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教学情景,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
生:(齐读)傻乎乎。
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
生:很傻的意思。
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
生:语气不一样。
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
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
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
生:“傻乎乎”是有点喜欢的意思。
师:课文中说那个小朋友“傻乎乎”的,你怎么理解呢?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自读)
师:你读出来这个孩子真的傻吗?
生:不,他有点……
师:你也成了傻乎乎的了。(众笑)
生:有点可爱的傻。
生:陶醉了,被槐乡的香气陶醉了。
生:喜爱这个地方,不想走了。
生: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被香气迷住了。
师:喜爱这个地方,陶醉了,所以说他“傻乎乎”了。这样的小朋友似乎就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会拉他回家吃槐花饭的。读课文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词,重叠的。想一想还是原来的意思吗?体会出其他意思了吗?读书不能读得傻乎乎的。现在读课文,发现这样的词语请你画出来。
这是薛法根老师执教《槐乡五月》的一个片段。一个“傻乎乎”就这样被薛老师演绎出了一段精彩:从“傻乎乎”的本义,至悯语所带有的“喜爱”的情感,进而发现在课文中词语所蕴藏着的“对花香的陶醉”,最终让学生学会关注这种类型的叠词。这段师与生的常态对话,我以为最有魅力之处是学生的思维在和教师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历经了这样一个从意到情,由情入境,由一个词的理解到一类词的辨析的过程。教学本可以在理解词义、辨明情态后止步,教学也可以直接从文章语境切入,但这样的止步与切入,目标仅仅是锁定在学生对词的理解、对文的体会上。而片段中学生整个思维的轨迹是纵向的延伸,这样的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词意、词性这些答案,更是给了学生一根思维的“拐杖”,相信这些孩子以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词,思考后也会从词的本义走向生活,从生活中的理解走向课文,最后跳出文本真正地走人生活。
这个教学片段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耐人寻味的话——“什么是教育呢?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啊,一个词也好,一句话也罢,这些都不是影响学生生命历程的关键,比这些符号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每个孩子步入课堂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就应给予他们这样一根思维的拐杖—看到面、想到点、由点延伸成线,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Q”,这样有弹性、有嚼劲。
“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因为习惯和服从替代了理智。”这是卢梭《爱弥尔》中精辟的阐述。现在,很多的展示课、汇报课、评优课,整个教学环节流畅得让你瞠目,学生时不时高水平的回答令你结舌。于是课堂上,我们教师除了叫好似乎再也无事可干了。特级教师上课尚有答非所问之时,尚有启而不发之窘,尚有一片沉默之尴尬,更何况青年教师、普通教师呢?这样“精彩”的课堂是如何生成的,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教育的过程在何处?教学的智慧在哪里?学生的思考从何而来?一堂课,如果无法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了,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真实”的课堂我们应该允许知识的产生,允许无声的沉默,允许生涩的理解……
因为大师格罗培斯的智慧,于是有了迪斯尼那条由游人踩踏而成的“最佳路径”。我们语文课的“最佳路径”该由谁走出来呢?从《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螳螂捕蝉》,到《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哪吒闹海》,薛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在告诉我们——唯有学生自主、自愿“走”出来的路才有延伸的意义、追溯的价值。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之所以能走得自在、走得愉悦,又能走出智慧、有所成长,我以为那是因为薛老师的课堂是有“弹性”的,课堂有弹性,就有开放,有空间,有选择,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薛老师的课堂为什么可以“Q”起来,以下是我眼中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
教学目标的弹性定位。无论哪一门学科,无论哪一堂课,我们都能看到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我们却往往将所有学生都框死在一、二、三的统一目标之下。于是课堂上你会看到学生的两极分化——达不成目标失掉兴趣,目标达成缺乏挑战失掉兴趣。因为封闭的、僵死的教学目标会封闭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之窗,压缩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也就失掉了走出“最佳路径”的可能。而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那明确却又富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明确是他对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有着准确、鲜明的定位,弹性是他对不同层次学生达到预期的尺度把握是不同的,“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因人而异。正如薛老师所说“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目标“Q”一点,学生“活”一点。
板块教学的弹性架掏。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是线性的,一个环节紧跟着一个环节,课堂似乎很流畅,但这流畅却让我们的教学少了灵动、少了自由。薛老师所坚持的“组块教学”,即板块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每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师需对文本进行重建,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研制出符合年段要求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板块都能真正地做到聚集核心目标,集中教学内容。如此,我们的课堂方能不跟着教师走,不跟着教案走,教师随时都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节拍,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调整教学板块的课堂呈现顺序。超越“线性”的“板块预设”,可以更好地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教学环节“Q”一点,教学才会灵活,课堂才会灵动,学生才会有灵气。
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随机地抓住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课堂上细微的突发变化引入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资源,这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而这也正是大师和普通老师的质的区别。公开课时我们最怕学生一字一顿的朗读,因为我们往往只会机械地要求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而我们视为尴尬的场景却总能成为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有利资源,“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这几个词要读出重音,请你跟着老师读”“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无论面对学生怎样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薛老师总是这样轻易地、自然地把学生带过了关。那很多学生的答非所问,也都会奇妙地在薛老师睿智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学生的生长点,成为听课老师受益匪浅的亮点。对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机智,更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信息储存。教学方法“Q”一点,课堂就会更高效,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长。
以上这三个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有一个共同的基石——那就是薛老师对学生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对课堂的智慧调控。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
生:(齐读)傻乎乎。
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
生:很傻的意思。
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
生:语气不一样。
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
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
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
生:“傻乎乎”是有点喜欢的意思。
师:课文中说那个小朋友“傻乎乎”的,你怎么理解呢?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自读)
师:你读出来这个孩子真的傻吗?
生:不,他有点……
师:你也成了傻乎乎的了。(众笑)
生:有点可爱的傻。
生:陶醉了,被槐乡的香气陶醉了。
生:喜爱这个地方,不想走了。
生: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被香气迷住了。
师:喜爱这个地方,陶醉了,所以说他“傻乎乎”了。这样的小朋友似乎就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会拉他回家吃槐花饭的。读课文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词,重叠的。想一想还是原来的意思吗?体会出其他意思了吗?读书不能读得傻乎乎的。现在读课文,发现这样的词语请你画出来。
这是薛法根老师执教《槐乡五月》的一个片段。一个“傻乎乎”就这样被薛老师演绎出了一段精彩:从“傻乎乎”的本义,至悯语所带有的“喜爱”的情感,进而发现在课文中词语所蕴藏着的“对花香的陶醉”,最终让学生学会关注这种类型的叠词。这段师与生的常态对话,我以为最有魅力之处是学生的思维在和教师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历经了这样一个从意到情,由情入境,由一个词的理解到一类词的辨析的过程。教学本可以在理解词义、辨明情态后止步,教学也可以直接从文章语境切入,但这样的止步与切入,目标仅仅是锁定在学生对词的理解、对文的体会上。而片段中学生整个思维的轨迹是纵向的延伸,这样的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词意、词性这些答案,更是给了学生一根思维的“拐杖”,相信这些孩子以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词,思考后也会从词的本义走向生活,从生活中的理解走向课文,最后跳出文本真正地走人生活。
这个教学片段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耐人寻味的话——“什么是教育呢?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啊,一个词也好,一句话也罢,这些都不是影响学生生命历程的关键,比这些符号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每个孩子步入课堂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就应给予他们这样一根思维的拐杖—看到面、想到点、由点延伸成线,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Q”,这样有弹性、有嚼劲。
“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因为习惯和服从替代了理智。”这是卢梭《爱弥尔》中精辟的阐述。现在,很多的展示课、汇报课、评优课,整个教学环节流畅得让你瞠目,学生时不时高水平的回答令你结舌。于是课堂上,我们教师除了叫好似乎再也无事可干了。特级教师上课尚有答非所问之时,尚有启而不发之窘,尚有一片沉默之尴尬,更何况青年教师、普通教师呢?这样“精彩”的课堂是如何生成的,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教育的过程在何处?教学的智慧在哪里?学生的思考从何而来?一堂课,如果无法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了,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真实”的课堂我们应该允许知识的产生,允许无声的沉默,允许生涩的理解……
因为大师格罗培斯的智慧,于是有了迪斯尼那条由游人踩踏而成的“最佳路径”。我们语文课的“最佳路径”该由谁走出来呢?从《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螳螂捕蝉》,到《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哪吒闹海》,薛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在告诉我们——唯有学生自主、自愿“走”出来的路才有延伸的意义、追溯的价值。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之所以能走得自在、走得愉悦,又能走出智慧、有所成长,我以为那是因为薛老师的课堂是有“弹性”的,课堂有弹性,就有开放,有空间,有选择,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薛老师的课堂为什么可以“Q”起来,以下是我眼中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
教学目标的弹性定位。无论哪一门学科,无论哪一堂课,我们都能看到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我们却往往将所有学生都框死在一、二、三的统一目标之下。于是课堂上你会看到学生的两极分化——达不成目标失掉兴趣,目标达成缺乏挑战失掉兴趣。因为封闭的、僵死的教学目标会封闭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之窗,压缩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也就失掉了走出“最佳路径”的可能。而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那明确却又富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明确是他对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有着准确、鲜明的定位,弹性是他对不同层次学生达到预期的尺度把握是不同的,“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因人而异。正如薛老师所说“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目标“Q”一点,学生“活”一点。
板块教学的弹性架掏。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是线性的,一个环节紧跟着一个环节,课堂似乎很流畅,但这流畅却让我们的教学少了灵动、少了自由。薛老师所坚持的“组块教学”,即板块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每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师需对文本进行重建,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研制出符合年段要求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板块都能真正地做到聚集核心目标,集中教学内容。如此,我们的课堂方能不跟着教师走,不跟着教案走,教师随时都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节拍,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调整教学板块的课堂呈现顺序。超越“线性”的“板块预设”,可以更好地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教学环节“Q”一点,教学才会灵活,课堂才会灵动,学生才会有灵气。
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随机地抓住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课堂上细微的突发变化引入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资源,这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而这也正是大师和普通老师的质的区别。公开课时我们最怕学生一字一顿的朗读,因为我们往往只会机械地要求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而我们视为尴尬的场景却总能成为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有利资源,“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这几个词要读出重音,请你跟着老师读”“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无论面对学生怎样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薛老师总是这样轻易地、自然地把学生带过了关。那很多学生的答非所问,也都会奇妙地在薛老师睿智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学生的生长点,成为听课老师受益匪浅的亮点。对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机智,更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信息储存。教学方法“Q”一点,课堂就会更高效,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长。
以上这三个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有一个共同的基石——那就是薛老师对学生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对课堂的智慧调控。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