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通货膨胀政策的双重效应通货膨胀对于社会经济运行是有利还是有弊呢?是利大还是弊大呢?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于通货膨胀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对这一命题作出肯定回答的经济学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本文由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引出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理论,以及对经济中半通货膨胀现象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 货币理论
一、货币数量论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货币数量论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变动来说货币价值的变动,进而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理论。古罗马时代最早产生了货币数量论的思想萌芽,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罗马法官鲍尔斯鸿曾说过“货币的价值被货币的数量所左右”。1569年,法国重商主义者让·博丹明确地将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用货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16世纪西欧的价格变动。因此,博丹被认为是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在这之后,爱尔兰银行家理查德·坎蒂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洛克认为,货币的价值由其供给数量决定,货币供给的数量增加必然降低币值。休谟在《论货币》中,认为流通中的货币只是计算和代表商品价值的符号。在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成比例上升。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货币数量论,影响最大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867-1947)在他的《货币购买力》1911年提出的交易方程:P=MV/T以及1917年,英国剑桥学派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M=KPY强调了货币作为储蓄手段的职能。虽然从货币作用来看,剑桥方程式敲掉货币持有方面,即作为储蓄手段的职能。交易方程则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侧重货币花费。但是二者根本上都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V或K是比较稳定的。而T或Y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也是比较稳定的。因此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是成比例变动的,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故名“货币数量论”。
二、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
首先假设:所有失业资源的生产效率相同,而且可以互换,构成边际成本的各个生产要素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不要求货币工资增加,货币数量与社会有效需求按同一比例变动。于是在生产资源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如果货币数量增加,从而社会有效需求增加时,货币工资不会增加,所以物价水平不会上升。但由于货币数量增加,却使就业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在已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如果货币数量增加,从而社会需求增加时,便会使货币工资增加,进而使物价与社会有效需求按同一比例增加。简言之:货币数量变动对物价之影响具体表现在:“只要存在失业理论,就业量会和货币数量作出相同比例的改变,而当充分就业存在时,价格水平会和货币数量作出相同比例的改变量。
三、凯恩斯半通货膨胀(semi-inflation)理论
假设货币数量增加后,首先满足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因而利率会下降,企业投资因此而增加,结果是就业和收入(产量)增加,而物价并不因此上涨。
国民收入增加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由于闲置资源和失业人数减少,扩大生产会使边际成本增加,从而使物价上涨,但货币供给的增加又会使价格下降。
当货币供求均衡时,物价并不会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此时,物价上涨的幅度小于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幅度。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使物价同比例上涨。
充分就业是一个“最后分界点”(Criticalpoint)如下图C点。
在达到这一点(C点)以前,货币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引起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同时引起物价上涨。但此时物价上涨赶不上货币数量增加,这种物价上涨被称为“半通货膨胀”。当达到充分就业以后,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同一比例的上升,这就是真正的通货膨胀,或绝对的通货膨胀。
四、政策建议
《通论》中,凯恩斯指出:“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有些怀疑,仅仅由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有多大成就。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尽管凯恩斯偏爱财政政策,但其一生对经济学的重点研究仍然集中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理论上并以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成就闻名于世。事实上,凯恩斯也极力主张实施廉价货币政策以增加有效需求,促进充分就业。凯恩斯指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由此可见,凯恩斯并不是不重视货币政策,而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在增加有效需求方面来得直接和得力。此认识被后继的凯恩斯主义者进一步阐发并得到完善和强化。在充分就业点以下的部分,温和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尽管会带来物价的上涨,但能使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凯恩斯认为,在未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就存在着资源浪费,必须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有效需求,虽然会带来物价上涨,但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但是,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反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完善。第二,发生预期作用的速度较慢,作用的后果也较难预测,政府在进行预测和掌握时机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第三,可能与政府的财政目标或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目标发生矛盾。第四,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抵消。第五,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的几个主要武器不能完全控制放款总额。第六,货币政策容易受国际准备金流动的冲击。
参考文献:
[1]丁冰.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
[2][英]凯恩斯著.徐毓(木丹)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6(2).
[3]陈银娥.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经济评论.2000(4).
关键词:凯恩斯 货币理论
一、货币数量论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货币数量论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变动来说货币价值的变动,进而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理论。古罗马时代最早产生了货币数量论的思想萌芽,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罗马法官鲍尔斯鸿曾说过“货币的价值被货币的数量所左右”。1569年,法国重商主义者让·博丹明确地将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用货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16世纪西欧的价格变动。因此,博丹被认为是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在这之后,爱尔兰银行家理查德·坎蒂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洛克认为,货币的价值由其供给数量决定,货币供给的数量增加必然降低币值。休谟在《论货币》中,认为流通中的货币只是计算和代表商品价值的符号。在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成比例上升。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货币数量论,影响最大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867-1947)在他的《货币购买力》1911年提出的交易方程:P=MV/T以及1917年,英国剑桥学派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M=KPY强调了货币作为储蓄手段的职能。虽然从货币作用来看,剑桥方程式敲掉货币持有方面,即作为储蓄手段的职能。交易方程则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侧重货币花费。但是二者根本上都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V或K是比较稳定的。而T或Y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也是比较稳定的。因此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是成比例变动的,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故名“货币数量论”。
二、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
首先假设:所有失业资源的生产效率相同,而且可以互换,构成边际成本的各个生产要素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不要求货币工资增加,货币数量与社会有效需求按同一比例变动。于是在生产资源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如果货币数量增加,从而社会有效需求增加时,货币工资不会增加,所以物价水平不会上升。但由于货币数量增加,却使就业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在已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如果货币数量增加,从而社会需求增加时,便会使货币工资增加,进而使物价与社会有效需求按同一比例增加。简言之:货币数量变动对物价之影响具体表现在:“只要存在失业理论,就业量会和货币数量作出相同比例的改变,而当充分就业存在时,价格水平会和货币数量作出相同比例的改变量。
三、凯恩斯半通货膨胀(semi-inflation)理论
假设货币数量增加后,首先满足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因而利率会下降,企业投资因此而增加,结果是就业和收入(产量)增加,而物价并不因此上涨。
国民收入增加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由于闲置资源和失业人数减少,扩大生产会使边际成本增加,从而使物价上涨,但货币供给的增加又会使价格下降。
当货币供求均衡时,物价并不会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此时,物价上涨的幅度小于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幅度。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使物价同比例上涨。
充分就业是一个“最后分界点”(Criticalpoint)如下图C点。
在达到这一点(C点)以前,货币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引起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同时引起物价上涨。但此时物价上涨赶不上货币数量增加,这种物价上涨被称为“半通货膨胀”。当达到充分就业以后,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同一比例的上升,这就是真正的通货膨胀,或绝对的通货膨胀。
四、政策建议
《通论》中,凯恩斯指出:“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有些怀疑,仅仅由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有多大成就。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尽管凯恩斯偏爱财政政策,但其一生对经济学的重点研究仍然集中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理论上并以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成就闻名于世。事实上,凯恩斯也极力主张实施廉价货币政策以增加有效需求,促进充分就业。凯恩斯指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由此可见,凯恩斯并不是不重视货币政策,而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在增加有效需求方面来得直接和得力。此认识被后继的凯恩斯主义者进一步阐发并得到完善和强化。在充分就业点以下的部分,温和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尽管会带来物价的上涨,但能使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凯恩斯认为,在未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就存在着资源浪费,必须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有效需求,虽然会带来物价上涨,但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但是,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反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完善。第二,发生预期作用的速度较慢,作用的后果也较难预测,政府在进行预测和掌握时机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第三,可能与政府的财政目标或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目标发生矛盾。第四,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抵消。第五,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的几个主要武器不能完全控制放款总额。第六,货币政策容易受国际准备金流动的冲击。
参考文献:
[1]丁冰.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
[2][英]凯恩斯著.徐毓(木丹)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6(2).
[3]陈银娥.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经济评论.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