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钻孔灌注桩对细节的要求却是非常严格的,很可能由于一点点的疏忽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工序操作,只有仔细认真,才是杜绝质量事故的最好方法。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
前言
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并且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节比较多,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发质量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巩固强化自身的临场处理能力。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基位置可选择性比较小,因此,需要对施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成桩质量。
1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
1.1场地平整,孔位测定
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清点,水泥、砂石、钢筋等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都要经过多次查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还要保证钻孔机械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要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整理,场地周围的杂物、垃圾等要进行清理,同时要调查施工现场的土质状况,如果土质比较松软,可以进行局部夯实,如果软土面积过大,就要及时更换施工场地。施工现场的临时支架搭建等要根据现场的地形来布置,并要保证现场的水电畅通,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
1.2护筒埋设,钻机就位
钻孔灌注桩技术中的第一步就是护筒的埋置,首先要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从而确定桩中心平面的位置,桩的直径比护筒直径要小,检查好桩的正确位置后要将护筒的中心线与桩的中心线对齐埋置护筒。护筒顶部埋置的高度要要高出地面0.3米左右,埋置深度要大于1.5米,埋置的过程中要保证护筒保持垂直状态,埋置位置准确以及埋置后保持稳固,最后要用粘质土填塞护筒的四周和底部。进行护筒埋设时,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比较松软或者是在含水量比较多的土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要先夯实粘土层,以保证护筒的尺寸高于地面,而在土质比较坚硬的地点可以直接采取钻孔的方式来埋设护筒。
2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技术
2.1制浆和钻孔
在钻孔的过程中,注入泥浆是为了使土层湿润,达到钻孔的要求,降低钻孔的难度,从而保证钻孔质量。制浆时先将粘土打碎,将其放入护筒中,再用冲击椎对其进行打击,当粘土变成泥浆的时候可以立即进行钻孔,泥浆的制备和调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好粘稠度。进行钻孔之前,要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到位,之后将钻机稳定地安装在钻孔的一侧,钻杆保持垂直,控制好钻孔速度,当钻孔达到地层并且泥浆已经充分灌入的时候可以提高钻孔速度。
2.2钻孔质量控制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孔位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钻锥。按照减压的方式进行钻孔。在孔底,一般将其承受的钻压控制在钻杆、钻锥和压块重量总和的60%,防止发生斜孔、弯孔和扩孔。进行钻孔时,需要确保钻孔作业的连续性。因故障需要停钻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升潜水钻机及钻锥,防止发生埋钻。
2.3成孔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当钻孔达到指定深度后,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清孔。在清孔过程中,如果使用钻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钻锥提升20~30cm。在清孔过程中,一般选择比重为1.03~1.1 的泥浆或清水孔,同时结合钻孔的实际情况,确定清孔材料。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容易导致地层发生坍塌,在相对密度方面,泥浆比较大些。但是,如果泥浆的密度,会增加混凝土顶升的难度,在清孔过程中,需要确保泥浆比重上下的一致性。
3钻孔灌注桩施工浇筑技术
3.1提钻
钻孔完成之后提钻,检验孔径、孔深是否符合要求,检验合格之后要使用抽浆法、掏渣法、换浆法及时对钻孔进行清理,清除钻孔之内的沉淀物,降低钻孔内的沉淀厚度,同时要注意使钻孔之内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钻孔的清理时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如果不能够及时并全面地清理钻孔,就会直接影响整个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也难以提高桩孔的强度和预防吊脚桩的发生。清理钻孔时,施工人员要明确钻孔的清洁标准,清洁后钻孔内的泥浆指标粘度应为17-20Pas,含沙率必须小于4%,相对密度范围控制在1.05—1.2之间,孔内沉积厚度要小于0.3厘米。
3.2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工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制作钢筋笼时要严把材料的质量关,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控制钢筋的直径、长度和钢筋质量,控制钢筋笼的大小,一般使用的钢筋笼,其直径和长度都控制在5cm-9cm之间。钢筋笼制作完成之后要将现场清理干净,以保证钢筋笼堆放的场地干净、整洁,并要使钢筋笼保持平卧状态进行堆放,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在两层以内。制作好的钢筋笼要进行验收,只有实际标高和设计图纸的设计标高保持一致的钢筋笼才能够投入使用。在钢筋笼的安放过程中,如果需要对钢筋笼的绑扎方式进行改变,需要按照相关规范与流程来进行,绑扎好的钢筋笼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前要保证钢筋笼的完整性,运输过程中也要保证其完整性,钢筋笼的卸载场地也要保持干净与整洁。钢筋笼安放场地的中央,每隔4米就要设置一个十字钢筋,以维持钢筋笼的原本形状。
3.3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导管的埋深进行控制最为重要。按照《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埋深控制在2~6m。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埋深过小,通常情况下,会导致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泥浆卷入混凝土,进一步形成夹泥;反之,会增加混凝土流出顶升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桩外周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空洞现象,同时使得桩的有效直径进一步减小。
在提升导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是:①每次卸掉的导管长度应和浇入桩孔的混凝土上升高度保持一致;②将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按照上述原则,每次下料后,通常情况下需要准确测量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计算导管的埋深,进一步确定导管的拆卸节数,对于拆卸记录需要详细准确,避免发生失误,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进一步出现断桩。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将混凝土澆筑到钢筋笼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同时适当增加导管的埋深,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筋骨架内部一定高度后,需要适当提升导管口,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埋深控制在最小。
在对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时,当混凝土浇筑到设计的高度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管外侧的泥浆稠度比较大,所以增加了顶升混凝土的难度。这时,对泥浆采用水冲的方法进行稀释,进一步提高灌注落差,同时适当增加埋深。此时,在混凝土的上面由于堆积着泥砂、部分拌和物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测深无法真实地反映混凝土顶面的高度,容易出现误测,进而出现过早停浇。所以,对于桩顶标高,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将高度预加0.5~1.0m,再开挖基坑后,将质量不高的一部分桩头进行凿除处理。
4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利用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但是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真正意识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与进一步讨论,才能够有效提升与优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使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有所提升,促进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炼坡.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J].城市建筑2012(17):98.
[2]刘雪峰,李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8):11.
[3]修林岩.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3(12).
[4]陈皎.关于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7).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
前言
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并且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节比较多,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发质量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巩固强化自身的临场处理能力。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基位置可选择性比较小,因此,需要对施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成桩质量。
1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
1.1场地平整,孔位测定
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清点,水泥、砂石、钢筋等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都要经过多次查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还要保证钻孔机械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要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整理,场地周围的杂物、垃圾等要进行清理,同时要调查施工现场的土质状况,如果土质比较松软,可以进行局部夯实,如果软土面积过大,就要及时更换施工场地。施工现场的临时支架搭建等要根据现场的地形来布置,并要保证现场的水电畅通,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
1.2护筒埋设,钻机就位
钻孔灌注桩技术中的第一步就是护筒的埋置,首先要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从而确定桩中心平面的位置,桩的直径比护筒直径要小,检查好桩的正确位置后要将护筒的中心线与桩的中心线对齐埋置护筒。护筒顶部埋置的高度要要高出地面0.3米左右,埋置深度要大于1.5米,埋置的过程中要保证护筒保持垂直状态,埋置位置准确以及埋置后保持稳固,最后要用粘质土填塞护筒的四周和底部。进行护筒埋设时,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比较松软或者是在含水量比较多的土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要先夯实粘土层,以保证护筒的尺寸高于地面,而在土质比较坚硬的地点可以直接采取钻孔的方式来埋设护筒。
2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技术
2.1制浆和钻孔
在钻孔的过程中,注入泥浆是为了使土层湿润,达到钻孔的要求,降低钻孔的难度,从而保证钻孔质量。制浆时先将粘土打碎,将其放入护筒中,再用冲击椎对其进行打击,当粘土变成泥浆的时候可以立即进行钻孔,泥浆的制备和调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好粘稠度。进行钻孔之前,要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到位,之后将钻机稳定地安装在钻孔的一侧,钻杆保持垂直,控制好钻孔速度,当钻孔达到地层并且泥浆已经充分灌入的时候可以提高钻孔速度。
2.2钻孔质量控制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孔位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钻锥。按照减压的方式进行钻孔。在孔底,一般将其承受的钻压控制在钻杆、钻锥和压块重量总和的60%,防止发生斜孔、弯孔和扩孔。进行钻孔时,需要确保钻孔作业的连续性。因故障需要停钻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升潜水钻机及钻锥,防止发生埋钻。
2.3成孔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当钻孔达到指定深度后,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清孔。在清孔过程中,如果使用钻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钻锥提升20~30cm。在清孔过程中,一般选择比重为1.03~1.1 的泥浆或清水孔,同时结合钻孔的实际情况,确定清孔材料。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容易导致地层发生坍塌,在相对密度方面,泥浆比较大些。但是,如果泥浆的密度,会增加混凝土顶升的难度,在清孔过程中,需要确保泥浆比重上下的一致性。
3钻孔灌注桩施工浇筑技术
3.1提钻
钻孔完成之后提钻,检验孔径、孔深是否符合要求,检验合格之后要使用抽浆法、掏渣法、换浆法及时对钻孔进行清理,清除钻孔之内的沉淀物,降低钻孔内的沉淀厚度,同时要注意使钻孔之内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钻孔的清理时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如果不能够及时并全面地清理钻孔,就会直接影响整个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也难以提高桩孔的强度和预防吊脚桩的发生。清理钻孔时,施工人员要明确钻孔的清洁标准,清洁后钻孔内的泥浆指标粘度应为17-20Pas,含沙率必须小于4%,相对密度范围控制在1.05—1.2之间,孔内沉积厚度要小于0.3厘米。
3.2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工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制作钢筋笼时要严把材料的质量关,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控制钢筋的直径、长度和钢筋质量,控制钢筋笼的大小,一般使用的钢筋笼,其直径和长度都控制在5cm-9cm之间。钢筋笼制作完成之后要将现场清理干净,以保证钢筋笼堆放的场地干净、整洁,并要使钢筋笼保持平卧状态进行堆放,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在两层以内。制作好的钢筋笼要进行验收,只有实际标高和设计图纸的设计标高保持一致的钢筋笼才能够投入使用。在钢筋笼的安放过程中,如果需要对钢筋笼的绑扎方式进行改变,需要按照相关规范与流程来进行,绑扎好的钢筋笼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前要保证钢筋笼的完整性,运输过程中也要保证其完整性,钢筋笼的卸载场地也要保持干净与整洁。钢筋笼安放场地的中央,每隔4米就要设置一个十字钢筋,以维持钢筋笼的原本形状。
3.3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导管的埋深进行控制最为重要。按照《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埋深控制在2~6m。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埋深过小,通常情况下,会导致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泥浆卷入混凝土,进一步形成夹泥;反之,会增加混凝土流出顶升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桩外周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空洞现象,同时使得桩的有效直径进一步减小。
在提升导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是:①每次卸掉的导管长度应和浇入桩孔的混凝土上升高度保持一致;②将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按照上述原则,每次下料后,通常情况下需要准确测量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计算导管的埋深,进一步确定导管的拆卸节数,对于拆卸记录需要详细准确,避免发生失误,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进一步出现断桩。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将混凝土澆筑到钢筋笼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同时适当增加导管的埋深,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筋骨架内部一定高度后,需要适当提升导管口,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埋深控制在最小。
在对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时,当混凝土浇筑到设计的高度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管外侧的泥浆稠度比较大,所以增加了顶升混凝土的难度。这时,对泥浆采用水冲的方法进行稀释,进一步提高灌注落差,同时适当增加埋深。此时,在混凝土的上面由于堆积着泥砂、部分拌和物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测深无法真实地反映混凝土顶面的高度,容易出现误测,进而出现过早停浇。所以,对于桩顶标高,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将高度预加0.5~1.0m,再开挖基坑后,将质量不高的一部分桩头进行凿除处理。
4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利用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但是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真正意识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与进一步讨论,才能够有效提升与优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使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有所提升,促进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炼坡.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J].城市建筑2012(17):98.
[2]刘雪峰,李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8):11.
[3]修林岩.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3(12).
[4]陈皎.关于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