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1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预防以及治疗;观察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以及预防,比较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和治愈率。 结果 在发病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对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防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使治愈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肺透明膜病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131-0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主要是因为肺发育不成熟,从而导致其产生或释放出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性三凹征及呼气呻吟等,病程发展快,早期并发症多,易并发颅内出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病情比较严重[1]。本文旨在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男婴64例,女婴56例,胎龄为27~33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2 kg。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根据新生儿的肺透明膜病诊断标准,有59例新生儿被诊断出患有肺透明膜病,占49.17%;有61例新生儿尚未诊断出患有该疾病,占50.83%。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出生体重、胎龄以及其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治疗方法
120例新生儿在72 h之内其临床以及影像学特征一旦出现以下表现就可以判定其患有肺透明膜病:气促、发绀、吸气三凹征以及呼气性呻吟等呼吸窘迫症状,胸片可见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或白肺等特异性改变。全部新生儿都置于暖箱当中,对患儿的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控。对照组只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患儿进行预防以及治疗,剂量(100~200) mg/kg,气管内给药;观察组患儿则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以及预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出产,国药准字H20113063)每次7.5 mg,每日4次;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病率以及治愈率,综合评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接受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2]
紫绀与气促均得以缓解或者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超过85%以上可视为显效;紫绀与气促有所减轻,TcSaO2有所升高,但不超过85%视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TcSaO2低于70%为无效。呼吸音经检查确认恢复正常,经X线检查,双肺阴影基本消失,检测血气pH值恢复正常,含气量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治愈率
观察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以及治疗新生儿的肺透明膜病,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使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有效地降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表1 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治愈率情况
注:两组疾病发生率比较,χ2=18.731,P < 0.05;两组治愈率比较,χ2=4.454,P < 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无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出现轻微的胃部灼热感,3例出现呕吐与恶心症状,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好转。
3 讨论
肺透明膜病,又被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肺透明膜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其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肺发育的成熟,是减少其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关键[3]。盐酸氨溴索对肺组织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快速排痰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分泌细胞,调节其黏液及浆液的分泌,还能增加纤毛的摆动,能促进呼吸道黏稠分泌物的排出,改善呼吸情况,同时刺激肺泡Ⅱ型内皮细胞器的发育,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和分泌,促进肺成熟。氨溴索的生物半衰期为4~5 h,约24 h体内达稳定血药浓度。生后早期应用氨溴索,能使气道分泌物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磷酸酰甘油出现早,有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进而明显改善肺通气及顺应性,增强血气交换和氧合能力,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4]。大剂量的使用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地调节患儿肺泡Ⅱ型细胞分泌出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功效,有效地促进其肺泡的膨胀、防止其肺泡的萎陷;还可使氧化氢氧化损伤肺以及超氧化阴离子情况得到减轻[5];使多种细胞因子以及释放炎症介质有所减少,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地抑制白细胞及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细胞因子和白三烯,使患儿炎症过度反应导致的肺损伤情况有所减轻,使患儿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情况有所减少,维持患儿肺泡上皮的功能及完整性[5],进而使患儿的肺顺应性及气体的交换得到改善,使其达到治疗及预防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于肺组织,盐酸氨溴索具有的组织特异性比较高,其效果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相比效果明显,能够使围生期的肺不张以及动脉的低氧血症情况得到减少,同时还能够使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引发患儿出现感染的几率有所减少[7]。
本文中所应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儿呼吸的频率以及心率得到有效地降低,有效地提高了PaO2以及降低了PCO2,同时使患儿住院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儿临床上的治愈率。主要因为:①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是源自于猪肺表面的一种天然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含有的是磷脂,尤其是磷脂酰胆碱,大约占70%的总磷脂以及大约1%~2%的特异的疏水性质的低分子量蛋白SP-B以及SP-C表面活性物质;②作为一种混合物,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组成部分为磷脂以及特异性蛋白,内衬在患儿肺泡的表面并且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致使患儿肺泡在呼气末依旧保持扩张状态并且不致其塌陷,在患儿整个呼吸周期中维持着充分的气体交换;③对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应用,可以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迅速地改善其肺的顺应性,复张其已经开始萎缩的肺泡;④肺表面活性物质开始进入到终末的气道之后使肺部迅速地膨胀,导致血流开始重新进行分布,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所增加,气体的交换以及肺的氧合作用有所增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8]。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改善其肺顺应性以及氧合功能,使机械通气的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氧疗时间缩短,降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林华. 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185.
[2] 杨裕超.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42-143.
[3] 麦剑华,黄珊华,肖昕,等.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效果[J]. 中国医刊,2009,44(8):60-62.
[4] 陈皆兵,张慧霞. 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94.
[5] 叶毅桦,陈志凤,李锐钦,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J]. 广东医学,2009,30(2):290-291.
[6] 陈德斌,包英,张有龙. 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7):5-6.
[7] 杨树杰,易海英,徐舒,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08例并发症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57-158.
[8] 卓培培.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0例临床及X线诊断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12-1314.
(收稿日期:2012-07-09)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肺透明膜病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131-0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主要是因为肺发育不成熟,从而导致其产生或释放出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性三凹征及呼气呻吟等,病程发展快,早期并发症多,易并发颅内出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病情比较严重[1]。本文旨在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男婴64例,女婴56例,胎龄为27~33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2 kg。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根据新生儿的肺透明膜病诊断标准,有59例新生儿被诊断出患有肺透明膜病,占49.17%;有61例新生儿尚未诊断出患有该疾病,占50.83%。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出生体重、胎龄以及其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治疗方法
120例新生儿在72 h之内其临床以及影像学特征一旦出现以下表现就可以判定其患有肺透明膜病:气促、发绀、吸气三凹征以及呼气性呻吟等呼吸窘迫症状,胸片可见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或白肺等特异性改变。全部新生儿都置于暖箱当中,对患儿的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控。对照组只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患儿进行预防以及治疗,剂量(100~200) mg/kg,气管内给药;观察组患儿则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以及预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出产,国药准字H20113063)每次7.5 mg,每日4次;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病率以及治愈率,综合评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接受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2]
紫绀与气促均得以缓解或者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超过85%以上可视为显效;紫绀与气促有所减轻,TcSaO2有所升高,但不超过85%视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TcSaO2低于70%为无效。呼吸音经检查确认恢复正常,经X线检查,双肺阴影基本消失,检测血气pH值恢复正常,含气量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治愈率
观察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以及治疗新生儿的肺透明膜病,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使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有效地降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表1 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治愈率情况
注:两组疾病发生率比较,χ2=18.731,P < 0.05;两组治愈率比较,χ2=4.454,P < 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无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出现轻微的胃部灼热感,3例出现呕吐与恶心症状,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好转。
3 讨论
肺透明膜病,又被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肺透明膜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其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肺发育的成熟,是减少其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关键[3]。盐酸氨溴索对肺组织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快速排痰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分泌细胞,调节其黏液及浆液的分泌,还能增加纤毛的摆动,能促进呼吸道黏稠分泌物的排出,改善呼吸情况,同时刺激肺泡Ⅱ型内皮细胞器的发育,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和分泌,促进肺成熟。氨溴索的生物半衰期为4~5 h,约24 h体内达稳定血药浓度。生后早期应用氨溴索,能使气道分泌物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磷酸酰甘油出现早,有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进而明显改善肺通气及顺应性,增强血气交换和氧合能力,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4]。大剂量的使用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地调节患儿肺泡Ⅱ型细胞分泌出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功效,有效地促进其肺泡的膨胀、防止其肺泡的萎陷;还可使氧化氢氧化损伤肺以及超氧化阴离子情况得到减轻[5];使多种细胞因子以及释放炎症介质有所减少,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地抑制白细胞及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细胞因子和白三烯,使患儿炎症过度反应导致的肺损伤情况有所减轻,使患儿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情况有所减少,维持患儿肺泡上皮的功能及完整性[5],进而使患儿的肺顺应性及气体的交换得到改善,使其达到治疗及预防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于肺组织,盐酸氨溴索具有的组织特异性比较高,其效果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相比效果明显,能够使围生期的肺不张以及动脉的低氧血症情况得到减少,同时还能够使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引发患儿出现感染的几率有所减少[7]。
本文中所应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儿呼吸的频率以及心率得到有效地降低,有效地提高了PaO2以及降低了PCO2,同时使患儿住院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儿临床上的治愈率。主要因为:①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是源自于猪肺表面的一种天然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含有的是磷脂,尤其是磷脂酰胆碱,大约占70%的总磷脂以及大约1%~2%的特异的疏水性质的低分子量蛋白SP-B以及SP-C表面活性物质;②作为一种混合物,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组成部分为磷脂以及特异性蛋白,内衬在患儿肺泡的表面并且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致使患儿肺泡在呼气末依旧保持扩张状态并且不致其塌陷,在患儿整个呼吸周期中维持着充分的气体交换;③对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应用,可以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迅速地改善其肺的顺应性,复张其已经开始萎缩的肺泡;④肺表面活性物质开始进入到终末的气道之后使肺部迅速地膨胀,导致血流开始重新进行分布,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所增加,气体的交换以及肺的氧合作用有所增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8]。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改善其肺顺应性以及氧合功能,使机械通气的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氧疗时间缩短,降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林华. 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185.
[2] 杨裕超.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42-143.
[3] 麦剑华,黄珊华,肖昕,等.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效果[J]. 中国医刊,2009,44(8):60-62.
[4] 陈皆兵,张慧霞. 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94.
[5] 叶毅桦,陈志凤,李锐钦,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J]. 广东医学,2009,30(2):290-291.
[6] 陈德斌,包英,张有龙. 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7):5-6.
[7] 杨树杰,易海英,徐舒,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08例并发症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57-158.
[8] 卓培培.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0例临床及X线诊断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12-1314.
(收稿日期: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