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销售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销就是让销售成为多余”,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这句经典名言曾经让中国营销人一直感叹:如果按此标准,我们离现代营销差得太远。
  然而,现在我们突然发现,大师的这句话是有前提的。科特勒也许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反正,这句话在中国不那么灵验。
  几年前,一批专家在反复教导我们销售与营销的差别,现在,一大批企业已经在反思“营销过度”的问题。
  检视那些昙花一现的企业,一个基本的特点是“营销过度”,反倒是那些踏踏实实做销售的企业,才是最稳定的企业。我们不否认营销对市场的巨大拉动,在中国,这种巨大的拉力甚至可以制造“需求泡沫”,即把那些本来不是目标消费者的人变成购买者。但是,中国成功企业的特点基本上都是推拉均衡。即使像可口可乐、宝洁这样营销能力惊人的企业,在销售上所下的工夫也是巨大的,它们从来不敢“让销售成为多余”。
  难道大师错了,非也。科特勒一直强调营销要从分析环境着手,是中国市场的特点使得销售不可回避。
  在发达国家,通路高度社会化,销售人员介入通路参与销售极其困难;终端共享,销售人员无法介入终端搞所谓“终端销售”,生产制造大量依赖OEM,使得品质差异化极其困难。这样的营销环境,使销售的施展空间被大大压缩,逼得制造商去做营销,即做品牌、传播,推广、消费者研究等工作。
  中国的营销环境,是那些没有实地经历过的外国企业难以想象的。韦尔奇曾经说,“我20年来一直在往那儿跑,每次我都认为自己学到一些东西,下次再去就会发现我原来知之甚少。中国是那么大,那么复杂,那么难以琢磨,我搞不懂。这也许就是我要退休的原因,该由别人来把它弄懂。”
  创维公司一位前营销副总曾经说,中国商业比制造业至少落后10—20年。中国的流通商业和传统终端的规模,比现代零售商业的规模大得多,现代零售商业也许是共享资源,但流通商业则由制造商控制着。因此,中国营销界流行的说法是“谁控制了通路,谁就控制了市场”。营销专家陈春花教授说得更直接:中国市场是渠道驱动而非品牌驱动。
  1997年之前,中国成功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归类为“营销型企业”,有些企业曾经宣称“做营销不要一兵一卒”。1998年之后,市场重心下沉、终端销售逐步成为主流,销售已经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源泉。
  如果单纯比营销能力,本土企业远非跨国公司的对手,更何况一些跨国公司曾有过“在中国先亏10年再说”的海口。但是,本土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并没有被挤垮,反而日益强大,正是因为本土企业销售做得比较好。做好销售,也成为跨国公司成功立足中国市场必不可少的一课。
  格兰仕是一家营销能力极强的企业,每当经销商遇到销售障碍,都指望厂家发挥营销能力解决问题。然而,当尝到营销甜头的格兰仕以微波炉的营销方式运作空调时,却发现缺乏销售推动的单纯的营销很难全面启动市场。今年,格兰仕提出“系统营销”,其实质是”回归销售”。当格兰仕大量招聘人员开始自主做销售时,经销商反而赞扬格兰仕的销售“像那么回事了”,看来市场对格兰仕的“回归销售”还是认同的。
  营销过度比营销贫乏更加可怕。一些企业确实靠强大的营销能力成为了一匹匹黑马,但黑马通常也面临着销售能力不足或退化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黑马不能变成白马?就是因为销售能力不足——当营销拉力减弱时,缺乏销售推力的支撑。
  回归销售并不是对营销的否定,而是对过度营销的矫正,目的是达成均衡营销。
其他文献
面对渠道变局,经销商们的态度可以分为5类:  有人抓住了机遇,建立了新的盈利模式,迅速从弱小走向强大;  有人看到了机会却力不从心,或面对机会决心不足、心存疑忌;  有人看到了变局却只知道那是危机,不知那里藏着机会,徒然怨天尤人,感叹“做是找死,不做等死”,束手无策;甚至做出类似堂吉珂德似的“英雄主义”举动,企图抗拒大卖场等新型零售业态,抗拒渠道合作的新格局;  有人面对变局误以为“不过是过渡期、
期刊
失败的规范化管理    深圳某经销商为了保持对同行的竞争优势,听从咨询顾问的建议,从外面聘请一名外资制造商的大区经理李生作为公司总经理,并授予该职业经理人完全经营权力。  李生赴任后,对公司上上下下考查一番,得出一个结论:公司管理缺乏规范,随意性大。李生向老板报告自己将先在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上革新,老板表示赞同,也认为管理规范势在必行。  李生牛个月内起草了十几个管理文件,包括业务、财务、库管、车队
期刊
在终端,产品陈列包括店头(橱窗)陈列和店内陈列,陈列本身也是一种终端广告。  在大店吸引了众多浏览型顾客的今天,供应商将一部分原本在其他载体(电视、报纸等)花费的广告费用,转而花在商圈核心店里,以拉动区域销售业绩和整体回报,这是值得的。  当然,陈列展示不仅起到简单的广告展示作用,更重要的它是“决胜终端”、“提升终端销量”诸多要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没有这些变化多端的陈列展示,“决胜终端”无从
期刊
对策篇     从国际贸易走向国际市场营销  蒋廉雄    欧盟、美国与中国在纺织品贸易上的争端,使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进入了不确定甚至是危机四伏的“后配额时代”。在新的市场规则和环境下,化解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和美国市场中的困境,从国际贸易走向国际市场营销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新思路。但如何推进和实施这一战略转移,必须冷静分析。    贸易摩擦的成团    一、中国纺织品国际贸易产生的负市场效应    第一
期刊
缘起    事实证明,我的怀疑是对的:我刚加入的这个洗衣连锁H并不可靠。我并不是说H的“品德”不可靠,而是说H的能力不可靠。当它只有十几家店的时候,公司总部的那些技术人员、那些老师傅的服务也很让人放心。但在我考察期间,当我和我们这个区的刘经理聊得投入时,隐约感觉到她对公司的条件有些不满。  果然出事了!我才加盟几个月,这个体系就发展到了近百家。从第一个月起我就发现总部对我提出的要求回应很慢,现在可
期刊
白沙,中国烟草综合竞争力第一品牌。  白沙和牌,则是白沙集团于2003年年底推向市场的新品。定位高端,承担着白沙品牌的超越使命。站在中国销量第一的白沙品牌肩膀上,新品和牌的出手,渗透着白沙业已成熟的经营理念,次年即成为价位在20元/盒以上,年销量突破5亿支的强势品牌。  2005年,白沙和牌产品市场覆盖率稳健提升,销量持续攀升。此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牌在销售成功的基础上,正力图树立起“新一代中式
期刊
传统上,企业的营销渠道设计是由产品单向驱动的,所以无论市场上需求多少,企业都会按照产能生产产品,设计单行渠道或者并行渠道,并最大限度地向下游压货(图1)。信息不对称时期,经销商与消费者能够遵从厂家制定的渠道原则。但是,当信息技术足够发达、消费意识开始觉醒时,产品单向驱动下的渠道常常造成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体系受损、经销商和消费者无所适从的恶果。    现在,企业的渠道设计原则受到来自产品与消费者不同
期刊
根据以往经验,最成功的招商手法就是让代理商自己心动,优惠政策不过起一点点催化作用,只要让代理商看到钱景,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初期造势比什么都重要。  在市场调研以后的三个月里,我始终没有出差,只是礼节性地电话回访和寄邀请函,力图获得以静制动的效果。其实在市场调研过程中,我已经拜访过了各地比较好的服饰代理商,并建立了初步友谊。    有备而来的客户    2003年11月23日,品牌发布会暨招商会正
期刊
如何让自己的销售模式更有效?是紧跟国际潮流,还是走自己的路?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考虑销售模式设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零售业态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零售业态的不同特点→与之配套的渠道设置→企业的分销模式。    中国销售有别于“洋销售”    国内目前的销售与国外的销售在某些程度上是存在着差别的,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目前的营销手段及市场环境和国外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
期刊
这里的“你”,不是指你的店铺,而是指店铺里的店员和管理者。  据AC尼尔森的调研数据,由于竞争的激烈,目前我们各类零售店的顾客忠诚度越来越低了。几乎各家都在商品价格、促销和一些服务项目上大做文章。  当然,低价给顾客带来的印象是深刻的,这也有助于店铺形象的建立。但我们忘记了,当如此建立起来的店铺形象几乎100%是以价格为基础时,这种做法就是很危险的。  其实,无论多大门店的管理者,都要清楚这样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