优良品质所需的营养需求的能力,并且这一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物理学和化学过程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土壤生物是土壤中有生命的成分,对土壤扰动和污染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生物是评价土壤污染与扰动极其重要的指标。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及合理种群结构,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土壤退化修复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生物及其过程一旦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的生物化学过程受阻,资源转化和利用效率下降,土壤退化和环境功能衰退,病虫害加剧,影响到土壤的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壤生物和改善土壤生物肥力,是耕地质量保育和建设的基础与核心【3】。
现代集约农业依赖于发展灌溉、大量投入农用化学品、发展机械化、高产品种、单一种植、提高用地强度等,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越来越强烈,导致土壤生物种群破坏、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工业排放“三废”大量进入农田污染土壤,加剧了这一过程。土壤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损伤。最近50年,全球约有30%的耕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急剧下降。土壤生物肥力的研究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认为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
5、开展长期土壤肥力监测与预警
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研究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野外试验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前苏联、德国、印度等国家拥有历史长达50年以上的定位试验,其中英国洛桑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843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超过百岁的长期定位试验不下10个。这些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结果促进了世界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即以单一种植、化肥、机械和农药为四大支柱的现代农业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英国洛桑的经典长期肥料试验被誉为是全世界的瑰宝。
结语:
我国借鉴国外经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曾几度设置长期肥料试验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现存的长期肥料试验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建立的,1987建设的“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是目前保护得最为完整、覆盖面最大、具有网络试验特征的大型长期肥料试验群网。我国长期土壤肥力监测研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经费和队伍不稳定,不少试验正在被迫关闭或废弃。国家应对保护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大型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平台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
[参考文献]::
[1]胡海彬. 果园土壤水分监视与灌溉自动控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
[2]唐近春. 中国土壤肥料工作的成就与任务[J]. 土壤学报,1994,(04):341-347. [2017-08-07].
[3]刘寄陵. 关于我院土壤肥料科研工作的发展问题[J]. 土壤肥料,1988,(06):1-5. [2017-08-07].
[关键词]:土壤;肥料; 有机
[引言]:建国以来,我国土壤肥料工作召开了三次全国性工作会议,确定了土壤肥料工作的方针、任务。取得了很大成就。土壤普查、培肥改土、有机肥与化肥,合理施肥等方面的科研、推广工作都有很大的进展。土壤普查技术、南方低产红壤、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地等低产土壤的综合治理,细绿萍的养殖利用、冬绿肥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科学施肥技术、诊断配方施肥、氮素调控、碳酸氢铵全层基施、根外追肥、微量元素肥料研究推广等成果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成效。
1、創新投入机制
土肥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培肥土壤是一项强农富民工程,政府、集体、个人都应积极投入。通过增加农技、土肥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投入,使农技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有实力从事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通过增加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经费,以推动技术推广工作蓬勃开展;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广辟投资渠道,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企业等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金融部门支持为依托,以社会资金及外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增强土肥事业发展后劲。
2、研制新型化肥,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
常规化肥利用率低带来高环境风险一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当前以缓/控释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1】。缓/控释肥料主要优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一次性施肥能够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对环境友好。众多专家预言,缓/控释肥料将是2l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3S(GIS,GPS,RS)技术对农田养分精准管理和精准施肥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快,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上的具体条件,可以相应地调整投入物资的施入量,达到减少浪费、增加收入、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科技部2004年开始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因土因作物合理施肥,既可培肥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有机肥料使用安全性
通常认为有机肥料是安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实践中,提倡使用有机肥料而拒绝化学肥料。国内在制定绿色食品的肥料标准中也规定只允许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然而,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一样,使用不当和过量施用,同样会带来硝酸盐淋失、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风险【2】。因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控制和指导农田有机肥料的使用。我国是传统有机肥料使用大国,传统观点还是有机肥料多多益善,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料,但却没有通过立法来控制和指导有机肥料的使用。近年来,我国有机肥料在城郊和保护地农业中出现无节制施用的现象,并且我国规模化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抗生素等含量增加,有机肥料质量的安全性也存在隐患,因此,加强有机肥料安全性研究和管理已迫在眉睫。
4、土壤生物肥力培育
土壤生物肥力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机体促进和满足植物生长、繁殖和优良品质所需的营养需求的能力,并且这一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物理学和化学过程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土壤生物是土壤中有生命的成分,对土壤扰动和污染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生物是评价土壤污染与扰动极其重要的指标。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及合理种群结构,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土壤退化修复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生物及其过程一旦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的生物化学过程受阻,资源转化和利用效率下降,土壤退化和环境功能衰退,病虫害加剧,影响到土壤的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壤生物和改善土壤生物肥力,是耕地质量保育和建设的基础与核心【3】。
现代集约农业依赖于发展灌溉、大量投入农用化学品、发展机械化、高产品种、单一种植、提高用地强度等,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越来越强烈,导致土壤生物种群破坏、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工业排放“三废”大量进入农田污染土壤,加剧了这一过程。土壤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损伤。最近50年,全球约有30%的耕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急剧下降。土壤生物肥力的研究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认为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
5、开展长期土壤肥力监测与预警
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研究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野外试验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前苏联、德国、印度等国家拥有历史长达50年以上的定位试验,其中英国洛桑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843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超过百岁的长期定位试验不下10个。这些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结果促进了世界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即以单一种植、化肥、机械和农药为四大支柱的现代农业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英国洛桑的经典长期肥料试验被誉为是全世界的瑰宝。
结语:
我国借鉴国外经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曾几度设置长期肥料试验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现存的长期肥料试验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建立的,1987建设的“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是目前保护得最为完整、覆盖面最大、具有网络试验特征的大型长期肥料试验群网。我国长期土壤肥力监测研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经费和队伍不稳定,不少试验正在被迫关闭或废弃。国家应对保护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大型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平台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
[参考文献]::
[1]胡海彬. 果园土壤水分监视与灌溉自动控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
[2]唐近春. 中国土壤肥料工作的成就与任务[J]. 土壤学报,1994,(04):341-347. [2017-08-07].
[3]刘寄陵. 关于我院土壤肥料科研工作的发展问题[J]. 土壤肥料,1988,(06):1-5.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