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在台,就曾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一位穿着雅致旗袍、气宇高华、一口京片子的老师,讲解《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之句。她把那一逝不返、有去无还的离别哀怨和惊觉岁月无常、年华老去,所有相待的期望都将落空的惊惧伤痛,还有当悲苦挫伤之时,若能强自勉力,即使失败,也令人尊敬的奋发,说得叫人不得不再思古老诗词中蕴涵的真谛。她就是叶嘉莹教授。
接着才听说,她在台大中文系开课,谈诗论词时,听讲者近悦远来,由各校各系赶到,多得坐不下,只好拥挤在门旁窗边的盛况。在那个青春年代,她的《迦陵谈词》等书曾风靡无数学子。我赴美的行囊中,就有好几本她的著作。终于在哈佛,我得叶教授为这当时阅读了二十余载的书亲笔题字。
叶教授1945年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曾在北京的佑贞、志成、华光三所女中和台湾的彰化、光华和二女中任教,1954年到1966年任教台湾大学中文系,1966年到1967年为密执安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67年到1968年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8年到1969年依约返台大、辅大、淡大等;1969年到1990年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系终身教授。其间常客座中国台湾的清华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并于1990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在中国文学这行中她是首位。荣退后,1992年曾受邀为耶鲁第一任伍德华(Wood Worths)讲座访问教授和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讲座访问教授。新世纪2001年、2008年也曾光临哈佛演讲。
自1979年后,她多次前往故乡讲学,曾应邀在北大、北师大、北师院、南开、天津师范、南京师大、南京大学、复旦、华东师大、川大、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大、辽宁师大等校,并受聘为客座或名誉教授,还在“百家讲坛”“凤凰大讲堂”等广电媒体演讲……其实叶教授早已成为在华夏、欧美影响力无远弗届研讲诗词的学者专家。
她在教研方面虽有过人的成就,但她的人生道路却是历经忧患和劫难,身为女性,更是艰辛。叶教授是满族书香世家出身,祖先是叶赫地区(在今东北吉林伊通附近)的纳兰氏,与清代词人写《饮水词》的纳兰成(性)德氏同一氏族。从清军入关,满人多因姓氏太长,以名为氏。其曾祖讳联魁,是清朝二品武官;其祖父讳中兴,是清朝的翻译进士,曾任职工部。曾祖购置的大四合院,正门上方原悬有黑底金字“进士第”匾额,位于北京西单牌楼西边,民族饭店斜对面穿过巷子就是,地名叫察院胡同,她家大门两侧有石狮,内外均有门洞。不过这所宅子现在已被拆除改建成大楼了。
她父亲一辈已进入民国时代,简化叶赫纳兰为叶姓,其父讳廷元,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一度因介绍西方航空知识,在航空所工作,后在上海航空公司任人事科科长。一直在沪,到她读中学,“七七事变”后,父亲随国府迁撤后方,曾与家中不通音讯有八年之久。
母亲李立方,师范学校任教,天性忠厚柔顺,对亲友和睦热心,这方面她颇具乃母之风。父母重视孩子教育,四岁启蒙“认字号”,父亲书法好,亲写方块字,以朱砂笔在四角依每字不同词性,画出平上去入个别读音,画几个圈就得读出几个音,严格规定她以文言文写信;一面又希望她学好英文,故后来入教会笃志小学。
她学龄时,父母并未送她进一般小学读书,而由曾在上海顾维钧家中做过家庭教师的姨母来教她和大弟(小她八岁的小弟尚未出生),分别读《论语》和《三字经》等,另又有旧学根柢极深的伯父(讳廷义)教读唐诗等,并在十岁左右,爱写诗的伯父就引导她写了七言绝句《咏月》。
她伯父很保守,辛亥(1911年)后即未出来工作,自学研究成为颇有名望的儒医叶大夫。兄弟两房住在那座有三进的宁静四合院。伯父曾有儿女夭折,最后只堂兄长成,伯父有心也将医学、满文传授他们。但她十岁时考入笃志五年级念了一年,就跟同学姊妹,以同等学力考上市立第二女中,功课不少,故医学、满文的学习未能继续。
“我是关在大门里长大的。”别家女孩会的跳绳子、打秋千等,她全不会,不像堂兄和弟弟较爱到外面跑,伯父喜欢她的好学,常解说诗作联句给她听,母亲还买了一套开明书局的词学小丛书,奖励她跳级考上中学。
因为缺乏其他生活体验,她家庭院中的景物,就成了她年少时写诗的主要题材。她忆述老家大院:门洞迎面有磨砖影壁墙,上刻“水心堂叶”四字,大门内右侧有门房、马房……外院的左侧为南房,右侧上阶入垂花门,有石台木影壁,由台侧下内院,就是伯父母住的北房,东厢是看病的脉房,西廂就是她家住的,窗下有个花圃,还移来一丛竹子。她曾写有一首七绝: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中国学者邓云乡,大半世纪前为其母送药方,请叶教授伯父改方子,曾去过那“弥漫着诗词意境”的庭院,为文推想这院子对她成为女词家之影响一定很大。她的确也承认对这座孕育她的知识生命和感情生命的大四合院,有万缕千丝的心魂联系,她曾经梦想将之改建为有现代设备的书院式诗词研究所。
1924年出生的叶教授,十三岁因“七七事变”,父迁后方断绝消息,只与母弟依伯父同住。十七岁才考进大学不久,母又因手术病逝于火车上,开始了她的哀伤困阨。那时正值日踞时期,平日只能吃混合面团和了切条,下水煮来拌酱果腹——就是老舍《四世同堂》写的;原来她母亲积蓄父亲薪水,建造了理想的四所小四合院,也被日军征占做宿舍了。在国雠家难中,她并未陷于颓丧,中学、大学都始终考第一,为同学钦佩,还拿奖学金。
当时北大被占,燕京关闭,1941年她考上辅仁国文系,大一国文是戴君仁先生教的,对她在作文课能写“反复慨叹,神似永叔”的文言文,很是赏识。尤其大二从顾随(羡季)先生读唐宋诗词,悉心笔记,深受鼓励影响。经过颠沛流离四十余年后,终将珍存的顾先生文稿及笔记,交其女儿顾之京,收集为《顾随文集》出版。 她认为顾先生幼承家学,对古典诗词有深厚素养,尤长于词曲,再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兼容中外,对诗歌有极敏锐之感受与深刻之理解,讲课时旁征博引,出入古今名著理论,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给她非常丰富的启迪和昭示,她虽自幼诵读古典诗歌,却未听过这样生动深入的讲解,仿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师生亦时有唱和。一次,顾先生把她几首诗词,拿到《新生报》发表,问她有笔名否,她曾听伯父讲过陈迦陵的词,知道《楞严经》中有鸟名迦陵频伽,其仙音遍十方界,而“迦陵”音与嘉莹相近,遂取为笔名沿用迄今。但她自谓取迦陵为号,倒并非出于对清代词人陈维崧(号迦陵)的欣赏和崇拜。
顧先生对她曾有厚望,在送她的诗中写:“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冷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在信中顾先生写道:“……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这殷切的期勉,终于支撑她在历经逆境,能坚忍竭力再度出发。
辅大时期的叶教授是修长害羞,留着披肩鬈发的才女,男同学的信从来不回,好些同班同学都没讲过话。“我的家教很严,一个男朋友都没交过,这方面太贫乏了。”她谈起:“我先生是中国大学教育系毕业,祖籍安徽,在北京生长,抗战胜利时从后方回来,先听他的堂姊提到我。他堂姊是我中学英文老师,特别喜欢我这个考第一的学生,他妹妹与我同级不同班,他找同事的女友、也是我的辅仁同学,安排认识见面。我先蒙在鼓里,后来他又拐弯抹角地常跟他朋友的弟弟、也是我弟弟的同学来我家里,找我弟弟打乒乓球,经过几年待我很好;后来他在姊妹姊夫引荐下,到海军担任文化教员,临去南京前订婚,1948年春我南下在上海结婚。”这年底由南京居所随夫撤台。
抵台后先住左营,来年春,叶教授到彰化女中教书,8月长女言言出生,每逢假日,先生则由左营来与她母女团聚。却不料那年12月25日清晨,天只蒙蒙亮,她宿舍就被敲开翻查,先生赵钟荪竟因思想问题连坐被捕。
1950年6月,彰化女中校长也因白色恐怖被关,她和其他老师共六位亦被牵连受累,她说:我不懂政治,又从不谈论政治,更没有任何政治牵涉。就因当时风声鹤唳,她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奶娃也被关,幸无罪证不久被释。但她丢了教职,宿舍被没收,无家可归。为解先生危厄,她寄人篱下,在左营眷区,屋子狭窄,夜晚仅能待亲戚全家均睡下,才方便在走廊打个地铺。白日她冒暑抱女儿奔波打听,每到亲戚老小午睡时分,还得把不能离手的女儿带到屋外,免得吵人,在炙亮的太阳下寻找树荫踱步,挨过一段极郁闷的日子。
然后勉强在堂兄介绍下,她才找到台南私立光华女中教书过活。看孩子的女工请假,她就只能让女儿到教室坐着画画,回家用小煤油炉烧饭。她不敢对任何人说自己的遭遇,怕再连累失业无以为生,强韧的潜力和着往肚里流的泪水,三年之间,她孤身携女,面对众多疑惑的眼光,等到先生释回,来学校宿舍重相见,屋外学生围一大圈,猜测她和先生闹了感情问题,她都无法解释,磨难中她写过一首极悲苦的诗: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这时期的生活,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因为她很少向人诉说。她一生做学生时,老师喜欢;做老师时,学生喜欢。在彰化女中教书虽短暂,大家反应极好,同事调台北二女中欲引荐她来,她再申请先生同教,一切顺遂,举家在台北欢聚,峰回路转。
他们在物资局的父亲宿舍住下,在台大中文系见到辅仁两位老师戴君仁和许世瑛。许先生虽未教过她,但曾住她祖居外院,听过她高声诵读诗文。两位老师对她青少年读书时代光灿的生命,留下深刻印象,当下明了她为糊口舌耕历艰危不能为外人道的不幸,都可惜她的才华空废,就推介她到台大兼教一班侨生,次年起改为专任。她欲辞二女中教职,复因王亚权校长要求请她把所教两班送到毕业,接着许先生任淡江中文系主任,戴先生任辅仁复校后中文系主任,都坚持邀请到这位好教授,开授诗、词、曲选各课。后来台大国文也免教,改开杜甫诗专书课程,许先生又让她接替教育电台广播的大学国文。待教育电视台开播,就在电视上讲《古诗十九首》。
兼课虽沉重,她对两位老师的宽厚提携,以及顾随老师介绍的台静农先生、郑骞先生等都感激不忘。记得郑先生热诚推荐她到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诗词讲座,讲授词的研赏,并发表了第一篇《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的文稿,引起了当时学界的注意。北来以前她又生下小女儿言慧。她身体孱弱且患有过敏性气喘,精力全耗在教学之中,却以惊人的毅力获得有口皆碑的盛名,西方汉学家德国的马汉茂(H.Martin)、法国的侯思孟(D. Holzman)、美国哈佛的海陶玮(J. Hightower),均与她谊兼师友。
叶教授很重视吟咏,曾为文强调。我就亲聆哈佛大学赵如兰教授课上播放叶教授吟咏的《郊游野柳偶成四绝》有:“岂是人间梦觉迟,水痕沙渍尽堪思。分明海底当前见,变谷生桑信有之。”等句,就是1960年代初她的诗作。另外,在哈佛语言实验室,还有十卷她吟咏的录音以供教学。
由于教学业绩优秀,1966年,台大钱思亮校长选派她到密执安州立大学去做交换教授,她同许多教授都到美领馆,美国委托正在台北做陶渊明研究的海陶玮教授做面试,台湾负责人则是刘崇鋐教授。谈后别人都离去,刘氏秘书前来留请晚餐,与海陶玮诸位继续谈话,餐后将她送返,海氏却即刻折回向刘崇鋐教授表示哈佛东亚系要聘她。
盛情难却,她想台大有不少教授想来美,或可另择别的教授去密州,她与钱校长商议,他不同意;向海陶玮问可否另请他人,海氏亦不肯,只得暑假早两个月先到哈佛研究合作,九月开学再赴密歇根履践承诺。第二年再来哈佛做客座教授教诗词,两个女儿就跟来上学。次年,海陶玮希望她就此留哈佛教书,不回台大,那时她先生也来了,希望留在美国,但她为了守信不违约,仍独自返台大等教完一年,相约再来。 因网络上数据有时存在相当大的错误,所以我特别留神考证这一段,感谢叶教授的几位弟子在2013年6月5日传来信函:
有关叶嘉莹老师1968年自美返台教书一事,经查证,她确实于1968年至1969年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任教,讲授诗选、词曲选、杜甫诗等课程,上课人数极多,广受学生肯定及尊崇。
特此奉告。 并祝 文安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齐益寿
私立(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 包根弟
私立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施淑 同启
翌年,她陪同老父以应聘名义,再申请赴美,却因美领馆认为她有移民倾向应该办移民遭取消签证。海陶玮教授多方請托,先建议她到加拿大美领馆签证再入美境,却不料须送返台北签证,困境重重,进退两难。恰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一老教授因病要人代课,海陶玮即向熟识的系主任蒲立本力荐,在走投无路的状况下,她只得留在温哥华查生字备讲稿,开始用英文教起“中国文学翻译”的课程。
苦撑一年,她感慨:“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匐行。”她先为接先生、女儿赴加团圆,经历加移民官对女性的歧视──以夫、女不算女性所负担的家属来刁难,设法交涉才得允准,既有沉重的英文教学负担,而且上有高年老父,下有上大学和中学的女儿,台大此时已不续聘,迫不得已,只有于四十多岁的中年在异国奋斗,而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开过多门课程:中国文学史简介、中国历代古文选读、中国历代诗选读、唐宋词选读、博士论文专题讨论等,终于荣膺永久聘书和其他举足轻重的荣誉。
度过这段“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的难关,从1970年开始,她每年返哈佛与海陶玮教授合作研究,常在燕京图书馆内由清晨到黄昏辛勤读写,论王国维、吴文英、常州词派……一篇篇精湛有力的论著,在《哈佛燕京学报》用英文发表。当时还因台大文史各系的校友影响,她更留神故乡的书籍和消息,又参加各地开会。1970年冬,她参加贞女岛的会议,曾与周策纵、吉川幸次郎诸位汉学家论学吟诗唱和,吉川先生有“曹姑应有东征赋,我欲赏音钟子期”句,后数年她果然应九州岛大学冈村繁教授之邀,赴日讲学。
1971年,父亲病逝加国,无根思乡之情更切,虽遍游欧洲英法德义奥瑞各国亦难排遣。1974年,她终于重返故乡,探望两个留在北京的弟弟。在门巷依稀的故居,与担任中学老师的大弟夫妇、小学老师的小弟夫妇重聚,话旧感慨三十年辛酸。他们因是“台属”,“文革”时曾受冲击,她说:“我们家在台湾先生被关,在故乡弟弟被关!”真是分隔两地中国人的悲剧。
坎坷的生命在1976年复临风浪,那年3月24日大女儿言言和女婿永廷竟因车祸同时罹难。她呼天肠断日日哭之,陆续成诗“哭母髻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之句,学生亲朋都为她落泪担忧,真是她诗中所说:“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有没有借宗教力量平抚心情?她表示从前家中并无特殊信仰,小时只读儒家诗书,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她,感到现世做人是很重要的。在辅大学诗词时,读严羽《沧浪诗话》喜用禅宗妙悟阐明诗道亦妙悟,因常读佛书,还与知友往广济寺,听老和尚讲《妙法莲华经》,1988年夏,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巧于同寺以素斋折柬相邀,适值她生辰,枨触前尘,因成《瑶华》一阕:
当年此剎,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
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
相招一柬,唤辽鹤;归来前地。
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余几。
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
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
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
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
据缪钺教授言此词抚今思昔,感念人生,融合佛家哲理,取境幽美,用笔宕折,层层脱换,潜气内转,而卒归于浑化,则深有得于周、姜、吴、王之妙。其早年填词婉约幽秀,中年之词豪宕激越,而近年又嬗变至此,可见她数十年用力精勤、日进不已,词体更开新境。
在禅佛之外,她曾在大学毕业后的月夜,跟一位远房姑姑听基督教春节布道大会,在台听辅仁校友龚士荣神父讲天主教义,都有感动,道理相通,宇宙间是有种种神的境界,她相信,所有宗教或是古典诗词都能给人智慧,“五十而知天命”,都能使人开悟。
古代诗人常因理想而遭打击迫害,如苏东坡因党争下狱,九死一生被贬黄州,而笔下慷慨纵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远谪南海,仍为民谋福;欧阳修、陶渊明也是。她举例说:“我一生命运多舛,历经许多挫折苦难,至今还活得很好,可以说是古典诗词给我的精神力量,多读自能学习这种坚韧的痛苦承受力,能持守,还能转化提升生命质量。”
1979年,她与先生、小女儿重新再回故乡探亲。在火车上见到刚摆脱“文革”的年轻人捧读新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的热情,打动了她血缘根生的情感。经过申请,自1979年起,她不辞劳顿每年用假期返故乡讲学,已教过二十多所大学。
台湾方面,在开放之前,她因返乡被断绝了往来。直到1988年,当年她栽培的学生,二十年间全成为台大、台湾清华各校的重要教授,对她的敬爱联系始终不断,从那时起,已多次邀请她做系列讲学和开国际学术会议。
就整个西方文化来看,她认为东方文化在西方只是点缀。中国青年若把自己的根铲除,只一味极端地模仿西方不会更好。特别是文学艺术传统,失去自己民族特色,对整个世界文化而言,等于我们的文化消失。
在海外以汉学为专业,借古典诗词讲授使中国文化被西方认识,增进理解,当然有其意义,但中国诗词真正的传承,还是要在自己的国家。她在《还乡绝句》中写有: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第一次回故乡讲学原只安排北大,但她与顾随老师之友、也是辅仁师长辈的李霁野先生有通讯,李先生年轻时即与鲁迅、台静农诸位先生成立“未名社”,也去台大教过短短一段,与她见过,后来回南开大学做外文系系主任,也请她去,之后南京大学亦邀她﹐所以就依次在三校短期讲学。1981年到1982年中﹐正逢休假,她又去南开一学期,北师大和川大各半学期。
在成都,她于1981年4月下旬,应邀前往草堂﹐参加杜甫研究学会第一届年会,得识年轻时她就钦仰的《诗词散论》作者缪钺(彦威)教授。缪先生也读了她1980年新出版的《迦陵论词丛稿》,赞佩她论温、韦、冯、二李、吴文英、王沂孙等人,论《人间词话》之境界说﹐诸文皆自创新义,论证精邃深微。缪先生是哈佛燕京讲座教授杨联升夫人的长兄,当时年近八十,刚动过白内障手术,行动皆赖孙儿扶持,每日邀她谈讲诗词,还不顾目疾,为她书赠诗词多幅,有“相逢倾盖许知音”句。会后她参观过江油李白故居,欲返加国去辞行时,见缪先生已伏案展纸写信约她合作写书。
她深为感激这种知赏,先拟定合作计划并和诗称谢。1982年春夏,她再到川大讲学三个月,缪先生自始至终都听讲,课前课后,交换意见切磋文稿,议定体例融汇文学批评史中各体式,成为新尝试。分别选定词人,以韵文论词绝句综括要旨,再以散文介绍词体特质,论评词人赏析词作。望透过以敦煌曲子词为始,五代两宋到晚清词人的个别评赏,而提供通篇的史观,虽不算写词学史,也注意到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影响。缪先生取郭璞诗句“灵溪可潜盘”,定名为《灵溪词说》,后出续编,改《词学古今谈》,经四年撰写,列中加文化交流科研项目之一,并获社科院及加拿大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赞助。
北京中华诗词学会在1987年礼聘她为顾问,还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于1987和1988两年,先后请她在北京国家教委礼堂主讲“唐宋词系列讲座”和“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词之欣赏”。缪钺教授说她博览古今,融贯中西,含英咀华,冥心孤往,以深沉之思,发新创之见,评论诗歌,独造精微,自成体系。著作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迦陵谈诗》《迦陵谈词》《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谈诗二集》《唐宋词名家论集》《唐宋名家词赏析四册》《中国词学现代观》《灵溪词说》《词学古今谈》《诗馨篇》《唐宋词十七讲》《唐五代名家词选讲》《迦陵学诗笔记: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说诗谈词》《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清词丛论》,由大块文化出版《叶嘉莹作品集》《叶嘉莹文集套书》《叶嘉莹说唐宋词套书》《驼庵传诗录》等多套,2014年春再由大块文化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两岸出版口述自传:《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张候萍撰写)。
她自己曾简述研读态度和写作方式之转变: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对诗歌的评赏以感性为主,结合三种知性倾向:传记的,对作者的认识;史觀的,对文学史的认知;现代的,对西方现代理论的认知。她的性格一向有两点特色:主诚和认真。
她不敢人云亦云地作欺人自欺之言,一定要诚实地写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可能也因此﹐使她无意中探触到了在诗歌中这种感发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感发之生命在本质方面的细致差别。又为认真的缘故,不敢马虎偷懒,一定把所得感受的因缘经过,甚至心灵意念的活动线索,都明白交代。她谈现代观,首先就需要给“现代的”(Modern)一个明确的义界。在欧美文学批评的特殊用语中,这个词并不专指近代或当代,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中发展形成的一种写作风气,受弗洛伊德与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等的影响,内容重视意识流等,表现重视象征、联想暗示等。
在文学批评方面﹐叶教授也很熟悉,以蓝森(C. Ranson)、泰德(A. Tate)、华伦(R.P. Warren)、布鲁克斯(C. Brooks)诸人为主的“新批评”学派。这一学派反对传统以文类、情节及人物生平衡量文艺,主张以细密方法﹐对文学作品本身做客观地研析,可发现其包容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其源流可溯及李查兹(I. Richards)的《文学批评原理》、燕卜荪(W. Empson)的《多义七式》,及艾略特(T.S. Eliot)、庞德(E. Prund)之著作。
不过她引用现代西方理论,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却未曾喧宾夺主,“而是欲使之为我所用,成为我在表达自己之情思意念时﹐一种便于使用的方式。”
在1960年代写《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她即提出《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与感情的基型;《论杜甫七律之演进》谈到杜甫《秋兴》诸诗之句法突破传统,意象超越现实,《燕台四首》着重诗歌之意象与用字之感性分析,并将李商隐的诗与卡夫卡的小说相比较;《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中提出意象、架构、质地三者作为赏析诗歌的标准;《几首咏花的诗》称述两首《落花》诗之偏重感觉与超越现实的成就;《由〈人间词话〉谈到诗歌的欣赏》,提出欣赏者之联想自由;《李义山〈海上谣〉》文中以意象与神话可能提示的象喻为解说诗歌的依据,这些都与欧美的现代理论有相合之处,当时像她这样用现代观来评析古典诗词者,还极为少见。
但是,她和后来专用现代观评析古典诗歌者却有很多不同。她深受传统教育,她的写作以自己要表达的情思意念为主,并无先入为主的理论在心。对其与中国传统不合者提出异议,如她依然坚持作者之为人与生平,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极为重要的关系,而提出泯除作者个性及作者原意谬论之不肯苟同。因中西诗歌的范畴和写作之传统原就不同,西方诗歌兼指史诗与戏剧,与中国诗词的言志抒情不一样。
叶先生论词尤其独到,将词分为三种类型:歌辞之词,以晚唐五代北宋诸家为主;诗化之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赋化之词,从周邦彦开始,以南宋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为代表。自成一个词学体系,突破过去婉约派、豪放派的二分法。
她在专书和论文中多次探讨对她启迪影响的王国维先生,觉得静安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个尝试采纳以西方适用的新观念﹑融合纳入中国旧传统文学的精神生命的先进人物﹐使《人间词话》取得了超越的成就。 但《人间词话》受体式之限,模糊了系统性。所以她就将其缺乏体系的一些散漫概念,加以组织和理论化地拓展:境界之产生全赖感觉之体验,与西方哲学中现象学派重视意识对客体之经验极为相近。现象学家兴起于19世纪末欧洲,胡塞尔、海德格尔、沙特、梅洛庞蒂诸人之说,都与此派有影响及关系,而王国维之长则正在于自己博学深思,直悟义理,而竟与西学暗合。
她又曾以诠释学来说词,诠释学原为推寻《圣经》意义之学。但任何诠释都有限制偏差,往往并不能正确地得到作者本意,诠释所说往往是自作品获得的衍义。若与中国词学相较,则如常州词派张惠言评温庭筠《菩萨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为《离骚》初服之意,以比兴寄托说词,她认为便可视为诠释者的衍义,而不必然是作者的本义。据符号学先驱索绪尔之说,表意符号语言可归纳为语序轴和联想轴,说话和受话人双方须具一致的语言符码。就中国文化传统之联想,《离骚》中多以美人喻为君子,其喻示的是君子不遇者的高洁,所以温词中的美人,可使张惠言想到《离骚》的托意。
注重意识批评理论,她说明愈是伟大的作者,表现于作品中的意识愈有固定样式,如杜甫在诗篇中流露的,是他终生忠爱缠绵的志意,看见花开写“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岳阳楼则“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像屈原、陶渊明,甚至词中的苏、辛都各有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的样式。
她又引用接受美学家姚斯等的立论,认为作品本身只是艺术成品而不是美学对象,是读者赋予它生命,而且可能比原来更多的生命。文本提供读者“可能的潜在力”。例举《人间词话》一则,南唐中主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因全句所有名词,给人的象征都是高贵芬芳的,而用“消”和“残”两个动词来叙述,给王国维引生了众芳无秽、美人迟暮之感。
结合女性主义文论﹐叶教授解析中国最早的文人词集《花间集》中,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写词,无意中表现出的“双性人格”。花间词的美就源于这种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婉约纤柔,语言的跳跃性、感性化,逻辑上的不连贯性,正是女性主义批评所提的女性语言特点。她借利普金的说法:弃妇在古今中外诗歌传统中是常見的形象,男子有时也要表达他的失志被弃,只好通过弃妇形象,以女性叙写来达到这种“双重意蕴”的特点,使《花间集》在词史上意义重要。
她以《拆碎七宝楼台》论述吴文英《梦窗稿》,类似艾略特、福克纳倒错时空的笔法。又有感性修辞,质实之中见空灵,表面典丽奥博,精神感情超越飞腾。并评议王沂孙《碧山词》的咏物,在铺陈用字之工切,意象托喻之丰美,都相当可观,而且线索分明、结构细密,可为入门阶陛。议论一出,两家所受之诋毁误解,均获平反,当时耶鲁东亚系系主任孙康宜﹐推崇叶教授的词论观点和方法东西合璧,沾溉及满天下桃李,最具代表性。
叶先生在1994年﹐已届不踰矩的古稀之年,甚至直到九十高龄﹐任何人见了她都不免惊呼:好年轻!无论台大、北大听过她讲课的学生,除能忆起他们蓬勃人满的讲堂,也对她清丽的容颜和典雅的衣着难以忘怀,不觉想到她有首由发型谈起的诗:“前日如尾长,昨日如云乱。今日髻高梳。三日三改变,游戏在人间。装束如演爨。岂意相识人,见我多惊叹,本真在一心,外此皆虚玩。佛相三十二,一一无非幻。若向幻中寻,相逢徒觌面。”诵悟玩味,含意深沉。
经由岁月,渐能细体她的个性确如缪先生所言“外和内介”。看她日常平和内敛,有晋人轻衣缓带之风,若遇有所请,内铄的热诚立即回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亲切地讲得精详透彻、声韵悠扬。甚至当我们问及健身法,也热心传授。热忱安排车乘将我们由清华大学演讲后接到南开讲座并亲领天津旅游。
她自叹平素拘谨,怯于表达自我感情,对台大故去师友如许世瑛、戴君仁、台静农、郑骞及视她如姊的叶庆炳教授都深为感愧。系主任台静农曾将她匆忙送审的零散文稿,剪编成整齐小册,亲书篇目,后还裱赠亲书联语,其实她因非台老及门弟子,颇怀自远之意,偶有事才去台老处,一次台老还径到后院剪了一抱鲜花给她。离开二十年再回去讲学,以《鹏飞》小诗“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寄余生”做开场白,表示当年不得已回来教一年,又再度羁留海外的苦衷。当她离台前往辞行,不意台老竟将诗句写成条幅赠她检选。之后台老病逝,她说:“我终于未在他生前,亲口告诉他﹐我对他为我所做的事,有着何种衷心的感谢。”又说:“以先生之豪迈,必不在意我之是否言谢,而以先生之敏锐,则我虽不言谢,也必能感知我的谢意。”自谓对他们都有“死生亲故负恩深”之感。听她讲这些往事,我也委实感动于前辈先生们的师友之谊,更格外感激她在我书写和演讲后即刻和长久给予的疏放鼓励。
1990年,她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在中国文学领域中以卓越建树获此殊荣的首位华裔,见她荣退后仍来哈佛研究写作,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国讲学,如从1993年就答应南开大学任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所长,每年往返中加讲学。更能意会她文章中所说的“唯有自己有充沛之生命的人,才能体察到洋溢于其他对象中的生命;唯有自己能自内心深处焕发出光采来的人,才能欣赏到其他心灵中的光采。”
叶嘉莹教授孜孜勤奋,烛照大家,朝野崇仰。曾应请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校访问讲学。2008年起决定留在敬视叶教授为“镇校之宝”的南开大学养老。2013年决意定居南开尽量不再往返中加。这位桃李满天下声望宏大的汉学家叶嘉莹教授,在2013年当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2013年11月28日起,对叶教授有一连串致敬活动:由台湾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叶嘉莹教授九十大寿“手稿著作暨影像展”,我个人很荣幸也应邀全程参与,并欣然从命面对台湾图书馆数百人开幕记者会登台讲“叶嘉莹教授在哈佛大学”和叶教授亲自主讲的讲座活动,以及白先勇、陈若曦、席慕蓉座谈及大块文化出版公司郝明义董事长主持的《叶嘉莹作品集》的新书发表会等。
接着2014年5月10日起则由南开主办“庆祝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9月29日,凤凰卫视与岳麓书院合办首届国学大典,她再次获得殊荣海外影响力大奖,同时另有饶宗颐、李学勤获得终身成就奖,余英时、李弘祺、陈弱水、汤一介、陈来、刘笑敢、郭齐勇、梁涛等得国学成果奖。并于2015年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96年校庆日,庆贺为叶嘉莹教授建在南开大学专馆亦宾馆“迦陵学舍”盛大落成正式启用。
2017年深秋,难忘陈传兴导演一行,到哈佛大学来,就安排摄访宇文所安教授与太太田晓菲教授,以及年少的南开大学毕业生她的ABC学生张元昕——她刚被哈佛录取归来美国,与刚不巧膝盖骨伤的我受到摄访。2020年秋,这部期待已久的叶嘉莹教授的文学传记片《掬水月在手》堂堂推出!
接着才听说,她在台大中文系开课,谈诗论词时,听讲者近悦远来,由各校各系赶到,多得坐不下,只好拥挤在门旁窗边的盛况。在那个青春年代,她的《迦陵谈词》等书曾风靡无数学子。我赴美的行囊中,就有好几本她的著作。终于在哈佛,我得叶教授为这当时阅读了二十余载的书亲笔题字。
叶教授1945年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曾在北京的佑贞、志成、华光三所女中和台湾的彰化、光华和二女中任教,1954年到1966年任教台湾大学中文系,1966年到1967年为密执安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67年到1968年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8年到1969年依约返台大、辅大、淡大等;1969年到1990年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系终身教授。其间常客座中国台湾的清华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并于1990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在中国文学这行中她是首位。荣退后,1992年曾受邀为耶鲁第一任伍德华(Wood Worths)讲座访问教授和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讲座访问教授。新世纪2001年、2008年也曾光临哈佛演讲。
自1979年后,她多次前往故乡讲学,曾应邀在北大、北师大、北师院、南开、天津师范、南京师大、南京大学、复旦、华东师大、川大、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大、辽宁师大等校,并受聘为客座或名誉教授,还在“百家讲坛”“凤凰大讲堂”等广电媒体演讲……其实叶教授早已成为在华夏、欧美影响力无远弗届研讲诗词的学者专家。
她在教研方面虽有过人的成就,但她的人生道路却是历经忧患和劫难,身为女性,更是艰辛。叶教授是满族书香世家出身,祖先是叶赫地区(在今东北吉林伊通附近)的纳兰氏,与清代词人写《饮水词》的纳兰成(性)德氏同一氏族。从清军入关,满人多因姓氏太长,以名为氏。其曾祖讳联魁,是清朝二品武官;其祖父讳中兴,是清朝的翻译进士,曾任职工部。曾祖购置的大四合院,正门上方原悬有黑底金字“进士第”匾额,位于北京西单牌楼西边,民族饭店斜对面穿过巷子就是,地名叫察院胡同,她家大门两侧有石狮,内外均有门洞。不过这所宅子现在已被拆除改建成大楼了。
她父亲一辈已进入民国时代,简化叶赫纳兰为叶姓,其父讳廷元,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一度因介绍西方航空知识,在航空所工作,后在上海航空公司任人事科科长。一直在沪,到她读中学,“七七事变”后,父亲随国府迁撤后方,曾与家中不通音讯有八年之久。
母亲李立方,师范学校任教,天性忠厚柔顺,对亲友和睦热心,这方面她颇具乃母之风。父母重视孩子教育,四岁启蒙“认字号”,父亲书法好,亲写方块字,以朱砂笔在四角依每字不同词性,画出平上去入个别读音,画几个圈就得读出几个音,严格规定她以文言文写信;一面又希望她学好英文,故后来入教会笃志小学。
她学龄时,父母并未送她进一般小学读书,而由曾在上海顾维钧家中做过家庭教师的姨母来教她和大弟(小她八岁的小弟尚未出生),分别读《论语》和《三字经》等,另又有旧学根柢极深的伯父(讳廷义)教读唐诗等,并在十岁左右,爱写诗的伯父就引导她写了七言绝句《咏月》。
她伯父很保守,辛亥(1911年)后即未出来工作,自学研究成为颇有名望的儒医叶大夫。兄弟两房住在那座有三进的宁静四合院。伯父曾有儿女夭折,最后只堂兄长成,伯父有心也将医学、满文传授他们。但她十岁时考入笃志五年级念了一年,就跟同学姊妹,以同等学力考上市立第二女中,功课不少,故医学、满文的学习未能继续。
“我是关在大门里长大的。”别家女孩会的跳绳子、打秋千等,她全不会,不像堂兄和弟弟较爱到外面跑,伯父喜欢她的好学,常解说诗作联句给她听,母亲还买了一套开明书局的词学小丛书,奖励她跳级考上中学。
因为缺乏其他生活体验,她家庭院中的景物,就成了她年少时写诗的主要题材。她忆述老家大院:门洞迎面有磨砖影壁墙,上刻“水心堂叶”四字,大门内右侧有门房、马房……外院的左侧为南房,右侧上阶入垂花门,有石台木影壁,由台侧下内院,就是伯父母住的北房,东厢是看病的脉房,西廂就是她家住的,窗下有个花圃,还移来一丛竹子。她曾写有一首七绝: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中国学者邓云乡,大半世纪前为其母送药方,请叶教授伯父改方子,曾去过那“弥漫着诗词意境”的庭院,为文推想这院子对她成为女词家之影响一定很大。她的确也承认对这座孕育她的知识生命和感情生命的大四合院,有万缕千丝的心魂联系,她曾经梦想将之改建为有现代设备的书院式诗词研究所。
1924年出生的叶教授,十三岁因“七七事变”,父迁后方断绝消息,只与母弟依伯父同住。十七岁才考进大学不久,母又因手术病逝于火车上,开始了她的哀伤困阨。那时正值日踞时期,平日只能吃混合面团和了切条,下水煮来拌酱果腹——就是老舍《四世同堂》写的;原来她母亲积蓄父亲薪水,建造了理想的四所小四合院,也被日军征占做宿舍了。在国雠家难中,她并未陷于颓丧,中学、大学都始终考第一,为同学钦佩,还拿奖学金。
当时北大被占,燕京关闭,1941年她考上辅仁国文系,大一国文是戴君仁先生教的,对她在作文课能写“反复慨叹,神似永叔”的文言文,很是赏识。尤其大二从顾随(羡季)先生读唐宋诗词,悉心笔记,深受鼓励影响。经过颠沛流离四十余年后,终将珍存的顾先生文稿及笔记,交其女儿顾之京,收集为《顾随文集》出版。 她认为顾先生幼承家学,对古典诗词有深厚素养,尤长于词曲,再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兼容中外,对诗歌有极敏锐之感受与深刻之理解,讲课时旁征博引,出入古今名著理论,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给她非常丰富的启迪和昭示,她虽自幼诵读古典诗歌,却未听过这样生动深入的讲解,仿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师生亦时有唱和。一次,顾先生把她几首诗词,拿到《新生报》发表,问她有笔名否,她曾听伯父讲过陈迦陵的词,知道《楞严经》中有鸟名迦陵频伽,其仙音遍十方界,而“迦陵”音与嘉莹相近,遂取为笔名沿用迄今。但她自谓取迦陵为号,倒并非出于对清代词人陈维崧(号迦陵)的欣赏和崇拜。
顧先生对她曾有厚望,在送她的诗中写:“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冷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在信中顾先生写道:“……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这殷切的期勉,终于支撑她在历经逆境,能坚忍竭力再度出发。
辅大时期的叶教授是修长害羞,留着披肩鬈发的才女,男同学的信从来不回,好些同班同学都没讲过话。“我的家教很严,一个男朋友都没交过,这方面太贫乏了。”她谈起:“我先生是中国大学教育系毕业,祖籍安徽,在北京生长,抗战胜利时从后方回来,先听他的堂姊提到我。他堂姊是我中学英文老师,特别喜欢我这个考第一的学生,他妹妹与我同级不同班,他找同事的女友、也是我的辅仁同学,安排认识见面。我先蒙在鼓里,后来他又拐弯抹角地常跟他朋友的弟弟、也是我弟弟的同学来我家里,找我弟弟打乒乓球,经过几年待我很好;后来他在姊妹姊夫引荐下,到海军担任文化教员,临去南京前订婚,1948年春我南下在上海结婚。”这年底由南京居所随夫撤台。
抵台后先住左营,来年春,叶教授到彰化女中教书,8月长女言言出生,每逢假日,先生则由左营来与她母女团聚。却不料那年12月25日清晨,天只蒙蒙亮,她宿舍就被敲开翻查,先生赵钟荪竟因思想问题连坐被捕。
1950年6月,彰化女中校长也因白色恐怖被关,她和其他老师共六位亦被牵连受累,她说:我不懂政治,又从不谈论政治,更没有任何政治牵涉。就因当时风声鹤唳,她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奶娃也被关,幸无罪证不久被释。但她丢了教职,宿舍被没收,无家可归。为解先生危厄,她寄人篱下,在左营眷区,屋子狭窄,夜晚仅能待亲戚全家均睡下,才方便在走廊打个地铺。白日她冒暑抱女儿奔波打听,每到亲戚老小午睡时分,还得把不能离手的女儿带到屋外,免得吵人,在炙亮的太阳下寻找树荫踱步,挨过一段极郁闷的日子。
然后勉强在堂兄介绍下,她才找到台南私立光华女中教书过活。看孩子的女工请假,她就只能让女儿到教室坐着画画,回家用小煤油炉烧饭。她不敢对任何人说自己的遭遇,怕再连累失业无以为生,强韧的潜力和着往肚里流的泪水,三年之间,她孤身携女,面对众多疑惑的眼光,等到先生释回,来学校宿舍重相见,屋外学生围一大圈,猜测她和先生闹了感情问题,她都无法解释,磨难中她写过一首极悲苦的诗: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这时期的生活,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因为她很少向人诉说。她一生做学生时,老师喜欢;做老师时,学生喜欢。在彰化女中教书虽短暂,大家反应极好,同事调台北二女中欲引荐她来,她再申请先生同教,一切顺遂,举家在台北欢聚,峰回路转。
他们在物资局的父亲宿舍住下,在台大中文系见到辅仁两位老师戴君仁和许世瑛。许先生虽未教过她,但曾住她祖居外院,听过她高声诵读诗文。两位老师对她青少年读书时代光灿的生命,留下深刻印象,当下明了她为糊口舌耕历艰危不能为外人道的不幸,都可惜她的才华空废,就推介她到台大兼教一班侨生,次年起改为专任。她欲辞二女中教职,复因王亚权校长要求请她把所教两班送到毕业,接着许先生任淡江中文系主任,戴先生任辅仁复校后中文系主任,都坚持邀请到这位好教授,开授诗、词、曲选各课。后来台大国文也免教,改开杜甫诗专书课程,许先生又让她接替教育电台广播的大学国文。待教育电视台开播,就在电视上讲《古诗十九首》。
兼课虽沉重,她对两位老师的宽厚提携,以及顾随老师介绍的台静农先生、郑骞先生等都感激不忘。记得郑先生热诚推荐她到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诗词讲座,讲授词的研赏,并发表了第一篇《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的文稿,引起了当时学界的注意。北来以前她又生下小女儿言慧。她身体孱弱且患有过敏性气喘,精力全耗在教学之中,却以惊人的毅力获得有口皆碑的盛名,西方汉学家德国的马汉茂(H.Martin)、法国的侯思孟(D. Holzman)、美国哈佛的海陶玮(J. Hightower),均与她谊兼师友。
叶教授很重视吟咏,曾为文强调。我就亲聆哈佛大学赵如兰教授课上播放叶教授吟咏的《郊游野柳偶成四绝》有:“岂是人间梦觉迟,水痕沙渍尽堪思。分明海底当前见,变谷生桑信有之。”等句,就是1960年代初她的诗作。另外,在哈佛语言实验室,还有十卷她吟咏的录音以供教学。
由于教学业绩优秀,1966年,台大钱思亮校长选派她到密执安州立大学去做交换教授,她同许多教授都到美领馆,美国委托正在台北做陶渊明研究的海陶玮教授做面试,台湾负责人则是刘崇鋐教授。谈后别人都离去,刘氏秘书前来留请晚餐,与海陶玮诸位继续谈话,餐后将她送返,海氏却即刻折回向刘崇鋐教授表示哈佛东亚系要聘她。
盛情难却,她想台大有不少教授想来美,或可另择别的教授去密州,她与钱校长商议,他不同意;向海陶玮问可否另请他人,海氏亦不肯,只得暑假早两个月先到哈佛研究合作,九月开学再赴密歇根履践承诺。第二年再来哈佛做客座教授教诗词,两个女儿就跟来上学。次年,海陶玮希望她就此留哈佛教书,不回台大,那时她先生也来了,希望留在美国,但她为了守信不违约,仍独自返台大等教完一年,相约再来。 因网络上数据有时存在相当大的错误,所以我特别留神考证这一段,感谢叶教授的几位弟子在2013年6月5日传来信函:
有关叶嘉莹老师1968年自美返台教书一事,经查证,她确实于1968年至1969年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任教,讲授诗选、词曲选、杜甫诗等课程,上课人数极多,广受学生肯定及尊崇。
特此奉告。 并祝 文安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齐益寿
私立(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 包根弟
私立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施淑 同启
翌年,她陪同老父以应聘名义,再申请赴美,却因美领馆认为她有移民倾向应该办移民遭取消签证。海陶玮教授多方請托,先建议她到加拿大美领馆签证再入美境,却不料须送返台北签证,困境重重,进退两难。恰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一老教授因病要人代课,海陶玮即向熟识的系主任蒲立本力荐,在走投无路的状况下,她只得留在温哥华查生字备讲稿,开始用英文教起“中国文学翻译”的课程。
苦撑一年,她感慨:“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匐行。”她先为接先生、女儿赴加团圆,经历加移民官对女性的歧视──以夫、女不算女性所负担的家属来刁难,设法交涉才得允准,既有沉重的英文教学负担,而且上有高年老父,下有上大学和中学的女儿,台大此时已不续聘,迫不得已,只有于四十多岁的中年在异国奋斗,而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开过多门课程:中国文学史简介、中国历代古文选读、中国历代诗选读、唐宋词选读、博士论文专题讨论等,终于荣膺永久聘书和其他举足轻重的荣誉。
度过这段“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的难关,从1970年开始,她每年返哈佛与海陶玮教授合作研究,常在燕京图书馆内由清晨到黄昏辛勤读写,论王国维、吴文英、常州词派……一篇篇精湛有力的论著,在《哈佛燕京学报》用英文发表。当时还因台大文史各系的校友影响,她更留神故乡的书籍和消息,又参加各地开会。1970年冬,她参加贞女岛的会议,曾与周策纵、吉川幸次郎诸位汉学家论学吟诗唱和,吉川先生有“曹姑应有东征赋,我欲赏音钟子期”句,后数年她果然应九州岛大学冈村繁教授之邀,赴日讲学。
1971年,父亲病逝加国,无根思乡之情更切,虽遍游欧洲英法德义奥瑞各国亦难排遣。1974年,她终于重返故乡,探望两个留在北京的弟弟。在门巷依稀的故居,与担任中学老师的大弟夫妇、小学老师的小弟夫妇重聚,话旧感慨三十年辛酸。他们因是“台属”,“文革”时曾受冲击,她说:“我们家在台湾先生被关,在故乡弟弟被关!”真是分隔两地中国人的悲剧。
坎坷的生命在1976年复临风浪,那年3月24日大女儿言言和女婿永廷竟因车祸同时罹难。她呼天肠断日日哭之,陆续成诗“哭母髻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之句,学生亲朋都为她落泪担忧,真是她诗中所说:“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有没有借宗教力量平抚心情?她表示从前家中并无特殊信仰,小时只读儒家诗书,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她,感到现世做人是很重要的。在辅大学诗词时,读严羽《沧浪诗话》喜用禅宗妙悟阐明诗道亦妙悟,因常读佛书,还与知友往广济寺,听老和尚讲《妙法莲华经》,1988年夏,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巧于同寺以素斋折柬相邀,适值她生辰,枨触前尘,因成《瑶华》一阕:
当年此剎,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
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
相招一柬,唤辽鹤;归来前地。
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余几。
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
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
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
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
据缪钺教授言此词抚今思昔,感念人生,融合佛家哲理,取境幽美,用笔宕折,层层脱换,潜气内转,而卒归于浑化,则深有得于周、姜、吴、王之妙。其早年填词婉约幽秀,中年之词豪宕激越,而近年又嬗变至此,可见她数十年用力精勤、日进不已,词体更开新境。
在禅佛之外,她曾在大学毕业后的月夜,跟一位远房姑姑听基督教春节布道大会,在台听辅仁校友龚士荣神父讲天主教义,都有感动,道理相通,宇宙间是有种种神的境界,她相信,所有宗教或是古典诗词都能给人智慧,“五十而知天命”,都能使人开悟。
古代诗人常因理想而遭打击迫害,如苏东坡因党争下狱,九死一生被贬黄州,而笔下慷慨纵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远谪南海,仍为民谋福;欧阳修、陶渊明也是。她举例说:“我一生命运多舛,历经许多挫折苦难,至今还活得很好,可以说是古典诗词给我的精神力量,多读自能学习这种坚韧的痛苦承受力,能持守,还能转化提升生命质量。”
1979年,她与先生、小女儿重新再回故乡探亲。在火车上见到刚摆脱“文革”的年轻人捧读新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的热情,打动了她血缘根生的情感。经过申请,自1979年起,她不辞劳顿每年用假期返故乡讲学,已教过二十多所大学。
台湾方面,在开放之前,她因返乡被断绝了往来。直到1988年,当年她栽培的学生,二十年间全成为台大、台湾清华各校的重要教授,对她的敬爱联系始终不断,从那时起,已多次邀请她做系列讲学和开国际学术会议。
就整个西方文化来看,她认为东方文化在西方只是点缀。中国青年若把自己的根铲除,只一味极端地模仿西方不会更好。特别是文学艺术传统,失去自己民族特色,对整个世界文化而言,等于我们的文化消失。
在海外以汉学为专业,借古典诗词讲授使中国文化被西方认识,增进理解,当然有其意义,但中国诗词真正的传承,还是要在自己的国家。她在《还乡绝句》中写有: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第一次回故乡讲学原只安排北大,但她与顾随老师之友、也是辅仁师长辈的李霁野先生有通讯,李先生年轻时即与鲁迅、台静农诸位先生成立“未名社”,也去台大教过短短一段,与她见过,后来回南开大学做外文系系主任,也请她去,之后南京大学亦邀她﹐所以就依次在三校短期讲学。1981年到1982年中﹐正逢休假,她又去南开一学期,北师大和川大各半学期。
在成都,她于1981年4月下旬,应邀前往草堂﹐参加杜甫研究学会第一届年会,得识年轻时她就钦仰的《诗词散论》作者缪钺(彦威)教授。缪先生也读了她1980年新出版的《迦陵论词丛稿》,赞佩她论温、韦、冯、二李、吴文英、王沂孙等人,论《人间词话》之境界说﹐诸文皆自创新义,论证精邃深微。缪先生是哈佛燕京讲座教授杨联升夫人的长兄,当时年近八十,刚动过白内障手术,行动皆赖孙儿扶持,每日邀她谈讲诗词,还不顾目疾,为她书赠诗词多幅,有“相逢倾盖许知音”句。会后她参观过江油李白故居,欲返加国去辞行时,见缪先生已伏案展纸写信约她合作写书。
她深为感激这种知赏,先拟定合作计划并和诗称谢。1982年春夏,她再到川大讲学三个月,缪先生自始至终都听讲,课前课后,交换意见切磋文稿,议定体例融汇文学批评史中各体式,成为新尝试。分别选定词人,以韵文论词绝句综括要旨,再以散文介绍词体特质,论评词人赏析词作。望透过以敦煌曲子词为始,五代两宋到晚清词人的个别评赏,而提供通篇的史观,虽不算写词学史,也注意到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影响。缪先生取郭璞诗句“灵溪可潜盘”,定名为《灵溪词说》,后出续编,改《词学古今谈》,经四年撰写,列中加文化交流科研项目之一,并获社科院及加拿大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赞助。
北京中华诗词学会在1987年礼聘她为顾问,还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于1987和1988两年,先后请她在北京国家教委礼堂主讲“唐宋词系列讲座”和“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词之欣赏”。缪钺教授说她博览古今,融贯中西,含英咀华,冥心孤往,以深沉之思,发新创之见,评论诗歌,独造精微,自成体系。著作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迦陵谈诗》《迦陵谈词》《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谈诗二集》《唐宋词名家论集》《唐宋名家词赏析四册》《中国词学现代观》《灵溪词说》《词学古今谈》《诗馨篇》《唐宋词十七讲》《唐五代名家词选讲》《迦陵学诗笔记: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说诗谈词》《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清词丛论》,由大块文化出版《叶嘉莹作品集》《叶嘉莹文集套书》《叶嘉莹说唐宋词套书》《驼庵传诗录》等多套,2014年春再由大块文化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两岸出版口述自传:《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张候萍撰写)。
她自己曾简述研读态度和写作方式之转变: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对诗歌的评赏以感性为主,结合三种知性倾向:传记的,对作者的认识;史觀的,对文学史的认知;现代的,对西方现代理论的认知。她的性格一向有两点特色:主诚和认真。
她不敢人云亦云地作欺人自欺之言,一定要诚实地写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可能也因此﹐使她无意中探触到了在诗歌中这种感发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感发之生命在本质方面的细致差别。又为认真的缘故,不敢马虎偷懒,一定把所得感受的因缘经过,甚至心灵意念的活动线索,都明白交代。她谈现代观,首先就需要给“现代的”(Modern)一个明确的义界。在欧美文学批评的特殊用语中,这个词并不专指近代或当代,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中发展形成的一种写作风气,受弗洛伊德与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等的影响,内容重视意识流等,表现重视象征、联想暗示等。
在文学批评方面﹐叶教授也很熟悉,以蓝森(C. Ranson)、泰德(A. Tate)、华伦(R.P. Warren)、布鲁克斯(C. Brooks)诸人为主的“新批评”学派。这一学派反对传统以文类、情节及人物生平衡量文艺,主张以细密方法﹐对文学作品本身做客观地研析,可发现其包容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其源流可溯及李查兹(I. Richards)的《文学批评原理》、燕卜荪(W. Empson)的《多义七式》,及艾略特(T.S. Eliot)、庞德(E. Prund)之著作。
不过她引用现代西方理论,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却未曾喧宾夺主,“而是欲使之为我所用,成为我在表达自己之情思意念时﹐一种便于使用的方式。”
在1960年代写《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她即提出《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与感情的基型;《论杜甫七律之演进》谈到杜甫《秋兴》诸诗之句法突破传统,意象超越现实,《燕台四首》着重诗歌之意象与用字之感性分析,并将李商隐的诗与卡夫卡的小说相比较;《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中提出意象、架构、质地三者作为赏析诗歌的标准;《几首咏花的诗》称述两首《落花》诗之偏重感觉与超越现实的成就;《由〈人间词话〉谈到诗歌的欣赏》,提出欣赏者之联想自由;《李义山〈海上谣〉》文中以意象与神话可能提示的象喻为解说诗歌的依据,这些都与欧美的现代理论有相合之处,当时像她这样用现代观来评析古典诗词者,还极为少见。
但是,她和后来专用现代观评析古典诗歌者却有很多不同。她深受传统教育,她的写作以自己要表达的情思意念为主,并无先入为主的理论在心。对其与中国传统不合者提出异议,如她依然坚持作者之为人与生平,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极为重要的关系,而提出泯除作者个性及作者原意谬论之不肯苟同。因中西诗歌的范畴和写作之传统原就不同,西方诗歌兼指史诗与戏剧,与中国诗词的言志抒情不一样。
叶先生论词尤其独到,将词分为三种类型:歌辞之词,以晚唐五代北宋诸家为主;诗化之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赋化之词,从周邦彦开始,以南宋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为代表。自成一个词学体系,突破过去婉约派、豪放派的二分法。
她在专书和论文中多次探讨对她启迪影响的王国维先生,觉得静安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个尝试采纳以西方适用的新观念﹑融合纳入中国旧传统文学的精神生命的先进人物﹐使《人间词话》取得了超越的成就。 但《人间词话》受体式之限,模糊了系统性。所以她就将其缺乏体系的一些散漫概念,加以组织和理论化地拓展:境界之产生全赖感觉之体验,与西方哲学中现象学派重视意识对客体之经验极为相近。现象学家兴起于19世纪末欧洲,胡塞尔、海德格尔、沙特、梅洛庞蒂诸人之说,都与此派有影响及关系,而王国维之长则正在于自己博学深思,直悟义理,而竟与西学暗合。
她又曾以诠释学来说词,诠释学原为推寻《圣经》意义之学。但任何诠释都有限制偏差,往往并不能正确地得到作者本意,诠释所说往往是自作品获得的衍义。若与中国词学相较,则如常州词派张惠言评温庭筠《菩萨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为《离骚》初服之意,以比兴寄托说词,她认为便可视为诠释者的衍义,而不必然是作者的本义。据符号学先驱索绪尔之说,表意符号语言可归纳为语序轴和联想轴,说话和受话人双方须具一致的语言符码。就中国文化传统之联想,《离骚》中多以美人喻为君子,其喻示的是君子不遇者的高洁,所以温词中的美人,可使张惠言想到《离骚》的托意。
注重意识批评理论,她说明愈是伟大的作者,表现于作品中的意识愈有固定样式,如杜甫在诗篇中流露的,是他终生忠爱缠绵的志意,看见花开写“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岳阳楼则“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像屈原、陶渊明,甚至词中的苏、辛都各有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的样式。
她又引用接受美学家姚斯等的立论,认为作品本身只是艺术成品而不是美学对象,是读者赋予它生命,而且可能比原来更多的生命。文本提供读者“可能的潜在力”。例举《人间词话》一则,南唐中主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因全句所有名词,给人的象征都是高贵芬芳的,而用“消”和“残”两个动词来叙述,给王国维引生了众芳无秽、美人迟暮之感。
结合女性主义文论﹐叶教授解析中国最早的文人词集《花间集》中,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写词,无意中表现出的“双性人格”。花间词的美就源于这种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婉约纤柔,语言的跳跃性、感性化,逻辑上的不连贯性,正是女性主义批评所提的女性语言特点。她借利普金的说法:弃妇在古今中外诗歌传统中是常見的形象,男子有时也要表达他的失志被弃,只好通过弃妇形象,以女性叙写来达到这种“双重意蕴”的特点,使《花间集》在词史上意义重要。
她以《拆碎七宝楼台》论述吴文英《梦窗稿》,类似艾略特、福克纳倒错时空的笔法。又有感性修辞,质实之中见空灵,表面典丽奥博,精神感情超越飞腾。并评议王沂孙《碧山词》的咏物,在铺陈用字之工切,意象托喻之丰美,都相当可观,而且线索分明、结构细密,可为入门阶陛。议论一出,两家所受之诋毁误解,均获平反,当时耶鲁东亚系系主任孙康宜﹐推崇叶教授的词论观点和方法东西合璧,沾溉及满天下桃李,最具代表性。
叶先生在1994年﹐已届不踰矩的古稀之年,甚至直到九十高龄﹐任何人见了她都不免惊呼:好年轻!无论台大、北大听过她讲课的学生,除能忆起他们蓬勃人满的讲堂,也对她清丽的容颜和典雅的衣着难以忘怀,不觉想到她有首由发型谈起的诗:“前日如尾长,昨日如云乱。今日髻高梳。三日三改变,游戏在人间。装束如演爨。岂意相识人,见我多惊叹,本真在一心,外此皆虚玩。佛相三十二,一一无非幻。若向幻中寻,相逢徒觌面。”诵悟玩味,含意深沉。
经由岁月,渐能细体她的个性确如缪先生所言“外和内介”。看她日常平和内敛,有晋人轻衣缓带之风,若遇有所请,内铄的热诚立即回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亲切地讲得精详透彻、声韵悠扬。甚至当我们问及健身法,也热心传授。热忱安排车乘将我们由清华大学演讲后接到南开讲座并亲领天津旅游。
她自叹平素拘谨,怯于表达自我感情,对台大故去师友如许世瑛、戴君仁、台静农、郑骞及视她如姊的叶庆炳教授都深为感愧。系主任台静农曾将她匆忙送审的零散文稿,剪编成整齐小册,亲书篇目,后还裱赠亲书联语,其实她因非台老及门弟子,颇怀自远之意,偶有事才去台老处,一次台老还径到后院剪了一抱鲜花给她。离开二十年再回去讲学,以《鹏飞》小诗“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寄余生”做开场白,表示当年不得已回来教一年,又再度羁留海外的苦衷。当她离台前往辞行,不意台老竟将诗句写成条幅赠她检选。之后台老病逝,她说:“我终于未在他生前,亲口告诉他﹐我对他为我所做的事,有着何种衷心的感谢。”又说:“以先生之豪迈,必不在意我之是否言谢,而以先生之敏锐,则我虽不言谢,也必能感知我的谢意。”自谓对他们都有“死生亲故负恩深”之感。听她讲这些往事,我也委实感动于前辈先生们的师友之谊,更格外感激她在我书写和演讲后即刻和长久给予的疏放鼓励。
1990年,她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在中国文学领域中以卓越建树获此殊荣的首位华裔,见她荣退后仍来哈佛研究写作,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国讲学,如从1993年就答应南开大学任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所长,每年往返中加讲学。更能意会她文章中所说的“唯有自己有充沛之生命的人,才能体察到洋溢于其他对象中的生命;唯有自己能自内心深处焕发出光采来的人,才能欣赏到其他心灵中的光采。”
叶嘉莹教授孜孜勤奋,烛照大家,朝野崇仰。曾应请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校访问讲学。2008年起决定留在敬视叶教授为“镇校之宝”的南开大学养老。2013年决意定居南开尽量不再往返中加。这位桃李满天下声望宏大的汉学家叶嘉莹教授,在2013年当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2013年11月28日起,对叶教授有一连串致敬活动:由台湾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叶嘉莹教授九十大寿“手稿著作暨影像展”,我个人很荣幸也应邀全程参与,并欣然从命面对台湾图书馆数百人开幕记者会登台讲“叶嘉莹教授在哈佛大学”和叶教授亲自主讲的讲座活动,以及白先勇、陈若曦、席慕蓉座谈及大块文化出版公司郝明义董事长主持的《叶嘉莹作品集》的新书发表会等。
接着2014年5月10日起则由南开主办“庆祝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9月29日,凤凰卫视与岳麓书院合办首届国学大典,她再次获得殊荣海外影响力大奖,同时另有饶宗颐、李学勤获得终身成就奖,余英时、李弘祺、陈弱水、汤一介、陈来、刘笑敢、郭齐勇、梁涛等得国学成果奖。并于2015年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96年校庆日,庆贺为叶嘉莹教授建在南开大学专馆亦宾馆“迦陵学舍”盛大落成正式启用。
2017年深秋,难忘陈传兴导演一行,到哈佛大学来,就安排摄访宇文所安教授与太太田晓菲教授,以及年少的南开大学毕业生她的ABC学生张元昕——她刚被哈佛录取归来美国,与刚不巧膝盖骨伤的我受到摄访。2020年秋,这部期待已久的叶嘉莹教授的文学传记片《掬水月在手》堂堂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