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趣 “种”出精彩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pm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孩子的“活教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幼儿园种植活动作为孩子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情境化种植活动是指在种植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获得一定的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积累建立种植活动中具体形象的知识经验。
  在种植园活动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宽阔的活动场地等都是创设“小情境”的有利条件。小班幼儿天真、可爱,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兴趣不稳定。在以“小情境”为载体的情境化种植活动中,让幼儿真正融入有趣的种植情境中,感受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体验种植活动带来的丰富感知,激发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一、以生活游戏情境为铺垫,激活种植兴趣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情境化教学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种植活动中这种情感就是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是使活动得以维持的重要保证。我们发现找到合适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种植活動的兴趣,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和游戏。
  (一)触发生活情境
  1.巧用生活“微妙点”
  在种植园活动开始的阶段,我们带孩子去参观熟悉“自留地”。一到菜地,小班的孩子们一切都感到很新鲜,这里看看,那里瞅瞅、摸摸。有几位孩子忍不住捡起小石子扔来扔去;有的用手去挖泥土;有的还甚至开始把隔壁班刚种下的幼苗拔起。这些“小插曲”马上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告状”。
  巧妙地利用这一“微妙点”,用这些看似“破坏”的行为创设了“建造石头王国”的情境。请孩子们把菜地泥土里的小石头捡到了旁边操场上,一堆一簇地自由摆放,组织玩“石头拼房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拼出各种图案的房子平面造型;接着再玩“石头叠高楼”的游戏,引导幼儿将石头垒高造高楼。既有幼儿想象的激发,更有许多随机渗透的数学知识积累,比如数数、比较数量的多少;排序,发现石头越来越小等。最后,“留一留小任务”,事后,观察一下被拔掉的幼苗生长情况等。这些“小插曲”巧妙地变为了“小情境”,不仅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种植园的探索兴趣,而且给孩子们在种植园的科学探究提供了安全的、支持性的心理氛围,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心理。
  2.善用生活“闪光点”
  在小班种植活动初期,多数孩子只局限于几种常见蔬菜的认识,有些还叫不上菜名或对不上号。但去菜地散步时也有少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会不由自主的开始报“菜名”。“老师,这是茄子,这是青菜,我爱吃西红柿,我爱吃土豆……”
  我们及时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创设“我给蔬菜朋友做身份证”的情境。提供不同的黑白卡通蔬菜模板,请孩子用不同的方法给认识或喜爱的蔬菜配上相应的颜色,粘贴上五官,请家长朋友帮忙收集两到三句有关蔬菜的知识写在身份证上,完成后以蔬菜的口吻向同伴介绍这一张“身份证”。最后将这一张张别具一格的“身份证”布置成“彼得兔家的菜园”。随着整个种植活动的展开,孩子们认识并制作了更多的“蔬菜朋友”身份证住进了“菜园”。通过这样的情境活动,不仅进一步拓展了蔬菜的知识,更增强了继续探索的兴趣。
  3.妙用生活“热点”
  在“好吃的水果”这一主题展开中,孩子们喜欢上了玩“水果照相馆”照相的游戏。从这一生活“热点”,延伸了“我和蔬菜娃娃的约会”这一情境线:联系幼儿园食堂阿姨每天给我们留1~2个蔬菜样品,趁晨间谈话的时间引导幼儿围绕“蔬菜”进行谈话活动,如猜猜今天这种蔬菜的烧法等等;最后和蔬菜娃娃合个影,和老师一起制作每天“蔬菜档案”布置在活动室墙面。这一情境线中“每天和蔬菜合影成了孩子们的期盼”,这不光是又一次兴趣的持续激发,也促进了孩子们“爱上吃蔬菜”这一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二)融入游戏情境
  1.改编游戏
  孩子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活动中,我们将幼儿原本熟悉的游戏进行——材料的替换、童谣的改编等老游戏新玩法,即保持了孩子游戏的持续兴趣,又激发了孩子主动参与种植活动的意识。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很丰富,游戏就成了孩子们分享对植物喜爱之情的一个好媒介。
  如“水果蹲”改编而成的游戏“蔬菜蹲”。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设计各种蔬菜胸卡,通过“儿歌句式——××蹲,××蹲,××蹲完××蹲”让孩子在游戏中区别巩固各种蔬菜的主要特征,将自己认识蔬菜的喜悦之情在游戏中得到分享。
  2.区域游戏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而活动区正是孩子操作材料迸发智慧的一大场所。小班幼儿喜欢摆弄形象、有趣、丰富的各种操作材料。我们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和孩子们共同收集操作性强的、具有情境性的有关种植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活动室的各个区角,为各种情境的创设埋下伏笔。
  如各种厨房餐具、蔬菜模型,小菜篮、美工区的一些低结构材料等。这些不同的游戏材料构成一个连贯的游戏情节,诱发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主动性,将平常所积累的种植经验“摘菜”“我是一棵菜”等情境融入区角游戏,从而促进了种植经验的自我内化和提升。
  二、用多元化情境拓展引发,展开种植活动
  兴趣高涨,信心十足,这是孩子们积极探究的先决有利条件。在整个种植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植物生长的特定规律及幼儿与植物互动的情况,将种植活动内容梳理为种植、护理、收获、分享四个篇章,并通过以下多元的情境拓展引发种植活动内容。
  1.主题生成
  如主题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展开中,纸工制作“小鸡”后,我们生成了“跟着母鸡去散步”情境。散步途中,很多孩子说小鸡最喜欢吃“虫子”,那到哪里去捉“虫子”呢?“老师,我看见过菜叶上有虫子。”由此“散步”升级为去种植园“捉虫子”了。孩子们戴上“小鸡”头饰去寻找种植园里的食物——小虫子,满足了孩子探索兴趣的同时完成了一次对植物的护理活动。这种体验不仅深化了原有“散步”情境,也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兴趣。   2.绘本迁移
  绘本阅读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而很多绘本除了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体验情感,画面中也隐含着许多植物元素。我们依托绘本资源与季节特点,挖掘生活中常见的种植元素,让绘本经验迁移展开种植活动。
  如绘本《胡萝卜种子》,是一个引导小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自信心和坚守自己信念的故事。小男孩种了一颗胡萝卜种子,但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有哥哥都不相信这颗种子会发芽,只有小男孩坚信他的这颗胡萝卜种子会发芽。小男孩每天都把这颗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给这颗种子浇水,最后,一棵胡萝卜终于长出来了。小男孩用车推着一个大萝卜回家了。
  活动结束后,“我和萝卜有个约会”一系列种子的秘密——种萝卜——萝卜吃什么——萝卜发芽了——萝卜间苗——萝卜开花——萝卜丰收等情境化种植活动由此诞生了。通过活动孩子感受了植物生长的历程,也明白了只要像小男孩一样“要有自己的主见,坚持下去做一件事情,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说;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自己先付出努力”这一传达的意义体会更深刻了。
  三、在情境多种再现形式中,评价种植活动
  在情境中评价不是事后裁判,而是一直伴随着种植活动的展开,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促进、提供建议的作用。再现情境的评价能够引导幼儿对活动中的各种体验、感受梳理,帮助幼儿分享并形成更多的种植经验。我们以照片、视频为媒介物的同时,更多的是注重师生共同的体验——分享式情境评价和问题式情境评价。
  1.问题式情境评价
  在各种情境化種植活动中少不了问题情境穿针引线与评价,评价不是活动的结束,而是引发幼儿认知冲突指引今后孩子的探究方向。
  春天来了,“彼得兔”菜地许多蔬菜都开花了。有青菜小黄花、红菜苔黄菜花,还有没有收获的白色萝卜花,马上就吸引了孩子采摘的兴趣。我们以给活动室里花店“采花”的小情境,提出“采到的花可以怎么摆放?”这一问题情境。孩子们把花儿分成了红色、黄色、白色花柜。“那留在菜地的花过几天我们再去观察,它们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把“花儿结种子”的植物生长变化过程探究隐含到了其中,激发了孩子持续探究的兴趣。
  2.分享式情境评价
  幼儿与植物互动之后,我们组织分享交流活动。既可以分享植物的生长变化带来的快乐,如收获季“豆豆丰收啦!”又可以分享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护理篇“西红柿站直了”,让幼儿在分享帮助“西红柿是怎么站直的”多种方法中进行思想碰撞,从而形成更多新的经验。这里评价的主人不光是老师,更多的是孩子自己与同伴。植物的茁壮成长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就感,孩子们喜爱种植的积极情感得到了不断地强化,其语言表达、倾听等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
其他文献
主题活动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以往教师多数采用统一集体教学、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开展活动,目标要求比较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体需求与个别差异,而区域游戏却可以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幼儿个体化的需要。  在课程游戏化大力开展的今天,区域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班的实践活动,我们充分认识、体验到区域活动能有效地支持主
期刊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有别于集体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以幼儿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为途径的自主性活动,也是幼儿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一种特定方式。通过区域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幼儿在学习品质方面的表现與状态,从而发挥成人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积极有效地与幼儿互动,使区域活动成为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师幼互动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强调,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期刊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后一直火爆,追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节目中各位爸爸与孩子的亲子互动情节,让很多观众感慨良多,更是一碗心灵鸡汤,浸润在每一位家长(甚或教育者)心头,引起许多共鸣。  是的,父母与孩子的浓浓亲情,往往在陪同中,才能感受更深,也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反思到,孩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毫无疑问,陪伴、鼓励和一起成长,才是他们的需要。  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日渐
期刊
案例背景:  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欣喜地观察着这个被冲洗干净的世界,竟也有了许多的小发现,如:荷叶上一颗颗滚动的露珠,还有脚下突然多出的许多蜗牛。而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蜗牛,显然更吸引孩子的眼球。就这样,嗅着孩子们兴趣的味道,有了一场与蜗牛的美丽邂逅!  故事一:雨后寻踪  雨后的世界清亮得像一幅高清图,孩子们新奇地瞅瞅这里,看看那里。突然,张景硕跑过来对我说:“韩老师,小丁捡到了一只蜗牛,你快
期刊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只有家园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的教育合为“双臂”,缺一不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发挥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双方是不可替代的,只有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互为一体的教育优势。  为了实现“家园合作 共育幼苗”这一目标,我园开展以“安全之家,孝亲之家,节约之家,学习之家,和谐之家”为主要内容的“五家”创建活动
期刊
奥地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得主,无疑是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用德语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30年来出版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她的作品已译成72种语言,许多作品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被拍成电影,而且还多次被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等非德语国家的电影导演搬上银幕。《罐头里的小孩》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她的同名代表作改编的,于1983年在德国上映。  “完美孩子”康拉德  在这部影片中贝蒂·
期刊
《自由作家》是由理查德·拉·格拉文斯执导,希拉里·斯万克、帕特里克·德姆西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07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高中老师古爱琳·格鲁维尔的教育感化一群沮丧的青少年,让他们逐渐成长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1994年的秋天,二十四岁的老师古爱琳·格鲁维尔站在了学生面前,这群孩子都来自最贫穷的底层社会,并且生活在严重的种族歧视之下。他们从来不曾听过老师的话,甚至开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园尝试进行户外体育游戏的改革,把户外体育游戏与早操相结合,在集中早操活动结束后进行分散性的体育器械游戏。这不仅充分保证了幼儿户外运动的时间与量,更提高了其运动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游戏器械不够丰富。第二,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活动秩序的维持上,对幼儿动作水平发展的指导有限,对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指导不足。第三,游戏中教师“控制”程度较高……  
期刊
一、案例描述  今天的观摩活动是小班语言故事“气球”,活动情景大致如下:  1.在动感的画面中走进故事的角色  活动一开始教师出示背景图,并以疑惑的口气问:“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呀?”在充分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后揭示答案:打开门,从房子里请出小胖熊。接着教师用欢快的语气说:“今天小胖熊家里来客人了,看看会是谁?”逐一出示山羊、公鸡、小兔、小猪。  2.在共鸣的情境中演绎故事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引起幼儿的
期刊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及家长资源,于是种植便成了本园重要的课程资源。陶行知先生说:“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会有丰富的收获。”因此,针对当前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存在重形式、成人代劳、忽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情况,我们希望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开展真正属于幼儿的种植活动,充分为幼儿提供自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当他们参与种植,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便会完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