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莎士比亚是伟大的英国戏剧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李尔王》是四大悲剧之一,他的悲剧特别能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弦,具有无穷的艺术的艺术力量。通过对剧中四组二元对立,在场与缺场,愚蠢与聪明,宿命与抗争,现实与幻想的剖析,可以说解构主义,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力,一切变得皆有可能,正义和美德受到挑战。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表象与真理变得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给解构主义增添了色彩。
【关键词】在场;缺场;二元对立;悲剧
引 言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作品之一,在莎士比亚写下这一巨作之前李尔王和他三个女儿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得民间传说了。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大女儿和二女儿达到目的后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1. 文章中的在场与缺场
悲剧表现的是生活的艰辛和明显的不公平。悲剧经常记叙一个重要人物生活中的一连串重要而偶然相关的事件。当失去权力地位的主人公遭到大灾难,或者他们最终的死去导致了其他人的垮台时情节就达到高潮。悲剧情节唤起观众的敬畏之情,他们离开剧场时会对生活的严酷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悲剧是对戏剧所激起的怜悯和恐惧心理的一种净化。
德里达的《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语言与现象》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这一理论的正式确立。特别是他的《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他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这些构成了解构主义的基本立场。德里达认为2元对立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有二元对立的等级关系是不稳定的,如果二元对立的关系可以被颠倒,二者皆可居为本原或中心。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哲学是“在长的形而上学”宣布他的解构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把目光盯住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史的框架就是在整体意义上把存在确定为在场。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为二元对立,他以二元对立为突破口,通过瓦解二元对立中的界限和等级进一步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李尔王》中,大女儿高纳李尔和二女儿里根,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场的,而在第一幕第二场中,考蒂利亚去了法兰西,也就是说她大部分时候是缺场的。西方自柏拉图以来,语言用来直接沟通思想而贬低书写文字的传统,语言被赋予优先位置,文字成为言语的表征,是言语的派生物,而高纳李尔刚得到国土没多久,她就开始抱怨,李尔王年纪大了,脾气不好,变化无常。同时她也抱怨李尔王偏心,一向都是喜欢考蒂利亚,但是这个时候高纳李尔只是发牢骚,而不太表现的明显。搞纳李尔用她不停抱怨,埋怨的言语,表达了她对李尔王的不满,这也是在场的表现。到了第一幕第三场的时候,高纳李尔向奥斯华德表明了态度,叫手下对他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态度。第一幕第四场的时候,高纳李尔就和李尔摊牌了,故意说他的卫士蛮横,时时寻事骂人,种种不法的暴行,想借此為借口,除去李尔的卫士在第二幕第四场里根说“一个衰弱的老人,一切只好将就点儿”(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469)这句话无疑暴露了他真实的本性,他不想给文亲生活费,夺走了他所有的手下,凌辱他,最后在暴风雨中把他赶出家门。
高纳李尔和李根一直都是妒忌李迪利亚的,因为在分国土之前,李尔王是最喜欢三女儿的。但在分国土时,考狄利亚憎恶她们的奉承,说她会凭自己的责任来爱他,不会多也不会少,缺乏圆滑的诚实激怒了李尔,什么也没有给他。存在确定为在场,就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超出语言之外的事实,它们呈现在言说者的面前,并且能在言说中传达出来,换言之,这些真理在人们的交流中过程中是现时的,“在场”的,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高钠李尔和里根一直都是在场,她们用言语表达了她们所有的思想和想法。根据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点,缺场是无法表达思想的,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那么在第一幕第二场到第二幕第四场,也就是把国土分给他的两个女儿到李尔被赶出家门,考狄利亚都没有出现,都是缺场的。,虽然考狄利亚是缺场的,但是他的诚实、善良、孝顺、,以缺场的形式把在场的高纳李尔、里根贪婪、丑陋的嘴脸衬托的更加明显。说考狄利亚缺场,是因为所有的人物和舞会告诉我们他没有出现在舞台上,我们说他在场是因为在存在于字里行间,他影响着剧中人物,并时刻被剧中人物所念到。
2. 人物性格中的愚蠢与聪明
李尔王的弄人这个角色是愚蠢与聪明的二元对立体,貌似愚蠢疯狂却蕴含着先知先觉的智慧,他的话语看似荒诞却富含人生的哲理,在第一幕第四场:“听了他的话,土地全丧失;我傻你更傻,两傻相并立:一个傻瓜甜,一个傻瓜酸;甜的穿花衣,酸的戴王冠。”“那篱雀养大了杜鹃鸟,自己的头也给他吃掉”以上是弄人看似荒诞、毫无意义的话,可是却句句点破了李尔是如此的愚蠢,被虚荣蒙蔽了双眼,李尔现在的遭遇,完全是自作自受,弄人用最浅白、易懂的语言,点出了真理。
由此看出二元对立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有二元对立的等级关系时不稳定的,在愚蠢和聪明这对二元对立中,愚蠢并不能自足,它需要聪明,而且总是寓居于聪明之中。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如果二元对立中的关系可以被颠倒,二者皆可居为本原或中心,也就不再有固定的本原和中心。而鉴于二元对立丧失了它的等级地位和优先权,中心即被消解。
3. 小说中的言语与文字
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语言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书面文字则传统的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语言优于文字的另一种体现是讲话人“在场”。讲话人在现场,可以准确的解释其“意图”避免歧义。与之相对,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号,由于讲话人不在场,它们很容易引起误解。 在《李尔王》中言语是第一位的,在第一幕第一场当李尔要求三个女儿用言语表达爱的时候,言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的证明。高纳李尔说她“爱李尔胜过爱自己的眼睛”(P445),而二女儿里根说“只有爱您才是我无上的幸福”(P445)。这些言语让人听了心里很舒服,而且两人又在场,可以说表达的是肺腑之言,让李尔感觉两个女儿是很孝顺的。而第三个女儿考狄利亚什么感人的话都没说,她只是说她不会把她的心涌上她的嘴里,她的爱只是按照她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认为考狄利亚没有良心,于是决定不分国土给她,这一场景证明了语言优于文字。因为李尔王的2个女儿用好听的话就迷惑了李尔王的判断力,让他相信他的2个大女儿是非常有孝心的。而小女儿的一番直白,很明显的表达了她的真实想法,毫无虚夸。所以使得李尔王觉得小女儿的话很不中听。一点孝心都没有。最后剥夺了小女儿的继承权。把土地分给了大女儿和二女儿。
而德里达在针对逻各斯中心论的种种戒律中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颠覆解构方法。他声称书写文字并不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的偏见,他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以便突出文字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首先表現在它的符号学意义上的“可重复性”——不考虑讲话人之意图性。
《李尔王》中,德里达的观点也得到了证实,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埃特蒙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享有应享的权利,他想出了用一封伪造的信来发生效应,让他的计策成功,去陷害哥哥埃德加,而葛罗斯特被这封信蒙蔽了头脑,中了埃德蒙的计,把埃德加赶出家门。
葛罗斯特只是通过信中的文字符号来了解埃德加的意图,即使埃德加不在场,仅通过文字符号,葛罗斯特正常的加以理解和接受埃德加想造反。而在最后的第五场第一幕,埃德加叫奥本尼先看信,又是信,把埃德蒙的阴谋全部揭露出来,让他的阴谋全部失败了。同样是用文字符号去解读事情的真相。两封信,一封是用于陷害,一封用于揭示真相。主要人物都不在场,信上的文字语言表达了主要的思想,而且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德里达认为文字优于言语,也是成立的。符号的“可重复性”与“不考虑讲话人的意图性”在剧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结 论
从《李尔王》中,四组2元对立,重新解析了文学作品。,同时解构主义并不是要取代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传统,也取代不了。解构主义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崇拜,反对二元对抗的狭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玉能 西方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郑敏 解构主义在今天[J]文学评论, 2000,(4)
[4] 李维屏 英美研究论丛 十二辑[C]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刘柄善 英国文学简史[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6] 赵红英 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 Mary Klages,文学理论 literary Theory :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9
【关键词】在场;缺场;二元对立;悲剧
引 言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作品之一,在莎士比亚写下这一巨作之前李尔王和他三个女儿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得民间传说了。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大女儿和二女儿达到目的后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1. 文章中的在场与缺场
悲剧表现的是生活的艰辛和明显的不公平。悲剧经常记叙一个重要人物生活中的一连串重要而偶然相关的事件。当失去权力地位的主人公遭到大灾难,或者他们最终的死去导致了其他人的垮台时情节就达到高潮。悲剧情节唤起观众的敬畏之情,他们离开剧场时会对生活的严酷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悲剧是对戏剧所激起的怜悯和恐惧心理的一种净化。
德里达的《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语言与现象》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这一理论的正式确立。特别是他的《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他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这些构成了解构主义的基本立场。德里达认为2元对立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有二元对立的等级关系是不稳定的,如果二元对立的关系可以被颠倒,二者皆可居为本原或中心。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哲学是“在长的形而上学”宣布他的解构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把目光盯住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史的框架就是在整体意义上把存在确定为在场。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为二元对立,他以二元对立为突破口,通过瓦解二元对立中的界限和等级进一步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李尔王》中,大女儿高纳李尔和二女儿里根,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场的,而在第一幕第二场中,考蒂利亚去了法兰西,也就是说她大部分时候是缺场的。西方自柏拉图以来,语言用来直接沟通思想而贬低书写文字的传统,语言被赋予优先位置,文字成为言语的表征,是言语的派生物,而高纳李尔刚得到国土没多久,她就开始抱怨,李尔王年纪大了,脾气不好,变化无常。同时她也抱怨李尔王偏心,一向都是喜欢考蒂利亚,但是这个时候高纳李尔只是发牢骚,而不太表现的明显。搞纳李尔用她不停抱怨,埋怨的言语,表达了她对李尔王的不满,这也是在场的表现。到了第一幕第三场的时候,高纳李尔向奥斯华德表明了态度,叫手下对他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态度。第一幕第四场的时候,高纳李尔就和李尔摊牌了,故意说他的卫士蛮横,时时寻事骂人,种种不法的暴行,想借此為借口,除去李尔的卫士在第二幕第四场里根说“一个衰弱的老人,一切只好将就点儿”(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469)这句话无疑暴露了他真实的本性,他不想给文亲生活费,夺走了他所有的手下,凌辱他,最后在暴风雨中把他赶出家门。
高纳李尔和李根一直都是妒忌李迪利亚的,因为在分国土之前,李尔王是最喜欢三女儿的。但在分国土时,考狄利亚憎恶她们的奉承,说她会凭自己的责任来爱他,不会多也不会少,缺乏圆滑的诚实激怒了李尔,什么也没有给他。存在确定为在场,就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超出语言之外的事实,它们呈现在言说者的面前,并且能在言说中传达出来,换言之,这些真理在人们的交流中过程中是现时的,“在场”的,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高钠李尔和里根一直都是在场,她们用言语表达了她们所有的思想和想法。根据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点,缺场是无法表达思想的,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那么在第一幕第二场到第二幕第四场,也就是把国土分给他的两个女儿到李尔被赶出家门,考狄利亚都没有出现,都是缺场的。,虽然考狄利亚是缺场的,但是他的诚实、善良、孝顺、,以缺场的形式把在场的高纳李尔、里根贪婪、丑陋的嘴脸衬托的更加明显。说考狄利亚缺场,是因为所有的人物和舞会告诉我们他没有出现在舞台上,我们说他在场是因为在存在于字里行间,他影响着剧中人物,并时刻被剧中人物所念到。
2. 人物性格中的愚蠢与聪明
李尔王的弄人这个角色是愚蠢与聪明的二元对立体,貌似愚蠢疯狂却蕴含着先知先觉的智慧,他的话语看似荒诞却富含人生的哲理,在第一幕第四场:“听了他的话,土地全丧失;我傻你更傻,两傻相并立:一个傻瓜甜,一个傻瓜酸;甜的穿花衣,酸的戴王冠。”“那篱雀养大了杜鹃鸟,自己的头也给他吃掉”以上是弄人看似荒诞、毫无意义的话,可是却句句点破了李尔是如此的愚蠢,被虚荣蒙蔽了双眼,李尔现在的遭遇,完全是自作自受,弄人用最浅白、易懂的语言,点出了真理。
由此看出二元对立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有二元对立的等级关系时不稳定的,在愚蠢和聪明这对二元对立中,愚蠢并不能自足,它需要聪明,而且总是寓居于聪明之中。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如果二元对立中的关系可以被颠倒,二者皆可居为本原或中心,也就不再有固定的本原和中心。而鉴于二元对立丧失了它的等级地位和优先权,中心即被消解。
3. 小说中的言语与文字
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语言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书面文字则传统的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语言优于文字的另一种体现是讲话人“在场”。讲话人在现场,可以准确的解释其“意图”避免歧义。与之相对,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号,由于讲话人不在场,它们很容易引起误解。 在《李尔王》中言语是第一位的,在第一幕第一场当李尔要求三个女儿用言语表达爱的时候,言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的证明。高纳李尔说她“爱李尔胜过爱自己的眼睛”(P445),而二女儿里根说“只有爱您才是我无上的幸福”(P445)。这些言语让人听了心里很舒服,而且两人又在场,可以说表达的是肺腑之言,让李尔感觉两个女儿是很孝顺的。而第三个女儿考狄利亚什么感人的话都没说,她只是说她不会把她的心涌上她的嘴里,她的爱只是按照她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认为考狄利亚没有良心,于是决定不分国土给她,这一场景证明了语言优于文字。因为李尔王的2个女儿用好听的话就迷惑了李尔王的判断力,让他相信他的2个大女儿是非常有孝心的。而小女儿的一番直白,很明显的表达了她的真实想法,毫无虚夸。所以使得李尔王觉得小女儿的话很不中听。一点孝心都没有。最后剥夺了小女儿的继承权。把土地分给了大女儿和二女儿。
而德里达在针对逻各斯中心论的种种戒律中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颠覆解构方法。他声称书写文字并不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的偏见,他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以便突出文字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首先表現在它的符号学意义上的“可重复性”——不考虑讲话人之意图性。
《李尔王》中,德里达的观点也得到了证实,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埃特蒙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享有应享的权利,他想出了用一封伪造的信来发生效应,让他的计策成功,去陷害哥哥埃德加,而葛罗斯特被这封信蒙蔽了头脑,中了埃德蒙的计,把埃德加赶出家门。
葛罗斯特只是通过信中的文字符号来了解埃德加的意图,即使埃德加不在场,仅通过文字符号,葛罗斯特正常的加以理解和接受埃德加想造反。而在最后的第五场第一幕,埃德加叫奥本尼先看信,又是信,把埃德蒙的阴谋全部揭露出来,让他的阴谋全部失败了。同样是用文字符号去解读事情的真相。两封信,一封是用于陷害,一封用于揭示真相。主要人物都不在场,信上的文字语言表达了主要的思想,而且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德里达认为文字优于言语,也是成立的。符号的“可重复性”与“不考虑讲话人的意图性”在剧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结 论
从《李尔王》中,四组2元对立,重新解析了文学作品。,同时解构主义并不是要取代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传统,也取代不了。解构主义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崇拜,反对二元对抗的狭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玉能 西方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郑敏 解构主义在今天[J]文学评论, 2000,(4)
[4] 李维屏 英美研究论丛 十二辑[C]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刘柄善 英国文学简史[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6] 赵红英 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 Mary Klages,文学理论 literary Theory :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