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讲解中引入历史知识教学效果好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思想政治课讲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一些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现实问题.而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中学生初次接触哲学知识,普遍觉得哲学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生正在学习的知识.在哲学常识教学中引入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近一二十年来,在我国教育界的教育口号特别多,一个又一个不断翻新,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感,这种状况既是作为社会思潮一部分的教育思潮特别活跃的表现,也有某种急于求成的烦躁情绪在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是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