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厌学现象在高等学校中表现较为突出,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不利于高校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建设,并且大学生厌学已发展成为群体现象,为此,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与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出我校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我校大学生厌学措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原因;层次分析法
1引言
学风是学生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正确的学习目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求是的创新精神,浓厚的学习空气和浓郁的文化环境。我校学风主流是好的,但在新形势下,我校学风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其表現形式也多样化,本文就我校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问卷调查,层次分析,以求查出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力图让学风从根本上好转。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记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2调查问卷汇总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4月29号晚,对在图书馆上自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60份调查问卷表,实际收回54份,其中4份作废,得到具有可参考价值的调查问卷50份。
3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我校大学生厌学的表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价值目标短期化,学习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②价值取向功利化,经商打工热造成大学生旷课现象严重;③考试舞弊严重;④道德观念淡薄,寻找精神寄托。
第二,建立大学生厌学原因层次结构图。对以上现象的进一步调查,探究其影响的原因,构造层次结构图(如下)。
导致大学生厌学的层次结构图
第三,利用比较矩阵和一致性检验原理,得出结论。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学生自己,这其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师的素质所占权重最大,约占65%;其次是学生参与科研的道路不畅和学生的素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20%,学校机构设置不完善和管理不严约10%,其余的对大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开设心理咨询约为5%。在个人因素中,感情生活空乏和一些学生起点低约占52.77%;其次是现代大学生意志薄弱,约占15.7%,恋爱及由此引发的问题,约11.7%,大学生忙于参与社会活动,约占10.7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够强烈,约占9.73%;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学生的态度及影响占60%,家庭和睦程度占20%,家庭经济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占20%;在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学校周围的不良风气,占78.86%,社会就业压力占21.14%。
4改善大学生厌学状态的建议
第一,净化社会空气,优化社会大环境。大力宣传科教兴国之道,批判读书无用的思潮;大力宣传科学致富,知识就是力量的舆论,营造正当,公平竞争,凭实力升学就业的氛围,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
第二,加强学校管理,建全学校管理机构。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增强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要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学生成绩管理,加大奖罚力度,对主动积极学习的学生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第三,调整专业设置,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开设的专业可要尽可能的反映学科最新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不断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课程设置要及时地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感触时代脉搏的过程中自觉地投入学习。
第四,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严谨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和谐、融洽和民主的气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快的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要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上培养他们自觉、坚韧、果断和自制的品质,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可以用科学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感人事迹了勉励学生;用张海迪、保尔等身残志不残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学生。
第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多开展知识竞赛;要多关心多表扬,多鼓励学生;教师要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关心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扬长补短。
第七,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必然导致学生到校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建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24-244.
[2]袁东华.大学生厌学根源初探[J].广西: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6-8.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4-267.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原因;层次分析法
1引言
学风是学生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正确的学习目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求是的创新精神,浓厚的学习空气和浓郁的文化环境。我校学风主流是好的,但在新形势下,我校学风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其表現形式也多样化,本文就我校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问卷调查,层次分析,以求查出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力图让学风从根本上好转。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记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2调查问卷汇总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4月29号晚,对在图书馆上自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60份调查问卷表,实际收回54份,其中4份作废,得到具有可参考价值的调查问卷50份。
3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我校大学生厌学的表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价值目标短期化,学习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②价值取向功利化,经商打工热造成大学生旷课现象严重;③考试舞弊严重;④道德观念淡薄,寻找精神寄托。
第二,建立大学生厌学原因层次结构图。对以上现象的进一步调查,探究其影响的原因,构造层次结构图(如下)。
导致大学生厌学的层次结构图
第三,利用比较矩阵和一致性检验原理,得出结论。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学生自己,这其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师的素质所占权重最大,约占65%;其次是学生参与科研的道路不畅和学生的素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20%,学校机构设置不完善和管理不严约10%,其余的对大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开设心理咨询约为5%。在个人因素中,感情生活空乏和一些学生起点低约占52.77%;其次是现代大学生意志薄弱,约占15.7%,恋爱及由此引发的问题,约11.7%,大学生忙于参与社会活动,约占10.7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够强烈,约占9.73%;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学生的态度及影响占60%,家庭和睦程度占20%,家庭经济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占20%;在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学校周围的不良风气,占78.86%,社会就业压力占21.14%。
4改善大学生厌学状态的建议
第一,净化社会空气,优化社会大环境。大力宣传科教兴国之道,批判读书无用的思潮;大力宣传科学致富,知识就是力量的舆论,营造正当,公平竞争,凭实力升学就业的氛围,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
第二,加强学校管理,建全学校管理机构。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增强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要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学生成绩管理,加大奖罚力度,对主动积极学习的学生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第三,调整专业设置,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开设的专业可要尽可能的反映学科最新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不断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课程设置要及时地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感触时代脉搏的过程中自觉地投入学习。
第四,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严谨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和谐、融洽和民主的气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快的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要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上培养他们自觉、坚韧、果断和自制的品质,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可以用科学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感人事迹了勉励学生;用张海迪、保尔等身残志不残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学生。
第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多开展知识竞赛;要多关心多表扬,多鼓励学生;教师要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关心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扬长补短。
第七,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必然导致学生到校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建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24-244.
[2]袁东华.大学生厌学根源初探[J].广西: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6-8.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