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2年12月的《大学生》杂志报道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冀悦玲,她不但三年成绩学院排名专业第一,而且三大英语考试近乎满分——雅思8(满分9);托福118(满分120);GRE语文 168(满分170) 数学 169(满分170) AW5.0(满分6.0)。目前,冀悦玲正在申请留学,攻读文学博士。这是她对GRE考试的心得,看看她的分析,你是不是从来没有这么想?
这不是一篇考试经验分享,或复习方法介绍。我希望能从“如何看待GRE”和“如何应对GRE”的角度上分享体会。
国内英语考试(高考、四六级英语)与出国英语考试(GRE、托福和雅思)的目的不同,国内英语考试并不全方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比如,它往往不考口语,阅读听力(语言输入)的难度和写作(语言输出)的难度不成比例(导致中国考生的雅思托福的阅读、听力分数较高,写作、口语分数较低),而对于阅读听力等题目而言,其考题也难、偏、怪,考卷中的许多问题只是想象出来的困境,出国后会发现,不能解决与外国人交流时所真正会遇到的困境。因此,国内大部分英语考试不旨在评估英语水平,更像一种“筛选”。
出国英语考试的意图则不是这样,它们的意图在于“测量”。托福和雅思,在理想状况下,唯一的目的是全面测量一个人的英语实际水平。GRE的唯一目的是测量一个人在英语语言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技能。这种考试没有分数线,没有排名。如果持有应对“筛选”的态度去应对“测量”,这就像写一篇离题作文。
本末倒置的应试
在出国留学这个概念中,GRE是被国人魅化和异化的最经典体现。
大家对GRE的描述,包括考试培训机构对GRE的描述,都让人联想起从古代科举考试以来的种种苦逼的叙事框架。框架(framing)是人为选择的,其实,苦逼不是也不该是GRE考试的本质。
GRE是由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发的美国考研考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在GRE考试中被考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后在留学中全都会用到。由于美国的本科教育和中国的本科教育存在差异,所以,一个中国本科生在准备GRE考试时,容易忘记一点——GRE跟美国本科生的学习非常贴近,它所考察的内容很多是美国本科生每天要面对的。GRE并不考察一些抽象的带有智力测试色彩的玩意儿,所要求背的单词和背书真的不是一码事儿,因为,前者要背的东西,尤其对文科生而言,是做学术每天都要遇到的。
2012年7月,我正在美国上暑期学校,其中有一门课是18和19世纪的英国文学,从启蒙运动讲到浪漫主义。我有一段时间看启蒙运动的诗歌,震惊地发现它里面几乎每一行都有一个GRE词汇。此时,我特别庆幸考GRE时背了那些词汇,否则我很难应对课程。
对于一个美国本科生而言,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文献,文献中涉及各类高级词汇,这位童鞋一开始也不懂,经过三四年的本科学习逐渐弄懂了。于是,GRE考试词汇对这位童鞋来说不再是障碍,考一个好分数也不再困难,接着就是申请研究生院。这是美国本科生准备读研的标准路径,然而,中国本科生申请读美国研究生时,过程则相反——迫不得已用应试的方法填补语言空缺。因为,我们用一种迥然相异的方式度过了本科生涯,却要面对为美国本科生所设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基于两种不同读本科的方式,GRE被塑造出敌人形象,在社会话语不断强化之下,我们找到了几种打倒敌人的方法——背单词、做题。但是,怎么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反而被人淡忘了。当我们不断地重复背单词,认为背单词就可以打倒敌人,打倒敌人就可以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时,我们完全被社会话语所蒙蔽,根本忘记了如何从根本上比对美国和中国本科教育的区别,如何填补两者间的鸿沟,从而使我们也变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具有学术知识与能力,足以应对GRE考试。
本末倒置的应试策略绝不能保证长远的职业成功,因为,GRE考试的本质是“测量”而不是“筛选”,即便考到了一个较高的分数,如果赴美之后发现不能胜任那边的学术研究难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GRE之所以困难,可能因为:
(1)母语不是英语。
(2)接受的本科教育不是美式教育,所以不习惯批判式思维,也没有积累单词量和培养阅读速度。
(3)专业是机械、计算机等,不需要这么多高级词汇和这么快的阅读速度。
答案:
对于(1):任何理性的研究生院都会考虑放宽国际学生的成绩要求。
对于(3):任何理性的专业招生委员会都会合理设计成绩要求。
语文和数学都要700分(旧版GRE单项分数,满分800)以上,这是耶鲁大学哲学专业对GRE分数的要求,也是我所见过的对GRE分数要求最高的。这非常合理。因为,哲学专业要求研究生有非常强的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也要求他们有非常高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哲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差不多,却对数学几乎无要求。我觉得这很合理。社会科学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也很合理。而理工科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更有所下降,却对数学要求高,这不也合理吗?
现在面对问题(2)。
在美国上文学课时,我认识了一位加利福尼亚姑娘。她与我一样,感兴趣性别研究。她打算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申请读博,每天,她都在博客里贴各种文学著作选段,我毫不怀疑GRE对她而言小菜一碟。我深深地相信,如果我的学术水平和文学素养连她的边儿都摸不上的话,那我确实达不到在美国读比较文学博士的水平。如果我考不好GRE,这对我应该是警示——我的功力还有限,九阴真经尚未练成。我应该多阅读多积累,等我有一天达到了水平,自然也会考好GRE。我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不是——继续背单词两个月后再考GRE。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打算读文学专业,但是,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类比。对于中国本科生而言,我们从不考虑(在英语言下操作的)学术水平——包括阅读文献、写作论文、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水平——是否达到了美国研究生的平均水平,而只是在无穷无尽地背单词、看阅读,其实,这些都是隔靴搔痒。我给要获得GRE语文高分的文科生提一点建议——有机会的话,请参加出国交流、交换项目。因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对阅读量和写作量的要求太少,比如,一门专业课只要求阅读一本书,而对于英语言阅读更几乎不作要求。而在美国上暑期课程,每天课余,我至少要花两个小时专门阅读文献,这还不包括写论文和参加讨论的时间。但是,我也清楚,我的阅读量在美国本科生中充其量属于一般水平。文科生的学术水平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没有阅读,真的是扯。 要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文科生,常感到对方的GRE分数要求遥不可及,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请原谅我)——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单词——胜任学业
阅读学术文献很重要,单词量必不可少。背单词的目的不只是参加GRE考试,而是为了胜任学业。
培养查字典的习惯真的很重要。我认识一位美籍亚裔文学教授,她说从小起,她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一律查字典,以至她的词汇量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GRE考试毫无压力,博士论文题目是连美国人都不敢碰的文艺复兴。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和美国本科教育间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原始的方式学习单词,不得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掌握单词的原始方式是在阅读中渗透单词,比如红宝书上的Cornucopia,意思是代表丰收的羊角。死记硬背这个词,可能无法体会意思。能有幸上一门西方艺术史课,会发现Cornucopia是专业知识。在英国画家William Hogarth(1679年~1764年)的作品里,就有羊角状的饰物,它的寓意就是丰收、幸福结局。其他的例子多不胜数, chauvinist(沙文主义)是政治学概念;secular(俗世)是哲学/宗教学概念;mantle,既是地幔也泛指覆盖物;vein在生物学里指血管,也用于比喻某种性情……
脱离语境背单词存在软肋,那就是对单词的理解是有限的,也容易忘记。单词书不会解释一个单词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背单词的难度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漫长的时间里阅读各类书籍,丰富知识储备。或者出国交换,上一门Introduction to XXX(概论课),基本上能解决这个专业的一大批词汇。或者去图书馆借一本入门级专业教材自己翻阅。
对于背单词,我有两点建议:
用app软件背单词,效率高。但是,书本也有好处,可以review(复习)。所以,app和书本两者结合。
背单词要循序渐进。首先掌握最高频的,再是掌握次高频的,以此类推。用app刷乱序单词时,要有意识地区分每个单词是重点词汇,还是边缘词汇。请多看两眼重点词汇;实在没时间的话,边缘词汇可以跳过。大量、广泛地阅读学术文献,这是区分重点词汇和边缘词汇的关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可以借助不同级别的单词书,比如,第一遍背前15个List(出现次数2次以上的最高频);第二遍背3000;第三遍背红宝,红宝背不完也没关系。
(注:List是国内各类GRE单词书里面统一用来区分章节的单位,读者应该不会有理解问题。红宝和3000也是考生众所周知的简称,红宝的全称是《GRE词汇精选》,3000的全称是《要你命3000:GRE核心词汇语法精析》。)
阅读——一天一本书
美国的文科博士一天读一本书,所以GRE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连GRE考试的阅读量都看不完,那么,确实很难胜任美国文科的研究生课程。
提高大脑文字处理能力的方式:读更多、更难的文章。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式:大量快速泛读。
我曾经上过莎士比亚的暑期课程,阅读了《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由于文艺复兴的诗歌语序混乱,不按照主谓宾排列,阅读起来很不容易。但是,啃完这些书后,我明显地感觉阅读长、难句的速度提升。2012年7月底,我迷上一本英文小说。当时是一边复习GRE,一边又想看小说,由于时间有限,我强迫自己快速扫英文小说。在复习之余,我两天看了15万字的英文小说,结果,当我再次做GRE阅读时发现,我的阅读速度有了明显提升。我并不是号召大家读英文小说,只借此说明——提升语言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长期大量地使用这门语言;课余的积累非常重要,往往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注:莎士比亚剧和文艺复兴诗歌所指的内容相同,因为莎剧为诗剧,其中一大部分台词都为诗歌体裁。)
写作——八股文
GRE作文写作要有非常鲜明的议论文文体意识。所谓议论文文体,就是总分总、每段间并列递进,有点类似八股文。八股文不利于发挥创造性,但从写作学的角度看,这种八股文符合人类认知方式,具有高度的表达和说服效力。美国人也写八股文。在教高中生写议论文时也有套路,比如,五段式(首尾两段、中间三个分论点)。GRE作文是学术写作,写作中要清醒地意识到文章属于议论文体,目的是说理和说服,切忌散乱、中心不集中、逻辑层次不清晰。
说白了,写好GRE作文要先大量阅读别人的文章,然后模仿别人的优点,大量练笔。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所阅读的文章应远远超出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好是所学专业的学术著作。市面上的GRE作文教材良莠不齐,这些范文的水平远远低于学者的学术文章。仅看这些范文,不免坐井观天。其次,模仿练笔时应博采众长,绝不照抄模板。因为,模板的水平实在有限,不能使考生的写作水平达到美国研究生的标准;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了写学术文章,而不是为了应试。
GRE考两篇作文,它们各自的技能也不一样。ARGUMENT考逻辑,不分专业,对每一位考生都非常重要;ISSUE为个人立论,它对理工科专业的要求较温和,却对文科专业的要求很高。文科生写ISSUE时要充实,毕竟这就是留学后每天要干的事儿。当考生苦于缺乏分论点时,不妨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比如,可以用学术论文观点做分论点,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四个方面看待问题,加上开头结尾,一篇ISSUE很快就大功告成。我练习时曾多次尝试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缺点是文章过于枯燥。科学史、科学哲学里也有大量可供参考的案例,科学家也可以作为案例,所以,理科生也可从专业知识角度出发,写一篇充实的ISSUE。
责任编辑:尹颖尧
这不是一篇考试经验分享,或复习方法介绍。我希望能从“如何看待GRE”和“如何应对GRE”的角度上分享体会。
国内英语考试(高考、四六级英语)与出国英语考试(GRE、托福和雅思)的目的不同,国内英语考试并不全方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比如,它往往不考口语,阅读听力(语言输入)的难度和写作(语言输出)的难度不成比例(导致中国考生的雅思托福的阅读、听力分数较高,写作、口语分数较低),而对于阅读听力等题目而言,其考题也难、偏、怪,考卷中的许多问题只是想象出来的困境,出国后会发现,不能解决与外国人交流时所真正会遇到的困境。因此,国内大部分英语考试不旨在评估英语水平,更像一种“筛选”。
出国英语考试的意图则不是这样,它们的意图在于“测量”。托福和雅思,在理想状况下,唯一的目的是全面测量一个人的英语实际水平。GRE的唯一目的是测量一个人在英语语言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技能。这种考试没有分数线,没有排名。如果持有应对“筛选”的态度去应对“测量”,这就像写一篇离题作文。
本末倒置的应试
在出国留学这个概念中,GRE是被国人魅化和异化的最经典体现。
大家对GRE的描述,包括考试培训机构对GRE的描述,都让人联想起从古代科举考试以来的种种苦逼的叙事框架。框架(framing)是人为选择的,其实,苦逼不是也不该是GRE考试的本质。
GRE是由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发的美国考研考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在GRE考试中被考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后在留学中全都会用到。由于美国的本科教育和中国的本科教育存在差异,所以,一个中国本科生在准备GRE考试时,容易忘记一点——GRE跟美国本科生的学习非常贴近,它所考察的内容很多是美国本科生每天要面对的。GRE并不考察一些抽象的带有智力测试色彩的玩意儿,所要求背的单词和背书真的不是一码事儿,因为,前者要背的东西,尤其对文科生而言,是做学术每天都要遇到的。
2012年7月,我正在美国上暑期学校,其中有一门课是18和19世纪的英国文学,从启蒙运动讲到浪漫主义。我有一段时间看启蒙运动的诗歌,震惊地发现它里面几乎每一行都有一个GRE词汇。此时,我特别庆幸考GRE时背了那些词汇,否则我很难应对课程。
对于一个美国本科生而言,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文献,文献中涉及各类高级词汇,这位童鞋一开始也不懂,经过三四年的本科学习逐渐弄懂了。于是,GRE考试词汇对这位童鞋来说不再是障碍,考一个好分数也不再困难,接着就是申请研究生院。这是美国本科生准备读研的标准路径,然而,中国本科生申请读美国研究生时,过程则相反——迫不得已用应试的方法填补语言空缺。因为,我们用一种迥然相异的方式度过了本科生涯,却要面对为美国本科生所设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基于两种不同读本科的方式,GRE被塑造出敌人形象,在社会话语不断强化之下,我们找到了几种打倒敌人的方法——背单词、做题。但是,怎么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反而被人淡忘了。当我们不断地重复背单词,认为背单词就可以打倒敌人,打倒敌人就可以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时,我们完全被社会话语所蒙蔽,根本忘记了如何从根本上比对美国和中国本科教育的区别,如何填补两者间的鸿沟,从而使我们也变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具有学术知识与能力,足以应对GRE考试。
本末倒置的应试策略绝不能保证长远的职业成功,因为,GRE考试的本质是“测量”而不是“筛选”,即便考到了一个较高的分数,如果赴美之后发现不能胜任那边的学术研究难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GRE之所以困难,可能因为:
(1)母语不是英语。
(2)接受的本科教育不是美式教育,所以不习惯批判式思维,也没有积累单词量和培养阅读速度。
(3)专业是机械、计算机等,不需要这么多高级词汇和这么快的阅读速度。
答案:
对于(1):任何理性的研究生院都会考虑放宽国际学生的成绩要求。
对于(3):任何理性的专业招生委员会都会合理设计成绩要求。
语文和数学都要700分(旧版GRE单项分数,满分800)以上,这是耶鲁大学哲学专业对GRE分数的要求,也是我所见过的对GRE分数要求最高的。这非常合理。因为,哲学专业要求研究生有非常强的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也要求他们有非常高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哲学专业对语文的要求差不多,却对数学几乎无要求。我觉得这很合理。社会科学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也很合理。而理工科专业对语文的要求更有所下降,却对数学要求高,这不也合理吗?
现在面对问题(2)。
在美国上文学课时,我认识了一位加利福尼亚姑娘。她与我一样,感兴趣性别研究。她打算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申请读博,每天,她都在博客里贴各种文学著作选段,我毫不怀疑GRE对她而言小菜一碟。我深深地相信,如果我的学术水平和文学素养连她的边儿都摸不上的话,那我确实达不到在美国读比较文学博士的水平。如果我考不好GRE,这对我应该是警示——我的功力还有限,九阴真经尚未练成。我应该多阅读多积累,等我有一天达到了水平,自然也会考好GRE。我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不是——继续背单词两个月后再考GRE。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打算读文学专业,但是,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类比。对于中国本科生而言,我们从不考虑(在英语言下操作的)学术水平——包括阅读文献、写作论文、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水平——是否达到了美国研究生的平均水平,而只是在无穷无尽地背单词、看阅读,其实,这些都是隔靴搔痒。我给要获得GRE语文高分的文科生提一点建议——有机会的话,请参加出国交流、交换项目。因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对阅读量和写作量的要求太少,比如,一门专业课只要求阅读一本书,而对于英语言阅读更几乎不作要求。而在美国上暑期课程,每天课余,我至少要花两个小时专门阅读文献,这还不包括写论文和参加讨论的时间。但是,我也清楚,我的阅读量在美国本科生中充其量属于一般水平。文科生的学术水平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没有阅读,真的是扯。 要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文科生,常感到对方的GRE分数要求遥不可及,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请原谅我)——你前三年都干嘛去了?
单词——胜任学业
阅读学术文献很重要,单词量必不可少。背单词的目的不只是参加GRE考试,而是为了胜任学业。
培养查字典的习惯真的很重要。我认识一位美籍亚裔文学教授,她说从小起,她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一律查字典,以至她的词汇量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GRE考试毫无压力,博士论文题目是连美国人都不敢碰的文艺复兴。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和美国本科教育间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原始的方式学习单词,不得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掌握单词的原始方式是在阅读中渗透单词,比如红宝书上的Cornucopia,意思是代表丰收的羊角。死记硬背这个词,可能无法体会意思。能有幸上一门西方艺术史课,会发现Cornucopia是专业知识。在英国画家William Hogarth(1679年~1764年)的作品里,就有羊角状的饰物,它的寓意就是丰收、幸福结局。其他的例子多不胜数, chauvinist(沙文主义)是政治学概念;secular(俗世)是哲学/宗教学概念;mantle,既是地幔也泛指覆盖物;vein在生物学里指血管,也用于比喻某种性情……
脱离语境背单词存在软肋,那就是对单词的理解是有限的,也容易忘记。单词书不会解释一个单词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背单词的难度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漫长的时间里阅读各类书籍,丰富知识储备。或者出国交换,上一门Introduction to XXX(概论课),基本上能解决这个专业的一大批词汇。或者去图书馆借一本入门级专业教材自己翻阅。
对于背单词,我有两点建议:
用app软件背单词,效率高。但是,书本也有好处,可以review(复习)。所以,app和书本两者结合。
背单词要循序渐进。首先掌握最高频的,再是掌握次高频的,以此类推。用app刷乱序单词时,要有意识地区分每个单词是重点词汇,还是边缘词汇。请多看两眼重点词汇;实在没时间的话,边缘词汇可以跳过。大量、广泛地阅读学术文献,这是区分重点词汇和边缘词汇的关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可以借助不同级别的单词书,比如,第一遍背前15个List(出现次数2次以上的最高频);第二遍背3000;第三遍背红宝,红宝背不完也没关系。
(注:List是国内各类GRE单词书里面统一用来区分章节的单位,读者应该不会有理解问题。红宝和3000也是考生众所周知的简称,红宝的全称是《GRE词汇精选》,3000的全称是《要你命3000:GRE核心词汇语法精析》。)
阅读——一天一本书
美国的文科博士一天读一本书,所以GRE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连GRE考试的阅读量都看不完,那么,确实很难胜任美国文科的研究生课程。
提高大脑文字处理能力的方式:读更多、更难的文章。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式:大量快速泛读。
我曾经上过莎士比亚的暑期课程,阅读了《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由于文艺复兴的诗歌语序混乱,不按照主谓宾排列,阅读起来很不容易。但是,啃完这些书后,我明显地感觉阅读长、难句的速度提升。2012年7月底,我迷上一本英文小说。当时是一边复习GRE,一边又想看小说,由于时间有限,我强迫自己快速扫英文小说。在复习之余,我两天看了15万字的英文小说,结果,当我再次做GRE阅读时发现,我的阅读速度有了明显提升。我并不是号召大家读英文小说,只借此说明——提升语言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长期大量地使用这门语言;课余的积累非常重要,往往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注:莎士比亚剧和文艺复兴诗歌所指的内容相同,因为莎剧为诗剧,其中一大部分台词都为诗歌体裁。)
写作——八股文
GRE作文写作要有非常鲜明的议论文文体意识。所谓议论文文体,就是总分总、每段间并列递进,有点类似八股文。八股文不利于发挥创造性,但从写作学的角度看,这种八股文符合人类认知方式,具有高度的表达和说服效力。美国人也写八股文。在教高中生写议论文时也有套路,比如,五段式(首尾两段、中间三个分论点)。GRE作文是学术写作,写作中要清醒地意识到文章属于议论文体,目的是说理和说服,切忌散乱、中心不集中、逻辑层次不清晰。
说白了,写好GRE作文要先大量阅读别人的文章,然后模仿别人的优点,大量练笔。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所阅读的文章应远远超出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好是所学专业的学术著作。市面上的GRE作文教材良莠不齐,这些范文的水平远远低于学者的学术文章。仅看这些范文,不免坐井观天。其次,模仿练笔时应博采众长,绝不照抄模板。因为,模板的水平实在有限,不能使考生的写作水平达到美国研究生的标准;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了写学术文章,而不是为了应试。
GRE考两篇作文,它们各自的技能也不一样。ARGUMENT考逻辑,不分专业,对每一位考生都非常重要;ISSUE为个人立论,它对理工科专业的要求较温和,却对文科专业的要求很高。文科生写ISSUE时要充实,毕竟这就是留学后每天要干的事儿。当考生苦于缺乏分论点时,不妨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比如,可以用学术论文观点做分论点,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四个方面看待问题,加上开头结尾,一篇ISSUE很快就大功告成。我练习时曾多次尝试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缺点是文章过于枯燥。科学史、科学哲学里也有大量可供参考的案例,科学家也可以作为案例,所以,理科生也可从专业知识角度出发,写一篇充实的ISSUE。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