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日益庞大和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已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演进过程及现状,其次分析了目前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从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外汇储备的管理结构、外汇储备持有主体和外汇储备运营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 管理体制
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三万亿美元的“天量”,达到304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4%。这也是中国外汇储备自2006年2月以来连续第五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另外,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接近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国日本的三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和热议。
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与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仅1.67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于2006年10月第一次达到10000亿美元,随后的2009年6月一举拿下20000亿美元的关口,直至今年3月站上30000亿美元的高位。那么,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我们是怎么管理的呢?
我们知道,一国外汇储备主要是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平衡,存放在各国中央银行或其他相关政府机构的以外国货币计价的资产。总体上说,中国外汇储备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基本外汇储备和超额外汇储备。前者主要指在我国现行的汇率管制前提下,用于支持和保护国际贸易和投资所必要的一部分外汇储备。后者则是指超过基本外汇储备的余下外汇储备部分。区别这两种类型的意义在于更好地管理外汇储备。因为出于不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之目的,我们运用外汇储备的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采用的管理战略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有高度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的基本外汇储备,我们一般考虑投资于具有世界货币功能的政府债券。而对于收益性要求比较高的超额外汇储备,我们主要投资于具有增值功能的国外资本和资产。正是这种增值性的本质要求,使得超额外汇储备的运用比基本外汇储备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在当前存在大量超额外汇储备的前提下,我国政府相关机构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的超额外汇储备必须且只能投资于国外的实物资产和有价证券。但是在国外进行的各种投资活动将会面临许多的不可确定性风险,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超额外汇储备面临投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另一方面,大规模的超额外汇储备不仅使得外汇持有国难以灵活的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也往往会束缚外汇发行国的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操作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庞大的超额外汇储备是外汇持有国和发行国产生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因此,要妥善的处理和应对当前我国所存在的超额外汇储备问题,只能是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我国现有超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努力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 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因素
要减少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因此,下一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对于减少超额外汇储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般而言,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经常账户顺差与资本账户顺差。从1994年开始,持续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时一直维持着高额的贸易顺差。具体地讲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对外输出使得我国在国际收支平衡中经常账户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以至形成高额的外汇储备。而资本账户的顺差则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多年来,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优惠的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下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我国。这些外国资本的投入一方面实际引起我国资本账户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它们所投入到的出口加工行业又进一步换回更多的外汇储备。据中国商务部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以出口制造业为主,并且这些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出口额占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外国资本这两个方面的重叠作用,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中资本账户顺差快速增长。
另外,除了以上经济方面的因素外,许多非经济因素也对我国现今大规模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早在1985年开始,我国为了解决当时在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和服务中所存在的外汇短缺问题,人为地长时期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又例如为了鼓励和支持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政策。这两大政策一方面用于直接创汇,另一方面减少外汇支出,共同导致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再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从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所采取了积极增加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还有,最近几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变为现实并将进一步升值,大量“热钱”等投机性资金流入国内,这也是我国国际收支中出现持续资本顺差的非经济因素之一。
三 完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是由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哪一类因素引起的都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考虑到当前我国大量外汇储备已经对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应是明智之举。
第一,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相关职能和职责。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是单一模式,即仅由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发挥作用而财政部基本上没有关系的管理模式。但是,相比其他国家的双层模式,我国所采用的单一模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日本财务省(相当于财政部)做出政策决策后,由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进行执行。或者在特殊情况下,日本银行先做出决策建议后报财务省批准才能执行。
第二,进一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结构。正如前面所述,基于不同的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对外汇储备进行分类管理,构造出适应于不同要求的管理机构来。对于注重流动性部分,一般出于干预汇率市场的目的,我们可以继续将其交由中国人民银行来全权管理。而对于注重收益性部分,因强调其保值增值的目的,一般可以将其所有权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并将经营权交由其他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这些专业投资机构可以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出现,在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将超额外汇储备用于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国外上市公司股票等有价证券,或者購买海外战略性资源、先进设备和技术。
第三,进一步丰富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主体。当前,我国仍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这种外汇管理手段已经与现今高度发达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相冲突。因为,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我国绝大多数的外汇储备都只能以官方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在,居民和企业只有少量的持汇限度。这就造成了我国居民和企业等的用汇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一现象严重地制约着他们的对外直接投资。因此,下一步放松外汇管制,通过“藏汇于民”的手段,使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主体多元化,从而将现有大量的超额外汇储备分散到民间以充分发挥外汇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其投资收益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进一步健全我国外汇储备运营的监管体制。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对提高外汇储备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外汇储备决策与执行的外部审计机构。这种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责就在于按照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规定,对相关的决策和执行组织的行为进行合规性检查监督。
[关键词]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 管理体制
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三万亿美元的“天量”,达到304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4%。这也是中国外汇储备自2006年2月以来连续第五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另外,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接近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国日本的三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和热议。
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与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仅1.67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于2006年10月第一次达到10000亿美元,随后的2009年6月一举拿下20000亿美元的关口,直至今年3月站上30000亿美元的高位。那么,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我们是怎么管理的呢?
我们知道,一国外汇储备主要是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平衡,存放在各国中央银行或其他相关政府机构的以外国货币计价的资产。总体上说,中国外汇储备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基本外汇储备和超额外汇储备。前者主要指在我国现行的汇率管制前提下,用于支持和保护国际贸易和投资所必要的一部分外汇储备。后者则是指超过基本外汇储备的余下外汇储备部分。区别这两种类型的意义在于更好地管理外汇储备。因为出于不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之目的,我们运用外汇储备的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采用的管理战略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有高度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的基本外汇储备,我们一般考虑投资于具有世界货币功能的政府债券。而对于收益性要求比较高的超额外汇储备,我们主要投资于具有增值功能的国外资本和资产。正是这种增值性的本质要求,使得超额外汇储备的运用比基本外汇储备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在当前存在大量超额外汇储备的前提下,我国政府相关机构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的超额外汇储备必须且只能投资于国外的实物资产和有价证券。但是在国外进行的各种投资活动将会面临许多的不可确定性风险,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超额外汇储备面临投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另一方面,大规模的超额外汇储备不仅使得外汇持有国难以灵活的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也往往会束缚外汇发行国的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操作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庞大的超额外汇储备是外汇持有国和发行国产生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因此,要妥善的处理和应对当前我国所存在的超额外汇储备问题,只能是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我国现有超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努力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 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因素
要减少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因此,下一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对于减少超额外汇储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般而言,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经常账户顺差与资本账户顺差。从1994年开始,持续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时一直维持着高额的贸易顺差。具体地讲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对外输出使得我国在国际收支平衡中经常账户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以至形成高额的外汇储备。而资本账户的顺差则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多年来,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优惠的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下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我国。这些外国资本的投入一方面实际引起我国资本账户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它们所投入到的出口加工行业又进一步换回更多的外汇储备。据中国商务部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以出口制造业为主,并且这些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出口额占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外国资本这两个方面的重叠作用,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中资本账户顺差快速增长。
另外,除了以上经济方面的因素外,许多非经济因素也对我国现今大规模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早在1985年开始,我国为了解决当时在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和服务中所存在的外汇短缺问题,人为地长时期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又例如为了鼓励和支持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政策。这两大政策一方面用于直接创汇,另一方面减少外汇支出,共同导致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再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从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所采取了积极增加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还有,最近几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变为现实并将进一步升值,大量“热钱”等投机性资金流入国内,这也是我国国际收支中出现持续资本顺差的非经济因素之一。
三 完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是由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哪一类因素引起的都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考虑到当前我国大量外汇储备已经对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应是明智之举。
第一,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相关职能和职责。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是单一模式,即仅由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发挥作用而财政部基本上没有关系的管理模式。但是,相比其他国家的双层模式,我国所采用的单一模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日本财务省(相当于财政部)做出政策决策后,由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进行执行。或者在特殊情况下,日本银行先做出决策建议后报财务省批准才能执行。
第二,进一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结构。正如前面所述,基于不同的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对外汇储备进行分类管理,构造出适应于不同要求的管理机构来。对于注重流动性部分,一般出于干预汇率市场的目的,我们可以继续将其交由中国人民银行来全权管理。而对于注重收益性部分,因强调其保值增值的目的,一般可以将其所有权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并将经营权交由其他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这些专业投资机构可以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出现,在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将超额外汇储备用于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国外上市公司股票等有价证券,或者購买海外战略性资源、先进设备和技术。
第三,进一步丰富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主体。当前,我国仍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这种外汇管理手段已经与现今高度发达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相冲突。因为,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我国绝大多数的外汇储备都只能以官方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在,居民和企业只有少量的持汇限度。这就造成了我国居民和企业等的用汇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一现象严重地制约着他们的对外直接投资。因此,下一步放松外汇管制,通过“藏汇于民”的手段,使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主体多元化,从而将现有大量的超额外汇储备分散到民间以充分发挥外汇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其投资收益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进一步健全我国外汇储备运营的监管体制。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对提高外汇储备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外汇储备决策与执行的外部审计机构。这种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责就在于按照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规定,对相关的决策和执行组织的行为进行合规性检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