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教学中打通小学生思维与语用的有效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l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的教学因其没有固定的、细化的标准答案而显得丰富生动,但也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面对思维尚未成型的小学生,我们如何打通他们思维与语用的通道,是促进他们言语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相结合的意义出发,结合目前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思维与语用相融合的有效策略,旨在进一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思维;语用;策略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都比较重分析,重理解,重人文内涵的挖掘,而忽视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用,思维的完整性,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下,具体表现为说话词不达意,写作言不成文等。另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
  一、教学中思维与语用相结合的意义
  (一)新《课标》呼唤思维与语用融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只注重分析人物、理解词句、概括中心与内容等,忽视了语文中可贵的想象、幻想、情境、直觉、灵感等因素,失去了语文“语用”这一功能。至此,如果能够架起语言与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实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密切结合,就能有效地实现语言文字的语用价值。
  (二)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
  思维的表达方式虽然有多种,但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语言。抽象思维本身就是依赖语言来进行的,而形象思维在转化为语言时,也不可避免的使语言得到了锻炼,因此思维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语言的水平应以思维的发展水平为前提,但思维的发展水平高并不意味着语言水平就高。一般来说,思维的内容越丰富,可进行语言表达的内容就越丰富;思维越周密,语言就越准确。
  就拿小学生来说,在年龄上正好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此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逐渐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认知结构中开始具有了抽象概念。比如你让不同级段的学生去描述“水”,你会发现低级段的学生只能从颜色、气味等表象上去表达,而高级段学生还会从水与人类的关系、水的价值等方面去论述。可以说,语言表达上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因此,思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人类的语言能力的。
  (三)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及交流的工具,它对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有一定影响的。一方面,由于抽象思维需要用语言(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因此语言的掌握程度会影响抽象思维的水平,语言掌握越准确,思维就越缜密。比如你在推算某一数学公式时,如果你的语言表达准确、严谨,就表明你的思维也较清晰、缜密,学生自然也会一听即懂。长此以往,你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同的语言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这是沃尔夫所持有的观点。由于人们持有不同的语言,在他们观察世界时会因为语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从而导致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世界观。但这并不等于语言决定思维。
  总之,语言是现实的思维,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外壳又总是包含着思维的内容。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打通小学生思维与语用有效策略
  在面对思维尚未成型的小学生,我们如何打通他们思维与语用的通道,是促进他们言语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关键。
  (一)读写结合,夯实语用
  读写结合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说,每个文本都有许多可以挖掘的读写结合点,可以从重点词句上品味挖掘,可以从内容、思想上想象拓展,可以从表达方法上模仿应用,也可以既从内容思想上着手,同时又应用文本的表达方法。但是,要让读写结合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文本世界与儿童心理世界一定要贯通。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和情感体验,只有在学生情感体验基础上的读写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例如《祖父的园子》一课,当中为我们展现的是: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而且文笔清新活泼,读着个中的句子,你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这时,如果我们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快乐时光。相信他们一定会情绪高涨,有许多话想说。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写和说融入我们的课堂,让他们从每篇文章中都能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方法和语言,这样才能促使其语用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二)实践观察,丰富表象
  外界真实事物生动具体的形象,经过人们多次的知觉,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心理学称为表象。正如没有概念就难以进行逻辑思维一样,没有丰富的表象就不能创造出新形象。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想象越活跃;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表象越准确,想象越合理;表象如错误,想象就荒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和材料,并利用可能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在实际活动中让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表象丰富准确,才能促进其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有次习作,我想让学生写写美丽的春天。正好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广阔的田野不正是最好的校本资源吗?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我认为不妨带孩子们去田野找春天。那时正好金黄的油菜花开了,麦子抽穗了,蚕豆妈妈还在叶片后面长了些“小耳朵”。孩子们有的掰开菜花舔舔那甜甜的花蜜;有的抽根麦管做根小笛;有的摘些豆耳插在自己的耳朵里。孩子们愉快、稚嫩的笑声点缀了这幅美丽的风景,与自然浑然一体,和谐无比。回来的路上,孩子们唱起《春天在哪里》,他们说他们找到了春天。我问:“为什么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他们似乎茅塞顿开,做出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几个孩子这样总结:“因为我们把美丽的春天都装进了我们的眼睛!”是啊,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春天让我们这些天使般的孩子们轻松地解读了,多么生动的一课啊!   他们在田野里把春天的表象装进了头脑中,又在路上,在课堂上把头脑中关于春天特点的表象提取出来,顺利地“写春天”。这是积累表象、发展想象的有效途径。
  (三)借题发挥,想象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已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低年级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对于一些意境优美的课文所蕴含的情感难以深入领会,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学生入情入景,才能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广阔天空里。
  (四)创设情境, 唤醒体验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情境创设更不能被忽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与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教学中,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学习场景。因此,创设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
  三、结论与思考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设法打通两者之间的通道,达到和谐与统一,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重分析理解,切不可忽视想象与说话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
  (二)重课堂气氛,切不可忽视思维的完整性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景象:全情投入地朗读,热火朝天地讨论,滔滔不绝地表达,措辞犀利的辩论,让每一个亲历者无不为之动容与震撼!可在这焕发着光彩的语文课背后,不少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答案上的五花八门,却忽视了思维培养的完整性。
  (三)重语言思维,切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上述的一些非智力因素。例如一些低级段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与字词,不仅让他们去反复诵读课文,还要抄上几遍甚至十几遍,从没考虑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是否愿意去做,能否坚持去做。到最后,只能叹息自己尽力了,学生是无药可救!还有就是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句式,搞了大量的试题来进行训练,当时结果虽然不错,但过了一些时日却又忘了。如果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根本没兴趣去强记,所以只能是一种暂时记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1.
  [2]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06.
  [3][俄]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笔者工作心得,通过舞蹈创编特点和幼儿舞蹈的推广应用这两个方面对于幼儿教育舞蹈进行充分讨论。本文对于幼师舞蹈教育有一定帮助。 This article through my work
摘 要: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结合实践,从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培养创新、培养写作能力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兴趣;内容;创新;写作;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
摘 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即课前准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习习惯等角度阐述了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准备;结构;方式;习惯;创造性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从我要读转变为我爱读,从我爱读转变为我会读,从我会读转变为我读懂。  一、从要我读到我要读  
一、引言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试点,体现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方化和具体化。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所带来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城市规划应该对老年群体给予人文关怀,根据老年群体的特征与偏好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与现实的考核存在诸多的矛盾,让许多教师难以适从,这就要求我们师生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从容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本文基于一些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对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情感化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
近些年,我国道路桥梁行业发展迅速,施工单位为了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对路桥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提高路桥施工管理的效率,并保证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效的节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很多爱好体育的人都愿意参与到定向运动中去,并且很多学校也在校园中进行定向运动的推广,其推广不但能够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