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郑慧元
采访人:李 恺
郑惠元:我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油画……我都涉略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负责为韩国的交流活动做翻译,前后大概两年左右,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彼此国家的绘画艺术很不一样。从国内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国画更像是西画,咱们传统的国画注重钩、染等技法,得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以供画家们来对应使用。
SHMJ:历史上提出“国画”这个概念是为了与西方绘画相互应区别,韩国对于本民族传统绘画的命名与界定依据的是什么呢?
郑惠元:我们所谓的“中国画”在韩国称之为“东洋画”,在韩国学习的《东洋美术史》就是《中国美术史》。韩国画家们也学六法,皴法……但和中国画家不同的是韩国画家不会刻意的持守某些固定教条,古代高丽画家画的山水也跟明代沈周时期的画家差不多,然而,当代韩国的画家对于画面的要求不局限在技法和材料范围,主要是看一位画家的作品表达的是什么?你要说的问题是什么?更强调画家或者艺术家的个人意识。一般在学习《东洋美术史》的时候,教学通常会从客观的角度去展开,会肯定一些作品、画家,也会同本土画家做比较,不刻意回避什么。另外,韩国有自己所衍生出来的皴、擦、点、染的方法,同时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名称,创始者是谁记录的清楚详细。我是朝鲜族,老家在延边,朝鲜族的纯正文化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上,所以我就决定去了韩国,希望亲自体和学习验朝鲜文化,同时丰满自己的创作。我语言上没有问题,交流起来很流畅,在韩国我首选中央大学是因为那里的老师对于色彩的运用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吸引我,另外,中央大学的毕业生里能坚持做艺术的人比例是比较高的。
SHMJ:整个远东地区的传统绘画中,“岩彩”都被广泛的使用过,目前,韩国是否有着以纯“岩彩”作为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画家?
郑惠元:韩国的画家一直延续着使用天然的矿物色进行创作的传统,其中包括“岩彩”和比岩彩低一级用石子加工而成的“粉彩”,“粉彩”有点类似国内使用的“水干色”,二者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有条件的画家会使用进口的优质“岩彩”,没有足够条件的画家往往使用低一档次的“岩彩”。我刚开始接触“岩彩”的时候只知道怎样将它们粘在画底上,相对于成熟的岩彩画家来说显得肤浅一些。在硕士的毕业创作中我使用了各种材料去完成一个主题创作,摒弃了传统造型训练对我的干扰,仅仅通过使用的材料来呈现出我的个人情绪和感情。我渴望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还必须产生一个价值让人们有兴趣思考。从艺术生的论文就可以看出国内与国外艺术环境很不同,国内学生往往会紧扣自己的所在学科寻找论题展开论述,国外则不需要紧扣一个具体学科、技法、材料来展开论文。我想,某种技法或者材料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习尝试,然而艺术家的个人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个人世界的体验与表达才是艺术创作的来源所在。相反,材料、技法和与之相对应的一套评判标准早已明澈于天下了。另外还有一点,艺术家仅仅在作品中表达了自我感受意义还不够,如果作品能触动到他人,促使人们完成一系列的思考后最终找到自己的答案,那么这件作品才完整。
SHMJ:很显然,你是一位注重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人。“艺术品”是创作者与观众互动产生的价值,你个人的作品更侧重于展示材质本身,还是兼顾某种叙事性的成分?
郑惠元:我侧重于前者。强调材料本身潜力的挖掘以及呈现,“岩彩”同其他的绘画材料之间有着几点不同的特性,时间久了“岩彩”也不会变色,它有自己的光泽,它本身就是一种极具装饰感的事物。当然,这种装饰性也不能直接挪用,需要通过艺术家的组织和转换,艺术家更需要具备“构成”的思维观念。一直深入沿袭传统的画家对于“构成”往往有些忽略,国内对绘画的界定一般情况会分为“具象”、“抽象”,国外把处在二者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具象”,如果这样界定的话,我个人认为我的作品应该属于“非具象”的绘画。
SHMJ:其实在中国也有与之对照的名词概括——“意象”。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来没有真正走进“抽象”,它所达到的极致是“意象”的。
郑惠元:我表现的就是“意境”。
SHMJ:以往创作中你不仅仅使用过“岩彩”,同时也驾驭过许多种材料,通过这些尝试你对于“材料”这个词形成了怎样的个人理解?
郑惠元:材料是一种表达方式,看你要表达什么内容了,可能有些内容以“岩彩”来表现最为合适,有些内容以“墨”来表达就足够了,利用最适合的材料去表现所要呈现的内容。之前几年我尝试了许多绘画材料,包括油彩、水墨、丙烯……最终发现使用“岩彩”最适合表达我的作品,它很容易形成漂亮的色彩构成,不需要过度的调和,也无需考过多的虑因为调和不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岩彩”可以层层堆积,画“意象”的东西符合我目前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最幸运的是找到了适合的题材、适合的工具,我都找到了,接下来需要时间磨合出适用于自己的方法。
SHMJ:回到国内以后你对于目前“岩彩界“的倡导者和“岩彩画家”的实践中能否找到不一样的新鲜感呢?
郑惠元:每天都是新鲜感。这边的老师会让我感觉到周边存在许多许多的题材,一时间多了太多的题材可以让我去表现。另外,“岩彩”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我把每一个矿物质颗粒比喻成一个人,他不会变色,也许会被其他颗粒压在下面不为人所知,可是他的确存在。
SHMJ:当观看者的理解与你所表达的观念产生了偏差,你对此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郑惠元:我想,所有的画家都会想过这个问题。一部分观者会与画家想法相似,也许大部分观者与画家的想法大不相同,每个观看者的经验,知识准备是不一样的,所以一部分画家会趋向于“大众性”,希望得到广泛的受众;而另外一些画家更趋向于“作品性”,他们对大部分观看者产生不了感动,也没有什么共鸣,但是他们依旧固执着创作初衷,就看你要成为哪一种创作者了。
SHMJ:在韩国艺术批评家能否左右大众对于艺术的判断?
郑惠元:我想他们不会对大众产生影响,批评家们的反应会对艺术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而不会直接波及广泛的人群,在中国也会是这个情况。艺术家们会留意甚至研究被批评界点名的艺术家的作品,每个艺术家都有这种体会吧。我所熟悉的一位韩国评论家,他不太轻易为艺术家写评论文章的,即使是一起共事的同事也是一样的。通常情况一个评论家只会为固定艺术家写文章。他们的角度必须相对客观,才能避免语言上的夸张过火,把个人感情与工作分得开是一种能力。
SHMJ:你个人更适应韩国的艺术环境,还是中国的艺术环境?
郑惠元:两边都还好。大学刚毕业我就去了韩国,一开始画了一批很自由的作品,一度画的很奔放,很极端。开始校方的反馈还不错,以为我慢慢就会回归到严谨的画风上面来,可是我却越画走的越远了。教授希望我能持有一些最初的绘画习惯在新的创作里面,一时间我画不出来画了,很彷徨,很恐惧,这一点在我后来的作品中都有体现。记得,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有来自德国的外教为我们讲解抽象的观念,从一张写实素描开始,通过构成的方式,历经四个月时间最终得到了一幅抽象作品。通过那段时间针对抽象艺术的研究,所的出来的作品真的和之前不一样。所谓具象,也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认知经验,抽象也是……
SHMJ:能否谈一谈对你产生影响的艺术家有那些?
郑惠元:我喜欢克里姆特和米罗,一直不变……克里姆特的作品装饰感很强,对于人物的处理非常细腻,米罗在作品里融入了游戏的因素,符号化很强。既看他们的画册,又读他们的文章。在韩国幸运的是能看到好多大师的作品展,国内不太有机会看得到。留学三年期间我曾在博物馆工作,参与许多艺术展览的策展活动,媒体宣传,要与艺术家们保持沟通,了解这个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和你所从事的工作有些相似。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郑慧元
采访人:李 恺
郑惠元:我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油画……我都涉略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负责为韩国的交流活动做翻译,前后大概两年左右,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彼此国家的绘画艺术很不一样。从国内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国画更像是西画,咱们传统的国画注重钩、染等技法,得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以供画家们来对应使用。
SHMJ:历史上提出“国画”这个概念是为了与西方绘画相互应区别,韩国对于本民族传统绘画的命名与界定依据的是什么呢?
郑惠元:我们所谓的“中国画”在韩国称之为“东洋画”,在韩国学习的《东洋美术史》就是《中国美术史》。韩国画家们也学六法,皴法……但和中国画家不同的是韩国画家不会刻意的持守某些固定教条,古代高丽画家画的山水也跟明代沈周时期的画家差不多,然而,当代韩国的画家对于画面的要求不局限在技法和材料范围,主要是看一位画家的作品表达的是什么?你要说的问题是什么?更强调画家或者艺术家的个人意识。一般在学习《东洋美术史》的时候,教学通常会从客观的角度去展开,会肯定一些作品、画家,也会同本土画家做比较,不刻意回避什么。另外,韩国有自己所衍生出来的皴、擦、点、染的方法,同时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名称,创始者是谁记录的清楚详细。我是朝鲜族,老家在延边,朝鲜族的纯正文化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上,所以我就决定去了韩国,希望亲自体和学习验朝鲜文化,同时丰满自己的创作。我语言上没有问题,交流起来很流畅,在韩国我首选中央大学是因为那里的老师对于色彩的运用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吸引我,另外,中央大学的毕业生里能坚持做艺术的人比例是比较高的。
SHMJ:整个远东地区的传统绘画中,“岩彩”都被广泛的使用过,目前,韩国是否有着以纯“岩彩”作为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画家?
郑惠元:韩国的画家一直延续着使用天然的矿物色进行创作的传统,其中包括“岩彩”和比岩彩低一级用石子加工而成的“粉彩”,“粉彩”有点类似国内使用的“水干色”,二者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有条件的画家会使用进口的优质“岩彩”,没有足够条件的画家往往使用低一档次的“岩彩”。我刚开始接触“岩彩”的时候只知道怎样将它们粘在画底上,相对于成熟的岩彩画家来说显得肤浅一些。在硕士的毕业创作中我使用了各种材料去完成一个主题创作,摒弃了传统造型训练对我的干扰,仅仅通过使用的材料来呈现出我的个人情绪和感情。我渴望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还必须产生一个价值让人们有兴趣思考。从艺术生的论文就可以看出国内与国外艺术环境很不同,国内学生往往会紧扣自己的所在学科寻找论题展开论述,国外则不需要紧扣一个具体学科、技法、材料来展开论文。我想,某种技法或者材料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习尝试,然而艺术家的个人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个人世界的体验与表达才是艺术创作的来源所在。相反,材料、技法和与之相对应的一套评判标准早已明澈于天下了。另外还有一点,艺术家仅仅在作品中表达了自我感受意义还不够,如果作品能触动到他人,促使人们完成一系列的思考后最终找到自己的答案,那么这件作品才完整。
SHMJ:很显然,你是一位注重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人。“艺术品”是创作者与观众互动产生的价值,你个人的作品更侧重于展示材质本身,还是兼顾某种叙事性的成分?
郑惠元:我侧重于前者。强调材料本身潜力的挖掘以及呈现,“岩彩”同其他的绘画材料之间有着几点不同的特性,时间久了“岩彩”也不会变色,它有自己的光泽,它本身就是一种极具装饰感的事物。当然,这种装饰性也不能直接挪用,需要通过艺术家的组织和转换,艺术家更需要具备“构成”的思维观念。一直深入沿袭传统的画家对于“构成”往往有些忽略,国内对绘画的界定一般情况会分为“具象”、“抽象”,国外把处在二者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具象”,如果这样界定的话,我个人认为我的作品应该属于“非具象”的绘画。
SHMJ:其实在中国也有与之对照的名词概括——“意象”。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来没有真正走进“抽象”,它所达到的极致是“意象”的。
郑惠元:我表现的就是“意境”。
SHMJ:以往创作中你不仅仅使用过“岩彩”,同时也驾驭过许多种材料,通过这些尝试你对于“材料”这个词形成了怎样的个人理解?
郑惠元:材料是一种表达方式,看你要表达什么内容了,可能有些内容以“岩彩”来表现最为合适,有些内容以“墨”来表达就足够了,利用最适合的材料去表现所要呈现的内容。之前几年我尝试了许多绘画材料,包括油彩、水墨、丙烯……最终发现使用“岩彩”最适合表达我的作品,它很容易形成漂亮的色彩构成,不需要过度的调和,也无需考过多的虑因为调和不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岩彩”可以层层堆积,画“意象”的东西符合我目前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最幸运的是找到了适合的题材、适合的工具,我都找到了,接下来需要时间磨合出适用于自己的方法。
SHMJ:回到国内以后你对于目前“岩彩界“的倡导者和“岩彩画家”的实践中能否找到不一样的新鲜感呢?
郑惠元:每天都是新鲜感。这边的老师会让我感觉到周边存在许多许多的题材,一时间多了太多的题材可以让我去表现。另外,“岩彩”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我把每一个矿物质颗粒比喻成一个人,他不会变色,也许会被其他颗粒压在下面不为人所知,可是他的确存在。
SHMJ:当观看者的理解与你所表达的观念产生了偏差,你对此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郑惠元:我想,所有的画家都会想过这个问题。一部分观者会与画家想法相似,也许大部分观者与画家的想法大不相同,每个观看者的经验,知识准备是不一样的,所以一部分画家会趋向于“大众性”,希望得到广泛的受众;而另外一些画家更趋向于“作品性”,他们对大部分观看者产生不了感动,也没有什么共鸣,但是他们依旧固执着创作初衷,就看你要成为哪一种创作者了。
SHMJ:在韩国艺术批评家能否左右大众对于艺术的判断?
郑惠元:我想他们不会对大众产生影响,批评家们的反应会对艺术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而不会直接波及广泛的人群,在中国也会是这个情况。艺术家们会留意甚至研究被批评界点名的艺术家的作品,每个艺术家都有这种体会吧。我所熟悉的一位韩国评论家,他不太轻易为艺术家写评论文章的,即使是一起共事的同事也是一样的。通常情况一个评论家只会为固定艺术家写文章。他们的角度必须相对客观,才能避免语言上的夸张过火,把个人感情与工作分得开是一种能力。
SHMJ:你个人更适应韩国的艺术环境,还是中国的艺术环境?
郑惠元:两边都还好。大学刚毕业我就去了韩国,一开始画了一批很自由的作品,一度画的很奔放,很极端。开始校方的反馈还不错,以为我慢慢就会回归到严谨的画风上面来,可是我却越画走的越远了。教授希望我能持有一些最初的绘画习惯在新的创作里面,一时间我画不出来画了,很彷徨,很恐惧,这一点在我后来的作品中都有体现。记得,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有来自德国的外教为我们讲解抽象的观念,从一张写实素描开始,通过构成的方式,历经四个月时间最终得到了一幅抽象作品。通过那段时间针对抽象艺术的研究,所的出来的作品真的和之前不一样。所谓具象,也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认知经验,抽象也是……
SHMJ:能否谈一谈对你产生影响的艺术家有那些?
郑惠元:我喜欢克里姆特和米罗,一直不变……克里姆特的作品装饰感很强,对于人物的处理非常细腻,米罗在作品里融入了游戏的因素,符号化很强。既看他们的画册,又读他们的文章。在韩国幸运的是能看到好多大师的作品展,国内不太有机会看得到。留学三年期间我曾在博物馆工作,参与许多艺术展览的策展活动,媒体宣传,要与艺术家们保持沟通,了解这个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和你所从事的工作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