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近二十年来,我深感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那样的艰难,尽管每次批改作文是那么精细,每个学生的作文本上既有分数,又有评语,红线线、红圈圈布满本子,但大多数学生对我这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并不大注意,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一瞥而置之,只有极少的学生能去好好领会和揣摩评语,能总结经验教训的真是寥寥无几了。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教学弊端的正确反思。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普遍地提高作文水平呢?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受叶老这一思想的启发,近年来,我开始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探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新路子,即每学期的作文除教师批改2-4次,学生自改1次外,其余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下面就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什么是互评互改呢?就是学生之间相互评议作文,相互批改作文,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一支笔批改作文为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批改作文。教学论告诉我们:批改应当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应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应当让学生在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的批改、比较、品味中产生“共振”的最佳效果。只有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体现立体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体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才能体现群体中的借鉴性,才能使解决问题体现集体思维的升华——集中优势,打歼灭战。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符合教学论的思想,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互评互改作文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首先,教师示范评议批改,指导引路,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自己作文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自己的作文有些不妥,但却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候让他们互评互改,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反倒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因此,这种互评互改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最初,教师要示范评改,指导引路,逐步教给学生评改方法。首先教师应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浏览一遍,根据本次作文要达到的目的及要求,从中选择出2-3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最好是水平高低各一篇),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学生。然后用一节课时间,先引导学生明确互评互改的具体要求,统一互评互改符号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从开始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之时就印发“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给每个学生),使学生心中有谱。接着组织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集中精力评改那两篇习作,使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的分组进行互评互改奠定坚实基础。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教给方法这一步很重要,要进行多次,学生真正掌握互评互改的方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其次,组织指导学生分组互评互改。在学生真正掌握了互评互改方法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评互改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6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在互评互改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小组成员的习作。每次互评互改之前,教师都在黑报上写明本次互评互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以免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互评互改包括评价、改动、建议和学习几个内容。具体的步骤是: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对每个同学的习作大家都必须谈自己的看法,既要谈好的方面,更要指出做得不够的地方;可以向作者发问,要求当即回答问题;可以直接评论作文本身,也可以由一篇或若干篇作文引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探讨。最后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用红笔在作文簿上将错别字、病句等划出来,根据本次互评互改的侧重点及要求对习作进行评改(待積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对习作则可从审题立意、取材剪裁到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批改),以鼓励为主,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成总批,并写上经讨论评定的分数,评改阶段侧重于评。
教师复查评讲,把互评互改做得出色的习作张贴到“语文学习园地”上,供大家借鉴学习,或者每个小组选出1-2篇最好的作文进行交流。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批评、指正。精心选出5-6篇评改得出色的作为典型例文,在例文上写上教师自己的意见后张贴到班里的“学生作品展示”专栏上,让学生反复观赏比较,借鉴学习。如果课堂时间充足,当堂交流也是很好的方法。交流时,小到一个词语的应用、一个句子的精彩,大到整篇文章,把小组成员对文章的看法谈出来,供大家欣赏、学习。教师在听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作文和评价,可随时点评,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经过尝试,我感到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次大家按同一道作文题写作,由于学生们经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构思选材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而使习作各具特色,在互评互改活动中,学生可看到同组几个同学的多篇内容丰富、写法各异的作文,视野拓展了,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互评互改过程中,大家往往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形成一种热烈活跃、勇于求知的学习气氛。当大家观点不一致时,或在接触到的信息与原来掌握的信息不相符时,就会出现思想的冲突,激起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探索他人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等,而在争论中,学生对他人的写作思路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及减少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激起学生寻求更恰当、更成熟的写作方法。大家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评议,从而提高了审题立意的水平。“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在评改别人的习作时,相互观赏比较,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有榜样,这样,学生逐步由过去怕写作文,变为愿意写作文,逐渐把作文当作一项有趣的学习活动,还慢慢养成了写完习作后自觉修改的习惯。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小组的同学听,都要认真负责地把自己对所评作文的有关意见和看法通过口头评议或书面评语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修改能力,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有些学生原来不愿说话或不善于说话,开展互评互改作文的学习活动后,他们变化很大,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经过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得到培养或提高。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改进。但我认为,组织学生互评互改确实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普遍地提高作文水平呢?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受叶老这一思想的启发,近年来,我开始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探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新路子,即每学期的作文除教师批改2-4次,学生自改1次外,其余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下面就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什么是互评互改呢?就是学生之间相互评议作文,相互批改作文,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一支笔批改作文为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批改作文。教学论告诉我们:批改应当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应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应当让学生在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的批改、比较、品味中产生“共振”的最佳效果。只有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体现立体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体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才能体现群体中的借鉴性,才能使解决问题体现集体思维的升华——集中优势,打歼灭战。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符合教学论的思想,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互评互改作文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首先,教师示范评议批改,指导引路,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自己作文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自己的作文有些不妥,但却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候让他们互评互改,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反倒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因此,这种互评互改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最初,教师要示范评改,指导引路,逐步教给学生评改方法。首先教师应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浏览一遍,根据本次作文要达到的目的及要求,从中选择出2-3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最好是水平高低各一篇),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学生。然后用一节课时间,先引导学生明确互评互改的具体要求,统一互评互改符号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从开始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之时就印发“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给每个学生),使学生心中有谱。接着组织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集中精力评改那两篇习作,使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的分组进行互评互改奠定坚实基础。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教给方法这一步很重要,要进行多次,学生真正掌握互评互改的方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其次,组织指导学生分组互评互改。在学生真正掌握了互评互改方法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评互改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6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在互评互改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小组成员的习作。每次互评互改之前,教师都在黑报上写明本次互评互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以免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互评互改包括评价、改动、建议和学习几个内容。具体的步骤是: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对每个同学的习作大家都必须谈自己的看法,既要谈好的方面,更要指出做得不够的地方;可以向作者发问,要求当即回答问题;可以直接评论作文本身,也可以由一篇或若干篇作文引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探讨。最后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用红笔在作文簿上将错别字、病句等划出来,根据本次互评互改的侧重点及要求对习作进行评改(待積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对习作则可从审题立意、取材剪裁到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批改),以鼓励为主,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成总批,并写上经讨论评定的分数,评改阶段侧重于评。
教师复查评讲,把互评互改做得出色的习作张贴到“语文学习园地”上,供大家借鉴学习,或者每个小组选出1-2篇最好的作文进行交流。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批评、指正。精心选出5-6篇评改得出色的作为典型例文,在例文上写上教师自己的意见后张贴到班里的“学生作品展示”专栏上,让学生反复观赏比较,借鉴学习。如果课堂时间充足,当堂交流也是很好的方法。交流时,小到一个词语的应用、一个句子的精彩,大到整篇文章,把小组成员对文章的看法谈出来,供大家欣赏、学习。教师在听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作文和评价,可随时点评,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经过尝试,我感到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次大家按同一道作文题写作,由于学生们经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构思选材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而使习作各具特色,在互评互改活动中,学生可看到同组几个同学的多篇内容丰富、写法各异的作文,视野拓展了,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互评互改过程中,大家往往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形成一种热烈活跃、勇于求知的学习气氛。当大家观点不一致时,或在接触到的信息与原来掌握的信息不相符时,就会出现思想的冲突,激起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探索他人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等,而在争论中,学生对他人的写作思路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及减少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激起学生寻求更恰当、更成熟的写作方法。大家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评议,从而提高了审题立意的水平。“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在评改别人的习作时,相互观赏比较,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有榜样,这样,学生逐步由过去怕写作文,变为愿意写作文,逐渐把作文当作一项有趣的学习活动,还慢慢养成了写完习作后自觉修改的习惯。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小组的同学听,都要认真负责地把自己对所评作文的有关意见和看法通过口头评议或书面评语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修改能力,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有些学生原来不愿说话或不善于说话,开展互评互改作文的学习活动后,他们变化很大,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经过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得到培养或提高。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改进。但我认为,组织学生互评互改确实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