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在中国高校钢琴专业中的教学与实践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国高校,以对音乐的听觉、感觉、鉴赏等方式进行的审美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审美 中国高校 钢琴教学与实践
  与人类的文明一样,审美教育的历史亦是悠久的。在中国,形成于周代的“六艺”,既包括以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于一体的美育课程,也包括体育、军事中强调的体态与气度美化的训练,同时还包括语言、行为、仪表美的培育;到了近代的学者、教育家,如:陶行知先生创办的“美育学校”,提出了“知、情、意”的统一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和创造的精神,使其根植于并服务于社会;另外,早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美育并对其予以重视的是蔡元培先生,他在中国19世纪后期发生的各种变法、运动失败之后,深刻认识到对一个人精神的状态进行改造的重要性,疾呼美学教育的实施问题,并主张中、西之美育传统的继承,除此之外,“以美育替代宗教”作为美育思想组成的重要部分,蔡元培先生以此为题撰写并公开发表了多篇不同内容的文章,使民众对中国以“人道教育”为传统的深刻体认。再看西方,从雅典的缪斯教育,历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育书简》,席勒以审美作为教育的重要的途径,提出对形式、形象及情感的教育,是指在不受任何物质观念及思考等限制,对事物进行自由的体验,以强调了重视人性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学教育家,如:门罗【美】、H·里德【英】、H·闵斯特博格、朗格【德】,以及苏联提出的美学与教育理论,足以证明审美教育是最早被定位为国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谈及审美教育的范围,可分别实施在: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它不仅是强化和丰富人的情感的重要手段,亦是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其精神世界的必须教育。其中,学校美育是这篇文章探究的主要内容。在我国高等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与实践课程中,对“审美教育”的忽略带来的弊端已有所显现,笔者对钢琴教学与实践的现状、课程内容的调整与完善等问题出发,着重探讨在审美教育的指导下,建构新颖的钢琴教学模式,以更加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随着我国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通过对世界各国高校教学法的引入与探究,发掘以听与赏析的方式感受音乐之美的存在是其重中之重,这对我国钢琴教学与实践领域的影响颇深。在现今的高校钢琴教学法中,已逐步摆脱仅单纯的重视和强调作品的弹奏技法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将审美作为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趣味为教育的目标,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聆听素养与音乐素养,实现了音乐教育对交叉文化向全球化倾向的构想;这不仅可以将特定区域的民间音乐被更多的学者所认知并得以流传,最重要的是可以将多种音乐风格及文化在相互融合、渗透之后,通过不断变化使得音乐与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本文以审美作为教育的中心位置,对钢琴专业教学的模式与实践环节进行分析,探究音乐的文学内涵与审美特性,为钢琴教学体系及内容的完善做出努力,以实现钢琴教学与实践的真正意义。
  一、关于中国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的问题
  钢琴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思维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结合,并呈现出横向式的发展,因此,它亦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综合性、边缘性学说的性质。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由于科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钢琴演奏与教学界的专家学者开始大量的撰写与钢琴演奏、钢琴教学实践相关的文章,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钢琴这一西洋乐器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中国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钢琴热”潮流。然而,国内的钢琴教学与演奏、实践缺乏系统的、有建树的理论研究方法,直至今天,很多高校的专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从而大大限制了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现有的水平。
  关于钢琴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与演奏、实践相互依存的,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在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中进行的,与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与实践的现状相比照,在课程的设置与讲授中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缺陷:一是教学内容简单化,二是实践方式形式化。
  1.钢琴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
  关于我国高校钢琴专业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的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弹奏技术问题,忽略“美”在乐音艺术中的传达。钢琴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实践性的课程。无论在一对一的个别课,还是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中,演奏技能的训练和作品弹奏的难度系数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由于占用每一節课程大部分的讲授时间,加之学生将课后的练习重点放在音乐作品的弹奏速度和熟练程度这两个问题上,自然会导致轻艺术重技术且缺乏全面性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大大偏离了高校钢琴教育的目的。二是缺乏对知识的串联性,将与钢琴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各自孤立起来。在高校钢琴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为了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起来,多以个别课(一对一)、小组课(由三至五人组合而成)这两种教学模式为主。其中,个别课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讲授内容具有针对性,但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使钢琴课程内容不再过于单一化,教师应帮助学生架构完整的理论框架,从弹奏技巧的训练到理论知识再到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内涵等,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准。此外,作为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推出的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钢琴小组课,其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重在实践,是对学生的独奏能力、合奏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求学生对他人演奏的作品内容进行聆听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总结,但因教学资源的严重缺乏,在高等院校教学大纲的撰写中并没有给予小组课准确的定位,没有对其授课的内容与形式、人数的组合及考评方式进行详尽的阐述,这使小组课仅仅以简单的作品观摩形式持续存在,严重脱离了个别课的内容,从而失去了课程设置的价值。
  2.实践的方式过于形式化   当前高校钢琴实践课包括了以小组课、集体课为主的模式,它是提高学生聆听素养和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也为学生毕业后在教学工作岗位上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由于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教师将其均分后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别授课,实际上,这不仅缩短了学生在课堂上训练和学习的时间,同时也没有为学生营造小组课授课模式的环境,这就是失去小组课设置意义的主要原因。
  关于小组课模式的实施,教师应该走出一对一教学模式的观念,以“共同”进行的听、分析、探讨、视奏、观摩等形式融入实践课的每个环节,通过对音乐片段的弹奏、欣赏,将每一个重点内容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解决方法形成文字,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小组探讨,从而调动学生的浓厚研究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集体的学习平台之中,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辨等科研能力,以明确实践课的教学目的。
  以上提出的是,对钢琴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两种问题加以改进,这也是需要从事钢琴教育工作者以课题的研究方式进行探索、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
  二、关于审美教育在钢琴教学与实践领域的再思考
  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对一个人的教育与影响,其中,审美教育是教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哲学性、时代性,同时也是一种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得以提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观念,从而弥补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对审美教育的不足。
  1.重视音乐理论
  音乐理论是一门较为复杂且抽象的知识,是钢琴课程学习的基础,更是一种帮助学生感知和学习音乐的简单而直接的手段。在钢琴教学与实践课中,音乐教育届的引领者与实践者米歇尔·阿尔特所提出的“以音乐艺术为中心”,将音乐的理论与诠释、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美学等知识的学习纳入课程内容,运用聆听的教学理念,通过对音乐的色彩性及其音响符号的变化来判断、识别音乐结构、和声编排与进行的具体方法,教师再运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利用演奏的技术手段对音乐进行二度创作,结合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思考,逐步了解个性化音乐风格的形成,最终揭示了艺术的奥秘。这就是奥尔夫教学法中倡导的审美教育,从欣赏的角度来聆听音乐的结构与表现、理解音乐的情感与审美,以实现了对学生的聆听素养和音乐素养的提升。这一教学观念与中国高等院校的钢琴教育与实践的目的是一致的,也完全符合我国的音乐教育观念再转变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学者,不仅应该掌握良好的演奏技能,还要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不断的修炼良好的品质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
  2.探求音符背后的多元文化
  较早的提出“文化的多元性”教育观念是在20世纪中期的德国学校,起初是为了促进外来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而后,它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届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也随着中国在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慢慢走进高校的音乐课堂之中,甚至增设了音乐赏析等课程,其教学目的和内容是以文化引领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什么是文化”、“它与音乐的关系是什么”、“它与音乐的互动性教育方式的意义又是什么”等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研究的课题内容。
  关于“文化”,它是民族的、传统的,其特点是由内而外的呈现;它是音乐本身特定的表现形式,更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根本。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使学生对特定的社会群体或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有效的铺垫了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的基础。这是德国的音乐教育届的领军人伊姆加德·玛克特的音乐教学观念,她以架构文化桥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同一性,由此上升到对各民族、文化的特异性的认知,从而培养和促进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与环境中的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例如,关于一节音乐赏析课或小组课的展开,将选取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的钢琴作品作为讲解和欣赏的内容,教师首先应该介绍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的生平,阐述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是一位在作品中实现多种手法兼容、音乐语言极具民族韵味的杰出的作曲家;其次,还应详细讲解阿根廷的文化及社会环境,使学生了解“探戈”诞生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且多民族的融合是南美音乐文化的标志;再者,可以结合学生弹奏的片段,对节奏、结构、和声、民族素材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弹奏者的示范练习,亦可通过模仿去感受节奏的裂变,米隆加、德里斯特等古老民歌,以及旋律音调的变化、音乐的结构特征,从而做出准确的评价,最后以欣赏教师课前筛选的音像资料结束本节课。这样的互动式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了学生拓展多民族的文化知识、巩固学习内容,通过共同的分析、聆听、模仿、练习,从而正确的挖掘音符背后的文字意义。
  3.关于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
  音乐赏析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教学理念推出:将导图教学模式运用于音乐赏析和演奏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在学习一首作品时,从对音乐的聆听和分析开始,教师应以架构直观而立体的图像,運用逻辑思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通过记忆、整理、理解等体验方式去感知音乐的内涵,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实现了聆听者或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语境”的感受或“美”的诠释,进而完成了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在讲解《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时,可以利用导图的模式,首先对谭盾所谓的“根”文化进行分支剖析,以了解楚巫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并在少数民族中备受重视,了解谭盾将家乡的民间曲调融入音乐语汇中的创新精神,而这首组曲之所以被称为音画小品,其标题性、描绘性所体现的正是独特的具有空灵意境的审美观;其次,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湖湘文化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花鼓戏,了解地方曲艺的特性曲调,了解其唱腔与地方的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熟悉和认知湘楚文化的特点。再者,剖析谭盾的创作特点,如扩展民族调性、打破和声连接、在键盘上模仿民族乐器的声音等,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写作技法融入其中,另外,此作品的整体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承、转、合”四部原则;最后,将八首小品的图景进行完整的展示,通过对音乐的形象及作曲家所表达的音乐情感的分析,启发学生对作品中民谣的选取、音色的变化、曲调及音乐情绪的转变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体会到的画面勾勒出主题明确、层次鲜明、图形丰富的“脑图”,以形成一个便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图。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钢琴教学与实践等相关课程中的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从而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结语
  在对如何将审美运用于钢琴专业教学与实践的重解中,我将从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教师在教学思维与实践方式的调整这两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明。
  关于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引导其对音乐作品进行浅近的理解,通过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多种要素的了解,对音乐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品味与欣赏,以此方式作用于学生用心体验作品中所饱含的情与意。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感知、理解音乐语汇的美,是一首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透过音符探入音乐背后的文化底蕴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习分析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结构,以及所采用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和声等,注重每一作品的审美特性,通过对旋律的歌唱、完整作品的聆听,加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更为深入的理解。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强调“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与情境进行联想,通过感知、体验、理解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思考由感性化转为理性化,进入深刻领悟作曲家表达的思想情感。
   关于教师在教学思维与实践方式的调整:第一,以实训和演练为原则,将美育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及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与能力,还要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艺术修养、文化素质等综合能力进行不断的培养,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艺术水平。第二,在音乐赏析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重新认识钢琴教学是一个庞杂的、并且是由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体系,在他们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文学的储备量之后,对其进行音乐的聆听与赏析能力的训练,通过思维导图的架构对和声、节奏、旋律、音调等基本元素,加之对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独特语境。第三,对所有从事音乐的工作者来说,无论是学生或是教师,都应该非常清楚意识到:音乐,之所以被称为是“乐音的艺术”,是以变化且多样性的和声、片斷性的旋律建构而成的表演形式,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语言和历史编码的音乐形式。我们在对音乐不断的聆听、创造、实践、诠释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其典型的种族性、地域性、以及独特的表达语境,从而挖掘音符背后的文学内涵与审美特性。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得出的结论:将聆听音乐、欣赏音乐作为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演奏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将其列入钢琴实践项目进行综合考评,并着重强调重视音乐的内涵与审美,是更为符合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条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音乐教育者的必行之路。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后现代语境下,影视以图片的冲击力、声音的奇观性为观众打造了视听的饕餮盛宴,以娱乐性、同质性为特征的商业生产使得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消费了时间,在市场利益推动下,导演们将视角转向了以娱乐性为主的商业片,那么,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如何在市场中赢的一席之地呢?《我不是药神》的出现给现实主义电影以创作的启迪,本文依托社会历史批评模式、本体批评模式,探讨影片中的匠人精神、影视艺术语言等,分析这部“现象级”
期刊
摘 要:川剧是四川、重庆两地独特的戏曲文化,是西南地区首个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戏曲项目。在重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娱乐文化的兴起与发展,重庆川剧逐渐被边缘化。通过调查、研究,对川剧在传承、保护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逐一探究,并针对重庆川剧在传承、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发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庆川剧传承、保护建议。  关键词:川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期刊
摘 要: 作为活跃在我国新时期乐坛上的一位知名作曲家,三十多年以来,徐沛东创作了很多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的民族声乐作品,这些作品脍炙人口,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不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自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对徐沛东的作品也经常进行分析以及进行教学演唱。其作品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民族性和时代性,对其作品特点进行分析,不仅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更加得到演唱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独立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大都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根据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们拟定了音乐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并在实践中构建了围绕核心延展式课程体系展开的开放性实践模式。这其中包括,以专业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延展式课程体系,变革学习资源核心形态的多声部音乐基础与编创的系列课程,注重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  关键词: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方案
期刊
摘 要:“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近期召开,研讨会上代表们所提交的论文不仅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能力,更集中反映了3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因此,本文对本届研讨会的参会论文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参会论文进行详细梳理;另外对此次研讨会的大会发言内容进行整合分析,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  关键字:音乐心
期刊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成为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对于人类沟通的另一座桥梁——音乐而言,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国音乐文化的双语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因此,推动高校音乐双语教学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校音乐类的双语教学课程还较为贫乏,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以“双语教学”为媒介,立足于“双语”和“音乐”这两点的交集进行研究,从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重视
期刊
摘 要:尼古拉·费钦作为一位绘画大师,在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尤其是他的素描与油画作品。通常我们观察一位艺术家多种类型的作品时,这些作品的风格面貌是相对一致的。然而费钦的素描与油画却并非如此,他的油画瑰丽粗犷,素描则显得温和宁静,两者甚至呈现出一种脱离的态势。本文旨在通过对费钦素描与油画风格面貌形成因素的探究,谈谈这两类作品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费钦 素描 油画 差异   尼古拉·费钦是俄罗斯
期刊
摘 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浪潮下,卢浮宫凭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成功创造出别树一帜的文化创意产品,在满足公众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创造出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本文试以卢浮宫为例,从二维艺术品的装饰应用设计与造型设计的空间呈现两个方面探讨以艺术品文创设计的创意方法。  关键词:卢浮宫 文创设计 艺术品文创  卢浮宫博物馆于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成立,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除了承载着表达和传递历史文化
期刊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改变了原有的运行模式,展现出新业态,传统漆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产业升级、产业链结构完善、生产设计和渠道销售等各环节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现阶段我国传统漆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找出问题所在,并在产业如何创新和创新方式上做更有价值的分析探索,以求对传统漆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研发和创新,有利于传统漆艺的纵深发展和价值体现。更是对互联网+其他传统行业的协调发展做出
期刊
摘 要:清唱是听觉能力与歌唱能力审美意义的完美统一,是比较客观地判断一个歌唱者能力的一项声乐专业技能基础,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清唱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不断得以运用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帮助声乐学习的广大演员、教师、学生群体,为声乐的传播、发展与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践展示的手段。在当今学习声乐潮流中,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种考试、比赛的综合评判中。歌唱心理和专业技巧是一个歌唱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