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作业、善于思考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
[关键词]培养 良好 学习 习惯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它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认真听讲开始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叶圣陶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多么的重要。
首先,培养学生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要。学习的最大“敌人”是注意力涣散,而善于集中注意力学习起来就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从事娱乐活动。其次,训练学生善于“听”的能力。“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这一工作常抓不懈。
二、培养学生认真记笔记的习惯
常言道:好脑筋,赶不上一个破笔头。其意思就是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课堂上存在极大的惰性,只听不记,甚至不知道怎么记,记什么。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够达到脑、眼、耳、手和谐的利用,自然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功能,因为有些学生课堂上不是不想记笔记,而是不会记笔记,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在强调课堂要做笔记之前,首先给学生介绍数学课如何做笔记,记什么,怎样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学生听得很认真,并在上课时开始实施。同时自己在上课过程中,还不断强调那些知识该记了,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一个检查的过程,目的是防止少数学生投机取巧。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上数学课就知道要做笔记,好象是一种条件反射,实际上一种学习习惯已经形成了,有了这种习惯,学生上课也用心多了,也不感到上课无事所做,从而也推动了学生开始动脑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巩固、检测的重要手段,对获取书面信息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意义重大。在进行这一习惯培养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排的作业量要适中,过轻不利于巩固,过重又成了负担。
其次,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就题型而言,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训练效果也不尽相同。就作业的方式而言,有动脑的,有动手的;有设计的,有解答的;有顺向思维的,也有逆向思考的。
再次,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很多专家都说最重要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这是有道理的。最后,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主要作业,这也是正确获取学生作业是否是独立完成信息的可靠手段。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数学知识的教学是以例题为载体的,学习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解决一类问题,所以学习例题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弄清数量关系的实质,才有助于学生全面彻底的掌握所学知识,并形成能力。善于思考是个习惯,也是个意识,数学是理性的学科,而思考正是理性行为的前提。在学习新课前可以让学生以猜想猜测的方式去思考;在学习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以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的方式去思考;在学习了很多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综合地分析,择优地解决问题,反思学习过程,思考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习水平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学习能力才会真正加强。
“反思”是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思”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思考,即再现、整理、深化、提高的过程,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反思有很强的灵活性、发散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去积累。如在课堂小结时,指导学生反思本节内容;在解题后要求学生反思所用到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技巧及多解、多变等。可采用“示范——练习——矫正”三步走方法指导学生反思。培养反思能力也不要统的过死,随着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反思也会更全面、更深刻。
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坏习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所以,不能试图“毕其攻于一役”,而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去变化。
(作者单位:江都市花荡中学)
编辑/李文亮
[关键词]培养 良好 学习 习惯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它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认真听讲开始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叶圣陶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多么的重要。
首先,培养学生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要。学习的最大“敌人”是注意力涣散,而善于集中注意力学习起来就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从事娱乐活动。其次,训练学生善于“听”的能力。“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这一工作常抓不懈。
二、培养学生认真记笔记的习惯
常言道:好脑筋,赶不上一个破笔头。其意思就是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课堂上存在极大的惰性,只听不记,甚至不知道怎么记,记什么。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够达到脑、眼、耳、手和谐的利用,自然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功能,因为有些学生课堂上不是不想记笔记,而是不会记笔记,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在强调课堂要做笔记之前,首先给学生介绍数学课如何做笔记,记什么,怎样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学生听得很认真,并在上课时开始实施。同时自己在上课过程中,还不断强调那些知识该记了,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一个检查的过程,目的是防止少数学生投机取巧。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上数学课就知道要做笔记,好象是一种条件反射,实际上一种学习习惯已经形成了,有了这种习惯,学生上课也用心多了,也不感到上课无事所做,从而也推动了学生开始动脑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巩固、检测的重要手段,对获取书面信息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意义重大。在进行这一习惯培养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排的作业量要适中,过轻不利于巩固,过重又成了负担。
其次,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就题型而言,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训练效果也不尽相同。就作业的方式而言,有动脑的,有动手的;有设计的,有解答的;有顺向思维的,也有逆向思考的。
再次,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很多专家都说最重要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这是有道理的。最后,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主要作业,这也是正确获取学生作业是否是独立完成信息的可靠手段。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数学知识的教学是以例题为载体的,学习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解决一类问题,所以学习例题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弄清数量关系的实质,才有助于学生全面彻底的掌握所学知识,并形成能力。善于思考是个习惯,也是个意识,数学是理性的学科,而思考正是理性行为的前提。在学习新课前可以让学生以猜想猜测的方式去思考;在学习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以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的方式去思考;在学习了很多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综合地分析,择优地解决问题,反思学习过程,思考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习水平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学习能力才会真正加强。
“反思”是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思”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思考,即再现、整理、深化、提高的过程,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反思有很强的灵活性、发散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去积累。如在课堂小结时,指导学生反思本节内容;在解题后要求学生反思所用到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技巧及多解、多变等。可采用“示范——练习——矫正”三步走方法指导学生反思。培养反思能力也不要统的过死,随着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反思也会更全面、更深刻。
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坏习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所以,不能试图“毕其攻于一役”,而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去变化。
(作者单位:江都市花荡中学)
编辑/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