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编入教材的古诗有48首。为了引起广大教师对古诗教学的重视,各省、地、县、市经常开展古诗文的教学研究,现在古诗教学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方法新奇、独特,形式灵活多样。但综合那些特级教师、名师的教学方法,不外乎读、诵、背三种。
一、读悟情
1.读中悟情
《新课标》要求的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师对文本要作正确、全面的解读。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包含有友情、亲情、爱情,有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真可谓“诗可言志,诗亦传情”。教学中就要恰当地把握一个“情”字。如《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种久别归来的伤感之情。所以古诗教学中特别重视“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配画赏读、边读边画、边读边舞等,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不讲自明的境界。
2.写中有情
古诗意境深厚,语句含蓄,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局限,加上时空距离,对诗词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是很难全部领悟的,我们常说品歌、品酒、品菜,其实诗也是。传统的古诗文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课也只满足于学生熟读成诵,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其实,诗中的“情”不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品诗,才能学会悟情,当然和读是分不开的。要想真正达到“品”的目的,就要对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写作年代、写作风格都进行细致探究,从而真正理解诗人情之所系、情之所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达到目的。如学《静夜思》通过对“思”的品味,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体会到李白远离故乡的孤独、落寞。
3.读后留情
古诗教学的落脚点是“背”。小学生记忆力好,小时候记下的东西,他们可能一生都记得,可以享用一生。学习古诗时体会出的那种情感,也将会永远记在脑海中,当他们念起古诗,背诵起古诗时可能会触景生情,当他们与朋友分别时,他们的脑海也可能会涌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感。他们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学时,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领悟、品味、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就不自觉地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当他们心中豁然开朗、心潮澎湃时,他们就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古诗的乐趣。
二、诵品美
1.诵读,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生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2.赏读,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在古代,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一般是按“音步”来划分的。五言诗每句三个音步,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每句四个音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除此以外,音步的划分还有各种形式。这样,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中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游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瀑布“挂”起来呢?这“挂”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工伟力的赞颂。“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形上的建筑美。诗人充分利用当时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给每首诗规定了句数,每句又规定了字数,因而结构匀称,句子整齐,显示出语形的对称美、齐一美和均衡美。
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陶渊明诗歌的质朴清淡,李白诗歌的飘逸洒脱,杜甫诗歌的沉郁深邃,白居易诗歌的通俗平易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教师只作恰当的讲解和分析,切忌过分的咬文嚼字,无控制的旁征博引和肆意发挥,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或造成本末倒置的不良后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一、读悟情
1.读中悟情
《新课标》要求的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师对文本要作正确、全面的解读。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包含有友情、亲情、爱情,有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真可谓“诗可言志,诗亦传情”。教学中就要恰当地把握一个“情”字。如《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种久别归来的伤感之情。所以古诗教学中特别重视“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配画赏读、边读边画、边读边舞等,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不讲自明的境界。
2.写中有情
古诗意境深厚,语句含蓄,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局限,加上时空距离,对诗词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是很难全部领悟的,我们常说品歌、品酒、品菜,其实诗也是。传统的古诗文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课也只满足于学生熟读成诵,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其实,诗中的“情”不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品诗,才能学会悟情,当然和读是分不开的。要想真正达到“品”的目的,就要对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写作年代、写作风格都进行细致探究,从而真正理解诗人情之所系、情之所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达到目的。如学《静夜思》通过对“思”的品味,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体会到李白远离故乡的孤独、落寞。
3.读后留情
古诗教学的落脚点是“背”。小学生记忆力好,小时候记下的东西,他们可能一生都记得,可以享用一生。学习古诗时体会出的那种情感,也将会永远记在脑海中,当他们念起古诗,背诵起古诗时可能会触景生情,当他们与朋友分别时,他们的脑海也可能会涌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感。他们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学时,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领悟、品味、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就不自觉地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当他们心中豁然开朗、心潮澎湃时,他们就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古诗的乐趣。
二、诵品美
1.诵读,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生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2.赏读,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在古代,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一般是按“音步”来划分的。五言诗每句三个音步,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每句四个音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除此以外,音步的划分还有各种形式。这样,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中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游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瀑布“挂”起来呢?这“挂”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工伟力的赞颂。“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形上的建筑美。诗人充分利用当时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给每首诗规定了句数,每句又规定了字数,因而结构匀称,句子整齐,显示出语形的对称美、齐一美和均衡美。
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陶渊明诗歌的质朴清淡,李白诗歌的飘逸洒脱,杜甫诗歌的沉郁深邃,白居易诗歌的通俗平易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教师只作恰当的讲解和分析,切忌过分的咬文嚼字,无控制的旁征博引和肆意发挥,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或造成本末倒置的不良后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