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作用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生物教学中尽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使学生更有效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解决实验操作、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困难;利于学生体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体动作及简单的挂图、模型或标本来呈现各种生物的直观形象,很难呈现生物鲜活的形象。因此也就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中学生与自然界的接触很少,对各种生物知之甚少,因此,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对一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果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录像等影视技术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现生动的自然世界、人体结构等。例如在讲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时,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生态系统,通过这个影视片段,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而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叹为观止,兴趣大增。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能快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但是有许多的自然现象通过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时,在学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时,先提出问题:细胞如何让有用的物质进入,而让废物排出呢?运用Flash动画,可形象的反映细胞膜的选择性吸收有用的物质,而把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并且把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解决了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可增大学生的创新空间
  初中生物教材课时紧,容量大,探究活动及实验多,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同时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我创新,实施起来很困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既展现实验的过程,又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的探索空间,既节省时间,又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过程》时,很难在短时间展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利用多媒体视频技术,形象的展现出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的萌发及生长过程。解决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增加了学生创新思维空间,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生物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单靠语言来描述,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很难发挥生物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珍稀动植物的灭亡涉及到环境污染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在学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时,我们搜集了大量的环境恶化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这些贴近生活的画面加上沉重的语言描述,极强地渲染了课堂气氛,学生不仅掌握了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也身临其景地理解了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心和环保意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作出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的表达工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但只能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使多媒体教学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罗慧武、赵克霞:浅析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生物探究活动的契合点。
  2.刘茂发:充分认识电化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利和弊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068450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法只是运用语言的基础。新课标要求教师明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且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前提下,高中英语教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法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  一、明确英语课改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部分教师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
期刊
课前播放《地球之歌》  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确认目标  展示马尔代夫、尼泊尔召开会议的图片,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召开会议?这一问题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关,学完以后再来解决。本节课复习内容为《世界的气候》前三节。展示课题。  展示复习目标并分析。  二、基础整合,构建网络  学生回顾分析前三节之间的联系,教师对知识进行整合,板书:  学生活动:展示根据学案知识网络1-5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之间
期刊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已不必赘言。写作教学的失误,意味着整个语文教学的失败。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能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便是要求学生多观察,多练习等。除此之外,还会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然,能把批阅也纳入自己的写作教学环节的教师可能真的不是太多。很多教师对习作批阅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是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教学任务而已。在批阅中,除了几个错别字的圈划和几个
期刊
语文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语文知识来实现,新课标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应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中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察文本差异,把握
期刊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摒弃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等于教师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是指教师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独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动态中探索求知,寻求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
期刊
生物科学作为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之一,其基础教育的实施效果迫切需要通过教学变革来提高。目前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充实以及对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生物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在今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价值追求。那么,教师如何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呢?  
期刊
情境性教学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五个环节组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情境如何创设,笔者认为其基本思路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及情境教学在政治课堂中如何贯彻谈几点体会:  第一、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期刊
我们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  素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它的基本特征是人的内在的主体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生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经过个性的内化才能实现。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区别,正是素质教育的水分岭。  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生命体。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一代新人的成长,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因材施教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把握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和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学习,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勇于承担人民赋予的传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