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防教育是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包括陆地、领空、领海、领水)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它在国家和公民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国防教育更是为现代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国防建设和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防务形式的后备保障,为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部分。
1 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公民中进行灌输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提高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各种素质的活动,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
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中国目前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各个角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注意到中国在国防安全上存在诸多不乐观的因素:陆海兼备,陆地疆界和海岸线漫长,这些地方在战时都极有可能成为侵略者入侵的门户;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复杂,陆上与14个国家接壤,在海上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领土矛盾资源争端日益凸显;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也还没有平息;边疆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东突势力日益猖獗,威胁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进而对我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构成威胁。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对兵员提出更高要求。高技术战争对兵员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大批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和科技文化知识的现代人才,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科技水平,能有效掌握和使用先进装备的优秀人才。
因此,作为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国防意识必须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中,使之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国防意识,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同时,对我国的国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无裨益,反过来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加强对大学生国防知识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不仅应该而且应该全面开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对大学生的国防知识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不过我们也应坚信,通过深入的,有步骤的国防知识教育,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一定能得到增强,进而也必然会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高校国防教育内容和现状
高校的军事教育是指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以及军事选修课的统称。而高校国防教育除涵盖以上内容外还包括军事体育活动(如军用枪射击、军事定向等)和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国防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认为是从军事教育到国防教育,不仅是称谓的简单变换,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必要提升。
高校的国防教育作用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扩充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更为关键的是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强化思想意识,提升精神境界,它是学校国防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是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称。教育部、总政治部、总参谋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大纲》要求,军事技能训练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训练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单兵队列、轻武器射击、拉练、方队等科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内务整理、集中就餐作为训练内容,以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军事技能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结合训练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集中教育为主,统一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采取军事知识竞赛、报告会、学习讨论等方式进行。
2.2军事理论学习
为使大学生了解国际军事形势,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认识战争特点和规律,在国防教育中,必须将学习军事理论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队指挥自动化、高技术战争等。保证必修课程的同时,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一定数量的军事选修课,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军事理论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如可以开设《中外军事名著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孙子兵法》,给有精力和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2.3 国防教育法规
国防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在现状下需要依靠相应法律法规作保障才能推动其顺利进行。必须将大学生国防教育组织开展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从而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法律、法令、章程、规则、条例等,增强国防法规意识,正确认识国防法规的本质及其在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国防法制观念,强化依法办事意识。加强学习《宪法》、《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高等学校军事训练大纲》等。
2.4国防体育竞技活动
国防体育竞技活动方兴未艾,已经成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参与到国防体育竞技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磨练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而且对于学生军事知识的应用、军事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娱乐与竞争中强化国防观念。如可以开展军用枪射击比赛、野外生存训练、军事定向赛、射箭比赛等。 以上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显性层面,其内容的规范性、科学性需要高校国防教育把握的方向做支撑和保证,因此树立可靠的高校国防教育方向尤为重要。
3 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对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方面不完善
目前,由于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有偏差、不统一,加之目标不明确,因而使得国防教育活动开展缺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实施,为“教”而“教”其综合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国防教育是军分区、人武部、军事院校的事,国防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军事人才应由军事院校培养,普通院校能简单地搞一点军训,开设一点军事理论课便可以了,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宣传工作不够广泛。不少高校设有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但是多是有名无实,甚至,保证正常的军事理论课程都有困难。
3.2 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近年,这方面固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看仍存在问题:一是编制落实不够好,按照《兵役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院校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而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二是教师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高水平军事教师的缺乏增加了国防教育开展的难度。
3.3 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采用班级面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较差,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在国防教育中尤其明显。
4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探究
4.1高校国防教育应把握的三项原则
4.1.1把握国家利益这一根本。我国的国家利益始终表现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外交活动等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并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开展,高校的国防教育的开展更是概莫能外。我们应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贯穿在高校国防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制约国家军事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导向,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1.2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深入开展国防教育首要的应是以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以及振兴中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4.1.3明确“居安思危”这一军事思想教育重点。纵观当今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对话代替对抗是主流,振兴和发展经济是主体,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国际环境并不安宁,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诱因依然存在。许多事实警示我们应居安思危。高校国防教育应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冷静看待战争与和平的辨证关系。
4.2解放思想,结合高校实际拓展国防教育,应把握以下几点
4.2.1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好高校军事课程要求。建立人武保卫部门和部分社区(学院)辅导员共同组成的国防教育教研组和国防教育工作督导小组。保障学校严格按照本《大纲》完成36学时的军事理论教学时数和2~3周的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严格考勤考核制度。避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走形式,讲过场”的不良现象,端正各级从事国防教育人员的思想,引起他们的重视。
除了在健全教育监管机构外,还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例会制度。学校成立国防教育研究小组,根据国防教育的计划和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定期研究、解决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宣传教育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历史纪念日或结合武装工作重大任务,通过学生活动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奖励制度。对在国防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或评为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处罚制度。学校国防教育监管机构报请学校党委组织部后,有权对实施国防教育中的违反国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4.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以模铸个性。军训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多注意引导。活动是个性形成的中介,在活动中模铸个性,在活动中表现个性。一切军训活动和理论课教学工作都应不断开拓学生活动领域,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评价。同时要注重开展交往活动、集体性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2.3发扬教学民主,改进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证实,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富有人情味的气氛,可以使师生各抒己见无禁忌,自由争论不畏权威,利于表现学生的勇于探索,质疑问难,大胆求异的精神状态。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同时,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必须使学生大胆怀疑、多方设想、探索发现、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体会创造发现的经验,体验驾御知识,发挥智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情感。
4.2.4结合第二课堂教育创新国防教育。除了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外,还可把课外军事教育活动结合进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例如,举行形势报告会,举办国防理论研讨班,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和拥军优属活动等等。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生存训练等寓教于乐的活动。
4.2.5社区化管理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防教育。我校在高校社区化管理中,探索出了不少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军事教育与社区安全稳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融合点,将国防教育与社区管理有效的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加高效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可以解决国防教育经费和师资编制等问题。国防教育还能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可以与社区教育互相促进。
国防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积极的反作用。我国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国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的和平环境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国防教育是做好避免或推迟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使命的重要工作部分。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温暖等主编.军事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卢晨泉主编.国防教育.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
3季云飞主编.新中国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4宋时轮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5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6侯树栋主编.国防教育大字典.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1 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公民中进行灌输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提高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各种素质的活动,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
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中国目前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各个角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注意到中国在国防安全上存在诸多不乐观的因素:陆海兼备,陆地疆界和海岸线漫长,这些地方在战时都极有可能成为侵略者入侵的门户;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复杂,陆上与14个国家接壤,在海上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领土矛盾资源争端日益凸显;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也还没有平息;边疆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东突势力日益猖獗,威胁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进而对我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构成威胁。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对兵员提出更高要求。高技术战争对兵员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大批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和科技文化知识的现代人才,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科技水平,能有效掌握和使用先进装备的优秀人才。
因此,作为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国防意识必须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中,使之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国防意识,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同时,对我国的国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无裨益,反过来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加强对大学生国防知识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不仅应该而且应该全面开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对大学生的国防知识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不过我们也应坚信,通过深入的,有步骤的国防知识教育,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一定能得到增强,进而也必然会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高校国防教育内容和现状
高校的军事教育是指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以及军事选修课的统称。而高校国防教育除涵盖以上内容外还包括军事体育活动(如军用枪射击、军事定向等)和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国防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认为是从军事教育到国防教育,不仅是称谓的简单变换,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必要提升。
高校的国防教育作用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扩充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更为关键的是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强化思想意识,提升精神境界,它是学校国防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是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称。教育部、总政治部、总参谋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大纲》要求,军事技能训练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训练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单兵队列、轻武器射击、拉练、方队等科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内务整理、集中就餐作为训练内容,以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军事技能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结合训练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集中教育为主,统一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采取军事知识竞赛、报告会、学习讨论等方式进行。
2.2军事理论学习
为使大学生了解国际军事形势,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认识战争特点和规律,在国防教育中,必须将学习军事理论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队指挥自动化、高技术战争等。保证必修课程的同时,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一定数量的军事选修课,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军事理论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如可以开设《中外军事名著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孙子兵法》,给有精力和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2.3 国防教育法规
国防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在现状下需要依靠相应法律法规作保障才能推动其顺利进行。必须将大学生国防教育组织开展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从而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法律、法令、章程、规则、条例等,增强国防法规意识,正确认识国防法规的本质及其在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国防法制观念,强化依法办事意识。加强学习《宪法》、《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高等学校军事训练大纲》等。
2.4国防体育竞技活动
国防体育竞技活动方兴未艾,已经成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参与到国防体育竞技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磨练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而且对于学生军事知识的应用、军事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娱乐与竞争中强化国防观念。如可以开展军用枪射击比赛、野外生存训练、军事定向赛、射箭比赛等。 以上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显性层面,其内容的规范性、科学性需要高校国防教育把握的方向做支撑和保证,因此树立可靠的高校国防教育方向尤为重要。
3 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对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方面不完善
目前,由于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有偏差、不统一,加之目标不明确,因而使得国防教育活动开展缺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实施,为“教”而“教”其综合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国防教育是军分区、人武部、军事院校的事,国防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军事人才应由军事院校培养,普通院校能简单地搞一点军训,开设一点军事理论课便可以了,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宣传工作不够广泛。不少高校设有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但是多是有名无实,甚至,保证正常的军事理论课程都有困难。
3.2 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近年,这方面固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看仍存在问题:一是编制落实不够好,按照《兵役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院校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而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二是教师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高水平军事教师的缺乏增加了国防教育开展的难度。
3.3 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采用班级面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较差,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在国防教育中尤其明显。
4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探究
4.1高校国防教育应把握的三项原则
4.1.1把握国家利益这一根本。我国的国家利益始终表现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外交活动等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并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开展,高校的国防教育的开展更是概莫能外。我们应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贯穿在高校国防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制约国家军事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导向,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1.2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深入开展国防教育首要的应是以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以及振兴中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4.1.3明确“居安思危”这一军事思想教育重点。纵观当今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对话代替对抗是主流,振兴和发展经济是主体,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国际环境并不安宁,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诱因依然存在。许多事实警示我们应居安思危。高校国防教育应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冷静看待战争与和平的辨证关系。
4.2解放思想,结合高校实际拓展国防教育,应把握以下几点
4.2.1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好高校军事课程要求。建立人武保卫部门和部分社区(学院)辅导员共同组成的国防教育教研组和国防教育工作督导小组。保障学校严格按照本《大纲》完成36学时的军事理论教学时数和2~3周的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严格考勤考核制度。避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走形式,讲过场”的不良现象,端正各级从事国防教育人员的思想,引起他们的重视。
除了在健全教育监管机构外,还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例会制度。学校成立国防教育研究小组,根据国防教育的计划和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定期研究、解决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宣传教育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历史纪念日或结合武装工作重大任务,通过学生活动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奖励制度。对在国防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或评为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处罚制度。学校国防教育监管机构报请学校党委组织部后,有权对实施国防教育中的违反国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4.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以模铸个性。军训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多注意引导。活动是个性形成的中介,在活动中模铸个性,在活动中表现个性。一切军训活动和理论课教学工作都应不断开拓学生活动领域,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评价。同时要注重开展交往活动、集体性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2.3发扬教学民主,改进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证实,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富有人情味的气氛,可以使师生各抒己见无禁忌,自由争论不畏权威,利于表现学生的勇于探索,质疑问难,大胆求异的精神状态。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同时,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必须使学生大胆怀疑、多方设想、探索发现、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体会创造发现的经验,体验驾御知识,发挥智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情感。
4.2.4结合第二课堂教育创新国防教育。除了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外,还可把课外军事教育活动结合进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例如,举行形势报告会,举办国防理论研讨班,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和拥军优属活动等等。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生存训练等寓教于乐的活动。
4.2.5社区化管理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防教育。我校在高校社区化管理中,探索出了不少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军事教育与社区安全稳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融合点,将国防教育与社区管理有效的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加高效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可以解决国防教育经费和师资编制等问题。国防教育还能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可以与社区教育互相促进。
国防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积极的反作用。我国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国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的和平环境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国防教育是做好避免或推迟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使命的重要工作部分。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温暖等主编.军事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卢晨泉主编.国防教育.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
3季云飞主编.新中国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4宋时轮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5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6侯树栋主编.国防教育大字典.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