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写作兴趣;逻辑思维;实践;阅读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
一、评价激励,触发写作兴趣
评价激励就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评价的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当面评改或书面批改,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让学生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前景与希望。切莫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对学生作文动辄横加指责。写作课上,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星放松,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有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写作兴趣。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也要忍住性子,学生抄袭作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有想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讲评作文时,不妨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适时评点班上本次作文优秀者的风格与特色,例如张英详实质朴、李娇优美流丽、刘琪严谨缜密等等,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认真写,没有写不好的。这样的激励引导,会在轻松愉快中触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迈出成功作文的第一步。
二、积极实践,激发生活热情
老师总要求学生写有真情实感的东西,但学生因生活面狭窄,常常对自己周边的人、事、景、物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关心、热爱,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去读好生活这部无字书,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习以为常中发掘有价值的东西,感悟真情,从司空见惯里获得珍贵的事物,发现美好。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哪个人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飘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飘流,有了这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写作前,笔者常常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头带到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分析它的質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起来一定会感兴趣的。可以让学生聊一-聊最近电视、网络、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甚至左邻右舍发生的大事小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互相讨论争鸣,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概括,从中挖掘出写作的素材....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生动详实地写出来。
要带领学生实地察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以深思,以遐想,以知识的源泉,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也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三、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老师应采用积极而灵活的方法激励学生,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浏览,学生自然会增加知识积累,丰富信息储量,熟悉语言运用。对于精彩的、典型的、能够产生共鸣的段落篇章,要让学生细细揣摩品味,认真思考钻研,留下深刻印象,若以后恰遇触发点,便会发酵扩散,滋生再创造的欲望, 甚而内化成能力。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大量佳作范例,为学生的模仿借鉴找到源源不绝的活水源泉。例如,学过《昆明的雨》后,有位学生写了一篇关于关于雨的作文,下笔就是“雨是不寻常的”描写雨带给自己的体验,活学活用,令人耳目一新。
四、授人以鱼,指导技巧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在写作技法上要加以引导。如审题、立意、选材、拟题、结构甚至开头和结尾。指导学生文贵创新。立意要能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要通过某些颇具代表性的小事来反映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社会关注的主题,更要能够避开一般同学的立意,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或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悟。指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
谋篇布局的技巧指导,除了做到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外,还应达到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要创新作文的结构模式,可采用回环往复式、情景组合式、题记式、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采访对话式等各种结构形式,使人耳目一新。
作文的拟题,也应有针对性的给以指导。学生拟题中最易出现的错误:拟题俗套,重复 雷同;拟题太大,难以下笔;以话题为题,出不了新。要根据具体题型分类指导。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不是“挫折”就是“成功”。不难看出,由于思路闭塞、缺乏创新,学生们都是按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拟出如下题目: 当我面对那双眼睛的时候、当我面对那个背影的时候、当我面对那抹微笑的时候、那一阵.....挖掘出许许多多新颖的素材,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许多好文章。
关键词:写作兴趣;逻辑思维;实践;阅读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
一、评价激励,触发写作兴趣
评价激励就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评价的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当面评改或书面批改,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让学生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前景与希望。切莫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对学生作文动辄横加指责。写作课上,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星放松,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有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写作兴趣。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也要忍住性子,学生抄袭作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有想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讲评作文时,不妨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适时评点班上本次作文优秀者的风格与特色,例如张英详实质朴、李娇优美流丽、刘琪严谨缜密等等,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认真写,没有写不好的。这样的激励引导,会在轻松愉快中触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迈出成功作文的第一步。
二、积极实践,激发生活热情
老师总要求学生写有真情实感的东西,但学生因生活面狭窄,常常对自己周边的人、事、景、物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关心、热爱,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去读好生活这部无字书,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习以为常中发掘有价值的东西,感悟真情,从司空见惯里获得珍贵的事物,发现美好。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哪个人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飘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飘流,有了这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写作前,笔者常常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头带到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分析它的質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起来一定会感兴趣的。可以让学生聊一-聊最近电视、网络、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甚至左邻右舍发生的大事小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互相讨论争鸣,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概括,从中挖掘出写作的素材....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生动详实地写出来。
要带领学生实地察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以深思,以遐想,以知识的源泉,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也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三、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老师应采用积极而灵活的方法激励学生,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浏览,学生自然会增加知识积累,丰富信息储量,熟悉语言运用。对于精彩的、典型的、能够产生共鸣的段落篇章,要让学生细细揣摩品味,认真思考钻研,留下深刻印象,若以后恰遇触发点,便会发酵扩散,滋生再创造的欲望, 甚而内化成能力。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大量佳作范例,为学生的模仿借鉴找到源源不绝的活水源泉。例如,学过《昆明的雨》后,有位学生写了一篇关于关于雨的作文,下笔就是“雨是不寻常的”描写雨带给自己的体验,活学活用,令人耳目一新。
四、授人以鱼,指导技巧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在写作技法上要加以引导。如审题、立意、选材、拟题、结构甚至开头和结尾。指导学生文贵创新。立意要能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要通过某些颇具代表性的小事来反映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社会关注的主题,更要能够避开一般同学的立意,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或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悟。指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
谋篇布局的技巧指导,除了做到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外,还应达到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要创新作文的结构模式,可采用回环往复式、情景组合式、题记式、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采访对话式等各种结构形式,使人耳目一新。
作文的拟题,也应有针对性的给以指导。学生拟题中最易出现的错误:拟题俗套,重复 雷同;拟题太大,难以下笔;以话题为题,出不了新。要根据具体题型分类指导。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不是“挫折”就是“成功”。不难看出,由于思路闭塞、缺乏创新,学生们都是按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拟出如下题目: 当我面对那双眼睛的时候、当我面对那个背影的时候、当我面对那抹微笑的时候、那一阵.....挖掘出许许多多新颖的素材,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许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