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在词典里被解释为衡量人物或事物价值的一种方式。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那么,评价在此就不再仅是评定工具,而是一种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评价,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评价就像一面镜子,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是教师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课堂中的评价是需要智慧的,智慧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智慧评价让初中音乐课堂焕发光彩呢?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智慧评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85-02
引 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教学评价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尤其是近年来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部分省市已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范围,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还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深化课堂改革,努力打造智慧的音乐课堂。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会非常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与评价自己。基于现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堂要比小学、高中更难以把握。课堂教学设计简单,学生会觉得幼稚、不屑;反之,他们又觉得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没有学习兴趣。再加上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评价不能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教师也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而是应加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音乐课堂教学里的以评学优、以评助优、以评选优就像一面镜子,能给予学生肯定、激励、点拨、引导、纠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智慧评价,让音乐课堂变得更有温度
方华在《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中强调:“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会有温度,才能称为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才能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温暖的教育环境中不断进步。
首先,评价要及时。在音乐课堂中,评价表现出动态性、生成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它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迅速、准确、及时地评判学生的学情。其次,评价要平等。智慧课堂应是一个相互尊重、平等沟通、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最后,评价要具体。评价与学习一样,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于洪民教师曾说:“温度不只是对学生态度上的温暖,更是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对学生成长的具体关心与帮助。”
二、智慧评价,让音乐课堂更有深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在音乐课堂中,音乐学习的过程往往比音乐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
(一)智慧评价要循循善诱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笔者先为学生讲述这个童话故事,并出示故事中的八个角色。
师:请大家告诉我,这八个角色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生:彼得——勇敢坚定;小鸟——灵巧活泼;鸭子——笨拙;猫——狡猾;老爷爷——缓慢、絮叨;狼——穷凶极恶;猎人——枪声。
师:(出示学生已学的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图)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角色挑选相应的演奏乐器,并说明你为什么会选这样的乐器。(注意乐器不能重复)
生1:对于小鸟,我要用小提琴演奏,因为小提琴表现力强,之前《苗岭的早晨》就是用小提琴表现鸟鸣的。
生2:对于鸭子,我用单簧管,单簧管的声音低沉,与鸭子的声音很相似。
(笔者分别将学生提到的乐器列在每个角色后)
……
師:大家都说得非常有道理,那么作曲家究竟是怎么用好这些乐器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辨、分析。
学生听辨每个音乐角色。
……
师:为什么作曲家是这样使用的?
生:对于主人翁彼得,演奏者是用小提琴演奏来塑造的,因为小提琴音色柔和,表现力强。乐曲的旋律流畅、音速稍快,使人感受到彼得是一个活泼开朗、阳光的小男孩……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学会了从音色、旋律、速度方面说出音乐形象)
笔者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评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了每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要表现的角色性格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和想象力。
(二)智慧评价要善于寻根问底
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在课堂中,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初中生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要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学会“放手”,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如笔者在教学完《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后,邀请一位学生(生1)进行了演唱。 师:你能评价自己的演唱吗?
生1:我觉得我唱得还好吧。
师:哦,好在哪里呢?
生1:能跟上旋律节奏,唱得比较完整。
师:还有吗?
生1:音准还可以吧,唱得有感情。
师:那你能说一说你唱得有感情,这感情从何而来吗?
学生陷入了深思,不知如何回答。这时,笔者并不急于点拨,而是引导其他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生2:她对歌词的理解较为深刻。
生3:她的舞台经验丰富。
……(经过一轮互评后,笔者再次提问生1)
生1:我们的祖国很伟大,有秀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还有很多瞩目的科学成就……这些让我感到很自豪。
听到她的回答,笔者不禁地为她鼓起了掌。
三、智慧评价,让音乐课堂更有广度
于洪民教师曾说:“广度不是‘不务正业’,不是脱离学科本位,而是为了更好地将学科本位与学生的未来接轨。”笔者对此非常认同。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科兼容,音乐课堂教学与评价也必定不是单一的。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应广泛选取与之相关的音乐素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广东音乐作品《赛龙夺锦》原是一首民族乐曲,表演形式很丰富,不仅有粤曲、合唱、交响乐、舞蹈等演绎形式,还有传统和富有现代气息的表现形式。笔者在众多的表演形式中灵活选用了粤曲版的、舞蹈版和交响乐版的演绎视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生生互评与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聆听和对比,发现了音乐独特的魅力,收获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对音乐与其姊妹艺术——舞蹈、戏剧、民俗等知识的认知,还通过对交响乐版音乐作品的学习,加强了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1]因此,智慧评价必须是多元化评价。音乐课堂更应如此。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方位设计多个标准,分别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及时评价。例如,每个学期末,笔者都会开展班级音乐会,主要是让学生在音乐会中充分展示自我,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结 语
评价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智慧地进行课堂评价是教师成长的必需要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不断对课堂进行探究与反思,用智慧之光启迪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智慧评价在初中音乐课堂开花。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梁萍(1979.11—),女,广东高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荣获市“音乐教学能手”称号。
关键词:初中音乐;智慧评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85-02
引 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教学评价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尤其是近年来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部分省市已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范围,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还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深化课堂改革,努力打造智慧的音乐课堂。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会非常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与评价自己。基于现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堂要比小学、高中更难以把握。课堂教学设计简单,学生会觉得幼稚、不屑;反之,他们又觉得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没有学习兴趣。再加上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评价不能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教师也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而是应加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音乐课堂教学里的以评学优、以评助优、以评选优就像一面镜子,能给予学生肯定、激励、点拨、引导、纠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智慧评价,让音乐课堂变得更有温度
方华在《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中强调:“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会有温度,才能称为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才能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温暖的教育环境中不断进步。
首先,评价要及时。在音乐课堂中,评价表现出动态性、生成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它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迅速、准确、及时地评判学生的学情。其次,评价要平等。智慧课堂应是一个相互尊重、平等沟通、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最后,评价要具体。评价与学习一样,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于洪民教师曾说:“温度不只是对学生态度上的温暖,更是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对学生成长的具体关心与帮助。”
二、智慧评价,让音乐课堂更有深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在音乐课堂中,音乐学习的过程往往比音乐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
(一)智慧评价要循循善诱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笔者先为学生讲述这个童话故事,并出示故事中的八个角色。
师:请大家告诉我,这八个角色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生:彼得——勇敢坚定;小鸟——灵巧活泼;鸭子——笨拙;猫——狡猾;老爷爷——缓慢、絮叨;狼——穷凶极恶;猎人——枪声。
师:(出示学生已学的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图)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角色挑选相应的演奏乐器,并说明你为什么会选这样的乐器。(注意乐器不能重复)
生1:对于小鸟,我要用小提琴演奏,因为小提琴表现力强,之前《苗岭的早晨》就是用小提琴表现鸟鸣的。
生2:对于鸭子,我用单簧管,单簧管的声音低沉,与鸭子的声音很相似。
(笔者分别将学生提到的乐器列在每个角色后)
……
師:大家都说得非常有道理,那么作曲家究竟是怎么用好这些乐器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辨、分析。
学生听辨每个音乐角色。
……
师:为什么作曲家是这样使用的?
生:对于主人翁彼得,演奏者是用小提琴演奏来塑造的,因为小提琴音色柔和,表现力强。乐曲的旋律流畅、音速稍快,使人感受到彼得是一个活泼开朗、阳光的小男孩……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学会了从音色、旋律、速度方面说出音乐形象)
笔者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评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了每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要表现的角色性格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和想象力。
(二)智慧评价要善于寻根问底
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在课堂中,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初中生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要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学会“放手”,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如笔者在教学完《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后,邀请一位学生(生1)进行了演唱。 师:你能评价自己的演唱吗?
生1:我觉得我唱得还好吧。
师:哦,好在哪里呢?
生1:能跟上旋律节奏,唱得比较完整。
师:还有吗?
生1:音准还可以吧,唱得有感情。
师:那你能说一说你唱得有感情,这感情从何而来吗?
学生陷入了深思,不知如何回答。这时,笔者并不急于点拨,而是引导其他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生2:她对歌词的理解较为深刻。
生3:她的舞台经验丰富。
……(经过一轮互评后,笔者再次提问生1)
生1:我们的祖国很伟大,有秀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还有很多瞩目的科学成就……这些让我感到很自豪。
听到她的回答,笔者不禁地为她鼓起了掌。
三、智慧评价,让音乐课堂更有广度
于洪民教师曾说:“广度不是‘不务正业’,不是脱离学科本位,而是为了更好地将学科本位与学生的未来接轨。”笔者对此非常认同。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科兼容,音乐课堂教学与评价也必定不是单一的。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应广泛选取与之相关的音乐素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广东音乐作品《赛龙夺锦》原是一首民族乐曲,表演形式很丰富,不仅有粤曲、合唱、交响乐、舞蹈等演绎形式,还有传统和富有现代气息的表现形式。笔者在众多的表演形式中灵活选用了粤曲版的、舞蹈版和交响乐版的演绎视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生生互评与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聆听和对比,发现了音乐独特的魅力,收获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对音乐与其姊妹艺术——舞蹈、戏剧、民俗等知识的认知,还通过对交响乐版音乐作品的学习,加强了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1]因此,智慧评价必须是多元化评价。音乐课堂更应如此。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方位设计多个标准,分别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及时评价。例如,每个学期末,笔者都会开展班级音乐会,主要是让学生在音乐会中充分展示自我,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结 语
评价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智慧地进行课堂评价是教师成长的必需要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不断对课堂进行探究与反思,用智慧之光启迪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智慧评价在初中音乐课堂开花。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梁萍(1979.11—),女,广东高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荣获市“音乐教学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