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负企业家、高校校长的双重角色,平桂祥在内心深处坚定地认为,企业改变的只是几百人乃至上千人,而教育改变的则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此,他大胆借鉴企业管理运行中的经验得失,赋予了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同时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依托,大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这所曾经频临倒闭的首都民办高校以崭新的活力,书写了一段“国企办高校”的佳话。
在接受《教育与职业》杂志记者专访时,平桂祥回顾学校几年来的发展不无感慨地说:“企业与学校结合是一种最好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办学,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难题,又解决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就业的问题”。
平桂祥青年突击队
今年46岁的平桂祥与建筑施工有着23年的不解之缘,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施工现场埋头苦干的工长,到项目经理、青年突击队队长,并最终成为有着40年历史的北京建工四建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走出了一条天道酬勤、商道酬诚、人道酬情之路。
1994年,平桂祥放下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担任土建项目部经理。摆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陌生的专业,还有找活源的重担。作为当时一穷二白的第九项目部当家人,平桂祥知道没有活源意味着什么。为此,第九项目部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以文明施工树形象、以优质工程争信誉、以贴心服务占市场、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的项目部发展之路,始终把“业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作为行动准则,创新理念、塑造品牌、赢得信誉,用超值的服务争得市场。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比市场先走一步。1999年平桂祥抢先关注质量,以“长城杯”为龙头打响了名声;2000年文明施工,赢得一致好评;2001年再更新观念,主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取得与开发商双赢的局面。此外,青年突击队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队员迅速成才,在传统施工领域引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施工过程推行计算机管理,在工程的资料管理、制图、预算、财务成本控制、材料出入库及汇总统计等诸多方面实现信息化。
几年中,平桂祥青年突击队从开始的十余名管理人员、年开复工面积不到一万平方米发展到开复工20万平方米和年产值2亿多元的四建主力项目部。崛起后的平桂祥青年突击队让人刮目相看,荣获“北京建工集团历史最具影响力的十支青年突击队”,并裂变孵化出天津项目部、沈阳项目部、五项目部、六项目部、十项目部、装饰分公司,人员和施工产值占了四建公司的半壁江山,平桂祥也被提拔为四建公司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再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天“平桂祥青年突击队”已经成为四建公司在市场营销中的金字招牌。
临危受命,开教育“国企+民办”先河
任何品牌的塑造,如果没有知识的滋养,都将暗淡无光。科班出身的平桂祥尤其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自2002年他就任四建总经理以来,每年坚持拿出近百万元用于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员工培训,保证员工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掉队,为员工创造了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大力倡导“立规矩、撒种子、抓培养”的人才战略,为公司完成立足北京、辐射河北、天津、东北、山东的环渤海经营布局奠定了人才基础。
正是由于平桂祥内心深处对教育的那份敬畏和心系民生的社会情怀,为今后北京四建公司顺利接管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由于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原举办者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的失衡,致使学院负债累累,曾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为避免出现几千名学生失学的窘况、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应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四建公司正式接手主持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办学,承担起了教学育人的社会重任,从而也开创了国有企业参与民办高校教育的新模式。
为避免重蹈学院原举办者未依法办学的前车之鉴,从接管之初,平桂祥将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定位于必须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要时刻体现国有企业依法诚信的优良传统和民主作风,保持良性的竞争态势。同时根据相关的法律文件规定,对学院各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稳定师资队伍,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结合四建公司人才需求和同行业人才需求,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上,从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上保障了学院近6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四建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加快和承建工程的不断增加,相应专业性建筑类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在平桂祥看来,主持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办学,无疑是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储备库,随时随地就可以派专人到相关岗位报到实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同时,四建公司现有员工教育学历层次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通过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对企业自有员工的再教育是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凭借学校这一平台,为四建员工提供了“工作之后再学习”的便利途径,通过迅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可以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我们出面主持办学,很好地满足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校企的创新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桂祥由衷地对记者说。
校企联营,相得益彰
四建公司总经理孙振泉曾经提到:国企办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诚信。国有企业重质量、讲信誉,承担着很多法定责任。这是我们主持办学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一定要坚持下来。
北京现有民办高校98所,其中10所为统招,5所为独立院校。民办高校相当多,然而能够办出特色、让政府放心的并不多,但北工商却是其中一例。在今年启动申报建筑类职业院校上,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原因就在于它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依托四建公司创造了学生培养、就业的全新模式。此外,在国企的这种管控模式之下,学院有着完整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规划,确保了其办学上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四建公司的牵线搭桥之下,学院又和其他企业,譬如工程管理协会等签署了系列协议,主导了学院的全面发展。
2010年7月31日,受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教育系统分会委托,平桂祥代表北京市41所民办高校宣读了“2010年北京市民办高校诚信公约”,承诺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履行诚信公约的承诺。此诚信公约的签订,更加意味着四建公司必将将国企的诚信文化坚持到底,为北工商的发展注入活力。
四建公司隶属建筑类行业,作为国企主持办学,首先确定的办学方向就是根据建筑类市场的需求,抓住重点,发挥特长办学。为此,办学伊始,平桂祥力排众议,深入强化校企合作,在学院开设了建筑应用课程,其中建筑安全管理和建筑质量管理是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所没有的创新专业,为建筑企业培养实用人才,积极探索企业应用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出路。如今,建筑工程系已发展成为学院第一大系,其学生培养模式业已推向市场化。
平桂祥告诉记者,建筑工程系所开设的课程实现了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大一,主要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二,增加了见习课,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工地进行现场观摩教学,请优秀工程师和讲师进行现场教学,增加了现场感性认识。大三,将职业资格证书置换到日常教学中。学校还要求学生毕业之前,除了取得学历文凭外,还要至少取得2~3个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毕业时成为“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大四,除学习本专业课程外,还增加了实践拓展课程。理论加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截止到目前,建筑工程系的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学生毕业之后除了被北京建工四建录用之外,还有的被北京建工集团、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录用。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在四建公司的主持办学之下,业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纷纷走上工作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增添自己的力量,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正如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所评价的那样: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毕业生非常能吃苦耐劳、认真细致,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非常强,促进了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此,平桂祥深感欣慰,“北工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它也在助力四建公司成为跨区域的建筑企业。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吃苦耐劳常驻外地,而且动手能力强,能够很快适用企业的需求,办学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
回顾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平桂祥颇有感触:“国企主持办学,创新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四建公司与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合作中提高了其广度和深度:首先,学院发挥了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员工业务培训、专业进修等途径为企业的员工培养提供帮助,同时可以扩大培养范围,譬如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广度;其次,对于四建而言,与学院共同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和管理机构,向学院提供科研项目和资金,借助学院的师资和技术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也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深度”。
正如一位专家指出的,国企主持办学,是中国教育产业多元化的有益尝试,它将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成功范例,而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必将在这种办学模式之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院建设的新跨越。
在接受《教育与职业》杂志记者专访时,平桂祥回顾学校几年来的发展不无感慨地说:“企业与学校结合是一种最好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办学,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难题,又解决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就业的问题”。
平桂祥青年突击队
今年46岁的平桂祥与建筑施工有着23年的不解之缘,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施工现场埋头苦干的工长,到项目经理、青年突击队队长,并最终成为有着40年历史的北京建工四建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走出了一条天道酬勤、商道酬诚、人道酬情之路。
1994年,平桂祥放下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担任土建项目部经理。摆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陌生的专业,还有找活源的重担。作为当时一穷二白的第九项目部当家人,平桂祥知道没有活源意味着什么。为此,第九项目部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以文明施工树形象、以优质工程争信誉、以贴心服务占市场、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的项目部发展之路,始终把“业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作为行动准则,创新理念、塑造品牌、赢得信誉,用超值的服务争得市场。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比市场先走一步。1999年平桂祥抢先关注质量,以“长城杯”为龙头打响了名声;2000年文明施工,赢得一致好评;2001年再更新观念,主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取得与开发商双赢的局面。此外,青年突击队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队员迅速成才,在传统施工领域引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施工过程推行计算机管理,在工程的资料管理、制图、预算、财务成本控制、材料出入库及汇总统计等诸多方面实现信息化。
几年中,平桂祥青年突击队从开始的十余名管理人员、年开复工面积不到一万平方米发展到开复工20万平方米和年产值2亿多元的四建主力项目部。崛起后的平桂祥青年突击队让人刮目相看,荣获“北京建工集团历史最具影响力的十支青年突击队”,并裂变孵化出天津项目部、沈阳项目部、五项目部、六项目部、十项目部、装饰分公司,人员和施工产值占了四建公司的半壁江山,平桂祥也被提拔为四建公司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再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天“平桂祥青年突击队”已经成为四建公司在市场营销中的金字招牌。
临危受命,开教育“国企+民办”先河
任何品牌的塑造,如果没有知识的滋养,都将暗淡无光。科班出身的平桂祥尤其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自2002年他就任四建总经理以来,每年坚持拿出近百万元用于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员工培训,保证员工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掉队,为员工创造了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大力倡导“立规矩、撒种子、抓培养”的人才战略,为公司完成立足北京、辐射河北、天津、东北、山东的环渤海经营布局奠定了人才基础。
正是由于平桂祥内心深处对教育的那份敬畏和心系民生的社会情怀,为今后北京四建公司顺利接管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由于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原举办者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的失衡,致使学院负债累累,曾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为避免出现几千名学生失学的窘况、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应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四建公司正式接手主持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办学,承担起了教学育人的社会重任,从而也开创了国有企业参与民办高校教育的新模式。
为避免重蹈学院原举办者未依法办学的前车之鉴,从接管之初,平桂祥将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定位于必须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要时刻体现国有企业依法诚信的优良传统和民主作风,保持良性的竞争态势。同时根据相关的法律文件规定,对学院各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稳定师资队伍,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结合四建公司人才需求和同行业人才需求,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上,从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上保障了学院近6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四建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加快和承建工程的不断增加,相应专业性建筑类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在平桂祥看来,主持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办学,无疑是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储备库,随时随地就可以派专人到相关岗位报到实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同时,四建公司现有员工教育学历层次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通过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对企业自有员工的再教育是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凭借学校这一平台,为四建员工提供了“工作之后再学习”的便利途径,通过迅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可以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我们出面主持办学,很好地满足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校企的创新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桂祥由衷地对记者说。
校企联营,相得益彰
四建公司总经理孙振泉曾经提到:国企办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诚信。国有企业重质量、讲信誉,承担着很多法定责任。这是我们主持办学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一定要坚持下来。
北京现有民办高校98所,其中10所为统招,5所为独立院校。民办高校相当多,然而能够办出特色、让政府放心的并不多,但北工商却是其中一例。在今年启动申报建筑类职业院校上,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原因就在于它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依托四建公司创造了学生培养、就业的全新模式。此外,在国企的这种管控模式之下,学院有着完整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规划,确保了其办学上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四建公司的牵线搭桥之下,学院又和其他企业,譬如工程管理协会等签署了系列协议,主导了学院的全面发展。
2010年7月31日,受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教育系统分会委托,平桂祥代表北京市41所民办高校宣读了“2010年北京市民办高校诚信公约”,承诺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履行诚信公约的承诺。此诚信公约的签订,更加意味着四建公司必将将国企的诚信文化坚持到底,为北工商的发展注入活力。
四建公司隶属建筑类行业,作为国企主持办学,首先确定的办学方向就是根据建筑类市场的需求,抓住重点,发挥特长办学。为此,办学伊始,平桂祥力排众议,深入强化校企合作,在学院开设了建筑应用课程,其中建筑安全管理和建筑质量管理是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所没有的创新专业,为建筑企业培养实用人才,积极探索企业应用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出路。如今,建筑工程系已发展成为学院第一大系,其学生培养模式业已推向市场化。
平桂祥告诉记者,建筑工程系所开设的课程实现了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大一,主要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二,增加了见习课,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工地进行现场观摩教学,请优秀工程师和讲师进行现场教学,增加了现场感性认识。大三,将职业资格证书置换到日常教学中。学校还要求学生毕业之前,除了取得学历文凭外,还要至少取得2~3个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毕业时成为“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大四,除学习本专业课程外,还增加了实践拓展课程。理论加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截止到目前,建筑工程系的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学生毕业之后除了被北京建工四建录用之外,还有的被北京建工集团、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录用。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在四建公司的主持办学之下,业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纷纷走上工作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增添自己的力量,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正如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所评价的那样: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毕业生非常能吃苦耐劳、认真细致,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非常强,促进了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此,平桂祥深感欣慰,“北工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它也在助力四建公司成为跨区域的建筑企业。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吃苦耐劳常驻外地,而且动手能力强,能够很快适用企业的需求,办学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
回顾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平桂祥颇有感触:“国企主持办学,创新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四建公司与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合作中提高了其广度和深度:首先,学院发挥了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员工业务培训、专业进修等途径为企业的员工培养提供帮助,同时可以扩大培养范围,譬如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广度;其次,对于四建而言,与学院共同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和管理机构,向学院提供科研项目和资金,借助学院的师资和技术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也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深度”。
正如一位专家指出的,国企主持办学,是中国教育产业多元化的有益尝试,它将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成功范例,而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必将在这种办学模式之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院建设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