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强,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膨胀期”。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时,借助家长监管的方式“治标不治本”。面对这一难题,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就显得极为迫切了。教师可利用细节关爱、推心置腹、逆向推理和班会演讲这四种有效的沟通策略,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小学;师生沟通;有效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04-02
[作者简介]岳翠辉(1967—),男,安徽淮南人,本科,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时,班主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借助家长的力量监管。这一招在小学低年级段很管用。但是,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膨胀期”,反复的“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康德说过,“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教学实践表明,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于“有效性”(effectiveness,也有译为“效能性”)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足够实现某一目的;达成预期或所期望的结果”。有效性反映的是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并将效率、效果的意思涵盖其中。如果某项活动在计划之后,用最少的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即说明这项活动的实施是有效的。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则体现在学生的被动接受和主动改变上。
一、细节关爱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一切沟通,皆从爱开始。对待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切忌谈话从“问题”入手。“单刀直入”的谈话方式,只会让犯错误的学生充满戒备,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
(一)沟通的前期准备——留心观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深入了解正在成长人的心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寻找沟通的良好契机。要了解学生,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以学生的思维来推理,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具体的实施策略有:看一看,观察学生的“朋友圈”,看看他经常和哪些人交流,课间参与的主要活动是什么,学习和活动时的情绪如何;问一问,创造机会与他的朋友聊天,从他的朋友那里了解关于他的一切信息;想一想,发现学生犯错误时,要从他的角度想一想,他的行为是否存在某种合理性,探究其犯错误的动机。
(二)沟通的有效突破——用爱触动
“润物无声”的教育是最成功的。18世纪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加强感情投入,才能融洽师生关系,未来的沟通才会有效。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信任也就随之建立,学生也会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美国的保罗·道格拉斯曾说:“当你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应以你的表情、耐心、所言、所行向他证明你是真的关心他”。具体的实施策略有:昵称法,给学生起一个可爱的昵称,如“小米同志” “金哲兄”,用幽默的称呼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肢体法,拍拍肩膀,摸摸头,班主任要善用肢体语言和学生交流,以此来促进心灵的沟通;惊喜法,牢记学生的生日或是根据他的需求投其所“好”,制造生活中的小惊喜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援助法,在学生遇到学习或是生活中的难题时,及时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
二、推心置腹是有效沟通的钥匙
心理学研究发现,空间距离较近,心理距离也较近。因此,想要缩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可先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创造与学生单独交谈的机会,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一)“坐”下谈
教师可在学生上学路上、课间、活动中等尽量制造“偶然”机会,切忌权威式的说教。“坐”下来谈,不是指谈的形式,而是指交谈时的心态。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朋友、孩子或是亲人,他才能敞开心扉。谈话时,教师要学会聆听,多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二)“私”下聊
处理特殊问题和对待敏感学生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沟通空间的私密性。交谈时要避开喧嚣吵闹的公开场合,尽量选择幽静的地方。学生心里有安全感时,他才能无所不谈。如遇到学生有偷窃行为,千万不能在班里开“批斗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对一”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学生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更有利于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减少同类错误的发生率。
三、逆向推理是有效沟通的法宝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高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逆反心理强,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积极疏导。逆向推理是有效沟通的法宝。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对事件后果的预见性较差。学生犯了错时,教师如果能避开错误不谈,而将错误方式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推理呈现,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学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教育者可以先给学生讲“蝴蝶效应”的故事,然后再和他共同推理出暴力所能引发的一切后果。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教育者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班会演讲是有效沟通的平台
“中国管理教育第一人”余世维先生曾说过,“演讲是一种表达思想、与他人沟通的有力工具,使其与听讲者形成思想的交流与共鸣。”班级管理方面的个案往往代表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教师在处理时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契机,利用班会演讲的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针对某一类教育问题,班主任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有意识创设情景让学生围绕主题演讲。学生的表现欲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其思想言行也会在体验中得到熏陶。如班会课上围绕“懵懂的青春期”举办一次演讲,让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合理地宣泄情绪。活动中,师生将会在男女生如何交往上达到共感认知。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在于让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而在于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海.《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余世维.有效沟通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卷 第17期
[关键词]小学;师生沟通;有效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04-02
[作者简介]岳翠辉(1967—),男,安徽淮南人,本科,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时,班主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借助家长的力量监管。这一招在小学低年级段很管用。但是,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膨胀期”,反复的“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康德说过,“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教学实践表明,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于“有效性”(effectiveness,也有译为“效能性”)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足够实现某一目的;达成预期或所期望的结果”。有效性反映的是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并将效率、效果的意思涵盖其中。如果某项活动在计划之后,用最少的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即说明这项活动的实施是有效的。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则体现在学生的被动接受和主动改变上。
一、细节关爱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一切沟通,皆从爱开始。对待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切忌谈话从“问题”入手。“单刀直入”的谈话方式,只会让犯错误的学生充满戒备,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
(一)沟通的前期准备——留心观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深入了解正在成长人的心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寻找沟通的良好契机。要了解学生,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以学生的思维来推理,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具体的实施策略有:看一看,观察学生的“朋友圈”,看看他经常和哪些人交流,课间参与的主要活动是什么,学习和活动时的情绪如何;问一问,创造机会与他的朋友聊天,从他的朋友那里了解关于他的一切信息;想一想,发现学生犯错误时,要从他的角度想一想,他的行为是否存在某种合理性,探究其犯错误的动机。
(二)沟通的有效突破——用爱触动
“润物无声”的教育是最成功的。18世纪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加强感情投入,才能融洽师生关系,未来的沟通才会有效。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信任也就随之建立,学生也会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美国的保罗·道格拉斯曾说:“当你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应以你的表情、耐心、所言、所行向他证明你是真的关心他”。具体的实施策略有:昵称法,给学生起一个可爱的昵称,如“小米同志” “金哲兄”,用幽默的称呼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肢体法,拍拍肩膀,摸摸头,班主任要善用肢体语言和学生交流,以此来促进心灵的沟通;惊喜法,牢记学生的生日或是根据他的需求投其所“好”,制造生活中的小惊喜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援助法,在学生遇到学习或是生活中的难题时,及时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
二、推心置腹是有效沟通的钥匙
心理学研究发现,空间距离较近,心理距离也较近。因此,想要缩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可先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创造与学生单独交谈的机会,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一)“坐”下谈
教师可在学生上学路上、课间、活动中等尽量制造“偶然”机会,切忌权威式的说教。“坐”下来谈,不是指谈的形式,而是指交谈时的心态。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朋友、孩子或是亲人,他才能敞开心扉。谈话时,教师要学会聆听,多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二)“私”下聊
处理特殊问题和对待敏感学生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沟通空间的私密性。交谈时要避开喧嚣吵闹的公开场合,尽量选择幽静的地方。学生心里有安全感时,他才能无所不谈。如遇到学生有偷窃行为,千万不能在班里开“批斗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对一”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学生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更有利于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减少同类错误的发生率。
三、逆向推理是有效沟通的法宝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高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逆反心理强,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积极疏导。逆向推理是有效沟通的法宝。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对事件后果的预见性较差。学生犯了错时,教师如果能避开错误不谈,而将错误方式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推理呈现,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学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教育者可以先给学生讲“蝴蝶效应”的故事,然后再和他共同推理出暴力所能引发的一切后果。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教育者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班会演讲是有效沟通的平台
“中国管理教育第一人”余世维先生曾说过,“演讲是一种表达思想、与他人沟通的有力工具,使其与听讲者形成思想的交流与共鸣。”班级管理方面的个案往往代表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教师在处理时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契机,利用班会演讲的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针对某一类教育问题,班主任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有意识创设情景让学生围绕主题演讲。学生的表现欲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其思想言行也会在体验中得到熏陶。如班会课上围绕“懵懂的青春期”举办一次演讲,让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合理地宣泄情绪。活动中,师生将会在男女生如何交往上达到共感认知。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在于让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而在于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海.《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余世维.有效沟通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卷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