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魂,是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基础工程建设的核心指导理念。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工作,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个体日常实践的价值选择,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久久为功、抓实抓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建设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基固本的思想道德基础工程,因此,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公民的精神追求,外在转变成个体自觉行动,有助于全面开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一般来讲,制度属于行为规则,对治国理政起到规范作用,是外在普遍强制力的社会控制与规范方式,不仅明确了社会生活中公民间的基本关系及所处地位,也提出了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根本要求转变成可供执行的法律,依靠法律约束力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新局面。实际上,法律法规呈现出强制性、权威性,能确保各项工作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实施。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将基本要求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法律化、制度化,并运用法律约束公权,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及弘扬,需要考虑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现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科学调控。因而,应将法律法规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并调节人们的行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而知为基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需要在加强认知认同上做足功课,做到深入人心。为此,必须抓好各类媒体宣教工作。健康、积极的思想及精神能转化为向上向善的实际行动。首先,发挥好新闻媒体正面导向作用。新闻媒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时事、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路径。因此,新闻媒体要不断加强对传统美德及优秀文化的宣传报道。比如,通过报道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对社会成员起到引导及榜样作用,营造浓郁的社会氛围。其次,正面引导网络舆论。互联网媒体凭借其传播范围广、信息量丰富、实时交互等优势,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也要搭乘“互联网媒体快车”,提高信息辐射面。与此同时,互联网是人们全面了解外界的窗口,要积极探索并全面做好网络文化和服务工作,倡导用正面声音去引导网络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来引导人民群众,帮助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规避其负面效应,必须不断加强正面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选择。
家风是家庭价值规范,对其成员的精神风貌将产生重要影响,是展示家庭美德的标志。家风不仅能提高个体的道德品德品质,而且对形成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将起到积极作用。中华民族始终高度重视家风的传承及培育。家庭对国人来讲,是寄托与希望,具有浓厚的凝聚力、亲和力,产生强大的约束力与影响力,众多家庭都拥有并传承好的家风而感到自豪。比如,孟母三迁、《颜氏家训》等,这些都是家风建设的典范。家风建设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及社会道德建设水准,当前,在家风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对其认可并践行,在服务、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好的道德文明风尚,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能让家庭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
社区建设关系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逐渐内化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同样需要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赢得社区群众认可并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社区。
首先,发挥社区组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社区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以及道德巡回大讲堂等活动,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能近距离触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自愿加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当然,考虑到社区组织呈现出地域性的特色,为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社区特色文化的健康引领作用,使各类文化活动成为承载社区文化的科学载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涵盖农业、科普教育等各方面。
其次,做好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其先进理念融入到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中,使社区群众可通过参与活动,深化理论认知。一是提高社区学校建设水平。社区学校是做好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借助社区教育资源,提升成员整体素养,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校机构,具有开放性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一些城市举办了各类型的社区学校,比如老年大学。因此,要深入到社区群众中进行实际调研,明确社区群众对文化知识的现实需要,制定社区学校发展规划,科学设定学习及培训科目,在满足社区群众诉求的同时,不断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是做好社区文化书屋建设。社区群众在社会中的日常表现,对社会和谐氛围的营造将产生积极作用,所以,必须发挥社区文化书屋优势,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鼓励社区群众多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书籍,提高理论认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物的宣传工作,让社区群众形成认同;在文化书屋建设中,要善于发挥社区群众的聪明才智,展示一些绘画、雕塑等作品,浓郁的文化气息,能让社区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身边。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是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做好其大众化工作,让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将好的榜样进行典型示范,用凡人善举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确立道德标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感同身受,并在内心逐渐升华成坚定的价值追求,获得追求理想的无限动力。当今,要深入挖掘雷锋等榜样人物的内在感召力,发挥其典型示范的作用,唤醒人们的道德认同,重塑道德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发挥道德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有助于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相互激励中,激发正能量,更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是大众化,做好这一推广工作,有助于汇聚共识、整合资源,提升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守社会主义信念,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写进法律法规,发挥媒体的正能量传播效能,也要提高家风建设水平,全面发挥基层社区效能,并注重发挥道德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为上海松江区委党校副教授)
①刘立新:《运用大数据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宣传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2期。
②康雁冰、林春逸:《社区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索》,《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责编/肖晗题 美编/宋扬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建设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基固本的思想道德基础工程,因此,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公民的精神追求,外在转变成个体自觉行动,有助于全面开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写进法律法规,发挥媒体的正能量传播效能
一般来讲,制度属于行为规则,对治国理政起到规范作用,是外在普遍强制力的社会控制与规范方式,不仅明确了社会生活中公民间的基本关系及所处地位,也提出了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根本要求转变成可供执行的法律,依靠法律约束力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新局面。实际上,法律法规呈现出强制性、权威性,能确保各项工作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实施。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将基本要求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法律化、制度化,并运用法律约束公权,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及弘扬,需要考虑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现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科学调控。因而,应将法律法规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并调节人们的行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而知为基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需要在加强认知认同上做足功课,做到深入人心。为此,必须抓好各类媒体宣教工作。健康、积极的思想及精神能转化为向上向善的实际行动。首先,发挥好新闻媒体正面导向作用。新闻媒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时事、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路径。因此,新闻媒体要不断加强对传统美德及优秀文化的宣传报道。比如,通过报道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对社会成员起到引导及榜样作用,营造浓郁的社会氛围。其次,正面引导网络舆论。互联网媒体凭借其传播范围广、信息量丰富、实时交互等优势,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也要搭乘“互联网媒体快车”,提高信息辐射面。与此同时,互联网是人们全面了解外界的窗口,要积极探索并全面做好网络文化和服务工作,倡导用正面声音去引导网络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来引导人民群众,帮助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规避其负面效应,必须不断加强正面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选择。
提高家风建设水平,全面发挥基层社区效能
家风是家庭价值规范,对其成员的精神风貌将产生重要影响,是展示家庭美德的标志。家风不仅能提高个体的道德品德品质,而且对形成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将起到积极作用。中华民族始终高度重视家风的传承及培育。家庭对国人来讲,是寄托与希望,具有浓厚的凝聚力、亲和力,产生强大的约束力与影响力,众多家庭都拥有并传承好的家风而感到自豪。比如,孟母三迁、《颜氏家训》等,这些都是家风建设的典范。家风建设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及社会道德建设水准,当前,在家风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对其认可并践行,在服务、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好的道德文明风尚,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能让家庭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
社区建设关系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逐渐内化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同样需要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赢得社区群众认可并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社区。
首先,发挥社区组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社区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以及道德巡回大讲堂等活动,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能近距离触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自愿加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当然,考虑到社区组织呈现出地域性的特色,为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社区特色文化的健康引领作用,使各类文化活动成为承载社区文化的科学载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涵盖农业、科普教育等各方面。
其次,做好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其先进理念融入到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中,使社区群众可通过参与活动,深化理论认知。一是提高社区学校建设水平。社区学校是做好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借助社区教育资源,提升成员整体素养,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校机构,具有开放性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一些城市举办了各类型的社区学校,比如老年大学。因此,要深入到社区群众中进行实际调研,明确社区群众对文化知识的现实需要,制定社区学校发展规划,科学设定学习及培训科目,在满足社区群众诉求的同时,不断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是做好社区文化书屋建设。社区群众在社会中的日常表现,对社会和谐氛围的营造将产生积极作用,所以,必须发挥社区文化书屋优势,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鼓励社区群众多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书籍,提高理论认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物的宣传工作,让社区群众形成认同;在文化书屋建设中,要善于发挥社区群众的聪明才智,展示一些绘画、雕塑等作品,浓郁的文化气息,能让社区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身边。
发挥道德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是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做好其大众化工作,让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将好的榜样进行典型示范,用凡人善举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确立道德标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感同身受,并在内心逐渐升华成坚定的价值追求,获得追求理想的无限动力。当今,要深入挖掘雷锋等榜样人物的内在感召力,发挥其典型示范的作用,唤醒人们的道德认同,重塑道德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发挥道德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有助于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相互激励中,激发正能量,更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是大众化,做好这一推广工作,有助于汇聚共识、整合资源,提升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守社会主义信念,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写进法律法规,发挥媒体的正能量传播效能,也要提高家风建设水平,全面发挥基层社区效能,并注重发挥道德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为上海松江区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刘立新:《运用大数据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宣传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2期。
②康雁冰、林春逸:《社区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索》,《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责编/肖晗题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