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彩虹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旅游促进局的职员雅普德建议我们骑骆驼到沙漠去,观赏大漠独特的风光。
  我一口回绝。
  我曾旅居沙特阿拉伯一年有余,住的地方窗外就是绵延万里的沙漠,那磅礴的气势让人怦然心动;我也曾深入神秘莫测的撒哈拉大沙漠旅行,和游牧民族一起住在帐篷里,那起起伏伏的沙丘犹如情人的眼波,是对视觉永远的挑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既然已经看过“大巫”,现在就不想再看“小巫”了。
  雅普德的脸上浮起了笑容,说:“每片天空,都有不同的云朵和色彩;每片沙漠,都有不同的个性和魅力。唯有亲身体验,才能深刻地感受天空的心情,也才能深入地领略沙漠的个性呀!”
  我被他颇有哲学意味的说辞打动了,于是当即策划了沙漠半日行。
  沙漠里刚刚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空气里饱饱地蕴含着水分,在酷热的天气里带来了让人惊喜的丝丝凉意。
  骆驼面无表情,重复着千篇一律的行程。一望无际的沙漠没有曲线,没有变化,连原本剑拔弩张的荆棘和精神抖擞的仙人掌也都显得垂头丧气的,好似患上了营养不良症。骑着瘦骨嶙峋的骆驼彳彳亍亍,我懊悔自己在虚掷宝贵的时间。
  正百无聊赖地俯瞰路旁干瘪的植物时,牵骆驼的人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天空,以亢奋的语气喊道:
  “瞧!”
  抬头一看,我的双眸立刻像着了火的柴一样,呼地燃烧起来。
  远处的天幕,暗沉暗沉、灰黑灰黑的,像是一块被洗得褪了色的画布,沉滞、模糊、暧昧。就在这块陈旧的“画布”上,大自然以它鬼斧神工之笔绘出了惊世之作—一道弯弯的彩虹,非常饱满、非常完美,由东到西,横跨天际。沙漠里的黄沙在光线折射之下,变成了满地瑰丽的琉璃,闪闪烁烁,奢华到了极致。啊,穷此一生,我再没看到过比这更奢华铺张、更扑朔迷离的景致了!我醺醺然仿佛醉倒了。
  哎呀,这看似乏善可陈的旅程,却有着出其不意的惊喜;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却展现出惊心动魄的绚丽。
  莫为成见所囿,更莫自满于昔日的經验,放开胸怀接纳万物,人生无处不风景。
  (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白丁儒荐)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在故乡常见到一种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绿色的叶片,长长的,状如鸢尾的叶子,鳞茎上抽出数个花茎,开粉红的花,一朵高过一朵,花朵形似喇叭。忘了听谁说叫“水仙”,很好听的名字,我便一直认为那就是水仙。  后来离乡10余年,再没有见过故乡那种花。今年回乡,在邻居门前又见到那种花,用手机软件查询,才知道一直被我误认为是水仙的花叫“唐菖蒲”。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令我对水仙有一种深厚的好
期刊
一颗薄荷糖入口,清凉的感觉就弥漫开来。是薄荷成分像冰块一样给口腔降温了吗?其实不是的,是薄荷成分“欺骗”了你的大脑。  我们的口腔中分布着传递冷觉的神经细胞,它们的细胞膜上有一种负责感测低温的受体——TRPM8受体。这是一种由蛋白质构成的离子通道。正常情况下,这些通道都是关闭的。当口腔温度降低时,它们就会开启,阳离子便能进入神經细胞,最终将信号传递给大脑,让大脑感到凉意。薄荷中含有的薄荷醇虽然不能
期刊
我家住在寒冷的哈尔滨农村。每逢秋凉,祖母就请本村一位老妇人到我家制作(当地称“打”)火盆。據说这是个技术活儿,诀窍不能外传,所以那老妇人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独自操作。我曾扒着门缝儿一只眼偷偷往里瞅,却只能看到她的背影。祖母看到了,过来轻轻拍拍我的肩,小声叫我到院子里玩儿去,所以我迄今也不知道她是怎样和的黄泥,怎样捏的形状。干完活儿后,祖母做上一顿好饭,就算答谢了。  刚做的火盆要放到阴凉通风处,让它
期刊
1980年,由谷文月主演的評剧电影《杨三姐告状》公映,很快风靡了大江南北。时年35岁的谷文月塑造的杨三姐俏丽灵动、机智果敢,而她那“高亢中不失圆润,低回里尤见清纯”的评剧唱腔,更是让观众如痴如醉。  谷文月1945年出生于河北固安,4岁就到了北京。小时候,她就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凤霞等名家的作品。1959年,她考入北京实验评剧团,开始学习评剧,一年后到北京戏曲学校进修。毕业后,她进了中国评剧院,
期刊
十五六岁时,我很羡慕那些20多岁的大哥哥,觉得他们特别有型,多么希望自己也赶快长大。岁月飞逝,如今听见有人叫我“老伯伯”“老先生”,我才如梦初醒,屈指一算,已经75岁了。  见到我的朋友总会说:“看不出你已经这个年龄了,一点儿也看不出。”我听了心里很舒畅,不管对方是随口敷衍,还是真心赞美。  不过我自觉对衣着外貌还是很注意的。上了年纪,绝不能顺其自然。乱糟糟的胡子,流淌的鼻涕,满身的异味,邋遢的衣
期刊
在中国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我看到许多年轻人在参观、游览、学习,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把文物死守在库房里并不是好的保护。文物应该得到修缮,神采奕奕地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过去我们保护的文化遺址,很多是远离人们生活的古墓葬、石窟、宫殿遗址等,今天,更多的历史街区、乡土建筑等也进入了保护范围。  我们知道,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过分强调保护,文物会被束之高阁,远离人们的
期刊
去年我们感觉老爸记忆力衰退得厉害,于是听从医生朋友的建议,带他去做了一个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大脑里有陈旧性积液,并且出现了脑萎缩。医生说这种情况也没什么特效药,只能多用脑,尽量维持现状。  老爸在工厂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在家中也一直任劳任怨。听了医生的话,他开玩笑说:“没想到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脑子‘进了水’。”我们都很难过,老爸却不服气地说:“我要跑在疾病之前,不能等它真的来了再想办法
期刊
有人调侃说,“空调、Wi-Fi、西瓜”是现代人夏天必备的“续命神器”。但古人夏天只有西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西瓜留下了大量诗篇:“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等等。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深谙吃西瓜之趣。他曾列出人生33件快事,“夏日吃瓜”名列其中:“夏日于朱紅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这“绿沉”二字
期刊
陈薇,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  2020年3月16日,陈薇牵头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几个小时前,陈薇在新冠疫苗临床研究注册审评会现场完成了答辩工作。在答辩现场,陈薇一头干练的短发,头戴迷彩帽,身穿迷彩服,虽然
期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老年大学线下课程暂停,线上课程却火爆起来。  体验:古稀老人看网课学穿搭  70岁的陈多佳家住北京亦庄,从2012年起,她便时常往返亦庄与东城,地铁单程一个多小时,只为求学。“东城老年大学可以说是老年大学里的清华、北大,我也算在老年圆了个名校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本以为学业要中断了的陈多佳意外得到通知,说可以线上学习。陈多佳首先选了唐诗宋词鉴赏课。“没想到是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