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邱婷婷
指导专家: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科教授吴士明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陈蓉
利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源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被称为光疗,是临床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光疗主要有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其中,红外线属于电磁波
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因此被称为“生命之光”。
从因“疫”而普及的红外测温仪说起
提起红外线,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近两年频繁接触到的红外测温仪。
体温是显示人体生命体征最为重要的一个表征。而发热是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重要的首发症状,体温检测则成为诊断此类病例的首要环节。
目前,常见的体温测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水银体温计为代表的接触式测量方式,其计测量比较精准,但存在潜在的汞危害,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水银体温计。另一种则是以红外测温仪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测量方式,由于红外体温仪能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并且相较水银体温计更为方便快捷,也能避免水银的污染,因此这种测温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更是大显身手。
红外线是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胥尔在1800年发现的。他在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结果发现温度上升得很快,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照到温度计上,于是将这种波长大于红光的不可见光命名为红外线。随后,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可以对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进行采集、量化,然后从量化结果计算出物体温度,这也是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上个世纪,美国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太阳光中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于是,1989年,美国航天总署发布远红外线研究报告明确指出,空气中的氧气、阳光中8~14微米的远红外线与大自然中的水,是“生命三要素”。之后,人们不断对红外线进行探索、研究、开发、利用,研发出工业远红外高效热源、建筑节能材料、医学理疗器械、红外保健服装、生活红外线热炉仪传感装置及红外农业等产品和技术。可以说,如今红外线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能量医学领域红外线大展身手
随着生命科学第三次革命的开启,无创能量医学浪潮兴起。无创能量是指包括冲击波、超声波、电磁波和激光等生物力学作用于生物体细胞的能量,它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不可逆的损伤,但可对生物体靶器官或组织产生修复和再生的作用,故可达到治疗且无副作用的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指出,无创能量医学对未来维护人类健康非常重要,它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成为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研究的深入,红外线作为无创能量医学的主要角色,目前已被成功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
红外线在临床的应用,就是截取跟我们人体波长相一致的波段作用于人体。用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体表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用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照射体表时,它们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故用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可取得不同的保健及治疗效果。以下为海军总医院空潜科主治医师吕晓宁,搜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报道所总结出的红外线的临床应用——
消炎: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渗出物吸收,消除肿胀,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消散,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如神经炎、肌炎、关节炎及内脏的一些慢性炎症。目前临床已经应用针灸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疗效肯定。
镇痛:热能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并通过缓解肌肉痉挛、消肿、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各种疼痛,如神经痛以及痉挛痛、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临床实践中,更多地利用远红外线照射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远红外线照射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
促进组织再生:远红外线能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再生,促进肉芽生长,增强组织修复和再生功能,加速伤口愈合。目前,临床应用药物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痔疮、肛瘘、轻度烧伤、产后会阴伤口等都取得积极的效果。
缓解肌肉痉挛:远红外线照射后皮肤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使肌肉温度升高,降低肌梭中 y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肌肉松弛,有利于对抗肌肉痉挛、劳损,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症状等。远红外线照射腹部皮肤使之温度升高,通过反射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可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劳损和胃肠道痉挛。
抑制腫瘤:德国著名医学家古博格教授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从而创立了缺氧致病(癌)学,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红外线照射可以快速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组织细胞含氧量大大提高,所以有很好的防治肿瘤的作用。如今,包括红外线照射在内的热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又一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热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已为细胞学研究所证实,其临界温度为43C左右。
改善眼病:低能量的远/近红外光能够穿透组织到达视网膜,故近年开始应用于眼病治疗,特别是眼底病,如甲醇中毒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损伤、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对抗抑郁:美国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2月到2015年5月期间召集了338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既有完全不存在抑郁倾向的人,也包括有轻微甚至是重度的抑郁症患者。在一个半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志愿者们被安排接受红外线光的照射,照射范围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和大腿处。随着实验的推进,志愿者们的体温最终升高至38.5C。研究人员分别记录了他们在体温升高前和升高后关于相关问题的回答,并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在经过了一周的红外线治疗后,研究人员们发现,那些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研究人员表示,一定程度的高温能对人体中控制大脑活动的相关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从而使我们产生积极的情绪。 消毒灭菌:远红外线能够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破坏乙肝表面抗原和细菌内毒素,故现在广泛应用于卫生防疫部门。
低温复温:红外线可使皮肤与内脏温度平稳上升,利用这一原理研制成的辐射式远红外线新生儿抢救台,现已用于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红外热像,让疼痛、未病看得见
除了用于防病、治病,红外线在辅助诊断方面也是一个高手。
用物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红外辐射源,无时不刻地对外发射红外辐射能。研究证明,这种红外辐射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组织代谢、神经的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正常的人体功能状态有正常的热图(医用红外热像仪所摄取的图像),异常的功能状态有异常的热图。比较分析正常、异常热图的差异和规律,就可用于推论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结合临床,可以指导和辅助临床医学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红外热图与CT、MRI、X光、B超等影像诊断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优势:
1.能精确、实时、动态地采集记录人体表面的温度变化和分布形态,反映与温度密切相关的机体某些功能状况的变化,这是目前其他医用影像学所不具备的功能;同时由于它只是被动接受机体发出的热信号,本身无任何辐射,因此它是一项绿色、无创的研究人体温度变化、观察疾病的功能性检测技术。
2.适应证广泛,可用于软组织疼痛,包括颈、肩、腰、腿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的评判;也可用于急、慢性炎症的部位、范围、程度的评估;对肢体动静脉血管功能状态、血供情况也能观察;亦可用于肿瘤的预警指示,全程监视、疗效评估。
3.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整体观念,红外热像仪正是可以获得人体整体的、连续的、动态的红外信息的一种检测手段。特别是机体在“未病”时,所发生的量变过程,可以通过机体的红外线变化而被记录,这是X光、B超、CT、核磁共振等结构影像诊断技术不能完成的,它们的提示只是在机体形态学发生改变后的状态。目前中医望诊主要是靠肉眼观察,这种观察目前还缺乏定量的指标,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如果应用现代红外热像技术,对人体体表温度与局部皮肤血流量、组织代谢水平、深部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及神经调节做一个量变记录,当人体发生病理改变或某种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局部温度的变化往往要早于主观症状的发生。所以,红外热像技术在“治未病”方面可发挥更大作用。
4.能将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直观显示出来,再结合先进的微创治疗技术,对疼痛实行靶向治疗,使微创治疗部位更精确,疗效更好。在治疗疼痛方面,目前临床是已经实现了疼痛感觉主诉可视化、微创治疗靶向化、疗效评定客观化。
另外,红外热像诊断技术还可以与诸多治疗手段,如与激光椎间盘内减压术、臭氧椎间盘突出消融术、射频治疗术、各种神经阻滞术、针刀、药刀、经穴疗法、针灸推拿、康复训练、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居家用品遇上红外线,健康优质生活轻松来
看了以上内容,您一定迫切想知道,我们在非医疗场所该如何获得红外线并享受其“福利”?
其实,只要在是零下273C以上环境中的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线。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它的最低气温也不低于零下90C,远远高于零下273C(高2倍),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线,我们就生存在一个充满红外线的环境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红外线最多来源于太阳光。但太阳光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光线,比如紫外线,轻则会让人变黑长斑,重则会导致皮肤癌。可喜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科技工作者们开发出了形形色色的红外线保健器具与产品。市场上常见的有远红外线床垫、远红外线热敷器、远红外线健身器、远红外线治疗仪、远红外线电灸器、红外线保健灯、红外线纺织品等,琳琅满目,大家可按需选择,按说明书使用。
这里我们以红外纺织品为例,其是指常温下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功能且其发射率大于65%的纺织品。一般常见的红外线纺织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由红外纤维加工而成的纺织品;另一类采用后整理技术,即将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胶粘剂中制成涂层剂涂在织物上,经干燥后制成。红外线纺织物的主要功能是保暖、抗菌及保健。比如,用远红外织物制成的防寒服、滑雪衣、风衣、防寒靴内层、鞋垫、袜子、手套衬里、电热毡等,比较适合冬季使用;用远红外织物制成的护膝、护腕、护腰等,比较适合骨病患者使用;用远红外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如被褥、床垫、枕罩、枕心等,比较适合失眠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远红外线产品虽然优点多多,保健、治療效果确切,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居家助手,急性炎症、高热、活动性结核、活动性出血或倾向者就需要谨慎使用。
执行:邱婷婷
指导专家: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科教授吴士明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陈蓉
利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源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被称为光疗,是临床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光疗主要有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其中,红外线属于电磁波
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因此被称为“生命之光”。
从因“疫”而普及的红外测温仪说起
提起红外线,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近两年频繁接触到的红外测温仪。
体温是显示人体生命体征最为重要的一个表征。而发热是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重要的首发症状,体温检测则成为诊断此类病例的首要环节。
目前,常见的体温测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水银体温计为代表的接触式测量方式,其计测量比较精准,但存在潜在的汞危害,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水银体温计。另一种则是以红外测温仪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测量方式,由于红外体温仪能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并且相较水银体温计更为方便快捷,也能避免水银的污染,因此这种测温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更是大显身手。
红外线是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胥尔在1800年发现的。他在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结果发现温度上升得很快,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照到温度计上,于是将这种波长大于红光的不可见光命名为红外线。随后,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可以对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进行采集、量化,然后从量化结果计算出物体温度,这也是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上个世纪,美国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太阳光中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于是,1989年,美国航天总署发布远红外线研究报告明确指出,空气中的氧气、阳光中8~14微米的远红外线与大自然中的水,是“生命三要素”。之后,人们不断对红外线进行探索、研究、开发、利用,研发出工业远红外高效热源、建筑节能材料、医学理疗器械、红外保健服装、生活红外线热炉仪传感装置及红外农业等产品和技术。可以说,如今红外线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能量医学领域红外线大展身手
随着生命科学第三次革命的开启,无创能量医学浪潮兴起。无创能量是指包括冲击波、超声波、电磁波和激光等生物力学作用于生物体细胞的能量,它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不可逆的损伤,但可对生物体靶器官或组织产生修复和再生的作用,故可达到治疗且无副作用的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指出,无创能量医学对未来维护人类健康非常重要,它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成为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研究的深入,红外线作为无创能量医学的主要角色,目前已被成功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
红外线在临床的应用,就是截取跟我们人体波长相一致的波段作用于人体。用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体表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用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照射体表时,它们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故用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可取得不同的保健及治疗效果。以下为海军总医院空潜科主治医师吕晓宁,搜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报道所总结出的红外线的临床应用——
消炎: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渗出物吸收,消除肿胀,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消散,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如神经炎、肌炎、关节炎及内脏的一些慢性炎症。目前临床已经应用针灸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疗效肯定。
镇痛:热能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并通过缓解肌肉痉挛、消肿、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各种疼痛,如神经痛以及痉挛痛、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临床实践中,更多地利用远红外线照射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远红外线照射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
促进组织再生:远红外线能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再生,促进肉芽生长,增强组织修复和再生功能,加速伤口愈合。目前,临床应用药物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痔疮、肛瘘、轻度烧伤、产后会阴伤口等都取得积极的效果。
缓解肌肉痉挛:远红外线照射后皮肤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使肌肉温度升高,降低肌梭中 y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肌肉松弛,有利于对抗肌肉痉挛、劳损,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症状等。远红外线照射腹部皮肤使之温度升高,通过反射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可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劳损和胃肠道痉挛。
抑制腫瘤:德国著名医学家古博格教授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从而创立了缺氧致病(癌)学,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红外线照射可以快速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组织细胞含氧量大大提高,所以有很好的防治肿瘤的作用。如今,包括红外线照射在内的热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又一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热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已为细胞学研究所证实,其临界温度为43C左右。
改善眼病:低能量的远/近红外光能够穿透组织到达视网膜,故近年开始应用于眼病治疗,特别是眼底病,如甲醇中毒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损伤、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对抗抑郁:美国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2月到2015年5月期间召集了338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既有完全不存在抑郁倾向的人,也包括有轻微甚至是重度的抑郁症患者。在一个半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志愿者们被安排接受红外线光的照射,照射范围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和大腿处。随着实验的推进,志愿者们的体温最终升高至38.5C。研究人员分别记录了他们在体温升高前和升高后关于相关问题的回答,并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在经过了一周的红外线治疗后,研究人员们发现,那些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研究人员表示,一定程度的高温能对人体中控制大脑活动的相关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从而使我们产生积极的情绪。 消毒灭菌:远红外线能够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破坏乙肝表面抗原和细菌内毒素,故现在广泛应用于卫生防疫部门。
低温复温:红外线可使皮肤与内脏温度平稳上升,利用这一原理研制成的辐射式远红外线新生儿抢救台,现已用于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红外热像,让疼痛、未病看得见
除了用于防病、治病,红外线在辅助诊断方面也是一个高手。
用物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红外辐射源,无时不刻地对外发射红外辐射能。研究证明,这种红外辐射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组织代谢、神经的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正常的人体功能状态有正常的热图(医用红外热像仪所摄取的图像),异常的功能状态有异常的热图。比较分析正常、异常热图的差异和规律,就可用于推论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结合临床,可以指导和辅助临床医学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红外热图与CT、MRI、X光、B超等影像诊断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优势:
1.能精确、实时、动态地采集记录人体表面的温度变化和分布形态,反映与温度密切相关的机体某些功能状况的变化,这是目前其他医用影像学所不具备的功能;同时由于它只是被动接受机体发出的热信号,本身无任何辐射,因此它是一项绿色、无创的研究人体温度变化、观察疾病的功能性检测技术。
2.适应证广泛,可用于软组织疼痛,包括颈、肩、腰、腿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的评判;也可用于急、慢性炎症的部位、范围、程度的评估;对肢体动静脉血管功能状态、血供情况也能观察;亦可用于肿瘤的预警指示,全程监视、疗效评估。
3.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整体观念,红外热像仪正是可以获得人体整体的、连续的、动态的红外信息的一种检测手段。特别是机体在“未病”时,所发生的量变过程,可以通过机体的红外线变化而被记录,这是X光、B超、CT、核磁共振等结构影像诊断技术不能完成的,它们的提示只是在机体形态学发生改变后的状态。目前中医望诊主要是靠肉眼观察,这种观察目前还缺乏定量的指标,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如果应用现代红外热像技术,对人体体表温度与局部皮肤血流量、组织代谢水平、深部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及神经调节做一个量变记录,当人体发生病理改变或某种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局部温度的变化往往要早于主观症状的发生。所以,红外热像技术在“治未病”方面可发挥更大作用。
4.能将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直观显示出来,再结合先进的微创治疗技术,对疼痛实行靶向治疗,使微创治疗部位更精确,疗效更好。在治疗疼痛方面,目前临床是已经实现了疼痛感觉主诉可视化、微创治疗靶向化、疗效评定客观化。
另外,红外热像诊断技术还可以与诸多治疗手段,如与激光椎间盘内减压术、臭氧椎间盘突出消融术、射频治疗术、各种神经阻滞术、针刀、药刀、经穴疗法、针灸推拿、康复训练、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居家用品遇上红外线,健康优质生活轻松来
看了以上内容,您一定迫切想知道,我们在非医疗场所该如何获得红外线并享受其“福利”?
其实,只要在是零下273C以上环境中的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线。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它的最低气温也不低于零下90C,远远高于零下273C(高2倍),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线,我们就生存在一个充满红外线的环境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红外线最多来源于太阳光。但太阳光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光线,比如紫外线,轻则会让人变黑长斑,重则会导致皮肤癌。可喜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科技工作者们开发出了形形色色的红外线保健器具与产品。市场上常见的有远红外线床垫、远红外线热敷器、远红外线健身器、远红外线治疗仪、远红外线电灸器、红外线保健灯、红外线纺织品等,琳琅满目,大家可按需选择,按说明书使用。
这里我们以红外纺织品为例,其是指常温下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功能且其发射率大于65%的纺织品。一般常见的红外线纺织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由红外纤维加工而成的纺织品;另一类采用后整理技术,即将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胶粘剂中制成涂层剂涂在织物上,经干燥后制成。红外线纺织物的主要功能是保暖、抗菌及保健。比如,用远红外织物制成的防寒服、滑雪衣、风衣、防寒靴内层、鞋垫、袜子、手套衬里、电热毡等,比较适合冬季使用;用远红外织物制成的护膝、护腕、护腰等,比较适合骨病患者使用;用远红外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如被褥、床垫、枕罩、枕心等,比较适合失眠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远红外线产品虽然优点多多,保健、治療效果确切,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居家助手,急性炎症、高热、活动性结核、活动性出血或倾向者就需要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