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本文从经济增长、区际联系、经济与环境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明确定义,并根据以上三个核心内涵设计相关衡量指标,运用计量模型、加权法等方法构建衡量区域发展协调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方法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弱化利益冲突,强化利益依赖,通过提供系统的方法论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利用区域系统整体利益的提升实现不同区域利益的共同增长。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要求下,区域协调发展不单单片面针对经济,更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状态下的全面的、可持續的协调发展。因此,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被定义为区域内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之间通过良性竞争和区际合作,相互促进和协同,形成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分解指标
本文从对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的定义出发,即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以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参考覃成林( 2013)和刘海楠(2014)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价,构建如表1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协调度综合指标共由三个二级指标和六个三个指标构成。其中,三个二级分解指标分别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定义分别进行设定:三级分解指标中的“增长率变异系数”主要作用于测量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Moran's I系数主要测量区际联系程度,而经济指标GDP和三个环境指标——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合成计算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接下来将依次介绍三个二级分解指标和综合指标的测算方法。
分解指标一: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
本文选择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GDP增长率表示GDP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的比例,具有横向可比性,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区域经济共同增长表示区域内每个地区经济都相比上一年有所提升,且不同地区GDP增长率差异程度没有明显扩大。结合近几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数据,基本上每个省、市、县经济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此处采用增长率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指标,即:
上式中.K表示增长率变异系数:n表示区域内地区的个数;xj表示第j个地区的GDP增长率,j=l,2,3,…,n;x表示各地区GDP平均增长率。增长率变异系数结果介于0-1之间.K的值越大,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幅度差异越大,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情况越不乐观,区域协调程度越差;相反,K的值越小,区域协调状况越好,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认为,可以将增长率变异系数的临界值设定为0.5.当K<0.5时,表示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较均衡,地区之间共同增长状态较好;当K>0.5时,表示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差异过大,共同增长状态不太理想。
分解指标二:区际联系强度
自从空间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之后,地区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学者们不断研究的方向,因此也出现了如空间相关、空间叠加分析等工具,直到空间自相关概念出现,空间自相关分析成为了解空间分布特征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分析区际联系重要的计量工具。空间自相关测度存在多种方法,本文采用Moran'sI系数来衡量区际联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分解指标三: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要求建立生态保护机制。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涉及经济和环境两个系统。因此,本文先分别对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进行评价后将两者合成为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评价。对于经济系统的评价,本文采用CDP指标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字母G表示)。对于环境系统,本文主要考虑了生态的完善程度和数据的可得性,从森林覆盖、耕地保护、城市绿化三个角度出发,采用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具体量化指标来衡量(用字母M表示)。
其中,森林覆盖率(用m1表示)是指地区森林面积与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体现了地区生态保护状况:耕地覆盖率(用m2表示)是指地区耕地面积与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体现了地区耕地保护状况;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用m3表示)是指地区建成区绿化面积与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体现了地区城市绿化状况。三个指标综合反映了地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况。
接下来,共分为三个步骤来计算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
第一步,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于各指标量纲不同,为了消除量纲对结果的影响,首先需要将数据标准化,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的标准化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最小一最大值”的方法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如下:之间。
第二步,计算环境系统完善程度。由于环境系统是由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指标来体现,因此在计算每个指标的结果后,需要运用加权法计算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1、a2、a3分别表示三个环境系统指标的权重系数,代表了三个指标对于经济系统的完善程度的影响程度。由于本文中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指标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三个指标同等重要,因此权重系数a1 =a2 =a3= 1/3,环境系统的计算公式变为:
M=1/3m1+1/3m2+1/3m3 第 三步,计算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针对经济系统(G)与环境系统(M)协调程度的计算本文引用协调度模型,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表示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G表示标准化处理后的GDP;k为协调系数,根据涂建军、周艳(2013)的观点认为,协调系数一般取2,因此有k=2。L的取值范围为0-1,L越趋近于1时,表明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越高;相反,L越趋近于O,则表明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越低。
二、区域协调度综合指标
以上分别对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区际联系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分别进行了量化评价,在将三个指标进行综合求得区域整体协调程度时仍需运用加权法,其计算为:
其中,U表示区域协调度,b1、b2、b3分别表示对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K、区际联系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L所赋予的权重。由于这三个指标是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内涵设定而成,都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部分,重要程度相当,因此,本文对三个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即b1=b2=b3=1/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异系数为负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区域协调性反而越差:Moran's,系数和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是正指标,也就是说其数值越大说明区际联系越紧密,协调性越好。因此在合成指标时,应先将正负指标进行统一,得到全新的计算公式如下:
U=1/3(1-k)+1/3I+1/3L 以上即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评价公式。U数值越大,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越高;相反,数值越小,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越低。不同大小的数值,代表区域协调发展层次不同。本文采用武京涛、涂建军、阎晓等( 2011)的观点,将区域协调度划分为失衡型、过渡型和协调型三个层次。如表2所示,0.4和0.6作为三个层次划分的临界点,当O0.6时,表示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依据不同的临界点,将三个层次划分为10个不同的等级,有利于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阶段,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帮助区域分步、有序地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刘海楠.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涂建军,周艳.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4]武京涛,涂建军,阎晓.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8).
作者简介:
邹颖,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方法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弱化利益冲突,强化利益依赖,通过提供系统的方法论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利用区域系统整体利益的提升实现不同区域利益的共同增长。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要求下,区域协调发展不单单片面针对经济,更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状态下的全面的、可持續的协调发展。因此,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被定义为区域内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之间通过良性竞争和区际合作,相互促进和协同,形成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分解指标
本文从对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的定义出发,即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以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参考覃成林( 2013)和刘海楠(2014)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价,构建如表1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协调度综合指标共由三个二级指标和六个三个指标构成。其中,三个二级分解指标分别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定义分别进行设定:三级分解指标中的“增长率变异系数”主要作用于测量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Moran's I系数主要测量区际联系程度,而经济指标GDP和三个环境指标——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合成计算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接下来将依次介绍三个二级分解指标和综合指标的测算方法。
分解指标一: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
本文选择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GDP增长率表示GDP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的比例,具有横向可比性,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区域经济共同增长表示区域内每个地区经济都相比上一年有所提升,且不同地区GDP增长率差异程度没有明显扩大。结合近几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数据,基本上每个省、市、县经济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此处采用增长率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指标,即:
上式中.K表示增长率变异系数:n表示区域内地区的个数;xj表示第j个地区的GDP增长率,j=l,2,3,…,n;x表示各地区GDP平均增长率。增长率变异系数结果介于0-1之间.K的值越大,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幅度差异越大,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情况越不乐观,区域协调程度越差;相反,K的值越小,区域协调状况越好,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认为,可以将增长率变异系数的临界值设定为0.5.当K<0.5时,表示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较均衡,地区之间共同增长状态较好;当K>0.5时,表示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差异过大,共同增长状态不太理想。
分解指标二:区际联系强度
自从空间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之后,地区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学者们不断研究的方向,因此也出现了如空间相关、空间叠加分析等工具,直到空间自相关概念出现,空间自相关分析成为了解空间分布特征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分析区际联系重要的计量工具。空间自相关测度存在多种方法,本文采用Moran'sI系数来衡量区际联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分解指标三: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要求建立生态保护机制。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涉及经济和环境两个系统。因此,本文先分别对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进行评价后将两者合成为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评价。对于经济系统的评价,本文采用CDP指标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字母G表示)。对于环境系统,本文主要考虑了生态的完善程度和数据的可得性,从森林覆盖、耕地保护、城市绿化三个角度出发,采用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具体量化指标来衡量(用字母M表示)。
其中,森林覆盖率(用m1表示)是指地区森林面积与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体现了地区生态保护状况:耕地覆盖率(用m2表示)是指地区耕地面积与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体现了地区耕地保护状况;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用m3表示)是指地区建成区绿化面积与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体现了地区城市绿化状况。三个指标综合反映了地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况。
接下来,共分为三个步骤来计算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
第一步,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于各指标量纲不同,为了消除量纲对结果的影响,首先需要将数据标准化,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的标准化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最小一最大值”的方法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如下:之间。
第二步,计算环境系统完善程度。由于环境系统是由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指标来体现,因此在计算每个指标的结果后,需要运用加权法计算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1、a2、a3分别表示三个环境系统指标的权重系数,代表了三个指标对于经济系统的完善程度的影响程度。由于本文中森林覆盖率、耕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指标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三个指标同等重要,因此权重系数a1 =a2 =a3= 1/3,环境系统的计算公式变为:
M=1/3m1+1/3m2+1/3m3 第 三步,计算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针对经济系统(G)与环境系统(M)协调程度的计算本文引用协调度模型,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表示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G表示标准化处理后的GDP;k为协调系数,根据涂建军、周艳(2013)的观点认为,协调系数一般取2,因此有k=2。L的取值范围为0-1,L越趋近于1时,表明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越高;相反,L越趋近于O,则表明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越低。
二、区域协调度综合指标
以上分别对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区际联系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分别进行了量化评价,在将三个指标进行综合求得区域整体协调程度时仍需运用加权法,其计算为:
其中,U表示区域协调度,b1、b2、b3分别表示对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程度K、区际联系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L所赋予的权重。由于这三个指标是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内涵设定而成,都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部分,重要程度相当,因此,本文对三个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即b1=b2=b3=1/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异系数为负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区域协调性反而越差:Moran's,系数和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是正指标,也就是说其数值越大说明区际联系越紧密,协调性越好。因此在合成指标时,应先将正负指标进行统一,得到全新的计算公式如下:
U=1/3(1-k)+1/3I+1/3L 以上即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评价公式。U数值越大,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越高;相反,数值越小,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越低。不同大小的数值,代表区域协调发展层次不同。本文采用武京涛、涂建军、阎晓等( 2011)的观点,将区域协调度划分为失衡型、过渡型和协调型三个层次。如表2所示,0.4和0.6作为三个层次划分的临界点,当O0.6时,表示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依据不同的临界点,将三个层次划分为10个不同的等级,有利于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阶段,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帮助区域分步、有序地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刘海楠.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涂建军,周艳.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4]武京涛,涂建军,阎晓.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8).
作者简介:
邹颖,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