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的3D抉择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看下半年和明年全球计划上映的片目吧,3D电影数量惊人!
  争论在继续,但阻挡不了从制片到影院全产业链对3D的疯狂追捧。在创造了票房神话、探明市场巨大储量后,《阿凡达》(Avatar)的后效应开始真正显现。
  把眼光从全球收回至华语电影,对华语电影人来说,3D这块陌生的水域里现在依然有着太多暧昧不明。内地与港台当前已有不少3D项目已经推出或正在制作中,但市场前景皆不乐观。目前已经推出的本地3D制作,票房最高的也不过区区数百万,先行者们纷纷体验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和阵痛。而更多的中国电影人,此刻夹杂在心中的则是对3D的巨大热情与对市场前景的踌躇,以及面对技术等瓶颈的困惑。
  专题采访了海内外的一些专业人士,他们之中有导演,有投资人,也有在3D领域具备宝贵经验的技术专家。在介绍各自的观点与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试图为一些疑问寻找可能的答案:对于3D电影,我们现在应该开始跟进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在技术、类型等方面,又有哪些现实的选择?
  最新的信息:3D狂人詹姆斯・卡梅隆已开始计划推出3D版《泰坦尼克号》了;加入了8分钟新内容的《阿凡达》将于8月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上映!
  
  3D会全面取代2D电影?对于这一问题,目前电影界从创作到制作都仍在争议和辩论。不过对于导演、投资人等一线电影人来说,更重要的问题似乎还是时机选择
  
  回顾电影史,当有声技术出现时,电影大亨杰克·华纳(Jack Warner)说过“有谁会想听女明星说话”。当然,有声片最终全面取代了无声片。也有相反的例子,宽银幕电影曾盛极一时,被认为是电影对抗电视的不二法宝,但最终的结果是昙花一现。同样,虽然眼下3D浪潮汹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心悦诚服。对于3D未来的走向,目前业界有着多种不同看法。香港导演彭浩翔就认为,3D说到底仍然只是技术的升级,“就好像单声道升级到杜比5.1”,会有广泛的影响但不是根本性变革。韩国导演姜帝圭的态度相对折中,“3D或许确是大势所趋,但现在的问题是这股潮流来得有点太突然了。”
  
  导演:准备好了吗
  3D技术对电影的制作和创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对导演们也提出了新挑战。内地导演何平认为,目前的一大疑问是:“3D究竟是能应用于所有影片还是只适合某些特定类型。”此外,3D技术追求动态、立体效果的天性也要求画面设计更强调纵向而非横向,这也在悄悄撼动电影既有的艺术观。周子衡博士(Samuel Zhou)是IMAX公司的图像技术副总裁,主要负责DMR转制以及3D技术序列的开发。在3D电影领域,周子衡与IMAX有20多年的制作经验。在这位资深专家看来,3D电影才刚刚开始,对导演而言一个崭新的领域,即便是在好莱坞,“很多导演其实还是在用2维的思维在拍3D。”
  事实上,面对3D技术,不少导演都备感困扰。
  姜帝圭是韩国电影界有名的技术派,他的特效公司在亚洲声誉卓著,但他也面临同样的苦恼。这位曾执导过《太极旗飘扬》的韩国名导目前正在拍摄3D新片《登陆之日》(My Way),姜帝圭表示该片也只是部分使用了全3D拍摄技术,“影片大约有20%-30%是用3D摄影机拍摄的,其余的镜头还是2D拍、再经后期间接处理的。”
  相较之下,对于素不以技术见长的内地导演来说,3D带来的挑战更大。
  虽然现在国内已有不少电影人迎难而上,但很多导演仅有的3D经验大多来自之前在海外某国集中一段时间的苦学,这无疑远远不够。“之前来找我们的一个导演就是先去日本学了1个月,回来就拍。”在星美集团主席覃宏看来,“中国导演本来技术上就弱,很多人连3D设备都没见过,拍什么3D电影?”覃宏认为中国做3D需要的是一整套的技术和经验,类似这样的“冲刺班”肯定不行,因为“3D电影必须从剧本创意阶段就考虑3D技术的应用”。星美正在集结各方资源筹建自己的3D培训学校,“等到学校开张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的导演都来上课。”
  3D电影虽然注定将产生深远影响,但电影作为艺术媒介,很多经年积累而来的经验和规律并不会在短期内全面颠覆。正如彭浩翔所说,“现在一窝蜂上的3D,很多都只是看到了《阿凡达》在卖钱,但忽视了后者即使没有3D也仍是一部好看的商业片。”姜帝圭也对“3D将全面改变电影”的论调提出质疑,“难道2D的就不是电影了?”面对3D大潮,一贯剑走偏锋的彭浩翔说我们应该再保守一点,因为“烂电影就算做了3D也还是烂电影。”
  
  投资人:必须跟进
  疑问归疑问,但当下3D电影确实很热,已经热到了让人坐不住的程度。
  美国科纳集团(Kerner Group)曾参与《阿凡达》的3D拍摄,在现场特效和3D特技领域经验丰富,公司总裁艾瑞克·爱德米兹(Eric Edmeades)认为做3D不能等,“你如果觉得时机不成熟而坐等的话,时机永远不会成熟。”技术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位于前沿的3D。目前有消息说声音效果的3D立体技术不久前已取得突破。可以想见,技术的不断前进还会为3D电影带来越来越多的新体验。
  全球电影界热捧3D,首先受益的是各专业技术提供商。
  新西兰的迈克·史蒂文斯(Michael Stephens),是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旗下Wingnut影业公司的代表律师以及Park Road后期制作中心的董事,他向记者大力推荐当地后期企业现有的各类3D服务。他表示新西兰与中国的合拍协议有望在近期正式签署,这样两地之间的合拍片就能享受到新西兰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只要影片将一定比例的预算花在当地(这对于3D电影而言不难,比如做后期),就能享受新西兰政府高达15%的减税。
  另一些技术型企业则借助3D带来的机会,策划着向产业链上游升级。
  科纳集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影视技术公司,其前身是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的一个特效部门。艾瑞克·爱德米兹之前主要在移动业务发展,虽然近两年北美特效业相当惨淡,但他还是在2009年买下了科纳,因为“公司在传统特效方面的底蕴很深,现在又有了3D 的新卖点”。目前,科纳希望凭借技术方面的积淀涉足3D电影制片,国际合拍也是重要方向之一。
  爱德米兹表示,3D带来的商业潜力远不仅限于电影。前骄阳电影总裁、香港资深电影人徐小明也提醒说,从历史上看,对电影冲击最大的永远是电视。目前3D在电视领域的普及也很快,各大电视台和设备商都在迅速跟进。另一方面,这也就意味着更多商业机会,各大电视网的跟进造成3D内容奇货可居。由于全球影视等各渠道对3D内容的渴求,爱德米兹表示,就商业选择而言,3D现阶段能够为片方在项目的谈判中增加很多成算,当然前提是类型、剧本、卡司等做好准备。在这一点上,他和导演们的观点一致——“如果电影本身不够好,那别说3D,干脆连2D也不要拍。”
  徐小明认为亚洲电影做3D应该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比如武侠、功夫片是华语电影的强项,这样的类型也很适合3D化。”徐小明正在和成龙合作,计划拍摄3D版的《智取威虎山》。后者旗下的成龙中国目前还在和曾投资《花木兰》的星光国际合作3D动画电影《神笔》。
  参与3D项目仅仅是开始,若想建立3D电影产业需要更多要素的成熟,比如技术和人才。徐小明认为目前华语电影做3D,最大的困难还是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升级“怎么跟上美国的脚步”。他认为,不管多难必须要做,“华语电影这几年苦心经营,好不容易取得了一点成绩,3D跟不上的话又会掉队。”
其他文献
《综艺》:今典最初进入电影业时的战略思路是怎样的?  张宝全:开始时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是学导演的,所以想做内容,这是根本目的。但中国电影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放映市场。以前很多人以为好莱坞受盗版影响最大,其实中国的本土电影才是最受伤的,你看最后只剩下几个导演活下来了。如果不把市场的问题解决好,做内容很难。因此我们首先致力于如何恢复放映市场,一开始做了蒙太奇放映机,然后是打通设备和内容。建立网
期刊
以下影片是北美今年的重点新片。既有大明星、大导演新作,也有一些是以往在国内取得过成功的电影续集。只不过相比引进热门,这些影片的声势、级别稍逊,有的则是不太符合内地市场的传统口味。故称之为“潜力股”。    1《兰戈》(Rango)  公司:尼克尔顿影业(Nickelodeon Movies)/派拉蒙  导演:戈尔·维宾斯基(Gore Verbinski)  配音:约翰尼·德普、比尔·奈伊(Bill
期刊
特别是在CEPA条款下,香港电影与广东电影合作,共同开拓这样一个市场,就不仅仅是一个愿景了。  粤语片市场  穗港联手发展?  首次真正的香港电影回顾展5月25日在广州举行。所谓“真正的”,即原汁原味、一刀不剪。这次回顾展一连五天上映了上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20部影片,这些影片由香港电影发展局投入巨资重新印制拷贝,并原装粤语未经删剪。正如开幕式上廖永亮先生在发言时所说,希望通过这次回顾展,让
期刊
刚在内地同步上映的《波斯王子:时之刃》可说是商业大片与热门游戏之间的又一次亲密接触。而从《质量效应》(Mass Effect)到《生化奇兵》(Bioshock),目前足有一打的热门游戏正等着被搬上大银幕——游戏已经是好莱坞继漫画之后的又一借力重点。  电影与游戏的跨界合作早已有之,比如当年大热的《古墓丽影》。不过,相比之前较为单纯的互相改编,电影与游戏当下的合作渐趋深入。  对于电影来说,热门游戏
期刊
去年的电视剧市场可谓是谍战剧的天下,几乎每个月的排行榜上,谍战剧都有出色的战绩。而从今年头4个月的表现来看,扣人心弦的谍战剧正偃旗息鼓,朴实生动的情感剧成为最闪亮的收视明星。  环视总排行榜,八城市中有六个收视榜首是情感剧,仅有成都和武汉例外;而且总的来说,情感剧在各城市榜单上的分量都颇重。  占据榜首的情感剧,大部分都是在讲述普通人的情感历程。如在北京收视排名第一的《媳妇的美好年代》,虽然演绎的
期刊
当整个行业,都开始在短视下,自作聪明把“收买叫好声”视作正规促销的一种手段时,遭到威胁的,恐怕就不是一两部影视了,那可是一个行业的生存环境!  别让“好话”砸了买卖  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内地影视的竞争开始变得空前激烈。不只是题材、艺人、投资等资源性的比拼,连涉及票房和收视率的外部促销环节的争夺,都已变得赤裸裸了。   就以影视评论为例——过去的影评、剧评,多是在作品播映基本完毕后才在媒体上
期刊
《史莱克4》领先暑期档  上周末北美地区的票房冠军毫无意外地归属梦工动画的3D大作《史莱克4》(Shrek Forever After)。这部史莱克系列的最后一集上周四在4359家影院首映,三天下来平均单厅收入16251美元,其中2373块3D银幕贡献的票房占比61%,194块IMAX银幕贡献的票房比例则为7%。尽管7084万美元的首映票房低于该系列的前两集,但《史莱克4》仍然取得了动画电影历史第
期刊
浪漫喜剧式的开头和结尾,加上无脑动作片的中间过程,《危情谍战》(Knight and Day)就是这样一个杂交品种,不失风度幽默,有时也足够老套逼人。影片在北美票房并不出众,在中国,已于7月6日上映。两位领衔大牌应该能保证一定的票房,但适逢竞争空前激烈的暑期档,最终票房尚未可知。  同很多爱情片和谍战片一样,本片的故事也始于机场,一个邂逅和阴谋都时会发生的地方:逃亡中的FBI特工罗伊偶遇了对其身份
期刊
5年前开始,我大约每年都能遇见C君一两次,场合不外乎新闻发布会和行业酒会。C君给人的印象总是极佳,至少我每次见他都是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和明显精心打理过的发型,在讲坛上是器宇轩昂的侃侃而谈,在台下对每个人都是面带微笑,温文尔雅。  不过,C君真正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不是他的形象魅力,而是他几乎每次都要发给我一张新的名片,以及名片中不断变换的公司名称。不变的则是CEO的职位以及精致的风格。此外,名片的
期刊
今年的上海电视节有一场关于偶像剧的讨论,有大陆的业内人士认为大陆偶像剧“感觉”不对,特别傻,像蒙中学生的;而台湾业内人士则认为,偶像剧里的感情其实特别真,关键是你要相信爱情,活出诗意,那么把你惯常的生活过成偶像剧也未尝不可。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流星花园》会红,甚至《丑女无敌》会火,而我等早过了青春期的成年女子也会端坐在《海派甜心》前,跟着傻笑,陪着开心,看剧中爱情被放大后的力量,就像觊觎我们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