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肉食品需求量不断提高,畜牧业成为各地区农村农牧民增产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因此,掌握畜牧养殖技术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畜牧养殖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四良一规范”技术,即良种、良料、良法、良舍及动物防疫规范化。但在不同生产环节和环境、不同的生产资料及资源、不同的规模及标准下等各类养殖前置因素影响下,这些技术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总体上若做到以上几点养殖业风险才会降低,农牧民才能增收。具体如下:
1.振兴畜牧,良种先行。畜牧养殖要发展、农牧民要增收,首先要做好畜禽品种规划,好的畜禽品种决定了畜禽的生产能力,是决定养殖业成败的先决因素。因此,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常利用牲畜杂交优势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最大化地为人们提供了肉、蛋、奶等畜产品。如肉羊品种改良技术,就是利用杜泊、萨福克、小尾寒羊等高产品种羊和本地土羊进行杂交,杂交选育后屠宰出肉率远高于本地羊出肉率,而且抗病能力及成活率大大提高;再者就是黄牛冷配技术,就是通过牛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质商品化冻精或者性控冻精经解冻后利用配种器械输入发情母牛子宫内,实现了肉牛品种的改良,增加了产肉率,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农牧民养殖公牛的成本。各地区良种冻精略有差异,一般以西门塔尔牛最为普遍,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技术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的技术队伍或者合作社进行配种。良种选育一般以市场为主导,应按照各级行业部门推广的品种进行养殖,但良种选育周期长、过程复杂繁琐,累计投入成本大,一般不建议个人或者合作社进行培育。
2.科学配料、提升营养。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投入最大的为饲草料。饲草料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配比均衡全价,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是保障牲畜快速增肥出欄的关键技术。在农村、农牧民利用铡草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长草短喂,短草槽喂”,辅加精料和矿物质饲喂牛羊,可以让牛羊快速上膘增肥,上市出售。也可利用青贮饲料饲喂牛羊,但必须注意给料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青贮饲料可占粗饲料的60%-70%,然后再搭配30-40%的优质干草或其他粗饲料;在饲草料缺乏的地区,市场上常见的的全价料及预混料也比较受用。一般农区农户经常用的饲草料为秸秆及精饲料玉米,在产崽期经常辅以其他精料,例如胡萝卜及鸡蛋、玉米粉碎粒等,增强生产母畜预产期生产能力,提高幼畜成活率,增加农牧民收入。一般养殖企业及合作社采用预混料、颗粒料及配方饲料提升膘情,在预产期进行分栏圈养,降低生产期外来产生的影响,增加养殖收入。
3.合理饲养,提高膘情。牲畜的饲养管理方法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日常饲养管理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动物饲养方法、疾病防治、药浴驱消毒等。每日饲喂2次,早晚各一次,两次间隔12小时,使牛羊有充足的反刍及休息时间。给牛饲喂优质粗草料,再补喂精饲料,并投放舔砖。拌草料,应遵循冬干拌,夏湿拌,不能饲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每天饮水2-3次,夏天饮水3-4次,冬天水温应在4℃以上。饮水要卫生,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饮水。平时注意圈舍卫生和定期消毒。定期清理粪尿,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减少蚊蝇滋生和腐蹄病的发生。同时要在日常饲喂过程中,注重观察牲畜异常情况,尤其是表现出有异样的病症时应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及治疗。日常管理饲喂应保持少量勤喂,增加饲草利用率,降低饲喂成本,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加强微量元素的摄入,在不同畜龄的养殖阶段,应进行分栏养殖或者分圈养殖,同而进行差别化对待和管理。配套的有关饲喂方式和需求量也应因地制宜。
4.合理设计,降低成本。在北方养殖牲畜,为防寒保暖多采用暖圈。暖圈的使用,不仅保证了牲畜生长的温度需求,实现了畜牧业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分离,相对比较卫生,保障了人畜安全和养殖经济效益。一般的牛舍羊舍采取座北朝南的方式,一方面是冬季采暖采光较好方便吸收热量,同时有利于牲畜圈舍内通风换气。现有的规模养殖牛羊养殖圈舍多以砖混彩钢、砖混钢构的模式居多,均设置牛、羊床、饲喂通道及出入口及干湿分离设施,给水、给电等设施,同时废弃物利用以干湿分离的方式,将粪污集中进行堆放发酵还田利用,尿液单独进行收集经转化后吸粪车抽取还田利用。一般的养殖大户采取砖木结构进行搭建圈舍,采取半封闭的模式,夏秋两季进行敞开式饲喂,春冬两季采取覆盖保温薄膜的方式进行饲养,废弃物利用一般为垫草垫料还田利用的方式。大中型的养殖企业或者合作社采用钢结构形式,双边或者单边养殖,基础设置地面以下考虑冻土层,独立基础及拉梁连接,预埋支撑柱墙面进行檩条加密固定,墙体为砌体或者局部砌体加采钢岩棉板,设置窗户,屋面采取桁架搭接(栓接或者焊接)彩钢岩棉板及透光板搭接,设置无动力风帽排气扇,室外配套运动场等。
5.规范免疫,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动物防疫一般由政府主导,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其中,强制性免疫由政府进行免疫,非强制性免疫采取市场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养殖风险中疾病风险指数占比最高,直接影响养殖畜主的养殖效益及养殖计划,在常规免疫中,畜主应积极配合兽医行业单位,做好免疫卡的登记,村级防疫队伍应做好免疫档案的登记造册,防疫工作一般按照整村(场)方式推进,落实重大动物防疫强制免疫工作,由县、乡兽医站和村委会组织,基本要求为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防疫密度达到100%,防疫质量达到70%以上。防疫期间,农牧民应当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做好牲畜防疫工作,做到能免尽免,避免漏免,技术补免。在病死畜处理上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进行深埋物理处理或者采取焚烧的方式进行,确保无疾病传播,切断传播介质,保障畜主财产安全。
6.干净卫生,定期消毒。养殖场及圈舍应定期进行打扫,保持干燥卫生,洒水喷雾湿润地面,降低尘埃、粉尘,防止各类细菌病毒的传播,降低疾病死亡风险。每出栏一批次应及时进行室内室外消毒,重点对养殖高床或者饲喂料槽、饮水槽、垫料及其他配种设备进行消毒,同时应空圈5-7天,同时在养殖场入口设置消毒池,长期存放消毒液,消毒通道内设置喷雾消毒器,地面用消毒液保持湿润。同时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人员进出的更衣室消毒,对消毒情况建立消毒档案。
1.振兴畜牧,良种先行。畜牧养殖要发展、农牧民要增收,首先要做好畜禽品种规划,好的畜禽品种决定了畜禽的生产能力,是决定养殖业成败的先决因素。因此,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常利用牲畜杂交优势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最大化地为人们提供了肉、蛋、奶等畜产品。如肉羊品种改良技术,就是利用杜泊、萨福克、小尾寒羊等高产品种羊和本地土羊进行杂交,杂交选育后屠宰出肉率远高于本地羊出肉率,而且抗病能力及成活率大大提高;再者就是黄牛冷配技术,就是通过牛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质商品化冻精或者性控冻精经解冻后利用配种器械输入发情母牛子宫内,实现了肉牛品种的改良,增加了产肉率,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农牧民养殖公牛的成本。各地区良种冻精略有差异,一般以西门塔尔牛最为普遍,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技术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的技术队伍或者合作社进行配种。良种选育一般以市场为主导,应按照各级行业部门推广的品种进行养殖,但良种选育周期长、过程复杂繁琐,累计投入成本大,一般不建议个人或者合作社进行培育。
2.科学配料、提升营养。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投入最大的为饲草料。饲草料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配比均衡全价,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是保障牲畜快速增肥出欄的关键技术。在农村、农牧民利用铡草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长草短喂,短草槽喂”,辅加精料和矿物质饲喂牛羊,可以让牛羊快速上膘增肥,上市出售。也可利用青贮饲料饲喂牛羊,但必须注意给料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青贮饲料可占粗饲料的60%-70%,然后再搭配30-40%的优质干草或其他粗饲料;在饲草料缺乏的地区,市场上常见的的全价料及预混料也比较受用。一般农区农户经常用的饲草料为秸秆及精饲料玉米,在产崽期经常辅以其他精料,例如胡萝卜及鸡蛋、玉米粉碎粒等,增强生产母畜预产期生产能力,提高幼畜成活率,增加农牧民收入。一般养殖企业及合作社采用预混料、颗粒料及配方饲料提升膘情,在预产期进行分栏圈养,降低生产期外来产生的影响,增加养殖收入。
3.合理饲养,提高膘情。牲畜的饲养管理方法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日常饲养管理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动物饲养方法、疾病防治、药浴驱消毒等。每日饲喂2次,早晚各一次,两次间隔12小时,使牛羊有充足的反刍及休息时间。给牛饲喂优质粗草料,再补喂精饲料,并投放舔砖。拌草料,应遵循冬干拌,夏湿拌,不能饲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每天饮水2-3次,夏天饮水3-4次,冬天水温应在4℃以上。饮水要卫生,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饮水。平时注意圈舍卫生和定期消毒。定期清理粪尿,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减少蚊蝇滋生和腐蹄病的发生。同时要在日常饲喂过程中,注重观察牲畜异常情况,尤其是表现出有异样的病症时应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及治疗。日常管理饲喂应保持少量勤喂,增加饲草利用率,降低饲喂成本,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加强微量元素的摄入,在不同畜龄的养殖阶段,应进行分栏养殖或者分圈养殖,同而进行差别化对待和管理。配套的有关饲喂方式和需求量也应因地制宜。
4.合理设计,降低成本。在北方养殖牲畜,为防寒保暖多采用暖圈。暖圈的使用,不仅保证了牲畜生长的温度需求,实现了畜牧业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分离,相对比较卫生,保障了人畜安全和养殖经济效益。一般的牛舍羊舍采取座北朝南的方式,一方面是冬季采暖采光较好方便吸收热量,同时有利于牲畜圈舍内通风换气。现有的规模养殖牛羊养殖圈舍多以砖混彩钢、砖混钢构的模式居多,均设置牛、羊床、饲喂通道及出入口及干湿分离设施,给水、给电等设施,同时废弃物利用以干湿分离的方式,将粪污集中进行堆放发酵还田利用,尿液单独进行收集经转化后吸粪车抽取还田利用。一般的养殖大户采取砖木结构进行搭建圈舍,采取半封闭的模式,夏秋两季进行敞开式饲喂,春冬两季采取覆盖保温薄膜的方式进行饲养,废弃物利用一般为垫草垫料还田利用的方式。大中型的养殖企业或者合作社采用钢结构形式,双边或者单边养殖,基础设置地面以下考虑冻土层,独立基础及拉梁连接,预埋支撑柱墙面进行檩条加密固定,墙体为砌体或者局部砌体加采钢岩棉板,设置窗户,屋面采取桁架搭接(栓接或者焊接)彩钢岩棉板及透光板搭接,设置无动力风帽排气扇,室外配套运动场等。
5.规范免疫,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动物防疫一般由政府主导,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其中,强制性免疫由政府进行免疫,非强制性免疫采取市场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养殖风险中疾病风险指数占比最高,直接影响养殖畜主的养殖效益及养殖计划,在常规免疫中,畜主应积极配合兽医行业单位,做好免疫卡的登记,村级防疫队伍应做好免疫档案的登记造册,防疫工作一般按照整村(场)方式推进,落实重大动物防疫强制免疫工作,由县、乡兽医站和村委会组织,基本要求为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防疫密度达到100%,防疫质量达到70%以上。防疫期间,农牧民应当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做好牲畜防疫工作,做到能免尽免,避免漏免,技术补免。在病死畜处理上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进行深埋物理处理或者采取焚烧的方式进行,确保无疾病传播,切断传播介质,保障畜主财产安全。
6.干净卫生,定期消毒。养殖场及圈舍应定期进行打扫,保持干燥卫生,洒水喷雾湿润地面,降低尘埃、粉尘,防止各类细菌病毒的传播,降低疾病死亡风险。每出栏一批次应及时进行室内室外消毒,重点对养殖高床或者饲喂料槽、饮水槽、垫料及其他配种设备进行消毒,同时应空圈5-7天,同时在养殖场入口设置消毒池,长期存放消毒液,消毒通道内设置喷雾消毒器,地面用消毒液保持湿润。同时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人员进出的更衣室消毒,对消毒情况建立消毒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