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更易被识记的实验和图片信息使学生将烦冗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化成一种学习兴趣,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物教学;综合素质;提高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93-1
随着南京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尤其是生物学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无疑对我们生物教师是个考验。这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行动上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菜单”上选做设计实验。在目的相同的情况下大胆构思,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人多、设施和设备等条件简陋的乡村中学,有些实验无法开展,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碍作用。而简单的理论使本应生动的生物课变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利用郊区自身具备的优势去选择材料,自行去观察、设计并开展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相互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有一个被奉为信条的美国谚语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去做,我才会懂”这充分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仅要积极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利用多种感官活动优势突出生物科学概念的感性认识,这样感性认识又会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加强,再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这无疑对学生知识体系完善有很大帮助,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科学的发现历史上可以说任何发现无不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能独立思考,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一个好教师希望学生在连接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好方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例如,我们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主动提出条件的质疑。为什么要在37℃的水温中加热,在结果的分析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色?没有加唾液的为什么是蓝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有可能颜色会变成粉色或是消失等一系列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加以讨论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则求解,多思是创新的前提,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讲授。这更加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补充新知识。
二、设计情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呼吸系统这一课时,对吸烟的危害性可创设特定情景。可以用几组小白鼠进行对比实验,分别置于吸烟产生的不同浓度的烟气中及新鲜的空气中,数周后通过解剖观察肺部变化,使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这样通过实验加深印象使他们远离香烟及毒品。也可以演小品或是分组讨论,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吸烟者、生产产家,卖烟人,吸烟人的亲戚朋友)分别发表对吸烟的态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学生动口动脑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对待观。还可以到室外去学习,我们在学习植物的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时,场所可拓宽到室外来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植物的环割实验来进行探究。对于这些情景的创设在增加学生的新鲜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贴近生活,拓宽学生生活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联系并最终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也是科学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生活中常说谨防马铃薯中毒,马铃薯是可以食用的为何要谨防中毒呢?是不是所有的马铃薯都会引起中毒?(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是查询资料来寻求答案。原来是马铃薯贮存不当,发芽、变质或是薯皮颜色变的青紫的,在这些芽、芽眼周围和青紫部分会聚集大量的有毒物质——龙葵素。若食用这种马铃薯才会引起中毒,所以有了“发了芽的马铃薯不能吃”这一说法。加深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发芽的马铃薯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四、相互渗透,加强学科之间联系
随着科学学科的诞生,它越来越要求我们把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以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眼球的结构相关内容时,首先应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把两者联系起来,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学生自行选择器材,模拟眼球进行成像实验,并能正确指出照相机的各部分与人眼球哪些构造的原理具有相同作用。人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构造相当于一个杠杆,可做相应的受力图、力臂以及力的大小加以形象化。使学生学了有所用,用了有所体会和收获。
抓紧生物学科实验的同时,通过电教手段寓教于乐。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投影、幻灯等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但这毕竟是有限单调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求知欲,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为大家所熟悉的电视节目“狂野周末”,“动物星球”或是“东芝动物乐园”中播放的各种生物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无所不有。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甚至从没见过听过的都有。从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活地域,捕食运动方式以及繁殖方式都有详细介绍。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视广告中涉及与人体相关因素(维生素、补钙、铁、锌等),这样可以将理论转化为更易被感知的图片信息。
总而言之,以上几个方面是本人教学的一些体会,认识到通过实践实验同时加深感知认识,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的彼此合作、讨论形成相互对比、分析、共同讨论的局面,从中尝试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综合素质;提高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93-1
随着南京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尤其是生物学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无疑对我们生物教师是个考验。这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行动上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菜单”上选做设计实验。在目的相同的情况下大胆构思,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人多、设施和设备等条件简陋的乡村中学,有些实验无法开展,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碍作用。而简单的理论使本应生动的生物课变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利用郊区自身具备的优势去选择材料,自行去观察、设计并开展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相互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有一个被奉为信条的美国谚语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去做,我才会懂”这充分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仅要积极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利用多种感官活动优势突出生物科学概念的感性认识,这样感性认识又会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加强,再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这无疑对学生知识体系完善有很大帮助,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科学的发现历史上可以说任何发现无不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能独立思考,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一个好教师希望学生在连接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好方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例如,我们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主动提出条件的质疑。为什么要在37℃的水温中加热,在结果的分析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色?没有加唾液的为什么是蓝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有可能颜色会变成粉色或是消失等一系列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加以讨论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则求解,多思是创新的前提,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讲授。这更加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补充新知识。
二、设计情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呼吸系统这一课时,对吸烟的危害性可创设特定情景。可以用几组小白鼠进行对比实验,分别置于吸烟产生的不同浓度的烟气中及新鲜的空气中,数周后通过解剖观察肺部变化,使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这样通过实验加深印象使他们远离香烟及毒品。也可以演小品或是分组讨论,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吸烟者、生产产家,卖烟人,吸烟人的亲戚朋友)分别发表对吸烟的态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学生动口动脑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对待观。还可以到室外去学习,我们在学习植物的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时,场所可拓宽到室外来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植物的环割实验来进行探究。对于这些情景的创设在增加学生的新鲜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贴近生活,拓宽学生生活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联系并最终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也是科学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生活中常说谨防马铃薯中毒,马铃薯是可以食用的为何要谨防中毒呢?是不是所有的马铃薯都会引起中毒?(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是查询资料来寻求答案。原来是马铃薯贮存不当,发芽、变质或是薯皮颜色变的青紫的,在这些芽、芽眼周围和青紫部分会聚集大量的有毒物质——龙葵素。若食用这种马铃薯才会引起中毒,所以有了“发了芽的马铃薯不能吃”这一说法。加深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发芽的马铃薯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四、相互渗透,加强学科之间联系
随着科学学科的诞生,它越来越要求我们把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以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眼球的结构相关内容时,首先应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把两者联系起来,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学生自行选择器材,模拟眼球进行成像实验,并能正确指出照相机的各部分与人眼球哪些构造的原理具有相同作用。人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构造相当于一个杠杆,可做相应的受力图、力臂以及力的大小加以形象化。使学生学了有所用,用了有所体会和收获。
抓紧生物学科实验的同时,通过电教手段寓教于乐。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投影、幻灯等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但这毕竟是有限单调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求知欲,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为大家所熟悉的电视节目“狂野周末”,“动物星球”或是“东芝动物乐园”中播放的各种生物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无所不有。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甚至从没见过听过的都有。从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活地域,捕食运动方式以及繁殖方式都有详细介绍。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视广告中涉及与人体相关因素(维生素、补钙、铁、锌等),这样可以将理论转化为更易被感知的图片信息。
总而言之,以上几个方面是本人教学的一些体会,认识到通过实践实验同时加深感知认识,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的彼此合作、讨论形成相互对比、分析、共同讨论的局面,从中尝试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