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本文主要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性;教育;宣传
中华传统文化,通常是指从远古至清晚期以前这一漫长历史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包括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鲜活的生命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强调伦理道德;崇尚仁义、礼信、忠孝,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存。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停留在理论上的学习,理解也不够深刻,应用也不够广泛,这说明我们并没有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华的精华,并没有深深地感悟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和教化。我们崇尚人性自由、追求时髦前卫,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以致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这个欲望极度膨胀的时代,人们内心充满浮躁,考虑更多的是利益的占有和物质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好和冷漠,“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奇怪的现象。古圣先贤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已被抛之后脑,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社会乱象和各种犯罪。俗话说得好:学做事,先做人。中国传统的道德礼仪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一个脱离仁义礼信、丧失了伦理道德的人,他的学问越高,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这样不省心?我们造的什么孽啊?”
孩子出现这些现象,与社会各界的教育有关。在家里,父母生怕孩子受委屈,把孩子当皇帝侍奉,而缺少长幼先尊和责任担当的教化;在人前,把孩子当成自已的面子工程过份注重开发孩子的才艺,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忽视引导孩子的内在审美情趣;在学校,偏重应试教育,把名次和升学率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而学生讨好家长和老师,最好的表现就是埋头苦读拿高分,思想品德教育只是蜻蜓点水,只有口号而无行动,中华传统的美德教育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无可奈何,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现行教育制度有失偏颇。所以,社会各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1 从小抓起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启蒙开始。我国自古就非常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蒙学理论,其中的许多观念至今仍然颇具启迪意义,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在其《训蒙大意》中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天,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树立孩子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其次要倡导“仁者爱人”的感恩礼仪教育。最后要加强孩子的美德教育,美德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其内容之全面、要求之精到、治学之严谨、文字之精彩、匠心之独具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伟大的民族瑰宝。
2 加强儒家思想教育
社会各家应加强儒家思想教育。儒家思想强调“厚德载物”,“有德者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才是可持续地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四书五经深刻地论述了“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精辟地提出德育要从家庭开始,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作为良好家庭的典范,在此基础上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伦理规范。千百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一直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其所提倡的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核心。
3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不论过去还是将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凝聚国家人民,激励我们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炎黄子孙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孕育的勤劳勇敢,不屈不挠,乐观自信的民族精神是根本所在。古人云“积厚者流泽广”,当前全球化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的竞争,也是价值观和文化的竞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软实力。所以保住传统文化就是保住我们民族精神不偏离,保住我们道德底线不丧失。保住民族传统文化,国之盛、民之幸,否则便是对祖宗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201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下发《要求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文件,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令人欣慰的是,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纷纷响应,他们有的做义工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有的地方把德育建设作为官员政绩突破来抓,把传统美德作为考核官员晋升的重要条件;有的设立孔孟之道教育培训机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4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是社会祥和稳定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大事。社会各界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国家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和营造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性;教育;宣传
中华传统文化,通常是指从远古至清晚期以前这一漫长历史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包括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鲜活的生命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强调伦理道德;崇尚仁义、礼信、忠孝,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存。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停留在理论上的学习,理解也不够深刻,应用也不够广泛,这说明我们并没有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华的精华,并没有深深地感悟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和教化。我们崇尚人性自由、追求时髦前卫,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以致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这个欲望极度膨胀的时代,人们内心充满浮躁,考虑更多的是利益的占有和物质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好和冷漠,“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奇怪的现象。古圣先贤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已被抛之后脑,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社会乱象和各种犯罪。俗话说得好:学做事,先做人。中国传统的道德礼仪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一个脱离仁义礼信、丧失了伦理道德的人,他的学问越高,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这样不省心?我们造的什么孽啊?”
孩子出现这些现象,与社会各界的教育有关。在家里,父母生怕孩子受委屈,把孩子当皇帝侍奉,而缺少长幼先尊和责任担当的教化;在人前,把孩子当成自已的面子工程过份注重开发孩子的才艺,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忽视引导孩子的内在审美情趣;在学校,偏重应试教育,把名次和升学率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而学生讨好家长和老师,最好的表现就是埋头苦读拿高分,思想品德教育只是蜻蜓点水,只有口号而无行动,中华传统的美德教育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无可奈何,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现行教育制度有失偏颇。所以,社会各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1 从小抓起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启蒙开始。我国自古就非常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蒙学理论,其中的许多观念至今仍然颇具启迪意义,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在其《训蒙大意》中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天,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树立孩子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其次要倡导“仁者爱人”的感恩礼仪教育。最后要加强孩子的美德教育,美德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其内容之全面、要求之精到、治学之严谨、文字之精彩、匠心之独具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伟大的民族瑰宝。
2 加强儒家思想教育
社会各家应加强儒家思想教育。儒家思想强调“厚德载物”,“有德者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才是可持续地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四书五经深刻地论述了“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精辟地提出德育要从家庭开始,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作为良好家庭的典范,在此基础上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伦理规范。千百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一直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其所提倡的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核心。
3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不论过去还是将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凝聚国家人民,激励我们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炎黄子孙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孕育的勤劳勇敢,不屈不挠,乐观自信的民族精神是根本所在。古人云“积厚者流泽广”,当前全球化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的竞争,也是价值观和文化的竞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软实力。所以保住传统文化就是保住我们民族精神不偏离,保住我们道德底线不丧失。保住民族传统文化,国之盛、民之幸,否则便是对祖宗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201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下发《要求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文件,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令人欣慰的是,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纷纷响应,他们有的做义工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有的地方把德育建设作为官员政绩突破来抓,把传统美德作为考核官员晋升的重要条件;有的设立孔孟之道教育培训机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4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是社会祥和稳定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大事。社会各界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国家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和营造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