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是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连续函数的优化问题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的APSO,采用自适应的参数策略或者提高平衡点P的质量与多样性有效地提高PSO算法的性能。针对不同性能的粒子分配不同的任务,在这种策略中惯性权重 与第i为粒子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可以再每一步迭代中较好的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而且不需要预先设定最大代数,简单而易于实现。
【关键词】APSO;惯性权重;全局搜索能力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48-02
一、概述
粒子群優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是根据群智能和人类认知的学习过程发展起来一种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适合于求解连续函数的优化问题,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对群智能控制研究的深入。PSO算法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组合优化问题和离散型优化等问题。PSO算法研究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种群多样性的损失过快。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将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归纳为两类思路:PSO前馈控制策略与PSO反馈控制策略。PSO前馈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PSO算法的参数来保持种群多样性。PSO反馈控制策略根据种群进化过程多样性测度函数来保持种群多样性,并且可以随时监控进化信息,本文为了平衡PSO算法的探测和开发能力,通过随惯性权重的调整,建立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二、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使用种群分布熵和平均粒距指标描述种群多样性。在进化过程中调节算法的探测和开发能力,使算法能够适应有效地跳出局部极小点,获得全局最优;第二,通过与平均粒距的函数关系自适应地调整惯性权重 ,而使惯性权重得以动态的适应进化过程。通过对多峰函数优化问题和训练XOR神经元网络的测试,表明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精度高,且收敛速度快。
在对标准的PSO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得到采用自适应参数策略或者提高平衡点P的质量与多样性可以有效的提高 PSO算法的性能,该方法的依据是:在标准PSO算法中,非最优粒子会逐渐移向全局最优位置pg,并在其附近进行搜索。因此,全局最优粒子必须积极地探测新区域,不断更新pg,以此带动其他粒子的搜索。如果最优粒子过早地收敛,其他粒子会迅速地收敛到它的周围而导致早熟收敛。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所示:将粒子按其个体最优位置从优到劣进行排序,其中排在第i位粒子的惯性权及相应加速系数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初始惯性权值,为进化至最大代数时的惯性权值。典型取值=0.9,=0.4,m为种群规模,加速系数根据 自适应调整。另外,PSO算法中的平衡点p要为粒子提供较好的搜索方向或搜索区域,这就要求平衡点或其所在区域总体上优于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早期收敛阶段,各个粒子的平衡点应该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使粒子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上述考虑,并为了增加平衡点的多样性,将标准PSO算法中的替换为按个体最优位置排序后最前面的s个个体最优位置的加权平均:
由于与利用了更多的个体最优位置的信息,其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最优位置发生更新,都会引起平衡点p的频繁更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频率。
三、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
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性能,下面选用3个经典测试函数对新算法(APSO)进行测试并将之与标准PSO(SPSO)算法 [51]做比较。所用的3个测试函数分别为: Rosenbrock,Rastrigin, Griewank [50],其中, Rosenbrock为单峰函数,其他2个函数为复杂的多峰函数。它们的维数n均为30,各个函数的搜索范围[Xmin,Xmax],种群规模取20,粒子位置采用非对称初始化,其初始范围为,初始速度范围为,其中。对于SPSO算法,取,。每个算法独立运行50次程序。如果PSO算法在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后仍未达到目标值,则算法没有成功收敛。下表给出了各算法在3000次迭代后得到的平均最小值及其标准方差。
改进的APSO算法在3个测试函数中都可以成功收敛,具有最好的收敛可靠性,并且其平均收敛代数与标准PSO算法总体上相差不大,也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下表表示改进的新算法在3个测试函数中都具有最小的平均最优值及标准方差。
四、结论
本文在以往研究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技术上做了改进,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较好的粒子采用较小的惯性权限值,其表达式为:。几个经典测试函数的优化结果表明,新算法更好的平衡了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多样性及搜索效率。
参考文献:
[1]Jacob Robinson, Y. R.-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n Electromagnetic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4,52(2): 397-407.
[2]陈贵敏,贾建援,韩琪.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惯性权值递减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6.
[3]李爱国,覃征等.粒子群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和应用,2002
【关键词】APSO;惯性权重;全局搜索能力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48-02
一、概述
粒子群優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是根据群智能和人类认知的学习过程发展起来一种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适合于求解连续函数的优化问题,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对群智能控制研究的深入。PSO算法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组合优化问题和离散型优化等问题。PSO算法研究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种群多样性的损失过快。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将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归纳为两类思路:PSO前馈控制策略与PSO反馈控制策略。PSO前馈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PSO算法的参数来保持种群多样性。PSO反馈控制策略根据种群进化过程多样性测度函数来保持种群多样性,并且可以随时监控进化信息,本文为了平衡PSO算法的探测和开发能力,通过随惯性权重的调整,建立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二、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使用种群分布熵和平均粒距指标描述种群多样性。在进化过程中调节算法的探测和开发能力,使算法能够适应有效地跳出局部极小点,获得全局最优;第二,通过与平均粒距的函数关系自适应地调整惯性权重 ,而使惯性权重得以动态的适应进化过程。通过对多峰函数优化问题和训练XOR神经元网络的测试,表明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精度高,且收敛速度快。
在对标准的PSO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得到采用自适应参数策略或者提高平衡点P的质量与多样性可以有效的提高 PSO算法的性能,该方法的依据是:在标准PSO算法中,非最优粒子会逐渐移向全局最优位置pg,并在其附近进行搜索。因此,全局最优粒子必须积极地探测新区域,不断更新pg,以此带动其他粒子的搜索。如果最优粒子过早地收敛,其他粒子会迅速地收敛到它的周围而导致早熟收敛。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所示:将粒子按其个体最优位置从优到劣进行排序,其中排在第i位粒子的惯性权及相应加速系数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初始惯性权值,为进化至最大代数时的惯性权值。典型取值=0.9,=0.4,m为种群规模,加速系数根据 自适应调整。另外,PSO算法中的平衡点p要为粒子提供较好的搜索方向或搜索区域,这就要求平衡点或其所在区域总体上优于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早期收敛阶段,各个粒子的平衡点应该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使粒子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上述考虑,并为了增加平衡点的多样性,将标准PSO算法中的替换为按个体最优位置排序后最前面的s个个体最优位置的加权平均:
由于与利用了更多的个体最优位置的信息,其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最优位置发生更新,都会引起平衡点p的频繁更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频率。
三、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
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性能,下面选用3个经典测试函数对新算法(APSO)进行测试并将之与标准PSO(SPSO)算法 [51]做比较。所用的3个测试函数分别为: Rosenbrock,Rastrigin, Griewank [50],其中, Rosenbrock为单峰函数,其他2个函数为复杂的多峰函数。它们的维数n均为30,各个函数的搜索范围[Xmin,Xmax],种群规模取20,粒子位置采用非对称初始化,其初始范围为,初始速度范围为,其中。对于SPSO算法,取,。每个算法独立运行50次程序。如果PSO算法在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后仍未达到目标值,则算法没有成功收敛。下表给出了各算法在3000次迭代后得到的平均最小值及其标准方差。
改进的APSO算法在3个测试函数中都可以成功收敛,具有最好的收敛可靠性,并且其平均收敛代数与标准PSO算法总体上相差不大,也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下表表示改进的新算法在3个测试函数中都具有最小的平均最优值及标准方差。
四、结论
本文在以往研究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技术上做了改进,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较好的粒子采用较小的惯性权限值,其表达式为:。几个经典测试函数的优化结果表明,新算法更好的平衡了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多样性及搜索效率。
参考文献:
[1]Jacob Robinson, Y. R.-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n Electromagnetic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4,52(2): 397-407.
[2]陈贵敏,贾建援,韩琪.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惯性权值递减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6.
[3]李爱国,覃征等.粒子群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和应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