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情,至纯至美,是中考作文最常见的主题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此类作文,使之能够感人肺腑,实现文质兼美呢?
作文之道,譬如攻玉,须有上好的原料,须有精巧的构思,再施以精湛的雕工,方可琢出美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写亲情主题的作文,在立意准确的前提下,若在选材、谋篇布局及刻画细节三方面下足功夫,即“拣得好玉巧琢磨”,便可写出佳作。
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亲情主题的作文,选材是一道关卡,做到素材典型实属不易。一则时代使然。老舍、朱自清等文学大师身处民族危难之际,诸多家庭变故自然容易触动心怀。而今,绝大多数同学都生活在蜜罐中,备受父母亲友关爱,对一些生活细节习以为常,缺少观察和思考。二则阅历使然。同学们没有太多特殊的经历,大家的生活都按部就班,幸福美满,以致无忧无虑,难以独树一帜。于是,要么编造虚假故事,感情失真;要么千篇一律,缺少深度、高度。要突破这些局限选好素材,须做到:真实、精当、厚重。
1.选材真实,自会亲切感人。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而“真实”是作文选材的第一要素,更是实现“内容充实”的前提,亲情主题的作文更是如此。事无大小,唯有真实,才能体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才能抒写真实的感情或表现深刻的道理。
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父亲》中,选取了诸多生活琐事来表现对父亲的怀念:“我”和弟弟妹妹烤年糕惹了祸,父亲却跟没事儿人一样;“我”和弟弟妹妹在父亲的蚊帐里捉蚊子;父亲指导我们做叫花蛋;父亲因思念“我”,感觉“我”回来了,到母亲屋里寻“我”……这些情景很接地气,读来备感亲切。
李姝慧同学是一个娇弱的小女孩,其母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用艾灸调理身体的照片,该生在习作《留在记忆中的芬芳》中写道:“最初真的不适应,燃着的艾条散发出的烟气呛得我直流眼泪,我心里一个劲儿地埋怨妈妈,更不相信这东西能治病。”生活情境真实再现,自然能表达真实的感受。
亲情主题的作文素材容不得半点儿虚假,假了就难以流露自然本性。为了表现父亲教子有方,编造自己偷钱受罚的故事;为了表现祖母对自己的疼爱,非得无中生有造出一棵大榕树……这样的选材看似典型,但只要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说得天花乱坠,也打动不了读者。
2.选材精当,方可集中笔力。
所谓“精”,是指选择的素材具体集中,不空泛;所谓“当”,强调准确贴切,符合作文立意。在平时的作文中,不少同学对诸多材料不加斟酌,觉得只要是体现“爱”的事都可以用,甚至一个素材“横行天下”,结果作文或浮泛笼统,或落入俗套,难有突破。
阎连科的叙事散文《打》,是选材“精当”的范例。全文紧紧围绕“打”字,回忆了“父亲因我偷家里的钱买烧饼吃而打我”“父亲误会我偷了人家的瓜钱而打我”“我真正偷窃瞒了父亲却没有挨打”三件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和教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选材具体集中,丝毫没有偏离文章立意,极其精当。
吕沛萱同学的习作《谢谢你,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因为新冠疫情太严重,我们不得不取消出行计划。看着我沮丧的神情,您告许我,可以陪我看一小时我最喜欢的综艺节目。怀着期待的心情,我坐在电脑前,兴致勃勃地观看。然而,我不经意地回头时,发现您并没有融入情节,而是坐在那里,用略显疲惫和无聊的目光盯着荧屏。我不由得叹口气。您像是察觉到,立即说:‘没关系,我很喜欢这里面的四号’。”这一材料就是对“母爱陪伴”最精当的解说。
选材精当,不节外生枝,才可以集中笔力,叙述事情,描写细节,才可以把情感写透。
3.选材厚重,才能增加深度。
记述平常小事自然可以把亲情表现得真切感人,若能细加揣摩,选择厚重一点儿的材料入文,则更利于写出深意。多数学生往往脱离不了“母亲辛苦为我做早餐热牛奶”“外婆风雨里接我放学”“爸爸冬天早晨提前到车里开空调”“妈妈在我考试失利时鼓励安慰我”“奶奶在病床前陪伴我到深夜”等素材,很难写出新意和深意。王梓懿同学在《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中,叙述了爷爷多年来教自己学习毛笔书法的经历,刻画了爷爷严中含慈的形象———在爷爷的教诲下,在浓浓的墨香中,自己从一笔一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李姝慧同学在随笔中,多次描写妈妈带她养花的经历,文章如花般清新温润,散发着浓郁的馨香,写出了妈妈培养她生活情趣的良苦用心。学生吕沛润的作文则极力刻画了爸爸妈妈孝顺的形象,写他们如何辗转多地为爷爷求医问药,如何陪侍在病榻前喂药送食……以独特的视角把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此类选材,使文章散发着文化的味道,彰显着传统美德的底色,抑或流淌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主题也随之厚重起来,有了深度。
选好了素材,犹如挑拣出一块好玉,下一步便是根据立意进行整体布局,即在文章结构思路上下功夫。文章布局讲究一个“巧”字,既要清晰了然,又不落俗套,独具匠心。其方法技巧很多,这里选择易于学生接受和把握的两点具体说明。
1.一线贯穿,清晰了然。
亲情主题作文立足于“情”,着眼于“人”和“事”,欲将三者融于一体,第一要务便是定出线索。线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或特征,无论哪一种,都必须贯穿全文,联结起人和事,不可形同虚设。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背影”起筆,开头说“最使我难忘的是他的背影”,又以“背影”收篇,结尾说“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文章中间写父亲去买橘子,浓墨重彩绘“背影”,父亲离开时“我”怅然若失看“背影”。“背影”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文章始终。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融入“背影”,表达得淋漓尽致。杨绛先生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开篇便用“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概括父亲的特点,后文所叙之事,紧紧围绕这八个字展开,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尽在其中。
2.写出波澜,吸引读者。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起伏的情节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譬如一部影片,如果悬念迭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观众自然爱看。亲情主题作文重在“情”字,在行文构思上要善于写出感情的变化,最好能生出波澜。在这方面,以下技巧同学们比较容易把握和运用。
①巧设悬念,设疑激趣。设置悬念往往可以起到使情节环环相扣,使情节生动,突出中心,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设置悬念有多种途径,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可以欲扬先抑,可以以矛盾冲突开篇,可以由某种误会起笔。胡琳浠同学在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开篇如是说:“楼道里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是钥匙开门的哗啦声,继而是关门、换拖鞋声,我知道是爸爸回来了,但没看他,也没吭声。这几天我们就这么冷着,似陌生人。”为什么“冷着”?“我”和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读者自然很好奇。文章接下来必然会围绕这样的疑问层层展开,这就是富有吸引力的布局。
②写出心理和感情变化,尝试一波三折。前文提到李姝慧同学的习作在记叙妈妈用艾灸的方法给自己调理身体的故事中,就恰当运用了此法。最初,她因好奇充满期待;之后,因味道刺鼻而反感;几次调理,并无明显效果,而产生怀疑甚至厌恶;在妈妈的耐心坚持下,最终病情好转,确信中医疗法的疗效。在此过程中,通过细节成功地再现了浓浓的母爱。
完成选材、布局之后,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这时候,就要体现工匠精神,精雕细刻,磨出精美之器。如何打磨?不妨试试下面的三个方法。
1.遣词炼字,增强表现力。
真挚的情感,不应直接表述出来,直接说出来的就没了味道,少了文学的韵致,自然缺少表现力。要抓住细节,具化过程,借助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你的情感、你的感受。作家余继聪在《水盆里的外婆》一文中写道:“我常常双手揪着自己头发,捶胸顿足,甚至以头抢地。”其要表达的无外乎是外婆去世后自己未能报恩的悔恨和痛苦,若直接说“我后悔,我心痛”就不够透彻,而“揪头发”“捶胸顿足”这样用词就能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写作中,就是要注重描写,推敲一字一词一句,让文字透出一股力量,传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王美蘅同学习作中“只見姥爷提笔,轻轻蘸了蘸墨水,又将笔尖在壁上掭了几下,抬手落笔,一横平正端庄”一句中“提”“蘸”“掭”三个词同样不凡。
2.渲染修饰,体现生动性。
生动形象是语言优美的标准之一,也是突出情感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叙述事情时增加一些情境的渲染,通过修辞增加一些修饰,可以使表情达意更有魅力。
王美蘅同学的习作中有这样一段:“敞开门,迎面拂来阵阵微风,周围的花花草草排列整齐,好像是天然的机场,蓝天和白云也张开双臂,迎接着一个个梦想的起飞。”文字优美,以环境描写渲染出轻快自由的氛围,极好地烘托出姥姥陪“我”放风筝时,“我”的那份兴奋幸福的心情,生动地表现祖孙相伴的美好情愫。
徐子涵习作中“光阴沿着丝线偷偷溜走,斑白却悄悄爬上了她的发梢,岁月侵蚀了她的眼角,皱纹布满了她的额头。我心头一颤,泪水已然朦胧了视线……”一段,借用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外婆的关切,感情真挚。
3.适时点化,凸显深刻性。
打磨细节,不仅要追求生动,增强表现力,还要在关键处加以点化,凸显深刻的思想。即在叙事描写中适时点化,可能简单的一句议论或抒情,就能点出主题,写出道理,让细节表现深刻的内涵,这样也能够顺其自然地表现文章主题。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其中“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一句点出母亲的不幸和煎熬,又蕴含着作者的愧疚和自责,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刻画得更加深沉厚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情,至纯至美至圣。对于史铁生来说,母亲留在地坛的一串脚印,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看文题,题材广泛。但前面的提示语明确限定了写作应该紧紧围绕“亲情”展开。
提示语中的两个例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脚印”“背影”都是具体的形象,分别代表着母亲、父亲对孩子的照顾、疼爱甚至担忧,是亲情的具体表现。文题中“留在记忆里的”表明作文应该写对往事的回忆,“芬芳”自然喻指亲情,只要是亲人对你的关心关爱都可以。“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则要求写作要体现亲情对你的影响。
我们在写作时,要把亲情具体化,不能泛泛而谈,要写出何人何事带给你何种感受或启发。
作文之道,譬如攻玉,须有上好的原料,须有精巧的构思,再施以精湛的雕工,方可琢出美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写亲情主题的作文,在立意准确的前提下,若在选材、谋篇布局及刻画细节三方面下足功夫,即“拣得好玉巧琢磨”,便可写出佳作。
一披沙拣金精选材
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亲情主题的作文,选材是一道关卡,做到素材典型实属不易。一则时代使然。老舍、朱自清等文学大师身处民族危难之际,诸多家庭变故自然容易触动心怀。而今,绝大多数同学都生活在蜜罐中,备受父母亲友关爱,对一些生活细节习以为常,缺少观察和思考。二则阅历使然。同学们没有太多特殊的经历,大家的生活都按部就班,幸福美满,以致无忧无虑,难以独树一帜。于是,要么编造虚假故事,感情失真;要么千篇一律,缺少深度、高度。要突破这些局限选好素材,须做到:真实、精当、厚重。
1.选材真实,自会亲切感人。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而“真实”是作文选材的第一要素,更是实现“内容充实”的前提,亲情主题的作文更是如此。事无大小,唯有真实,才能体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才能抒写真实的感情或表现深刻的道理。
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父亲》中,选取了诸多生活琐事来表现对父亲的怀念:“我”和弟弟妹妹烤年糕惹了祸,父亲却跟没事儿人一样;“我”和弟弟妹妹在父亲的蚊帐里捉蚊子;父亲指导我们做叫花蛋;父亲因思念“我”,感觉“我”回来了,到母亲屋里寻“我”……这些情景很接地气,读来备感亲切。
李姝慧同学是一个娇弱的小女孩,其母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用艾灸调理身体的照片,该生在习作《留在记忆中的芬芳》中写道:“最初真的不适应,燃着的艾条散发出的烟气呛得我直流眼泪,我心里一个劲儿地埋怨妈妈,更不相信这东西能治病。”生活情境真实再现,自然能表达真实的感受。
亲情主题的作文素材容不得半点儿虚假,假了就难以流露自然本性。为了表现父亲教子有方,编造自己偷钱受罚的故事;为了表现祖母对自己的疼爱,非得无中生有造出一棵大榕树……这样的选材看似典型,但只要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说得天花乱坠,也打动不了读者。
2.选材精当,方可集中笔力。
所谓“精”,是指选择的素材具体集中,不空泛;所谓“当”,强调准确贴切,符合作文立意。在平时的作文中,不少同学对诸多材料不加斟酌,觉得只要是体现“爱”的事都可以用,甚至一个素材“横行天下”,结果作文或浮泛笼统,或落入俗套,难有突破。
阎连科的叙事散文《打》,是选材“精当”的范例。全文紧紧围绕“打”字,回忆了“父亲因我偷家里的钱买烧饼吃而打我”“父亲误会我偷了人家的瓜钱而打我”“我真正偷窃瞒了父亲却没有挨打”三件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和教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选材具体集中,丝毫没有偏离文章立意,极其精当。
吕沛萱同学的习作《谢谢你,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因为新冠疫情太严重,我们不得不取消出行计划。看着我沮丧的神情,您告许我,可以陪我看一小时我最喜欢的综艺节目。怀着期待的心情,我坐在电脑前,兴致勃勃地观看。然而,我不经意地回头时,发现您并没有融入情节,而是坐在那里,用略显疲惫和无聊的目光盯着荧屏。我不由得叹口气。您像是察觉到,立即说:‘没关系,我很喜欢这里面的四号’。”这一材料就是对“母爱陪伴”最精当的解说。
选材精当,不节外生枝,才可以集中笔力,叙述事情,描写细节,才可以把情感写透。
3.选材厚重,才能增加深度。
记述平常小事自然可以把亲情表现得真切感人,若能细加揣摩,选择厚重一点儿的材料入文,则更利于写出深意。多数学生往往脱离不了“母亲辛苦为我做早餐热牛奶”“外婆风雨里接我放学”“爸爸冬天早晨提前到车里开空调”“妈妈在我考试失利时鼓励安慰我”“奶奶在病床前陪伴我到深夜”等素材,很难写出新意和深意。王梓懿同学在《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中,叙述了爷爷多年来教自己学习毛笔书法的经历,刻画了爷爷严中含慈的形象———在爷爷的教诲下,在浓浓的墨香中,自己从一笔一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李姝慧同学在随笔中,多次描写妈妈带她养花的经历,文章如花般清新温润,散发着浓郁的馨香,写出了妈妈培养她生活情趣的良苦用心。学生吕沛润的作文则极力刻画了爸爸妈妈孝顺的形象,写他们如何辗转多地为爷爷求医问药,如何陪侍在病榻前喂药送食……以独特的视角把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此类选材,使文章散发着文化的味道,彰显着传统美德的底色,抑或流淌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主题也随之厚重起来,有了深度。
二别出机杼巧布局
选好了素材,犹如挑拣出一块好玉,下一步便是根据立意进行整体布局,即在文章结构思路上下功夫。文章布局讲究一个“巧”字,既要清晰了然,又不落俗套,独具匠心。其方法技巧很多,这里选择易于学生接受和把握的两点具体说明。
1.一线贯穿,清晰了然。
亲情主题作文立足于“情”,着眼于“人”和“事”,欲将三者融于一体,第一要务便是定出线索。线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或特征,无论哪一种,都必须贯穿全文,联结起人和事,不可形同虚设。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背影”起筆,开头说“最使我难忘的是他的背影”,又以“背影”收篇,结尾说“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文章中间写父亲去买橘子,浓墨重彩绘“背影”,父亲离开时“我”怅然若失看“背影”。“背影”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文章始终。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融入“背影”,表达得淋漓尽致。杨绛先生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开篇便用“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概括父亲的特点,后文所叙之事,紧紧围绕这八个字展开,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尽在其中。
2.写出波澜,吸引读者。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起伏的情节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譬如一部影片,如果悬念迭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观众自然爱看。亲情主题作文重在“情”字,在行文构思上要善于写出感情的变化,最好能生出波澜。在这方面,以下技巧同学们比较容易把握和运用。
①巧设悬念,设疑激趣。设置悬念往往可以起到使情节环环相扣,使情节生动,突出中心,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设置悬念有多种途径,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可以欲扬先抑,可以以矛盾冲突开篇,可以由某种误会起笔。胡琳浠同学在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开篇如是说:“楼道里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是钥匙开门的哗啦声,继而是关门、换拖鞋声,我知道是爸爸回来了,但没看他,也没吭声。这几天我们就这么冷着,似陌生人。”为什么“冷着”?“我”和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读者自然很好奇。文章接下来必然会围绕这样的疑问层层展开,这就是富有吸引力的布局。
②写出心理和感情变化,尝试一波三折。前文提到李姝慧同学的习作在记叙妈妈用艾灸的方法给自己调理身体的故事中,就恰当运用了此法。最初,她因好奇充满期待;之后,因味道刺鼻而反感;几次调理,并无明显效果,而产生怀疑甚至厌恶;在妈妈的耐心坚持下,最终病情好转,确信中医疗法的疗效。在此过程中,通过细节成功地再现了浓浓的母爱。
三精雕细刻磨细节
完成选材、布局之后,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这时候,就要体现工匠精神,精雕细刻,磨出精美之器。如何打磨?不妨试试下面的三个方法。
1.遣词炼字,增强表现力。
真挚的情感,不应直接表述出来,直接说出来的就没了味道,少了文学的韵致,自然缺少表现力。要抓住细节,具化过程,借助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你的情感、你的感受。作家余继聪在《水盆里的外婆》一文中写道:“我常常双手揪着自己头发,捶胸顿足,甚至以头抢地。”其要表达的无外乎是外婆去世后自己未能报恩的悔恨和痛苦,若直接说“我后悔,我心痛”就不够透彻,而“揪头发”“捶胸顿足”这样用词就能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写作中,就是要注重描写,推敲一字一词一句,让文字透出一股力量,传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王美蘅同学习作中“只見姥爷提笔,轻轻蘸了蘸墨水,又将笔尖在壁上掭了几下,抬手落笔,一横平正端庄”一句中“提”“蘸”“掭”三个词同样不凡。
2.渲染修饰,体现生动性。
生动形象是语言优美的标准之一,也是突出情感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叙述事情时增加一些情境的渲染,通过修辞增加一些修饰,可以使表情达意更有魅力。
王美蘅同学的习作中有这样一段:“敞开门,迎面拂来阵阵微风,周围的花花草草排列整齐,好像是天然的机场,蓝天和白云也张开双臂,迎接着一个个梦想的起飞。”文字优美,以环境描写渲染出轻快自由的氛围,极好地烘托出姥姥陪“我”放风筝时,“我”的那份兴奋幸福的心情,生动地表现祖孙相伴的美好情愫。
徐子涵习作中“光阴沿着丝线偷偷溜走,斑白却悄悄爬上了她的发梢,岁月侵蚀了她的眼角,皱纹布满了她的额头。我心头一颤,泪水已然朦胧了视线……”一段,借用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外婆的关切,感情真挚。
3.适时点化,凸显深刻性。
打磨细节,不仅要追求生动,增强表现力,还要在关键处加以点化,凸显深刻的思想。即在叙事描写中适时点化,可能简单的一句议论或抒情,就能点出主题,写出道理,让细节表现深刻的内涵,这样也能够顺其自然地表现文章主题。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其中“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一句点出母亲的不幸和煎熬,又蕴含着作者的愧疚和自责,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刻画得更加深沉厚重。
四真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情,至纯至美至圣。对于史铁生来说,母亲留在地坛的一串脚印,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五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看文题,题材广泛。但前面的提示语明确限定了写作应该紧紧围绕“亲情”展开。
提示语中的两个例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脚印”“背影”都是具体的形象,分别代表着母亲、父亲对孩子的照顾、疼爱甚至担忧,是亲情的具体表现。文题中“留在记忆里的”表明作文应该写对往事的回忆,“芬芳”自然喻指亲情,只要是亲人对你的关心关爱都可以。“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则要求写作要体现亲情对你的影响。
我们在写作时,要把亲情具体化,不能泛泛而谈,要写出何人何事带给你何种感受或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