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除了可辅助常规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辅助教学软件的帮助下,课堂实验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计算机很好地模拟一些在课堂中很难实施的科学实验。另外,网络这个强大的资源平台给予科学教学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料,使传统教学方式得以实现实质性的变革。
  比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秋冬季的生物》教学中,由于要求学生观察秋天和冬天的动植物,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动植物的种类太少,再加上课堂时间的局限,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借助网络,整合有效资源,制作一个秋冬季生物的专题网站后,相关问题迎刃而解。这强有力地证明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自2010年5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省级电教课题立项以来,我校课题组就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整合进行了两年多的系统研究。研究中,我们有了体会和收获,但也发现了问题和不足。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获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整合误区不时出现。
  1.整合目标不明确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的方式。毋庸置疑,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追求的应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标,而不应是技术方面的目标。但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会把整合的着力点放在技术手段的推陈出新上。笔者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把热情过多地放在具体技术手段上,好像用得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数就不够档次。我校课题组一位教师在上《雨的形成》一课时,多媒体课件制作得相当精美,在课件中大篇幅地渲染下雨的情景,而对雨的形成过程却相对弱化。课后,这位教师在说课时介绍,为了实现模拟下雨的效果,甚至调用外部函数来编写程序,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知道,下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很多生活体验和认知,我们在课内无需借用信息技术,大费周折地渲染,本课更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雨是如何形成的,而不是认知下雨的情景。我们认可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但绝不主张“技术目的论”或“信息技术惟上论”,也就是说,我们绝不能陷入“用信息技术的课就是好课,不用信息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信息技术用得多的课比信息技术用得少的课好”等误区。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要以科学课程目标为本,按照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从一节课的“整合”扩大至一个学习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的“整合”。当然,如何恰如其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套用。这就要求科学教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教学实效性差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我们需要的不是表面上的热闹场面,不能脱离实际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奢华和时髦。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垃圾的处理》一课时,大部分时间坐在讲台前操作电脑,学生不是打字,就是看屏幕上的电子文档。这位教师为了充分彰显信息技术特色,在与学生交流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时都用耳机、麦克风,形式好像很新颖,但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有的课堂中,明明可以实现师生“零距离”面对面地交流,却改成利用BBS来交流,殊不知,最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可以传递机器所无法传递的情感因素。所以说,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
  我们要坚持以课程实效为取向的信息技术整合观,并以此来衡量整合的效果和效率。课程整合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看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及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换句话说,我们在评价一节或一系列整合课是否优秀时,绝不取决于采用信息技术的多寡,也不在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或精美与否,而应主要考查其实效如何。
  在进行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效整合时,教师要多思考其课堂上要不要用、如何用等问题。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加以推敲,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3.教师整合能力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传统观念的革新。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课也显常态化,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教师整合能力却不容乐观。
  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一课时,仅是把书上的图片、挂图翻拍后,以投影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认为课堂教学整合了信息技术。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时,课件(由信息技术教师代做)做得非常精美、巧妙,但在上课过程中,操作失误频频,切换信息设备时手忙脚乱。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整合能力。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其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课程整合能力系统中的核心,主要包括: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等。
  要提升教师的整合能力,应加强师资培训,学习——实践——反思是必由之路。对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观念、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最近发展趋势等的培训,可以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培训过程中,既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参与,也需要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及社会的多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同时,教师要积级主动地参与到平时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中来,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注重积累,加强交流,才能探索出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整合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想在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间将两者整合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可喜的是,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已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常态。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通过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王照亮.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
  苗逢春.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的整合[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1.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学校的教研主题强调的是认知过程而非结果。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开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参与、经历、体验和探索。因而也就有了《邓稼先》这一节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更
影片《斗牛》描述了在抗战时期一个山民与一头荷兰奶牛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依存的患难情感故事。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对《斗牛》中的人物功能的安排做简要的分析。
期刊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9月发布数据,《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在综合大学学报中,核心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二,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一,核心综合评价排名第一。
视觉传达设计是高校较为罕有的专业,此专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结合了美学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型学科,在广告摄影初步和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道路网络快速扩张对区域生态景观的分割、隔离、破坏等是导致生态景观过程与格局演变的重要原因。研究道路网络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可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生
音乐是听觉艺术。人的听觉器官感受音乐后,在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等方面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多媒体教学接受音乐信息,能够增强其模仿能力。但是,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是肤浅的、模糊的,对构成音乐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节拍等也只是一知半解。音乐欣赏活动是帮助他们认识音乐语言、步入音乐之门的最佳途径。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源泉  节奏是音乐的原动力,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旋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威胁,也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如何在严重的通货膨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侵入岩分布广泛,主要沿区域主构造线北西西向展布。虎头崖多金属矿区内的花岗斑岩产于东西向与北西西向构造结合部位,呈岩枝状产出。斑晶的主要成分为石英、
从我国对于职业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应当秉持着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总体教育理念,开展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自身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